臧晓娟:我在隔离病房战“疫”二十四小时

臧晓娟:我在隔离病房战“疫”二十四小时

胶东在线3月25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焉卫轩)2020年春节期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替代了举国欢庆、万家祥和。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禁足宅家阻断病毒传播,招远市人民医院的抗“疫”战斗也拉开了序幕。在医院全面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随着隔离患者的增多,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远远满足不了临床的需求,院领导、护理部抽调医护人员参与隔离病房的增援,臧晓娟光荣地成为其中的一员。

经过穿脱隔离服等一系列培训,臧晓娟加入了这场战“疫”。一天的工作开始了。早上8:00,在同伴的协助下,她戴好口罩,穿上防护服,戴上面屏,做好防护。进入污染区的那一刻,心情是紧张的,但是为了患者的及早康复,还是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工作。首先是喷洒消毒。11个病室的地面、墙面、门把手、卫生间全都要喷洒到位。再加上两个长长的走廊,一圈喷洒下来,将近40分钟。罩在防护服下的臧晓娟早已经汗流浃背,呼吸变得急促,感到胸闷、头胀。然而紧张的工作容不得半点休息,为了让测血糖的患者早早地吃上早饭,她刚刚放下喷壶,就赶忙给患者测血糖,然后开始对每个患者进行输液雾化等治疗。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双层的口罩、笨重的面屏、双层的手套,使得输液这项基本的临床操作也变得笨拙起来。紧张而有序地做好这些治疗,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

臧晓娟:我在隔离病房战“疫”二十四小时

由于隔离病房的患者不能走出病室,不能有陪床,所以照顾患者日常生活的担子就落在了医护人员肩上。收拾餐后垃圾、打水送饭、测量体温都是医护人员的工作。还要指导患者多饮水,促进排泄。有的患者一上午就能喝三暖瓶水,这无疑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但是为了患者的早日康复,大家觉得再累也值得。有一天,一名患者对臧晓娟说:“护士啊,你太辛苦了,我必须要为你点一个大大的赞!”她感觉有点懵了,随之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这是患者对自己工作的赞许。自己的护理得到了认可,接下来的工作更有干劲了。

由于初次穿这笨重的“战服”,刚过了两个小时,臧晓娟的耳朵和鼻梁就被口罩勒得生疼,面屏压得头皮疼痛难忍,但为了节约防护服,尽量咬牙坚持着。隔离病房没有呼叫器,没有电话,所以跟外围的联系基本靠喊话,加上浓浓的消毒水刺激,大家的嗓子沙哑,眼睛不停地流泪。上午11:00,有两名患者转科,臧晓娟通知患者收拾好随身物品,联系好转出科室,将患者送给外围护士。回到病房后,臧晓娟要对床单、桌面、墙面进行喷洒消毒。半小时后再换床单,之后还要进行臭氧消毒。就这样,一个床的消毒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完成。大家的防护服也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下午15:00,臧晓娟终于出了隔离病房,脱下那湿透的防护服,进行消毒冲洗。等到坐下吃午饭时,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饭菜早已经凉了。

臧晓娟:我在隔离病房战“疫”二十四小时

夜间治疗,由臧晓娟的搭档进行操作。晚上9点治疗完毕,她和搭档进行医嘱核对等工作。午夜23:00,又有两名患者要转科,她再一次穿好防护服进去,对床单进行消毒,迎接新的患者,等待医嘱。这样到凌晨3:00,新入病人得到治疗,接下来是更换吊瓶,观察病情,一直到早上7:30接班。当臧晓娟再次脱下防护服,那湿透的全身、满是压痕的脸、僵硬的脖子、酸痛的腰、被泡得发白的双手,终于得到了解放,赶紧吃点还有余温的早餐,稍稍松了一口气。二十四小时的工作终于结束了,当臧晓娟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时,已经是上午9:00多了。

这就是臧晓娟在隔离病房的二十四小时。这二十四小时,对于宅在家里的人来说,也许是再平常不过了,但是对于她来说,却是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二十四小时,也将是她护理生涯中一个永远的记忆。

2020已经春暖花开,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医者尽其责,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疫情逐渐被控制,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