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自由”的?

家悦乐拍


所谓的“自由”分为两种,一种是人身的自由,一种是精神上的自由。


默默Verity


我是一个特别向往自由的人,渴望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当然是在不触犯法律和不违反道德的前提下了。

这种思想和原生家庭的教育密不可分。在我小时候,爸爸妈妈是不怎么管我,当然不是让一个孩子自生自灭那种,而是不会干预我的决定,基本上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做主。所以长大以后,我的独立性特别好,最重要的是不喜欢被别人拘束,被束缚的感觉。

我的自由,往小说就是我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想什么时候吃饭就什么时候吃饭,想吃什么吃什么,想想就觉得好爽。

往大些说呢,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是我自己做主,我不喜欢有人干预我的生活。生活是自己的,凭什么要听你的。

对我来说,自由就是可以让我随时随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桃之夭夭去也耶


我认为的自由: 孩子长大了,能够独立照顾自己的起居饮食。我可以背包就走的旅行。

儿子今年高一,来多伦多以后,学校的氛围在快乐中学习,每一天孩子都是开心的,早上早起从简单的三明治或者粥和炸鸡翅。我从前向往的 一个人说走就走的旅行游3次啦,最难忘的最开心的是上虞任贤齐的演唱会哈哈,对,这就是我认为的自由 !

祈祷疫情赶快结束,然后…说走咱就走啊,天上的星星川北斗啊…


555Monica


我觉得自由可以分为两种——绝对自由和相对自由!

给大家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一个富婆商场里买衣服,她清楚自己的钱多到可以把整个商场都买下来的程度,所以这种程度的消费她完全可以承担得起,这个时候她就是绝对自由的。

但如果她囊中羞涩,只能消费得起中档服装,超出部分她无力承担,那这个时候她就是相对自由的,需要谨慎选择。

目前而言,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就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但这种相对自由是有益处的,维护了社会良好的发展方向。

绝对自由就意味着毫无束缚,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人或事能拘束他的话,他就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就会一次次达到疯狂,推而论之,一个人的绝对自由意味着疯狂,那一群人、一个国家的人如果毫无约束,任意妄为的话,那这个国家就会陷入混乱。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一定能安分守己,在这个时候,制定一些大家都需要遵守的规则,将大家都安置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中,这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最后,以我个人观点来看,真正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处在相对自由中。



一个周星驰的影迷


"自由"是一个十分美妙的词语。如同“文化","幸福"这样的词语一样,没有标准答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

我还是想发表点高见:

1.自由分绝对自由和相对自由。绝对自由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做到,庄子的《逍遥游》中的大鹏鸟,也要凭借大风,时间才能扶摇直上九万里,到想去的地方。我们说的只能是相对自己,也就是所有的自由都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不过是有的人自由空间大一点,有的人小一点。

2.自由还分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思想自由好实现一点,你想什么不想什么?只有鬼知道。但是行动自由就难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从行动自由到不自由,再到自由的历史。原始社会时期,人的行动是自由的,奴隶社会时期,奴隶没有行动自由,封建社会人们有了一些人身自由,行动自由,但没有言论自由。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争取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迁移自由,婚姻自由教育等等行动自由权力,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人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了。


飞飞猫说话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芬这首诗.已经传诵几十年了.它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同.可见自由是多么珍贵.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自由.希望无拘无束地幸福生活.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自由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和纪律辩证统一存在的.自由不是没有限制.没有限制的自由带给人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例如猎食野生动物这个自由就必须严格限制.否则.它带给我们的灾难是难以承受的.自由没了约束.人们就会为所欲为.自然就会受到破坏.疾病就会到处蔓延.人类就会走向灭亡.

我们的生活要有自由.也更要有纪律."铁轨虽然限制了火车的自由.却保证了火车风驰电掣般的前进."



书苑主人


自由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讲好像很重要,叛逆的我们不希望被人管制,总是希望什么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这我们管这叫自由。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很多人对自由的理解。但我觉得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我觉得自由是一种权利,就像每个公民拥有的其他权利一样,但是,我们也知道,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而对于自由来讲,应该建立在不侵犯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

人们在强调自由的时候,讲的是他人的自由,在确定了他人应该有何种自由时,再确定个人可能的行动空间,这才是自由的基本含义。

要享有自由就必须学会宽容和忍受一定程度的混乱。要享受个人自由就必须成为一个理性的、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人。不管自己的选择会有什么结果,都要去接受承担,这也是追求自由所要付出的代价。

自由是相对的,要享有就必须做好承受的准备。我们这些年轻的人总是叫喊着说要自由,而当我们拥有了所谓的自由却总会面对着最后的结果不知所措。

康德说,自由不是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我不要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这就是不受捆绑的自由,不受那些因错误的自由所产生的结果所捆绑,才是真自由。真正的自由就是不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自由源于个人想要成为自己的主人的期望,按照自己的意愿,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云卷云舒


看你在什么环境下,即你处在什么境地。所谓的自由不过是相对于约束说的,而为什么会有约束?这个约束又是谁制造的?如果你能找到这个制造约束的人从而控制他甚至是成为他,那么自由对你来说就是可有可无,因为你在制造约束的时候已经把你所能想到的自由全考虑进去了,任何制度规定都不能约束它的本身,既然对于你来说没有了约束,那么自由也就无从说起,关键是在于你能制订到什么级别的约束。而且到了那时,制订约束的工作也会成为你的一个约束,在你制订并完善约束之前,你还是不自由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没人困着你,何来自由不自由?


无用20


很多人喜欢把自由描绘得如梦私幻,听起来珍贵而美好,但是放在生活中却少了很多适用性。

其实理想中的自由很简单--从心所欲不逾矩。而唯一的为难在于,什么是规矩。

其实生活中的规矩无非就是法律和所谓的公序良俗,一个一个来看。

在日常中,法律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平凡的人得到庇佑,作恶的人受到惩罚,所以这无疑是不可逾越的自由底线。当然,如有恶法且在法律允许的方式内无以辩驳,那自然不能成为自由的标准。

而对于公序良俗,却要难辨别得多。

古称女子应有三寸金莲以免粗俗;古称身体发皮肤受之父母,哪怕一根头发也不可伤害;古称女子无才便是德,学富五车难免另类……

站在历史的角度不难发现,自己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其中不乏扭曲的部分。

而放在当今,传宗接代是对父母的孝顺、努力奋斗是青年人的责任、跟上时代是比不可少能力这都成为了绑架的工具。

其实我觉得,所有一切好的秩序,即可以作为自由底线的,必须遵守发秩序便是建立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上的适意。在这个时代,我们最需要的自由即是包容。

什么时候,不只是年薪百万不成为决定青年成功于否的标签,安于现状享受生活也可以得到世人的赞赏;什么时候,家庭圆满不不要是婚姻与孩子,也可以是一个人与父母的故事;什么时候,顺应不成为必须,各抒己见不被绑架,这个时代就真正自由。



四处乱晃的小廖


自由都是相对的,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必定对自由造成戕害。自由也都是有限的,无限的自由往往是对自由的否定。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或许可以成为理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只能是四处碰壁。所以我们要想充分享受自由,就先得遵守规距敬畏法纪推崇道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