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司马光的小楷与其忠直严谨的个性非常相似


字如其人,司马光的小楷与其忠直严谨的个性非常相似

清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字如其人。”

这既是刘氏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后来人评价书法家和其作品的重要标准。

司马光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并不多,他也不以书法著称,但看他的传世书法作品,特别是小楷,并不比苏、黄、米、蔡等差。

他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经专家鉴定确信的有三件。一是收藏于国家图书馆的《资治通鉴残稿》,一是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宁州帖》,一是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天圣帖》。三幅作品体态神韵保持一致,都是结体方正,用笔的起落明晰利落,拙中见巧,古雅淳厚,在正楷中保留着隶书笔意,在起笔收笔或勾挑处的用笔与唐代大书家颜真卿相似,可见他对颜书用功之深。


字如其人,司马光的小楷与其忠直严谨的个性非常相似


《资治通鉴残稿》以中间空白为界,前一部分被称为“幅纸三绝”。其中,前29行共465个字是司马光亲笔手书,记录了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一年的史实。从正月王敦将作乱起,至同年十二月,慕容廆遣子皝入令支而还止;中间部分被毛笔划掉的四行,是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写给司马光的书信;最后一小部分,是司马光手书的“谢人惠物状”(感谢信)。空白之后均为历代名家的题跋,流传有序。黄庭坚在《山谷题跋·跋司马温公与潞公书》中说:“余尝观温公《资治通鉴草》,虽数百卷,颠倒涂抹,讫无一字作草。”可见司马光一字不苟的作风是深受黄庭坚称赞的。


字如其人,司马光的小楷与其忠直严谨的个性非常相似


《宁州帖》是司马光写给侄子的一通手札,叮嘱他辞官归乡,侍养尊亲,根据史料推出这封信写于他六十七岁时,也就是去世前一年。《资治通鉴残稿》属于官方文章,写得好是必须的,《宁州帖》是一封家书,且是写给晚辈的,但司马光,依然通篇正楷,且字中那种短而有力的捺笔,既有颜书特点,也有《史晨碑》的痕迹,可见他的为人。


字如其人,司马光的小楷与其忠直严谨的个性非常相似


《天圣帖》是司马光在诗人陈洎手书诗稿后的一段跋语。应该算是文人间的赠答,司马光同样认真严谨,回顾了两家的交往渊源,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又写自己见书如见人的真挚情感。通篇结体端正、严谨。

司马光存世的这三篇作品,都很有代表性。《残稿》是他给朝廷上报的文件,《宁州帖》是他的私人信件,《天圣帖》是士大夫朋友间的书信往来。每一件,他都那么认真、严谨,正体现了他的作风和品格。

回想自己为什么学书法进步不大的原因,就是养成不好,临帖时还比较认真,离开帖就胡写乱画,还经常一曝十寒。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书法,都确实该好好向司马光老前辈好好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