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不孝有三”,只是特指了三種麼?真的是我們曲解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不孝到底是什麼?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眾所周知,數千年文化傳承下來,中國人一直有一個現象,特別注重血脈傳承和香火延續。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早在古代中國人對於自己的姓氏特別的在意,你“姓”什麼,直接就決定了你的社會地位。這點很好理解,你出生貴胄名門,即便你是個二愣子,那你的一生依舊衣服無憂。而姓氏,更是直接區分了等級,代表著是身份。

而如何要延續自己的社會地位呢?貴族要承襲,子孫後代顯得尤為重要。所以,中國古代很注重氏族和姓氏文化,一個家庭的後一代,那可就代表著整個家族的一切希望;尤其是在古代的時候,家家戶戶,不管是皇家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全部都希望家裡多子多孫,將整個家族都延續下去。因此古代有這麼一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除了“無後”,另外“兩孝”是什麼?多數人都不知道。

俗語“不孝有三”,只是特指了三種麼?真的是我們曲解了?

古代人常講的有一句話,至今都被很多中國大家長唸叨著的,那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的。但是,大家都是隻對這一點很熟悉,最不孝順的那就是沒有為這個家族生下繼承人。但是大家知道,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嗎?其實很多人都曲解了。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現代人的理解,這句原話孟子。最初的意思完全不像是我們理解的這樣。其實錯就錯在數字上了,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每一個數字都代替準確的數字。

俗語“不孝有三”,只是特指了三種麼?真的是我們曲解了?

但是古代可不是,古代只是用數來表示很多的意思,所以,“不孝有三”就是說不孝順的行為有很多種;而不是說,不孝的行為有三種。也因為如此,很多人都不熟悉其餘的“兩孝”;但是其實,當初孟子說這句話的時候,“無後”意思是,當子女的在父母年邁之後卻沒有盡到子女的責任和義務。

俗語“不孝有三”,只是特指了三種麼?真的是我們曲解了?

就比如舜,在古代,結婚可是人生頭等大事,需要經過父母同意的。但是他私自結了婚並且沒有告訴父母,這可是大不孝。那為什麼數千年了,這句話會一直被曲解呢?難道古今這麼多讀書人都沒發現這理解是錯的?其實,人們曲解了無後為大,還得從漢朝的一個人開始說起。

漢朝有一個學者趙崎,他當時做書來講述批註前輩的文章,他寫了一本書叫做十三經注疏。在這本書中,他對孝道與不孝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尤其是針對那些不孝的人還寫了一段文字。這段文字大概的意思就是:不能順從自己的父母,還反抗父母,這是不孝;明知道家境貧寒,卻不為父母努力去考取功名,也是不孝;既不結婚不生子,又不為家裡延續香火的人,這是第三種不孝的表現。於是乎,就衍生出後人口中的“無後為大”。

俗語“不孝有三”,只是特指了三種麼?真的是我們曲解了?

其實這只是這個文人自己的觀點,但是因為他的這個觀點和孟子說的話有神似,所以很多人以為他所說的話就是來解析孟子的言論,最終很多人都開始將這句話曲解。而且,傳宗接代在古代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尤其是在封建制度中,宗法制是特別注重子孫的,尤其是正室生的嫡子。而這個文人所說的話正好適應了當時的社會大環境,所以就傳開了。

所以一傳十,十傳百這句話到了現代,也就成了我們現代人所理解的這樣。而其實這句話,原句並非特指有“三不孝”。各位看官,你們是不是也理解錯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