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媽媽的詩歌有哪些?

圈外扒姐


賣書祀母:

母沒悲今日,兒貧過昔時。人間無樂歲,地下共長飢。白水當花薦,黃梁對雨炊。莫言書寡效,今已慰哀思。

母親去世,到現在還悲傷難忍,兒子比以前還要窮了。人世間沒有快樂的的時候、和地下的母親一樣還在忍飢挨餓。就拿一杯清水當作祭品,雨中煮點高梁當飯。不要說書藉沒啥實用之處,今天可以拿來賣掉以祭奠母親,這樣可以稍微慰藉一下我的哀思。

此詩語言樸素,寫母親逝後,詩人貧困,賣書以祭母親的亡靈。感情沉痛深切,催人淚下。


陳年往事1222


借貴欄目,回答一貼,以此懷念我的和所有的已去天堂的媽媽。

媽媽

世間有一詞,無論怎樣寫,無論如何畫,無論哪個國,無論哪個家,它的發音一樣,全世界通用它。不用教,不用學,自然會。它就是每個人人生中說的第一句話,媽媽!

自我記事時,我的媽媽是一位農村婦女,高個,長髮。一根細木針,兩個鐵髮夾,三繞四纏,頭上一個圓巴巴。有時巴巴上還插上一朵枝枝花。

我的媽媽利索,做事快。插起秧來水現花,鋤起草來響唦唦,挑起擔來不比男人差,每次勞模都有她。

我的媽媽生育子女四個。鬧饑荒,我吃米飯她吃瓜。患病疾,我吃魚肉她吃渣。不辭辛苦把我們一個一個拉扯大。可她,留下的是滿臉皺紋和一頭白髮。腰彎了,眼花了,還要照看我們自已的娃娃。

我的媽媽,一生只有付出,沒圖過啥。她病了,我遠䧚重洋,沒看她。她走了,我又沒來得及送她。想起來,我對不起媽媽,只有眼淚涮涮下。

寫到此,希望我們每個人,趁著媽還在,多陪著她老人家。錘錘背,理理髮,拉拉家常說說話,盡點子女的報答,免得後悔似針扎。


勳甲


《世上只有媽媽好》,還要那個感人至深的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想起這些,想起自己已經人到中年,依然有媽媽陪伴,在她身邊還可以任性,還可以撒嬌,還可以調皮,回家還讓她摟著睡覺,感覺自己還是個少女。

有時候會給她買高跟鞋,買連衣裙,看著她已經衰老了,害羞地穿著漂亮的裙子在鏡子前轉圈圈,我覺得很幸福。

媽媽是個美人,那時候的美人真的就是天生麗質,自帶妝感,無論是姥姥村還是奶奶村,媽媽都是拔尖兒的美人,只可惜那時候物質太貧乏,太清苦了,她一輩子能穿的衣服都不及我一年的多。

又是一年母親節了,想媽媽了,就回家陪著她,聽她說我小時候的糗事,一起包餃子,一起趕集,一起上坡,一起澆花,媽媽是愛花的人,她養了滿滿一院子的花,我逗她,那天看不過來羊進來都給你吃了,哼,我媽說,那我就有羊肉吃了。


優雅如墨


讚美媽媽的詩歌有哪些?

讚美媽媽的詩歌有《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的吻》《燭光裡的媽媽》…………等等。

小編非常高興看見詩歌方面的問題,因為自己是作詞人,所以今天也帶來一首原創作詞

《感恩》

在嘈雜的粉碎機前

我聽見了鳥語

在滿天飛舞的塵埃中

我看見了媽媽的笑臉

潔白的粉末飛上了媽媽的頭

當媽媽關上那震天動地的音樂

我就會幫媽媽擦頭上的粉白

那天、那天、那天、、、

就是三十年後的某一天

我又聽見了鳥語

又看見了媽媽的笑臉

也看見了媽媽頭上的粉白色

我又給媽媽擦

為什麼呢?為什麼呢?為什麼呢?

為什麼擦不去的是

媽媽的滄桑

滿頭的白髮

悄悄的流下了一滴熱淚



梅花潤雪


說道讚美媽媽的詩歌,自古就有很多,不管是古詩詞中,還是現代詩歌中,都有很多絕美的作品。可能大家最熟悉的還是孟郊的那首《遊子吟》,因為這是我們從小就吟誦的故事,是最熟悉不過了,那詩中的“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多麼真切的寫出了媽媽對遊子的無限牽掛。要說這個世界上什麼是偉大的、是不朽的。我認為只有“母愛”可以擔當得起“偉大”、“不朽”這兩個詞。

除此之外,我最有感於白居易的那首《燕詩示劉叟》中的最後兩句,白居易寫道: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節選

農村有句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是非常正確的,可能真的到了我們自己為人父母時,才會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白居易說“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人和燕子也是差不多的,小的時候都是在媽媽的呵護下慢慢成長起來,如今我們選擇了詩和遠方,離開時你知道父母對我們有多麼的掛念嗎?今天我們是否已經能夠感知到但是父母的心境呢?

另外,我還特別喜歡清代詩人蔣士銓的那首《歲暮到家》一詩,詩是這樣寫的: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蔣士銓·《歲暮到家》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永無止境的,孩子們從遠方回來,爸媽都是欣喜的。頷聯寫盡了媽媽對在外兒女的關心與牽念,頸聯寫道當媽媽看到兒女在外瘦了,他們內心的這種疼是難以言表的。

我們總是在追尋“詩和遠方”的路上,丟失了對家人的那份牽念。社會的變遷,讓我們在獲得中也失去了些。晏殊說,“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珍惜眼前人,陪一陪爸爸媽媽。

最後,祝天下的媽媽母親節快樂~


以上是初心文學筆者嘉偉的回答,歡迎朋友們分享、交流。


初心文學


一輩子把媽愛心頭

敬頌媽的詩歌,千萬首,

首首都是心鑄就。

古今中外處處有,

處處有啊時時有,

母親節更頌不夠。

敬媽的詩歌,要實打實,

無須做作文皺皺。

字詞落在關鍵處,

意切情深念不休,

思念無盡頭。

哇——哇——

生命一聲吼,

痛楚分娩笑容留,

兒是媽身掉下的肉,

擦屎洗尿幾春秋。

母養兒成長,

母奶進兒口,

媽是太陽加月亮,

白天把兒抱,

夜晚把兒摟。

剛學說話先喊媽,

媽高興得眼淚流。

吃飯把兒喂,衣服給兒扣,

送兒上學手拉手,

伺候真周到,天長又日久。

兒喜媽歡喜,

兒愁媽憂愁。

兒若世上把氣受,

媽才是靠山,

撲進媽的懷裡頭。

媽教兒:做人要本分,

遇事挺胸又昂首,

吃虧人常在多行善,

多積善果會豐收,

一生當追求。

善是媽身教,

德是媽傳授,

頂天立地做個人,

禮義廉恥多修煉,

“岳母刺字”記心頭。

上學就業不容易,

媽曾心操碎,東奔又西走。

婚姻大事媽操辦,

甜美生活勝過酒,

媽又照顧小兩口。

人生可能走背運,

旦夕禍福誰猜透,

有難喊天天不應,

老天不理媽伸手,

路鋪平,前程繡。

搞好工作媽振奮,

為兒出力沒個夠——

炒上菜,備上酒,

招待兒的好朋友,

大家共進齊步走。

孝順母親人起碼,

莫跟不孝交朋友,

孝為德之本,

五千年的文明史,

孝義貫穿譜春秋。

到以後,為人父母為人子,

建家立業成氣候,

給媽養老又祝壽,

九牛一毛,還不夠,

錢有不如心上有。

送孫上學啦,風裡雨裡走,

書包媽來背,拉緊孫的手,

買菜做飯無休止,

心甘情願伺候家,

甘願當個孺子牛……

媽對兒女只奉獻,

從來仁慈無所求。

寫到這裡,如剜肉,

媽媽呀,人類所以能發展,

母親的功德拔頭籌!

詩不往下寫,淚水不住流。

我向天國媽問候,

祝福天下媽長壽,

任誰活到九十九,

一輩子把媽愛心頭!


初心初山


“母親節”就要到了!多少兒女萬千思緒!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已經家喻戶曉,耳熟能詳。

偶爾翻書,卻讀到了清代徐熙的《勸孝歌》(節選):

“愛之若珍寶,日夜勤撫鞠。

母臥溼簟席,兒眠幹被褥。

兒出未歸來,倚門繼以燭。

兒行千里路,親心千里逐。”

不禁耳目一新。

是啊!千百年來人們崇敬的母愛,用什麼可以盡心的表達?沒有。

有的只是樸素、平常、默默無聞。

母愛就像蠟燭,亮著柔柔的光,燃燒著自己。雖然她並不耀眼。

為了什麼?一切為了子女!

母愛就是這樣平凡,但又是最偉大!

謹以我最真誠的祝願,獻給母親您!


法律人5524


歲暮到家

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伶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迴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母親的愛子之心是無窮無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於遊子能夠返家。

縫製棉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家書裡的字跡墨痕猶如嶄新的一樣。

和母親一見面便憐愛的嘆兒清瘦了,呼喚著仔細詢問著孩子在外的艱難。

兒子低聲感嘆道,自己愧對母親了,不忍訴說漂泊在外的勞累辛苦。

《遊子吟》是最著名的體現母愛的作品,但蔣士銓這首《歲暮到家》則是從另一個角度細膩的刻畫了母親的愛心,同時更體現了母子之情。

女王最喜文中兩字,一個是“喜”,另一個是“新”。

喜,完美的體現了那種愉悅,那種思念和期望。

新,更是表現出,雖然很久了,但仍舊像昨日發生一樣,近在眼前。

故而,推薦此文作為答案,希望可以被採納。


黃浦女籃EVA


讚美媽媽的詩歌有哪些?


《蓼 莪》

蓼 蓼 者 莪,匪 莪 伊 蒿。哀 哀 父母,生 我 劬 勞。蓼 蓼 者 莪,匪 莪 伊 蔚。哀 哀父母,生我勞 瘁。瓶 之罄 矣,維 罍之 恥。鮮 民之 生,不 如 死之久矣。無 父何 怙?無 母何 恃?出 則銜 恤,入 則靡 至。父 兮生我,母 兮鞠我。撫 我畜 我,長 我育 我,顧 我復 我,出 入腹 我。欲 報之德。昊天罔 極!南山烈 烈,飄風發 發。民莫不 穀,我獨何 害!南山律 律,飄風弗 弗。民莫不 穀,我 獨不 卒!

《遊 子 吟》

慈 母 手 中 線,遊 子 身 上 衣。

臨 行 密 密 縫,意 恐 遲 遲 歸。

誰 言 寸 草 心,報 得 三 春 暉。


現代詩還有好多,我就不舉例了,需要的話可以度娘。在這裡特別說一下,我喜歡的還有歌曲,《爸 爸媽 媽》,《燭 光 裡的媽媽》,《魯冰花》,《母 親》,《世 上只 有媽 媽好》。這些歌曲幾乎聽一次淚目一次,真的很感動人!母親節快到了,在此藉助此平臺祝老媽及天下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健康長壽!

我是林林媽媽,就回答這些,不當之處敬請指教!謝謝您關注點贊留言!


林林媽媽


母親節快到了,我的老母親遠在老家,平時只有打電話問候,寄錢回去給她做生活費用,平時只有仰賴在家的哥嫂照顧。

雖心繫母親,有時候又覺得有心無力,不能更近距離的孝順她。趁著這個特殊的節日,我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感激用古詩詞來傳送,也希望天下子女都情牽母親,感恩母愛!

清代.蔣士銓.歲暮到家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唐.白居易.鳥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唐.杜甫.漫興九首之一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唐.李商隱.瑤池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

清.黃景仁.別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唐.李商隱.送母回鄉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唐.孟郊.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王建.短歌行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百年三萬六千朝,

夜裡分將強半日。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無樂聲。

宋.與恭.思母

霜殞蘆花淚溼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元.王冕.墨萱圖·其一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詩經)

記得十幾年前,我曾觀看過《媽媽再愛我一次》,全程哭得稀里嘩啦,愛心崩潰。那首《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讓多少人在孤寂痛苦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的輕輕哼唱,眼含熱淚。彷彿這樣就能時時感覺到母親那無私的愛。母愛時時刻刻縈繞在自己身邊,就會減輕內心的痛苦,就不再覺得這個世界是冷酷的。

這些讚美母愛的古詩,讀起來讓人動容,觸發親情的痛點,值得反覆誦讀,慢慢回味,深深體會。母親,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的無私,你的慈悲,就是人間的四月天!

為此,我寫下兩首原創七絕,聊表對老母親的深切思念和綿綿的愛意。

七絕.母親節思母

兒時樂享母三餐,女嫁方知做母難。

萬水千山遙相望,思親無奈只憑闌。

七絕.母親節頌

母愛如光月皎潔,人間幸遇母親節。

烏鴉反哺羊跪乳,盡孝之心豈能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