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故事集

【原文】

馮子曰:智無常局,以恰肖其局者為上。故愚夫或現其一得,而曉人反失諸千慮。何則?上智無心而合,非千慮所臻也。人取小,我取大;人視近,我視遠;人動而愈紛,我靜而自正;人束手無策,我遊刃有餘。夫是故,難事遇之而皆易,巨事遇之而皆細;其斡旋入於無聲臭之微,而其舉動出人意想思索之外;或先忤而後合,或似逆而實順;方其閒閒,豪傑所疑,迄乎斷斷,聖人不易。嗚呼!智若此,豈非上哉!上智不可學,意者法上而得中乎?抑語云“下下人有上上智”,庶幾有觸而現焉?餘條列其概,稍分四則,曰“見大”、曰“遠猶”、曰“通簡”、曰“迎刃”,而統名之曰“上智”。

【譯文】

真正的智慧並非有一套固定不變的原則可依循,而是對應著不同的現實難局,有恰如其分的不同對策。所以愚昧的人,偶而也會出現深具智慧的反應;倒是聰明的人往往因為太緊守著某些原則,遂做出錯誤的判斷來。

因此,真正的大智慧其實是“無心”的,不會被既有的原則、經驗和思考方式所拘限,所以能充分靈活、充分彈性的深入變動詭譎的難局裡,洞見常人所不能見的問題核心,察知常人所不能知的長遠發展,而其擬定的對策,也往往出乎常人的想像,甚至乍看起來是違反常識的,惟有等到問題完全解決,才能看清這樣深遠通透的智慧來。

這樣不拘原則的上上智慧,雖是不可學,然而多知道一些這類的智慧事蹟,卻也能有效增加我們應對問題的能力。

汲取古人智慧,錘鍊自己思維。深深回味,細細品讀。雖不達出神入化,也能夠豁然開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