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時代,地產行業的掙扎和自救之後,再啟“白銀時代”征程

疫情後時代,地產行業的掙扎和自救之後,再啟“白銀時代”征程

隨著抗擊疫情勝利在望,全行業已經開始陸續復產復工。疫情的腳步可能漸行漸遠,但是疫情的影響或許才剛剛開始。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月-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115億元,同比下降16.3%,降速較2019年1月-12月回落26.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7318億元,下降16.0%。在疫情衝擊下,1月-2月房地產開發投資下滑嚴重,出現首次負增長局面。

除此之外,受疫情影響之下的房地產行業,為了降低復工風險,像融創、龍湖、正榮、恆大等企業復工時間一再延遲,直到2月17日才陸續恢復復工復產。這期間使得地產行業一度深陷資金鍊告急、施工現場關停,新房銷售基本停擺等困境。

資金鍊“緊繃” 房地產行業發債度難關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房地產行業的到期債務約在1.46萬億,其中7月份是到期高峰,達到1490億。與此同時,疫情加劇行業分化,據人民法院公告網的消息,截至3月23日,已有98條房企宣佈破產的公告。

巨大的資金回籠缺位,預示著房地產行業的“至暗時刻”正式開啟。

房地產行業一直以來都存在高負債的問題,而且負債率整體在80%以上。在現實情況下,對於房企來說面臨的挑戰空前之大,頭部房企有著雄厚的資金做支撐能夠“熬”到行業回暖,大部分中小房地產企業,面對資金鍊的斷裂即有可能面臨破產清算的危機,從而也會進一步加大房地產行業強者恆強的格局差距。

疫情後時代,為了緩解自己“緊繃”狀態,償還債務,房地產行業受融資寬鬆和銷售減速的影響,眾多地產商正在積極佈局新一輪融資窗口期加速融資。從融資情況來看,1-2月房地產開發的發行人共發行債券1163.45億元,其中,公司債融資金額最高,也從側面印證了房企旨在通過短期債券循環再融資手段來降低融資的市場風險,幫助自身度過短期困境。

此外,為了緩解房地產企業資金週轉壓力,河北、天津、重慶、浙江、上海、西安、福州等多地政府根據中央政策導向,陸續出臺房地產行業支持政策,從供給側和企業端施力扶持房地產行業發展。

但是,從疫情影響評估來看,好像大家都忽視了疫情影響程度。在購房市場回暖趨勢上,短期內人們的購房心理,會受到疫情影響萎縮。另外,從復工開始到全面復工,也將有一段時間要走。

多途徑方式自救報復性購房消費何時來?

隨著房地長行業全面復工,地產開發商面對當前困局,正積極尋求自救。

在疫情影響下,建築業生產放緩,市場需求被抑制,房地產指標嚴重下滑。據中國房地產報數據顯示,2020年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商品房待售面積53004萬平方米,比2019年末增加3184萬平方米。商品房存量處於一個嚴重擠壓的狀態,房子怎麼才能賣出去?成為了擺在廣大地產商面前的一大難題?

在疫情最嚴重的2月份,雲直播、雲演唱會、雲發佈會......博得了無數人的眼球。眾多商品房積壓在手的房企自然也不會錯過線上的機會,以VR看房、直播看房、選房、購房的形式紛紛在淘寶直播賣起了房子。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前200強房企中已有143家房企在線上“雲賣房”。

對此財視傳媒就“雲賣房”成交數據一事,去求證了阿里巴巴的公關人員,對方表示暫時沒有這方面的數據統計。

據新華社報道,線上售房的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一些大型房企自建的網上售樓處,比如恆大的“恆房通”、碧桂園的“鳳凰雲”、融創的“幸福通”等,所售房源覆蓋全國全部在售項目。二是世茂、龍光等規模房企與房天下、樂居等第三方機構合建網絡售房平臺,通過線上銷售吸引流量。三是售樓員化身主播,在快手等平臺直播“帶貨”。

儘管線上賣房被炒的沸沸揚揚,不過能夠從中獲益的卻是屈指可數的。作為迅速崛起的“雲賣房”代表之一的恆大,2月份共實現網上認購總套數99141套,優惠後房屋總價值1026.7億元。但絕大多數房企線上認購慘淡,成交更是寥寥無幾。經過“雲賣房”大火了一把的恆大,被奉為“房地產電商巨頭”。

細看恆大之所以能夠抓住“雲賣房”的契機取得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創新,在洞察到疫情影響下線上消費火爆,瞄準了線上機會,全面強推恆房通app;另外一點,準確捕捉到消費者最關心的房價、戶型等一些列痛點,能夠有效地取得消費者的信任,佔領消費者心智。

從房地產行業借力互聯網的線上覆蓋優勢來看,進一步看到了互聯網強大的線上融合能力,未來行業會有更多的“恆房通們”出現。

購房消費上,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地方城市會根據受疫情影響程度以及庫存情況調整政策,定向寬鬆是方向。從多地政府種種救市政策的跡象來看,“限購政策”有所鬆動。

疫情危機慢慢退卻,消費逐漸迴歸理性。在房產消費停擺的兩個月內積累了太多的消費需求,未來一段時間也有可能會迎來報復性的“購房潮”。

相信在疫情過後,地產行業的“白銀時代”將繼續在下半場飛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