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视剧《安家》当中严叔和严婶的教子方式,你有什么想要说的?

柳侍墨


看到这个问题,我非常想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我曾经看到过太多的类似于严叔严婶这样的父母,他们一辈子无怨无悔的为孩子付出,但却得不到孩子们的孝顺。

01 严叔严婶的教育方式是失败的,可除了同情,我们不能指责他们

严叔严婶溺爱自己的儿子,溺爱到了百依百顺,即使儿子做出不孝的事情来还为儿子辩解的地步,看的人真的很生气。都说慈母多败儿,可父母真的就是单纯的希望孩子好,这本没有错,只是有时候方式不对。严叔严婶正是方式不对的典型,大事上他们大包大揽,用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下的钱为儿子全款买房,使得儿子可以不用奋斗就可以享受这些,小事上更是可想而知。严叔严婶儿子的不孝正是因为严叔严婶的溺爱,他们的教育是失败的,但他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他们的父母可能更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他们一辈子为生存奔波,他们可能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他们就像光有一腔热血却不知道该如何使力的人。除了同情,我们谁又可以指责他们呢?

02 透过严叔严婶的案例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

首先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其次要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溺爱;再次,当孩子犯错了以后不能一味的纵容;最后,一定要控制住自己那颗爱孩子的心,给孩子一些独立成长的机会。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感想,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望大家包涵。


Uqinger


我觉得家教过于溺爱了,一点苦都不愿意儿子受,当时签合同的时候徐姑姑就说付一部分,带点款,严叔就说儿子压力大,全款付。

儿子说房产证上加上儿媳妇名字,老两口也同意了。

后来老两口打包去儿子家,儿媳丈母娘不愿意,儿子也不让他们在家住,弄的老两口没地方去。

如果老两口教育儿子教育的好的话,也不至于后来没有地方住吧


小西米Maggie


中国有句古话叫“棍棒出孝子,慈母多败儿。”

它有道理的部分在于,教育孩子不能一味地善良宠溺,该严厉就得严厉。

在《安家》中,还有一对儿父子跟严叔父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就是向公馆的老管家耿叔。

当耿叔被向家后人和林茂根用计赶出来之后,耿叔暂住在儿子的房子。儿子生气的理由是,你们被赶出来了以后住哪儿?!

耿叔理直气壮地回答:“这个房子当时我们也是出了钱的,我们就住这儿!”

当然,在房似锦和徐姑姑的帮助下,耿叔最后还是如愿置换了一套九亭的大房子,也不用跟儿子挤在一起。

我们再看看严叔和严婶儿是怎么做的:

儿子的婚房是他们老两口全款买的,儿子儿媳一分钱没出。而且房本上还写了儿媳的名字。

老两口把租的房子退了想跟儿子住一起,结果儿子连门都没让进。面对这样的白眼狼,老严夫妇居然乖乖的离开,被儿子赶出来也不生气,还替儿子儿媳找一堆理由自我安慰。

可以想象,老严夫妇将来挣得钱准得让儿子儿媳这俩吸血鬼吸走,而且他们最终的结局很有可能是回到老家,儿子是不会给他们养老的。

所以你看,严叔和耿叔都是善良的好人,但是结局却大不不同。

我们除了骂小严不孝和白眼狼之外,严叔严婶儿是否也有教育失职的责任呢?


小荷一品


白眼狼不是天生就长成的,一定是父母从小娇惯宠出来的。

电视剧里严叔和严婶的例子,深深的落在我的心上。我也有孩子,孩子长大以后我也会当婆婆,而此时此刻,情不自禁的陷入深刻的思考中,我该怎么样教育,才能避免养出白眼狼孩子呢?

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父母认为养儿可以防老。所以,大多会倾其所有的满足孩子,而这样养出的孩子,有可能恰恰不能给父母养老,也许还会啃老,啃完之后弃之而后快。

其实,我们现在许多80和90后的父母们,对养儿防老这样的理念已经不是那么深刻,我们不指望年老之后要依靠孩子,只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能够健康、孝顺、懂得感恩,最重要的一点,从小就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一,对孩子不能一味的满足。

现在家里的经济条件也都好了,孩子从小要玩具,大人立刻去买;要吃好吃的,立马带孩子去吃;而孩子在家里除了学习,其他任何家务都不用干。孩子从小就有求必应,无限满足,这样养出的孩子不但不会知足,不会感恩,甚至认为这是父母理所当然要做的。

二,父母不要替孩子大包大揽。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件让人吃惊的事情:一所中学,全班学生的早餐,当时剩下一些鸡蛋,老师就把鸡蛋重新发回去,结果发现,竟然有很多孩子,根本不会剥鸡蛋!

其实,孩子养成这样,并不是因为从小懒惰,我们做家长是否也要反思一下呢?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第一次拿起饭勺吃饭的时候,家长可能觉得,孩子不会吃,怕弄的到处都是,就一勺勺去喂,有时候甚至会喂到孩子上小学。

所以,请父母千万不要替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孩子小的时候,在他第一次说,要自己来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请给孩子一个动手的机会。



八戒爱吃瓜666


这体现了一种中国式的家庭观念。在我国大部分家庭中,父母总是尽可能提供一切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无论是在物质、教育、还是生活中,父母总是宁愿苦了自己,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享受一切好的。

在我国买房的人中,大部分是父母买给孩子或者几代人一同供一套房子的贷款,无论你是在哪个年龄买房,当你财力有限时,第一个支持你的往往是你的父母,而且是无偿的,因为父母总是不想孩子吃他们吃过的苦,受他们受过的罪。往往就是因为在这样的家庭氛围和生活环境中成长,才使得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造就了工作不开心就裸辞,不想承受压力就逃避的社会现象。

想要改变这一切,只有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作出改变,不仅是改变自己,也要改变父母过时的观念,更要对自己的下一代作出正确的引导,不能让他们过度依赖父母,要能独立、坚强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场所,它永远不会像你的父母一样来迁就和包容你。

想对所有的父母说,让你们的孩子自己去奋斗吧!不要把所有的一切都直接给他们,要让他们有一些生活的压力。不要让他们不劳而获,要让他们明白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生活如果太安逸,人就会失去激情,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也会失去创造力!年轻才是人生最大的资本,只有在年轻时奋斗努力过,才不枉此生!不要等到垂垂老矣时,才叹昨日黄花!与君共勉!


小桃子的漫漫人生


严叔和严婶2人是思想传统的人,一辈子踏实的卖包子,只为给自己儿子好的生活,就像现在大部分的农村父母一样应该为儿子买房娶老婆,努力一辈子还不是为了儿子,对儿子千依百顺,导致儿子没有主见,没有责任心,因为有父母的庇佑不用想什么,其实这个是大部分的教育,做父母的一定不能什么都为儿子打算好,这样他以后生活变的不如意,会以为是你的纵容害的,而且也不太会感激,因为你们做的在他眼里都是你们该做的,谁叫他是你儿子。


林妹妹e


我来回答“对于电视剧《安家》当中安叔和安婶的教子方式,你有什么想说的”

其实每一个父母都有自己的教子方式,我们初为人子,他(她)们也是初为人母人父!我们在尝试当个好儿女,他们也在尝试当个好父母。只是方法可能百家百样,参差不齐。

在教育这件事上,没有对错。只是跟我们的生活环境和所站的角度不同有关系,当我们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也就不同,从而产生分歧。

但是父母没有错,有句俗话“只有无不是的父母,没有无不是的孩子”这话就告诉我们,不论父母对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因为他是父母。他的爱不会害你。我们做儿女的应该遵从和接受,知道感恩。是儿女就会犯错,错了不怕要改。“父母恩”不是一句话就能报答的……

现实中百分之百的父母都是将自己一生的财富倾其所有给了儿女,没有父母会给自己留后路,因为他们都是省吃俭用,想把最好的给儿女。这就是来自于“父母的爱”



桔子的生活娱乐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家庭,一辈子就是为了儿女嘛,电视剧都是来源于生活,只能说长大以后好好孝顺自己的爸爸妈妈


娱乐圈的小师妹


所谓的溺爱也不过如此了吧,看似什么都是为儿子着想,其实是害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