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四合院:如何拆除部門牆?《道德經》第二十七章經典解讀

原創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致良知四合院:如何拆除部門牆?《道德經》第二十七章經典解讀


致良知四合院:如何拆除部門牆?《道德經》第二十七章經典解讀


“沒有學習之前,部門間的牆就像長城一樣,這邊喊話,牆另一邊聽不見。


學習後,部門間的牆拆到只剩幾十公分,抬抬腿就能邁過去,可以說基本被拆除。隨著部門牆被拆除,彼此之間溝通成本降低,溝通效率大大提升。


以前部門之間互相推諉、抱怨、拆臺,把問題推給對方,現在再遇到問題,大家會通過四部曲、五步法,先反省是不是自己做錯了。反求諸己找自己原因的時候,雙方之間的意見、爭執就大大減少了。”


自2018年明道學院成立以來,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帶領企業員工一起踐行中華文華,作為董事長的肖奮逐漸找到困擾自己已久的問題的答案。


以下為四合院老師與肖奮總共同探討《道德經》第27章。肖奮總的生命體驗及在企業中的成功實踐,會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這一章節的思想。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道德經》第27章

固定佈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四合院老師


“善言無瑕謫”,聖賢把握事物的本質,講話是從根上、源泉上講,因而說出的話沒有瑕疵。


“善計不用籌策”,陽明先生龍場悟道後,帶兵打仗,四戰四捷。因為有一顆愛民之心,自然而然就能想出相應的化育民心、呵護百姓的辦法,這就是心生萬法。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閉”指門上的開關,機關有人能設,就有人能破。真正的“善閉”,是指建立共同的價值觀、形成命運共同體,這樣的結合,會更牢固。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以奮達公司的實踐為例,數千人千里迢迢趕至明道學院學習,不是因為任何商業上的往來,而是因為Ellen(奮達集團美髮分公司總經理吳細鳳)與大家建立了心與心的鏈接,這就是“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Ellen的個人使命與奮達使命相吻合,因而能既忠誠於奮達理想,又能忠誠於個人使命,這是人生中比較幸福的一種狀態。


致良知四合院:如何拆除部門牆?《道德經》第二十七章經典解讀
推薦閱讀:找回生命的“風之彩”——Ellen吳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所描述的也是聖人境界。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如果不能尊師重教,一個人就難以成長;如果不能愛身邊的人,即便學富五車也難以施展。


致良知四合院:如何拆除部門牆?《道德經》第二十七章經典解讀


作為企業經營者,都希望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如何發現人才、激勵人才,甚至跨越部門牆,更友好地合作呢?


接下來,我們聽聽肖奮董事長怎麼說:

小時候,父母總是教育我們“要積陰德”。那時候不懂,就追著父母問。他們就說:積陰德就是做好事不留痕跡,積陽德就是做了好事馬上說出去。


結合這章內容,我認為就是:一個人心裡裝著什麼,體現出來的就是什麼。如果心是向善的,體現在能力和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上就是善行。有時候不需要太多工具,自然而然就能做得很好。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結合企業用人來講,很多人覺得送員工去學習要跟他簽約作為保障,但我們從不這樣做。真有一顆為員工好的心,不需要拿“合同”做繩索來捆住他。相反,越是給員工機會去提升,讓員工往上走,員工越不會選擇離開。


很多人都知道的Ellen,自2004年她進入公司,我一直秉持的原則就是放手。就像放風箏,放開繩索,風箏會越飛越高,栓得越緊,風箏反而飛不高。


“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作為企業家,如果能經常關心員工,關心國家、政府或地方事務,與各方面建立心與心的鏈接,一定不會被員工“炒魷魚”,被時代所遺棄。如果能對現有資源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一定不會被歷史遺棄或淘汰。


結合企業用人,如果能知其長而用之,那周邊都是人才;如果挑其短而不會避之,就會出現無人可用的境地。這就是“知人善用”。


另一方面,成就一番事業,領導者自己有多大本事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是否能與核心骨幹心連心,想他們所想、解他們所困。當他們充滿榮譽感、自豪感、成功感時,彼此間交流就會很順暢,交流成本、交易成本、管理成本都會迅速下降,效率大大提升。


“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結合企業實際管理,對我們有用、教我們方法的人,比如相關資源,媒體、商業夥伴、政府官員等,可以稱為老師。而提出不同意見、反對我們的競爭對手,我們也稱為老師。從不同的人身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啟發,自己不斷成長,事業才能有如神助,不斷獲取成功。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不尊重老師、不吸取“不善人”的借鑑,自以為聰明,其實是糊塗。


致良知四合院:如何拆除部門牆?《道德經》第二十七章經典解讀


在企業中,形成“尊師重教”的氛圍特別重要,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打造學習型組織——不僅領導幹部學習,還要帶動團隊學習。如此,面對問題,上下就能比較容易達成共識、統一思想。思想統一,對發展戰略的認識就能較容易達成一致,對戰略的具體執行就會容易很多。


學習型組織一旦形成,不管是從企業管理方法、工具,還是從宏觀管理到微觀管理、從道到術,都會有所進步。


結合奮達這兩年的實踐,建立學習型組織,其核心就在於幫助員工學習中華文化,通過明心淨心,打開心扉。


成立明道學院,帶領許多幹部員工學習,讓我們發現,沒有學習之前,部門間的牆就像長城一樣,這邊喊話,牆另一邊聽不見。學習後,部門間的牆拆到只剩幾十公分,抬抬腿就能邁過去,可以說是被基本被拆除。隨著部門牆被拆除,彼此之間溝通成本降低,溝通效率大大提升。


以前部門之間互相推諉、抱怨、拆臺,把問題推給對方,現在再遇到問題,大家會通過四部曲、五步法,先反省是不是自己做錯了。反求諸己找自己原因的時候,雙方之間的意見、爭執就大大減少了。


反求諸己,讓同事、朋友之間開始變得友好和睦,自己周圍環境也開始發生變化,整體效率隨之提升,業績也隨時上升。建立學習型組織,真的非常有意義。


肖奮董事長一句話就揭開了謎底:幫助大家打開心扉,部門牆變矮,部門間稍微踮踮腳,大家就能合作,不是互相抱怨、拆臺,而是互相幫忙、促進去共同從事一項事業。


因而,本質上還是提升自己心靈品質,心靈品質提升,格局境界提升,部門牆變矮,彼此溝通協作的障礙就會減少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