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要是现在修得多少年?

马临3


一、历史记载【红旗渠为什么称为奇迹呢?因为它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经10年,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生命渠”,“幸福渠”】。

二、应当说:如果当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现在的工程建设技术和资金能力,“红旗渠”至少提前3年竣工交付使用。


黄金时代当家



在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被誉为“中国水长城”,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为什么称为奇迹呢?因为它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经10年,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生命渠”,“幸福渠”。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现在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旗渠",意思就是高举红旗前进。那个艰苦的年代用近10年才全面竣工,这是为什么呢?

一、修渠为造福人民

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林州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

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年,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连年大旱,河干井涸,颗粒不收,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苦。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1959年,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群众吃水都已经十分困难。要解决干旱和吃水问题,必须寻找新的可靠的水源,修渠引入。林县县委把寻水的目光移向了林县境外水源丰富的浊漳河。



二、太行山岩立丰碑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1. 总干渠。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最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的沟壁,工程十分艰险。










2. 分干渠。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1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3公里;农渠4281条,总长2488公里;沿渠兴建小型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共有兴利库容2381万立方米,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其中凿通隧洞211个,总长 53.7公里,架渡槽151个,总长12.5公里,还建了水电站和提水站。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成龙配套的大型体系。

三、红旗渠精神万代传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红旗渠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传家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实现了林州由山区贫困县向现代化新兴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的跨越。


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中,锻造了气壮山河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红旗渠修建孕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它成为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

四、现在修渠多少年

红旗渠地处山区,尤其总干渠建在太行山腰的崖壁上,工作环境极其艰险。又不方便大机器运作,会影响修建进程。当年修建红旗渠时投入12504万元,”历时十年,总出动人力10万人次,但是设备简陋,全是人力操作,费工费时。现在设备好了,开山、打隧洞、运料等可以使用机器和电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今年我村修建了一座单拱石桥,不足5米口径,尚且用时5个月,投资20万元。红旗渠工程大,建筑多,肯定用时长,我估计需要5年方可建成。现在人民币的价值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工资待遇要求也不比当年,估计总投资大概50亿元吧。



徐福记1230下水诗文


假如现在修建红旗渠,仅靠一个县的能力,可以说,根本不可能,首先是精神,现在的人有吗?当年大家饿着肚子,为的是改变家乡缺水局面,人们只讲奉献,不计报酬,现在的人能做到这些吗?不给钱?给的少了都不会干,这就是差别,不是人不好,而是时代变了,那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国家,为集体的观念变了,所以,你现在仅靠一个县的力量,修红旗渠?可以说,想都不要想。


用户2781265769787


要是现在50亿也不一定做得起来,就是做起来质量也没当时的耐用,现在工程层层转包,有时间可以去看看现在做工程,还有那些做泥水工在切挡土墙水沟井盖,那是随便把水泥和沙子和一下就倒上去了,雨水随便一冲就塌了,光看外表是不行的,都是面子工程,豆腐渣,沙土石头掉到地下排水管里,一下雨很快就赌了,唉!真是看不下去了,验收一下草草了事,钱分了皆大欢喜


用户70385548323


这是我在红旗渠景区参观学习时买的纪念连环画,10元一本。红旗渠工程不简单,用鬼斧神工形容不为过。向修建红旗渠的人们致敬!向牺牲的80多名工农群众致敬!向杨贵,李贵书记致敬!






用户3651395236167


当时红旗渠是广大人民群众用最原始的工具,不记报酬,发扬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花最少的钱,用最快的速度建成的。现在虽然有大型机械,但是没有了那种大公无私的奋斗精神了。若人民币不到位,是永远也不可能建成的!


杜鹃花42403


这样的提问我觉的不正确,我认为正确的提问应该是:

现在再用当年前辈开挖红旗渠的设备来修红旗渠得修多少年?

或当年修红旗渠时,如果用现在的机械设备来修只需多少年?

而我的答案是:

如果现在再用当年老一辈开挖红旗渠的工具设备来修红旗渠是修不起来的!

而用现在的机械化来修红旗渠,那资金量要比过去多好几倍,如果国家不拨款,光靠地方财政也是修不起来的!


大目


问题幼稚!现在根本就没有人修!小小林县算啥?!展示国家实力的迎风招展的,广电网络吹的最好的,是港珠澳大桥!只有毛主席想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改天换地!


用户532024843899


您说的是修好用多少年?这个目前还真不好说,您要遇上“环保督察、创卫、创建文明城市、治理大气污染”等情况,基本停工半年,剩下那几个月,还要隔三差五的停工,我们家门口一个供水,从围档到完工用了大概10个月,比承诺的工期20天,多9个多月,而且还在修,时间都去哪了?而且那时候早、中、晚还有卖饭的,现在创城饭也没得吃了,您想要是红旗渠这么大的工程,基本上是百年大计了!到时候漳河水的水质如何还是个未知数?


董宇770610


红旗渠、郭亮村挂壁公路、大寨精神还有其它,是毛泽东时代的伟大壮举,是全国人民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万众一心,排除万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必须要继承、要牢记的。红旗渠拿到现在修建,对中国来说是很容易,但值不值得投入资金修建,用“科学发展观”看问题,有没有自然资源利用,能不能持续发展,用科学的态度决定修建。确有需要,相信以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应该有很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贵州省为什么多桥(多座桥刷新记录),资金投入巨大,不就是有矿产、旅游等资源开发,能持续发展。“南水北调”工程也是解决北方几省的用水,高铁的作用更大,一日走南北,所谓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所以如修建红旗渠,对号称“基建狂魔”的中国来说,在时间上肯定能刷新记录,是轻而易举之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我们不要忘记,我们要学习、要发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