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呂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冷月鉤沉


三國名將呂蒙,在東吳四英將中排名第三,為東吳政權立下了赫赫戰功。魯肅病逝後,呂蒙繼任都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聲名大振。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勇冠三軍的武將,早年卻是個大老粗,甚至因不通文墨被人笑稱“吳下阿蒙”。後來在主公孫權勸說之下,呂蒙開始發奮學習,進步很快,以致魯肅都對呂蒙精進之快表示讚歎。

呂蒙,字子明,少年時便以膽氣著稱,十五六歲即隨軍出征。孫權很欣賞呂蒙的作戰能力,但呂蒙不愛讀書學習令他很頭疼。於是,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掌管軍中事務,不能不學習!”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由加以推辭。孫權說:“我又不是讓你鑽研經書成為傳授經書的官員,而是希望你多看書,瞭解歷史。你說你事務多,多得過我嗎?我常常讀書,受益很多。”呂蒙便開始學習,日積月累,他所看過的書籍,連那些老儒生也趕不上。

一次,魯肅路過呂蒙駐地,二人談論國事。魯肅還以老眼光看人,認為呂蒙有勇無謀,卻發現呂蒙不乏真知灼見,很是震驚,便說:“以你現在的才幹和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吳下阿蒙了!”呂蒙笑了笑,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您知道這件事太遲了啊!”

《太平廣記》中還記載了一件關於呂蒙讀書的有趣故事。呂蒙潛心博覽群書,以《易經》為主要學習對象。一次,呂蒙沉睡時竟然將《易經》誦讀了一遍,然後一下子驚醒了。從人忙問他為何驚醒,呂蒙說:“我剛才夢見伏羲、周文王、周公,與我談論世代治亂興衰之事,與及日月宇宙變化之理,無一不是精妙之極。他們不是隻談空話,純粹誦讀文章而已。”於是,大家都感慨呂蒙讀書用功,以致在睡夢中還誦讀《易經》。

呂蒙早年果敢有膽,後來潛心讀書,見識大增,慢慢變得克己讓人,人稱有國士之風。他在軍務繁忙之際,仍修學讀書,並付諸實踐,終於成為一代名將,盡力為孫權籌謀,為東吳立下了無數戰功。


蘇小小說歷史


呂蒙(178年-219年,一說180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後進佔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奮勇抵抗張遼軍追襲,並於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勳殊隆。然而“蒙疾發”(後世人或猜測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死於同年,或猜測是呂蒙年輕時在戰場上吃苦受累導致積勞成疾),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呂蒙發憤勤學的事蹟,成為了中國古代將領勤補拙、篤志力學的代表,與其有關的成語有“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等。



6271華


哈嘍大家好,我是古名洞,大家也可以叫我小古,今天跟大家分享下三國吳國呂蒙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呂蒙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文武雙全,進步神速,天賦很高且極為勵志的奮鬥者。

呂蒙是個極品鳳凰男,他出身不高,是孫策部將鄧當的小舅子。小時候的呂蒙為了出人頭地,偷偷跑到鄧當的手底下去打仗,有點像現在一些農村出身的孩子年紀輕輕就跑到城裡去打工碰運氣。

呂蒙身材高大,作戰勇猛,親自帶頭衝鋒砍人,憑著一股狠勁得到了領導的賞識。但在魯肅眼裡,呂蒙只是個粗人,即使受到孫權重用,也不過是一介武夫,魯肅的看法估計代表了不少同僚的想法。

長沙蒲圻縣有呂蒙冢,中有一骷髏極大,蒙形既長偉,疑即蒙骷髏也。

從徵黃祖,祖令都督陳就逆以水軍出戰。蒙勒前鋒,親梟就首,將士乘勝,進攻其城。

蒙少不修書傳,每陳大事,常口占為箋疏。

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遂往詣蒙。

但在孫權的指點下呂蒙開始讀書,並且進步神速,得到了孫權和魯肅這些讀書人的稱讚,魯肅還與之結為好友。

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後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權常嘆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畫五策。肅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在此之外,呂蒙其實是一個非常機靈,很會做人的人。他在當基層軍官時曾經找人借錢給部下購買裝備,結果因為陣容整體而得到大領導孫權的賞識。他推舉得罪過自己的蔡遺當豫章太守,調解孫權和甘寧的矛盾,悉心照顧同僚的後人,簡直就是東吳政權的知心小哥。他後來接替魯肅去和關羽當鄰居時,逢年過節估計沒少送禮物。

權統事,料諸小將兵少而用薄者,欲併合之。蒙陰賒貰,為兵作絳衣行縢,及簡日,陳列赫然,兵人練習,權見之大悅,增其兵。

常以部曲事為江夏太守蔡遺所白,蒙無恨意。及豫章太守顧邵卒,權問所用,遼因薦遺奉職佳吏,權笑曰:“君欲為祁奚耶?”於是用之。甘寧粗暴好殺,既常失蒙意,又時違權令,權怒之,蒙輒陳請:“天下未定,鬥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權遂厚寧,卒得其用。

時蒙與成當、宋定、徐顧屯次比近,三將死,子弟幼弱,權悉以兵並蒙。蒙固辭,陳啟顧等皆勤勞國事,子弟雖小,不可廢也。書三上,權乃聽。蒙於是又為擇師,使輔導之,其操心率如此。

及蒙代肅,初至陸口,外倍修恩厚,與羽結好。

作為一個低情商的社畜,這一點其實讓我很有體會。今天中午和副主任在聊辦公室經費的事,我說辦公室比較缺錢,已經拖了兩個月的下鄉補助沒發了。他說那是管財務的不上道,應該找個工作上的機會把財政那邊的管事的請到一起吃個飯,在談工作的同時講一講財務緊張的情況,錢馬上就到位了,不然錢一直欠著,等到領導來追問對誰都不好。但是,道理誰都懂,去和人拉關係卻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這本身也是一種才能,呂蒙毫無疑問就是把這項技能點滿的人。

孫權手下有才能的人很多,但孫權對呂蒙的喜愛程度是獨一檔的。前面提到親自指點和稱讚呂蒙是一例,呂蒙病重後孫權整天寢食難安。朱然傳裡說創業功臣病重後,最受孫權關心的三個人分別是呂蒙、淩統和朱然,朱然是孫權的同學,淩統死後其子被孫權收為養子。呂蒙能如此受孫權喜愛,和他的高情商是分不開的。

封爵未下,會蒙疾發,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所以治護者萬方,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千金。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慽,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為下赦令,群臣畢賀。後更增篤,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時權哀痛甚,為之降損。

又陸遜亦卒,功臣名將存者惟然,莫與比隆。寢疾二年,後漸增篤,權晝為減膳,夜為不寐,中使醫藥口食之物,相望於道。然每遣使表疾病消息,權輒召見,口自問訊,入賜酒食,出送布帛。自創業功臣疾病,權意之所鍾,呂蒙、淩統最重,然其次矣。

但人是有極限的,尤其是呂蒙這樣一個出身低、起步晚、活得還不長的人,雖然他的成就達到非常高的程度,但其上限已經被鎖死了。孫權曾經評價呂蒙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周瑜,但言議英發還是差了點味道。

謝謝大家


古名洞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人稱東吳四大都督,前三者在《三國志》中合為一傳,陸遜獨做一傳。大概是因為前三者活躍於漢末的前三國時代,陸遜主要活躍於三家各自稱帝后的三國時代。

不過雖稱四大都督,但是就知名度而言,不要說是周瑜、陸遜,甚至和魯肅相比,呂蒙好像都還要差一絲。可事實上,呂蒙在三國時期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甚至是構建東吳國防策略的重要人物。

呂蒙,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字子明。蒙者,陰暗也。其名字彷彿剛好是其一生的說明。

呂蒙大概出生於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比孫權大四歲),“少南渡,依姊夫鄧當”,從時間推斷,應該正是為了避黃巾之亂而南遷,且父親早逝,只能依附於姐夫鄧當生活。這注定了呂蒙的童年應該是比較艱辛的,寄人籬下的生活註定了他比較自強的性格。

在呂蒙大概十五六歲的時候,他偷偷的混入了姐夫鄧當討伐山越的隊伍中。戰場之上,鄧當突然看到這個依然稚氣未脫的小舅子,頓時嚇得大驚失色,嚴厲呵斥之後,呂蒙卻依然是偷偷的跟隨。

無奈之下,鄧當便向呂蒙的母親告狀。呂母即憐惜又生氣想要責罰呂蒙,但是年少的呂蒙卻說:“這樣貧賤的生活難以堅持下去,只有作戰立功才有可能獲得富貴。況且不入虎穴,安得虎子?”

一番話語下來,呂母雖然不捨但還是被打動了,從此之後呂蒙成為了鄧當麾下的一名小兵。當時鄧當手下有一個官吏見呂蒙年輕就輕視他,甚至當面恥笑他,年少氣盛的呂蒙大怒之下就一刀把他殺了。

事後呂蒙逃到了同鄉鄭長的家裡,又通過校尉袁雄自首,並在他的說情下,孫策召見了呂蒙。相見後,孫策覺得呂蒙的確有過人之處,就將他留在身邊做事。這成為了呂蒙人生的第一次重要轉折點。

幾年後,鄧當去世,張昭就推薦呂蒙代替鄧當,任別部司馬。這裡需要了解一下,在漢末每個諸侯對軍隊的控制都有他的特色。曹魏以曹氏和夏侯氏兩個親族掌握兵權,蜀漢在劉備生前一直是由劉備親自掌握兵權,如果分兵則是基本由關羽統領。而東吳的兵權則分散在各個將領的手中,需要對外作戰時,在吳主的召集下,各個將領就會帶著各自的私兵前來會和。這與東吳各世家的強大實力不無關係,倒是很像西方的領主和封臣之間的關係。

按照東吳的慣例,鄧當的私兵一般會歸於其職位的繼承者,呂蒙既不是鄧當的兒子,又年少無功,正常情況下輪到他的可能性是很渺茫的。但是因為得到孫策的賞識,呂蒙就這樣破格躋身將領的行列,雖然還只是底層。

等到孫策死後,孫權繼位,自然需要一系列的改革來培植支持自己的勢力,其中一個措施就是將那些兵力較少的低級將領整合到一起。呂蒙聽說這件事後,就自己私下偷偷借錢,給自己的手下更新服裝,然後又抓緊時間操練。等到孫權來巡視的時候,一見呂蒙的軍隊“陳列赫然,兵人練習”,就非常高興,不但沒有合併掉他,反而擴充了他的兵力。

這成為了呂蒙人生的第二次重要轉折點。在演義和一般人的意識中,認為早期的呂蒙就是一個猛將莽夫,吳下阿蒙。但是從他十五六歲時就能說出東漢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以及之後為人處世的機敏來看,呂蒙實際是一個聰明好學的人,只是年少生活的艱辛,使他沒有太多學習的機會。

而孫策在壯年之時意外死去,繼位的孫權是一位比呂蒙還要年輕的少年。雖然孫策留下了周瑜、魯肅、張昭等人輔佐,但作為一個合格的君主,他必然要培養自己的心腹。現在很多人認為自己沒有成功只是因為缺乏伯樂的賞識,可是前提是自己也必須要有千里之才。呂蒙便是如此,如果他真如人們所說只是一個猛將,沒有成為統帥的潛質,孫權又怎麼會親自勉勵他學習呢?

呂蒙受到孫權的重視後,前期基本上是以勇武立功。建安九年(204年),呂蒙隨孫權討伐丹陽山越,因功拜平北都尉,領廣德長。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討伐黃祖,呂蒙率領前鋒擊敗黃祖都督陳就,親梟其首,並乘勝攻城。黃祖聽聞陳就戰死,棄城而逃,被騎士馮則追戰梟首。呂蒙因首功任橫野中郎將,賜錢千萬。

而呂蒙開始學習大概也是發生在這段時間之後,至赤壁之戰後,呂蒙就開始以統帥的角度開始思考,並以出謀劃策的記載為主。

赤壁之戰後,益州將領襲肅率軍投誠,周瑜上表認為可以把襲肅的兵馬劃歸呂蒙統轄。但呂蒙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襲肅有膽識才能,遠來相投,於道義上不僅不應該剝奪他的兵馬,反而還要擴充他的兵馬。這個觀點得到了孫權的賞識。從此可見,呂蒙意見開始從全局方面考慮問題了。

圍困江陵曹仁期間,曹仁分兵攻擊夷陵的甘寧。危急之下,甘寧向周瑜求援,但其他將領都認為己方兵力較少不宜分兵。呂蒙卻對周瑜、程普說:“我隨你前去救援,留下淩統,我相信他能堅守十天。”

而在救援甘寧的路上,呂蒙又獻計分士卒三百人砍柴阻隔道路,這樣當敵人逃跑時,就能留下他們的馬匹,周瑜採納了計策。

但周瑜率主力大軍來到夷陵城下,措手不及的曹軍果然被打的打敗,只能連夜逃走,結果在路上遇到木柴阻道,只能下馬步行。此戰不僅解了夷陵之圍,還白白得了三百匹戰馬。奪取南郡後,呂蒙被任命為偏將軍,領尋陽令。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親率十萬大軍至濡須口,孫權率七萬大軍抵抗。期間呂蒙多獻奇策立功,同時建議孫權應當建立船塢抵禦曹軍。可其他將領認為:“我們上岸攻擊曹賊,打完就涉水回船上,要船塢有什麼用?”呂蒙說:“兵器有利也有鈍的時候,打戰哪有百戰百勝,萬一和敵人遭遇,追擊緊迫,我們來不及入水上船怎麼辦?”於是孫權聽取呂蒙的意見建立船塢,而曹操也因此久攻不下選擇了退兵。

同年五月,因為暴雨使江水上漲,孫權順水而上進攻皖城。當時諸將準備修築土山,建造攻城器械然後攻城。但是呂蒙卻說:“製造土山和攻城器械要好幾天時間,到時候敵人的防禦工事也做好了,援軍也來了,到時候必定要曠日持久,然後大水也退了,我們的迴路就危險了。還不如一鼓作氣,四面齊攻,一舉攻下,再在大水退走之前回軍,這才是完全的辦吧。”於是孫權採納呂蒙的辦法。

呂蒙推薦甘寧為升城督,率精銳於拂曉發起猛攻,自己則率大軍緊隨其後,到吃早飯的時間,皖城就已經被攻下了。當時駐守合肥的張遼聽說皖城告急,就馬上率軍救援,結果剛到夾石就得到了城破的消息,只能退回合肥。

到這時就已經可以看出,呂蒙已經具有了一名統帥的潛質,而不再是單純的一名勇將。所以到了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就已經放心的以呂蒙為主帥,率軍兩萬襲取劉備的長沙、零陵、桂陽荊南三郡。呂蒙在東吳的地位迥然已經成為了周瑜、魯肅的接班人。

果然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死後,孫權將他的一萬多兵力歸屬到呂蒙的管轄下,並任命為漢昌太守,成為繼周瑜、魯肅之後的第三任“大都督”。

東吳的這前三任都督,周瑜可以說是奠基人,基本上已經完成了東吳的版圖。他希望建立全長江防禦體系,因此並不贊同“借荊州”,甚至為此曾建議孫權扣留劉備,可是卻在事業的關鍵時刻病逝。第二位繼任者魯肅,考慮到北方曹操的威脅,致力於促成孫劉聯盟,並希望以關羽為屏障防禦曹操。

而魯肅的這個想法也是得到孫權認可的,所以在前期,孫權的重點一直是希望奪取徐州,成為和曹操爭奪北方的跳板。可是光光一個合肥,就讓孫權死磕數次而不能下,這無疑極大的打擊了孫權的信心。

於是在呂蒙接替魯肅後,孫權就和呂蒙探討今後東吳的戰略中心應在荊州,還是徐州。呂蒙認為徐州地處江北,地勢適合騎兵作戰,不利於江東水軍,即使能夠佔領,曹操也一定會馬上派兵爭奪,到時候即使留七八萬人駐守也未必防得住。

而荊州不同,到時候以孫皎守南郡,潘璋駐白帝,蔣欽率萬餘人沿長江遊走,呂蒙自己則據守襄陽,可以相輔相成,何必依靠關羽?更何況依靠外人總是不靠譜,還不如趁現在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把荊州奪取下來。

有些觀點認為,是關羽的傲慢迫使孫權奪取荊州,但實際上孫權襲取荊州已經蓄謀已久,就算是向關羽求親,也只是掩蓋而已。如果說周瑜有最初的全長江防禦網,那麼呂蒙則是其最終的實現者。這也是為什麼《三國志》的這篇傳中以周瑜為開始,呂蒙為結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而在此之前,呂蒙為了麻痺關羽,故意對外稱病,而孫權也大張旗鼓的召呂蒙回去養病,而實際上是商量如何襲取荊州。關羽卻上當,放心的率兵北伐。在取得水淹七軍,生擒于禁的戰績後,關羽也因為兵糧不足,擅自去了東吳在湘關的糧草。

這也成為了一個信號,告訴孫權、呂蒙,打敗關羽的時機到了。於是“權聞之,遂行,先遣蒙在前。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

面對呂蒙突如其來的偷襲,傅士仁、糜芳沒有防備,選擇了開城投降。呂蒙進入荊州後,沒有展現出勝利者的傲慢姿態,反而是安撫關羽的將士家屬,嚴令不得騷擾百姓。呂蒙麾下有一個同鄉,因為取了百姓的一個斗笠遮蓋公家的鎧甲,而被呂蒙依軍法斬首。此事使得全軍震慄,以至於江陵城內路不拾遺。

而這些事也通過各種渠道傳回了關羽軍中,使得荊州本土的將士再無鬥志,並導致了關羽的敗走麥城。

得到荊州後,孫權大為喜悅,任命呂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不過爵位還沒下來,呂蒙就突然病發,後世民間稱這是因為關羽亡魂的報仇。

不過實際上,雖然呂蒙看似詐病騙關羽,實際上呂蒙當時多病卻是真的,不然也不能真的騙到關羽。而在219年前後,荊州正巧爆發瘟疫,而幾次戰爭加劇了瘟疫的傳播,在那一年前後,孫皎、甘寧等都突然病死。所以呂蒙還沒有享受到一天奪取荊州所帶來的殊榮,就突然病死,享年僅42歲。

《三國志·周瑜魯肅呂蒙》傳曾經記載孫權曾對陸遜評價三人:

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諮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駮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周公不求備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貴其長,常以比方鄧禹也。又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於子敬。子敬答孤書雲:'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責也。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

可見在孫權的眼中,周瑜的評價最高,而陸遜可以與其相提並論。魯肅擅長大略,在計謀外交上勝過蘇秦張儀,但是實際作戰上卻是不足,更對主張借地給劉備頗有些微詞。而呂蒙在計謀領軍作戰上都可以稱作僅次於周瑜的存在,只是儀表言語上不及周瑜。

對這個評論,陳壽認為是比較公允的,他也評價呂蒙為:

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禽關羽,最其妙者。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

因此後世對呂蒙的評價極高,無論是唐武廟的64名將,還是宋武廟的72名將,都將呂蒙收錄其中。北宋張預的《十七史百將傳》也將呂蒙收錄其中。


潘不安講究史


呂蒙是一位進步、成長最快的大都督,也是一位忠孝兩全的大將。屬於屌絲逆襲的典範。

在東吳,這幫創業功臣基本都是有背景的,要麼是世家大族後裔,要麼是當地土豪,或已有功績、或有聲明遠揚。而呂蒙呢,只是一介武夫,憑著幾股蠻力在姐夫鄧當的軍隊中謀生。

呂蒙的發跡還是從殺死輕視他的軍官開始,呂蒙殺人後,走上了逃亡之路。後再校尉袁雄的帶領下去自首,並向他舉薦給了孫策。孫策覺得呂蒙非同凡人,有過人之處,就將他帶在身邊培養。

鄧當去世後,張昭極力推薦呂蒙接替鄧當職務。呂蒙才算真正走上軍旅生涯。

在軍隊中,是一位謀略、膽識過人的大將。

在軍隊中,呂蒙發揮出過人的能力。在孫權想要合併部隊時,呂蒙通過操練自己的士兵,讓孫權知道他的治軍能力。果然,在檢閱隊伍的時候,呂蒙所部就讓孫權眼前一亮,不但沒有合併他的隊伍,還給分配了更多的兵力。

在作戰中,呂蒙也是勇猛無敵,每次作戰都是身先士卒,衝在最前線。在孫權繼位前期,呂蒙就跟隨討伐山越、黃祖、赤壁大戰等戰役,每次戰鬥,呂蒙是一馬當先,憑藉武力衝鋒陷陣。很快,他就受到了孫權的賞識。

呂蒙繼任大都督一職後,全盤負責收復荊州事宜。利用計謀,騙過了關羽的警惕,成功收回荊州,並斬殺了關羽父子。

在諸將中,是一位學習能力強的大將。

呂蒙的從軍生涯初期,幾乎是一介“武夫”,在遇到孫權的賞識,他成為了一名胸有戰略的軍事家。

呂蒙的轉變緣於孫權的勸學,通過不斷的學習,呂蒙的謀略和軍事思維也得到了飛速的提升。再一次和魯肅見面時,魯肅簡直不敢相信此刻的呂蒙已非吳下阿蒙,遂驚訝不已。呂蒙則以一句“士別三日,即更當刮目相待”的話語和魯肅皆為生死之交。

他是一位忠孝兩全的大將。

何為忠孝兩全?

對君主忠直,替君主著想;對父母孝順,不違背父母意願。

呂蒙在忠孝方面一直是東吳的典範,在處理甘寧的事上,就淋漓盡致的體現出這點。

甘寧是東吳一員猛將,和呂蒙一樣殺敵勇猛,是三國時期難得的英雄。兩位英雄相見,自然是相惜。又因呂蒙這人情商很高,跟誰都能成為好朋友,甚至好兄弟,和甘寧也一樣,是登堂拜母的好兄弟。

有一次,甘寧的一個廚子犯了錯誤,怕被甘寧嚴懲,就跑到了呂蒙家避險。甘寧知道後,跑到呂蒙家,向呂母說明原因,要回這個廚子,並保證不會亂殺人,呂蒙才交出廚子。結果,甘寧一到船上,就射殺了廚子。呂蒙知道後,氣的帶兵要圍攻他。甘寧自知不是呂蒙對手,乾脆躺在船上隨他處置。

呂母知道後,連忙趕來勸解呂蒙說道:

主公信任你才給你掌管大權,而你卻用來報私仇,殺害主公的得力助手,你這是要把自己陷入不忠不義的地步啊!

呂蒙聽後,如夢方醒,才知道自己過分了。於是,親自上船,向甘寧賠禮,笑著說道:“興霸,老母在家等你吃飯呢,走吧!”

呂蒙就這樣化解了一場不必要的紛爭。

呂蒙病危,受到了孫權的特殊對待。因為他的忠誠,軍功和能力,都屬於當時吳國獨一無二的人!從一介小兵,逆襲成為人生贏家!


孫郎談古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說的就說我們今天的主角呂蒙。他來自基層,出生貧寒,靠自己個人的奮鬥,一步一個腳印走上光輝燦爛的人生舞臺的,他的成長經歷完全可以用來拍成一個好萊塢勵志大片,片名就叫“在戰鬥中成長”。

性情剛烈成長為胸懷大局

呂蒙性情剛烈,心志不凡,早年間跟隨姐夫鄧當做事。那個時候很小,剛十五六歲,就開始跟著姐夫征戰沙場了。當時他姐夫有個同事,瞧不起呂蒙,經常奚落他。一次在酒宴上,這個人就指著呂蒙說,就你這小屁孩!能打仗嗎?到了戰場也白給!

呂蒙臉色一沉,呂蒙手起刀落,此人立即人頭落地!

鄧當一看自己的內弟闖了禍,本想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誰知道有人把這個事捅到孫策那去了。 後來別人找機會替他向孫策求情,孫策很驚奇,這小孩很有膽量嘛!就饒了他的罪過,讓他跟在自己的身邊。

隨著時間的推移,呂蒙逐漸成長為胸懷大局寬宏大量的優秀將領。

東吳的另一個猛將甘寧也是一個“黑社會”出身,當時有個部下得罪了他,跑去向呂蒙求情。呂蒙把他藏起來,想找個機會和甘寧講講。甘寧準備了厚禮上門拜見呂蒙的老母親,呂蒙只好把人交還甘寧,甘寧答應不殺他,帶著他走了。一到甘寧的船上,甘寧就把這個人綁在樹上,親自動手,一箭射死了他。

呂蒙得報大怒,擊鼓召兵,要發兵去打甘寧。呂蒙的老母親光腳跑出來勸道:“主公當你是心腹,交待你大事。你為了私怨去打甘寧,甘寧一死,主公即使不責怪你,你自己不害臊嗎?”呂蒙最聽母親的話,又猛然醒悟到自己的莽撞,一下子豁然開朗,親自到甘寧的船上,對還一動不動躺著的甘寧笑道:“甘興霸,我老孃等你吃飯,快點來了!”甘寧感動地淚如雨下,說:“是我對不起你大哥!”兩人一塊去見呂蒙的母親,痛飲了一天。這以後呂蒙和甘寧成了生死之交。

士別三日

有一次,魯肅路過呂蒙的防區,順便來看呂蒙一下。兩人喝著酒,呂蒙就問了:“我們和關羽為鄰,雖然我們是盟友,萬一發生突發事件,您有何打算?”魯肅本來就看不起呂蒙,以為他是個愣頭青,就隨口敷衍:“隨機應變嘛!”呂蒙說:“和關羽這樣熊虎一樣的勇將相鄰,怎麼能沒有事先的準備呢?”他為魯肅提出了五個應急預案,在發生什麼樣的情況下用什麼辦法對付,分析得頭頭是道,魯肅不由得連連點頭,忍不住叫好,拍著呂蒙的肩膀大笑道:“老弟,你已經不是吳下阿蒙啦!”呂蒙也不無得意地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嘛!”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白衣渡江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水淹七軍,把曹魏打得大敗。關羽看不起東吳君臣,卻對呂蒙很忌憚。所以他留下防守公安、南郡等後方的部隊防範呂蒙。

孫權擔憂道:“我想幹掉關羽,問題是幹掉了他,曹操在荊襄一帶就少了制衡!”

呂蒙認為,制衡曹操根本不用關羽,我們東吳可以獨力拒曹!

“令孫皎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遊兵萬人,循江上下,蒙則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況關羽君臣,詐術萬端,不可以腹心待之。今羽所以未發難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今不於強壯時圖之,一旦僵仆,欲復陳力,其可得邪?”

孫權決定向關羽動手,藉著呂蒙多病這個幌子,公開召見呂蒙到建業看病,換上資歷名氣都小的多的年輕幹部陸遜到陸口擔任總督。陸遜給關羽寫了一封措詞相當謙虛的信,說以後對付曹魏,要仰仗關老爺子您的威風啊!把本來就驕傲自滿的關公捧上了天,抽調了公安、南郡的防守了。這一切都是出自呂蒙的手筆。

呂蒙把精兵藏匿在船艙內,在甲板上搖櫓、揚帆裝扮成船工的士兵一律穿上普通衣服而不帶甲冑,把大夥裝扮成商人,沿著長江向江陵進發,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隱蔽和機密,沿途關羽的巡哨都沒有引起警覺,反而所有的崗哨包括站崗的軍士都被吳軍偷襲全部成為俘虜。

吳軍到達南郡而守軍渾然不覺,大軍突然兵臨城下全部措手不及,守將麋芳、傅士仁全部投降。呂蒙佔領南郡,下令不得騷擾百姓,不得擅取民間材物。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封存庫房,慰問老病,南郡人心全轉向東吳了。

仁義其表,崢嶸其心呂蒙已學到精髓。

就在勝利到來之時,呂蒙病倒了,沒多久就死去,才四十二歲。這對孫吳集團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孫權哭得一塌糊塗,卻也是無可奈何看著一代將星隕落。

盛傳呂蒙是被孫權所殺,我不同意這個觀點,呂蒙是孫權一手培養,你有什麼不同意見,歡迎下發評論。

在東吳的四大都督裡,周瑜是國士無雙,魯肅是王佐之才,陸遜是厚重少文,而呂蒙知進退,懂孫權。

養子當如孫仲謀,呂蒙談笑便封侯。 白衣搖擼真奇計,一舉荊襄取次休。


回望歷史的青年


呂蒙(178—219年),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東南)人,三國時期吳國著名軍事家。受孫權之勸,多讀史書、兵書,學識英博。

呂蒙少時,南渡長江,依附姐夫鄧當。時鄧當為孫策的部將,數次征伐山越。呂蒙年僅十五、六歲,也私自隨鄧當作戰。後為鄧當發現,大驚,厲聲喝叱也無法阻止。作戰歸來,鄧當將此事告呂母。呂母生氣,欲責罰呂蒙,呂蒙說:“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呂母聞後,“哀而舍之”(《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時鄧當手下有一個官員,見呂蒙年幼,很輕視他,說:“彼堅子何能為?此欲以肉喂虎耳”(《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後來,又當面恥笑羞辱呂蒙。呂蒙大怒,舉刀而殺之,逃到同鄉鄭長家中。後通過校尉袁雄出來自首,袁雄為呂蒙從中說情,並將他推薦給孫策。孫策見呂蒙確有過人之處,便把他安排在身邊作事。幾年後,鄧當去世。張昭推薦呂蒙接替鄧當職務,任別部司馬。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死,孫權接掌聲大權,想把那些統兵較少又發揮不了多少作用的年輕將領檢選出來,把他們的部下加以調整合並。呂蒙聞後,知部隊合併後,自己想有所作為,就更困難了。於是,他想辦法賒來物品,為部下趕製了絳色的服裝和綁腿,並加緊操練。孫權檢閱時,呂蒙兵馬“陳列赫然,兵人練習”(《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孫權見後大悅,認為他治軍有方。不但沒有削減其部,反而增加了他的兵員。

建安九年(204年),孫權討伐黃祖,擊破黃祖水軍,獲悉丹陽、豫章、廬陵三郡的山越少數民族起事。孫權引軍返回,呂蒙隨軍征討。至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孫權命徵虜將軍呂範平鄱陽(今江西波陽東北),蕩寇將軍程普進擊樂安(今江西德興東北),建昌都尉太史慈撫治海昏(今江西永修東),同時,令呂蒙與別部司馬黃蓋、韓當、周泰等率兵鎮守險要,擔任山越最為活躍地區的縣令或縣長。呂蒙與諸將遵照孫權的部署,各自以武力平定了本地區起事的山越族人。呂蒙因功被任命為平北都尉,兼任廣德長。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採納將軍甘寧建議,發兵進攻夏口(今湖北武漢境),呂蒙隨軍出征。江夏郡太守黃祖下令用蒙衝戰艦封鎖沔口(漢水入長江口),用大棕繩系巨石為錐以固定艦位,上有千餘人用弓弩交射,封鎖江面,吳軍進攻受阻。孫權命偏將軍董襲、司馬淩統各率百人敢死隊,身穿重鎧,乘大船衝抵蒙衝艦旁,董襲揮刀砍斷棕繩,戰艦順水飄流,孫權軍遂溯流而進。黃祖見孫權兵來,黃祖急派水軍都督陳就率兵反擊,呂蒙統率前鋒部隊,身先戰陣,親自斬殺陳就。孫軍乘勝水陸並進,包圍夏口城。孫權督軍猛攻,克其城,並屠之。黃祖隻身逃竄,被騎士馮則追斬。此戰,孫權大獲全勝,一舉殲滅宿敵黃祖,佔領江夏地區。戰後論功,孫權認為:“事之克,由陳就先獲也”(《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任命呂蒙為橫野中郎將,並賜錢千萬。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呂蒙還跟隨周瑜、程普等人在赤壁大破曹操,曹操引軍北歸,留曹仁等駐守江陵(今湖北江陵)。孫權命周瑜、程普統兵數萬,與曹仁隔江相持。

時益州將領襲肅率軍投誠,周瑜上表,請孫權把襲肅所部撥給呂蒙管轄。呂蒙卻有不同的見解。他從全局考慮,認為周瑜的意見欠妥。他極力稱揚襲肅有膽識,有才能,並說襲肅嚮慕教化遠道前來投誠,只該增加他的兵力,而不該褫奪他的兵權。孫權覺得呂蒙說得有理,便依照他的意思,歸還了襲肅的部隊。

不久,周瑜欲奪取江陵,先派甘寧襲取上游的夷陵城(今湖北宜昌),對江陵形成側背威脅。於是,曹仁分兵圍攻甘寧,欲奪回夷陵。甘寧向周瑜求援,諸將擔心兵少,如救援夷陵,則造成江陵空虛。呂蒙對周瑜、程普說:“留凌公績,蒙與君行,解圍釋急,勢亦不久,蒙保公績能十日守也”(《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接著又獻策,勸周瑜派三百人用木柴把本來險峻的山路截斷,當敵人逃跑時,我方就可獲得他們的馬匹。周瑜採納了他的建議,親率主力馳援夷陵,大破曹軍於夷陵城下,所殺過半。曹軍乘夜逃走,途經木柴堵塞的險路,無奈,騎馬者皆棄馬徒行。周瑜、呂蒙驅兵追趕截擊,獲得戰馬300匹,軍威大振。隨即回師渡江,進軍北岸,構築營壘,向江陵發起進攻。此時,孫權為策應周瑜攻勢,派兵包圍合肥(今安徽合肥)。曹仁由於孤軍無援,在近一年的交戰中屢戰失利,損失甚重,遂被迫放棄江陵城,退往荊州(今湖北襄樊)。周瑜佔領江陵,被孫權任命為南郡太守,控制了長江中游地帶。呂蒙因功被任命為偏將軍,兼任尋陽令。

一次,孫權對呂蒙說:“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呂蒙推脫軍務繁多,沒有時間。孫權說:“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資治通鑑·卷第六十六》)。呂蒙乃悟,開始學習,日積月累,他讀的書,超過了宿儒耆舊。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病死,魯肅接任。魯肅到陸口,途經呂蒙駐地。魯肅為一代儒將,認為呂蒙是武夫出身,有些輕視他。有對魯肅:“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三國志·吳書·呂蒙傳》),魯肅遂見呂蒙。酒到酣處,呂蒙問魯肅:“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魯肅倉猝回答說:“臨時施宜。”呂蒙說:“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於是,呂蒙詳盡地分析當時的利害。魯肅聞後,大驚,越席而起,靠近呂蒙,親切地拍著他的背,讚歎道:“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三國志·吳書·呂蒙傳》)。還說:“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說:“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資治通鑑·卷第六十六》)!從此,二人結為好友,過從甚密。

時呂蒙與成當、宋定、徐顧三人的軍營離得很近。後三人去世,其子弟年幼,不能任事,孫權想把他們的部隊都合併給呂蒙。呂蒙堅決推辭。他給孫權上書,指出徐顧等三人勤於職事,忠於國家,子弟雖然年紀小,但不能廢黜。連續上書三次,孫權才聽從他的意見。呂蒙又為三將的子弟請老師,精心輔導。從這件事,可以見出呂蒙對他人是何等盡心盡力。

曹操派廬江人謝奇任蘄春典農,駐紮在皖城的田鄉,屢次侵擾邊境。呂蒙派人誘使投降,謝奇不從,呂蒙就尋其破綻發動襲擊,謝奇退縮,部下扶老攜幼,紛紛投降。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親率10萬大軍進攻孫權,進至濡須口(今安徽無為東南),攻破孫權軍江西營寨,俘虜都督公孫陽。呂蒙隨孫權統領7萬部眾抗禦曹操。呂蒙多次獻奇計,且均有效驗。還勸孫權在夾水口建立船塢。呂蒙防範敵兵,精到細密。後曹操遙望孫權的軍隊,見陣容威嚴,佈防嚴密,慨嘆說,生子當如孫仲謀,遂不敢輕易冒進。適值長江春訊將至,孫權寫信勸曹操儘速撤兵,曹操也審時度勢,主動撤軍而回。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為充實軍糧,派廬江(郡治今安徽六安北)太守朱光在皖城(今安徽潛山)地區屯兵耕地,種植稻穀。又派間諜招降鄱陽一帶的強盜頭目,作為內應。呂蒙認為“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眾必增,如是數歲,操態見矣,宜早除之”(《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孫權採納了他的意見。

五月,大雨使江河水漲;閏月,孫權率軍沿江而上,進攻皖城。朱光收聚部眾據城堅守。孫權問計於諸將,諸將欲修築土山,添置攻城器具。呂蒙說:“治攻具及土山,必歷日乃成;城備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圖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經日,水必向盡,還道艱難,蒙竊危之。今觀此城,不能甚固,以三軍銳氣,四面並攻,不移時可拔;及水以歸,全勝之道也”(《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七》),孫權其計。呂蒙舉薦將軍甘寧為升城督,率領精銳士卒,從拂曉發起猛攻。呂蒙擂鼓助威,甘寧身先士卒,呂蒙以精銳緊隨登城,僅一頓飯時間,就將城攻破,擒朱光,俘數萬人。曹操聞皖城告急,派大將張遼率兵馳援,至夾石(今安徽桐城以北),聞皖城已失,只好退兵。

此戰,對孫權控制江淮地域起重要作用。孫權認為此戰呂蒙功勞最大,重加獎賞,當下任命他為廬江太守。所俘獲的人馬也都分給了呂蒙,還特賜他尋陽屯田六百戶,官屬三十人。

呂蒙返回尋陽。不久,廬陵盜賊為亂,諸將屢次征剿未平。孫權說:“鷙鳥累百,不如一鶚”(《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下令讓呂蒙前往征討。呂蒙兵至廬陵,擒殺首惡,餘下的全部釋放,讓他們復操舊業。

劉備佔據荊州,派關羽鎮守。孫權屢次索要,劉備拒不歸還。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派呂蒙率兩萬兵士去攻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呂蒙傳檄長沙、桂陽,二郡望風歸附,惟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劉備聞後,見形勢危迫,匆忙從蜀郡趕到公安,令關羽爭奪三郡。

孫權當時住在陸口,指揮諸軍。孫權一面派魯肅率萬人屯駐益陽抵抗關羽,一面傳遞緊急文書給呂蒙,讓他放棄零陵,立即回師增援魯肅。當初呂蒙平定長沙,率兵趕赴零陵,路過酃縣時,順路找到了零陵守將郝普的舊友鄧玄之,把他帶在軍中,想讓他誘降郝普。呂蒙得信後,他並未公佈,而是連夜招集將領,佈置方略,說天亮就要攻城。佈置完畢,他對鄧玄之說:“郝子太聞世間有忠義事,亦欲為之,而不知時也。左將軍在漢中,為夏侯淵所圍。關羽在南郡,今至尊身自臨之。近者破樊本屯,救酃,逆為孫規所破。此皆目前之事,君所親見也。彼方首尾倒懸,救死不給,豈有餘力復營此哉?今吾士卒精銳,人思致命。至尊遣兵,相繼於道。今子太以旦夕之命,待不可望之救。猶牛蹄中魚,冀賴江漢,其不可恃亦明矣。若子太必能一士卒之心,保孤城之守,尚能稽延旦夕,以待所歸者,可也。今吾計力度慮,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城破之後,身死何益於事,而令百歲老母,戴白受誅,豈不痛哉?度此家不得外問,謂援可恃,故至於此耳。君可見之,為陳禍福”(《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鄧玄之會見郝普,把呂蒙的意思轉述給他。郝普信以為真,心中恐懼,準備投降。鄧玄之先出城報告呂蒙,說郝普一會兒便至。呂蒙預先命令四領,各選百人,待郝普出城,馬上搶入,守住城門。不久,郝普出城,呂蒙迎上去,拉住其手,跟他一起上了船。寒暄之後,拿出孫權的緊急文書給他看,拍著手大笑。郝普接過文書,知劉備已到公安,關羽已到益陽,方知中計,“慚恨入地”(《三國志·呂蒙傳》)。呂蒙智取郝普後,留下孫皎處理後事,自己即日率部趕赴益陽。

雙方大戰在即,時曹操攻打漢中,劉備後方吃緊,被迫與孫權講和。孫權也想乘機攻取合肥,同意罷兵。雙方議定以湘水為界,孫權把零陵郡和郝普等還給劉備。為表彰呂蒙的戰功,以尋陽、陽新為呂蒙的食邑。

孫權回軍,征討合肥,為魏將張遼所挫。孫權圍合肥10餘日不克,遂撤圍退兵,至逍遙津(今安徽合肥東)北,張遼乘機率步騎發動襲擊。呂蒙、甘寧奮力抵擋,淩統率衛隊拼死廝殺,掩護孫權逃至逍遙津,孫權急策所騎駿馬騰越而過。時值將軍賀齊率3000人在逍遙津南接應,孫權才僥倖得免。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正月,魏王曹操治兵完畢,遂再次興師伐吳,進至居巢(今安徽巢縣東北)。孫權即在濡須口築城據守,以扼控濡須水與長江交匯處。同時,以呂蒙為都督,令其率軍守濡須塢(今安徽巢縣東南),憑藉以前所建的船塢,置強弩萬張以拒曹軍。曹操的前鋒尚未安營,呂蒙即率兵出擊,將其擊潰。由於呂蒙等的奮勇抵抗,曹軍久攻濡須塢不克。三月,曹操見難以急戰速勝,遂率軍撤回。呂蒙因此役被任命為左護軍、虎威將軍。

同年冬,鎮守陸口的魯肅去世。呂蒙代其為將,西駐陸口,原來魯肅所部人馬萬餘全都歸呂蒙指揮。孫權任命呂蒙為漢昌太守,增食下雋、劉陽、漢昌、州陵。

呂蒙轄區與關羽的江陵毗鄰,二人各守其土。呂蒙深知關羽善戰,有對外擴張的野心,而且從地勢上講,又處在自己的上游,絕對不會長期相安無事。因此,積極備戰,準備伺機收回荊州。

當初,魯肅等認為曹操雄踞北方,戰亂剛剛開始,孫劉應該互相依賴,互相幫助,同仇敵愾,不可因雙方利害爭奪影響大局。當時,呂蒙就持有不同見解,曾向孫權獻陳密計,他說:“今令徵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遊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今不於強壯時圖之,一日僵仆,欲復陳力,其可得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孫權深納其策,又對呂蒙說起攻取徐州的意圖,呂蒙說:“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勢陸通,驍騎所聘,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孫權認為這建議更為切實可行。

今呂蒙代替魯肅為將,與關羽對峙。呂蒙的表現卻一反常態。一到陸口,他便對關羽加倍殷勤,廣施恩義,和關羽結下友好關係。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六月,劉備繼取漢中後,派孟達、劉封攻佔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勢力有所擴展。七月,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防備吳軍。鎮守荊州的關羽,抓住戰機,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荊襄(魏荊州治新野,今河南新野;襄陽郡治襄陽,今湖北襄樊)。

呂蒙上書說:“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上書後,呂蒙就聲言病重,孫權則公開下達文書,召他回建業。關羽聞迅果然中計,逐漸把守備兵力調往樊城。

閏十月,呂蒙奉孫權之召返回建業,途經蕪湖,定威校尉陸遜(孫策之婿)前來拜見,對呂蒙說:“關羽接境,如何遠下,後不當可憂也?”呂蒙說:“誠如來言,然我病篤。”陸遜:“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始有大功,意驕志逸,但務北進,未嫌於我,有相聞病,必益無備。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見至尊,宜好為計。”呂蒙大驚,但為不洩露軍機,便說:“羽素勇猛,既難為敵,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三國志·吳書·陸遜傳》)。經此番交談,呂蒙發現陸遜是可用之才。後呂蒙拜見孫權,孫權問誰可以替他在陸口指揮,呂蒙極力推薦陸遜,並說:“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孫權下令,由陸遜代替呂蒙。陸遜來到陸口,馬上寫信給關羽,表示自己對他的仰慕,開且表示絕不與關羽為敵。關羽愈發大意。

曹操從漢中回長安,派于禁增援樊城。關羽水淹七軍,俘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關羽新得人馬數萬,糧食匱乏。關羽在為解燃眉之急,竟擅自強佔東吳貯藏在湘關的糧食。孫權得知此事,覺時機成熟,便命呂蒙為大都督,發兵襲擊關羽的後方。

是年十一月,孫權任命呂蒙為大都督,率軍隱蔽前出,進至尋陽(今湖北廣濟東北),把精銳士卒埋伏在偽裝的商船中,令將士身穿白衣,化裝成商人,募百姓搖櫓划槳,晝夜兼程,溯江急駛,直向江陵進襲,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隱蔽和詭密。駐守江防的蜀軍士兵被偽裝的吳軍所騙,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虜,江陵城內空虛,陷入混亂。呂蒙先讓原騎都尉虞翻寫信誘降駐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北)的蜀將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吳軍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糜芳獻城出迎,呂蒙遂率大軍進據江陵,從而,一舉奪回蜀長期佔據的荊州。而驕傲輕敵的關羽,對呂蒙的襲擊行動竟一無所覺。將關羽部下的家屬全部抓獲,厚加撫慰,並下令軍中,不得騷擾百姓,不得擅人民家有所索取。

時呂蒙手下有一個汝南籍的軍士,相傳是呂蒙的堂弟,拿了民家一斗笠,來覆蓋官府的鎧甲。呂蒙認為,鎧甲雖是公家器物,但擅取民家斗笠還是犯了軍令。揮淚將他斬首。於是軍中震慄,以致路不拾遺。

呂蒙還派人早晚慰問年長之人,關心他們的生活,補給不足。若有人生病,就送去醫藥,有人飢寒,就送去糧食和衣服。關羽府庫中的財寶,呂蒙一毫不取,全部封存。

時關羽正與徐晃對峙,聞江陵失守,大驚,急忙從樊城撤軍而回。回軍途中,數次派人與蒙呂蒙聯絡,呂蒙熱情接待關羽派來的使者,帶他到城中周遊,讓他到將士們家中去慰問,於是,有的人親筆寫信,說得到呂蒙厚待。使者回到關羽軍中,將士們得知家中不但平安無事,而且所受到的優撫超過了平時,故軍無鬥志。

此時,孫權已先到達江陵,派陸遜攻佔夷陵、秭歸(今湖北秭歸),切斷關羽入川退路。關羽向駐紮上庸的蜀將劉封、孟達求援,被拒絕。關羽陷於進退失據,腹背受敵的困境,遂西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是年十二月,關羽率少數騎兵從麥城突圍,西逃璋鄉(當陽縣東北),其部下皆降於孫權。孫權又派朱然、潘璋截斷了他的道路,關羽父子最終為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斬首,荊州遂平。

江陵一戰,呂蒙立功至巨,孫權任命他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呂蒙推辭再三,不肯接受金錢,孫權不許。封爵還未頒佈,呂蒙疾病發作。孫權時在公安,就把呂蒙接來安置在內殿,千方百計診治護理,並且下令,在國內招募醫者,有能治好呂蒙病的人,賞賜千金。

孫權盡心為呂蒙治療,每當醫者給呂蒙針灸,孫權就為之難過。孫權想多看看呂蒙,又怕他太過勞碌,於是命人鑿通牆壁暗中觀看。如發現呂蒙吃下點東西,孫權就高興,對手下人有說有笑;如發現呂蒙不進飲食,孫權就長吁短嘆,夜不能寐。呂蒙病情略有好轉,孫權就下達赦令,讓群臣都來慶賀。後來,呂蒙病情加重,孫權親自到床前探視,命道士為他祈禱,想保全他的性命。但呂蒙終於在內殿中去世,死時四十二歲。孫權悲痛萬分,縮食減眠以示哀悼。

呂蒙生前,所得的金銀財寶和各種賞賜都交到府庫中收藏。他命令主管人員,待其死後,把這些全部還給朝廷。他還留下遺言,喪事務求儉約,不得奢侈。孫權知後,愈益悲傷。

呂蒙早年果敢有膽,後來折節讀書,識見精博,漸能克己讓人,有國士之風。

呂蒙他年輕時,曾因部下的事被江夏太守蔡遺告發,他一點也不怨恨。後來,豫章太守顧邵去世,孫權詢問他應該讓誰接替顧劭,他推薦蔡遺。孫權見他不念前嫌,十分高興,笑著對他說:“君欲為祁奚耶”(《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於是用之。

大將甘寧性情粗暴,輕於殺戮,不但經常違背呂蒙的心意,而且不時違犯孫權的命令。孫權對此,頗為惱火,呂蒙卻總是為他說情,他認為,“天下未定,鬥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孫權聽了呂蒙的話,厚待甘寧。後來,甘寧果然為東吳出了大力,立了大功。

後甘寧廚房下一小童犯了過失。逃到呂蒙那裡,呂蒙怕他遭甘寧殺害,便將其藏匿起來,沒有馬上將他送回。後甘寧帶著禮物來拜謁呂蒙的母親,要升堂見母時,呂蒙才叫出那小童來還給甘寧,甘寧答應不殺他。可是,過了一會兒,回到船上,甘寧卻把小童捆在桑樹上,親自挽弓將他射死。然後,下令船上的人加固船的纜繩,自己解下衣服臥在船中。呂蒙聞後大怒,鳴鼓聚兵,準備上船進擊甘寧。甘寧聽到動靜,故意躺著不起來。呂蒙的母親光著腳跑來勸阻呂蒙:“至尊待汝如骨肉,屬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殺甘寧?寧死之日,縱至尊不問,汝是為臣下非法。”呂蒙平日非常孝敬,聽了母親的話,心裡明白過來。他親自來到甘寧船上,笑著招呼:“興霸,老母待卿食,急上!”甘寧滿面羞愧,流著淚對呂蒙哽咽著說:“負卿”(《三國志·吳書·甘寧傳》)。於是,便去見呂蒙的母親,並跟呂蒙歡宴竟日。

呂蒙死後,其子呂霸襲爵。並賜給他守家墓的人家三百戶,免收田賦的田地五十頃。

後孫權與陸遜評論周瑜、魯肅及呂蒙時說:“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諮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駁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周公不求備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貴其長,常以比方鄧禹也。又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於子敬。子敬答孤書雲:‘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責也。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 。”

點評:江陵一戰,呂蒙採取偽裝偷渡的奇襲戰法,又攻心為上,兵不血刃,奪取江陵,堪稱獨具特色的偷渡破襲戰例,在中國戰爭史上寫下了傳奇的一筆,史稱“白衣渡江”。但呂蒙雖在戰術上毫無挑剔,但在戰略上卻是完全失策的,為逞一時之快,使孫、劉聯盟破,讓曹操坐收漁利,可謂得不償失。

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中,對呂蒙作了如下的評論:“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禽關羽,最其妙者。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孫權之論,優劣允當,故載錄焉。

少時依孫策部將鄧當,當死,代領其軍。孫權時,討丹陽,徵黃祖,呂蒙屢建戰功,升至橫野中郎將。赤壁大戰時,圍攻南郡曹仁。蒙識字不多,報告軍情只能口傳。一次孫權對他及蔣欽說:“你們現在掌握軍隊,要好好讀書,開通思路,增加見識。”呂蒙答:“軍中事忙,無暇讀書。”孫權說:“我不是要你們讀書去做博士,經書涉獵些就可以了。你們說忙,能比我更忙嗎?我當政以來,還在讀史及兵書,很有收益。你們年輕聰明,哪能不學習呢?應該先讀兵書和歷史書。現在曹操還說,『老而好學』,你們為甚麼不能以此來鞭策自己?”呂蒙從此發奮讀書。魯肅在周瑜死後,代替瑜的遺缺。上任時遇見呂蒙,蒙分析形勢,提出很多建議,魯肅十分驚訝和欽佩,高興地說:“子明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肅卒,蒙代其任。後來蒙奪得荊州,殺了關羽。未及受賞而病卒。˙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顧之。’遂往詣蒙。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虎熊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劃五策。肅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魏晉南北朝以《史記》《漢書》《東觀漢記》為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不自勉勗邪’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後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復(單復,猶奇正,古代戰術之一),以卿(卿,當為“鄉”。從盧弼說)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權常嘆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



一半是火焰


在三國曆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出生貧寒,目不識丁。靠著勇猛和無畏一步一步走上了巔峰。之後,他又虛心聽從別人的建議,潛下心來學習,最終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名將。他就是東吳後期的大都督呂蒙,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看的主人公。呂蒙這個人其實是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但是他的知名度沒有那麼廣,比上同期的對手關羽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可以說呂蒙是唯一一個打的關羽潰不成軍的人,可是他的名頭卻還不如上一任都督魯肅響,這對他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那麼,這位擊敗了關羽的名將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今天,就讓我們來走進呂蒙,看看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將領。呂蒙少年時十分貧苦,他是東吳幾任都督當中出身最差的。周瑜是軍二代,魯肅是富二代,陸遜是官二代,而只有呂蒙一個人是徹徹底底的底層人物。他是靠著一腔熱血和勇猛無畏的精神才受到了孫權的賞識。很多人都說呂蒙是孫權的一把刀,孫權怎麼用就怎麼用。這句話有貶低呂蒙的意思,說呂蒙沒有自己的戰術和戰略思想,完全就是受孫權擺佈的都督。對於這一點我要提出自己的看法,當一個窮苦孤獨慣了的人,突然有一天受到別人的重視和信任,你會不會為這個人付出自己的一切?我想在那個時代,這種知遇之恩是最為貴重的。因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呂蒙一個毫無背景的窮人家的孩子,如果沒有人賞識,或許他打拼一輩子也不會有任何的回報。可是偏偏是東吳最高領袖孫權做了他的伯樂。所以呂蒙對孫權的那種忠誠和信賴是周瑜,魯肅,陸遜所不能相比的。士為知己者死,呂蒙很好的印證了這句話。由於呂蒙表現出色,慢慢的孫權就將他作為自己的心腹。而呂蒙也沒有讓孫權失望。他和甘寧組成了東吳最強的猛將組合。可以說呂蒙和甘寧的組合是三國當中最能打的,沒有之一。可是呂蒙再怎麼能打,在那些文武雙全的眼中也只是一個莽夫。呂蒙真心對孫權,而孫權也真心對待呂蒙。從勸學這件事情來看,孫權是真正的將呂蒙當成了自己的親信,他勸呂蒙不要只做一個可以征戰的將軍,要多讀書提高自己。

呂蒙也的確是一個有大毅力的人。他一個人文盲竟然在短短的時間內就煥發了不一樣的精神面貌。就連魯肅見了他都非常的驚訝,說他士別三日,已經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了。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魯肅之前是將呂蒙定義為一個莽夫的。因為這句話雖然有稱讚之意,可以是從高到低的稱讚。也就是俗話說的俯視角度的稱讚。但不管怎麼樣,呂蒙堅毅的決心和巨大的變化已經讓東吳當時的第一政治家魯肅刮目相看。可以說他已經邁出了名將的第一步。呂蒙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擊敗關羽的荊州之戰。

當時魯肅都主導的孫劉聯盟還存在,但是聯盟之間已經火花四射,好幾次都差點發生戰爭。而呂蒙攻打荊州的建議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因為這無異於是一場賭博。誰都不知道戰爭期間曹操會不會插一刀,而戰勝了關羽劉備的怒火他們能不能承受住。總之很多人都反對呂蒙的策略,而孫權也陷入了沉思當中。後來,呂蒙說了幾句話,孫權便堅定了攻打荊州的決心。第一,孫劉聯盟已經名存實亡。與其讓關羽成為抵擋曹操的工具,不如我們自己佔了荊州自己防禦。第二,關羽根本就是個定時炸彈,他時時刻刻都想吞了東吳,與其讓他成為東吳最大的隱患,不如提前下手。第三,東吳只有完全控制了長江地區,才有可能和曹操相爭。

第四,他們這些人已經老了,當他們去世之後,再也沒有人能夠抵擋住關羽的鐵騎。這幾點讓孫權徹底堅定了攻打荊州的心。而呂蒙戰鬥生涯中最為出彩的一戰也開始了。這一段歷史被稱為“白衣渡江”。而呂蒙也是唯一一個,徹底打敗了關二爺的人物。因為關二爺已經是震驚華夏的人了,而擊敗了關二爺的呂蒙,更是成為了人們心中的世之名將。可惜在荊州之戰不久以後,呂蒙就抱病而亡。這對於東吳和孫權無疑是極其遺憾。


    雨簾的屋簷下


    屌絲逆襲的典範,東吳四大都督中唯一的平民出身者。周瑜的祖上有兩個當過三公級別的長輩,家族和汝南袁紹家族關係密切,這也是周瑜始終在袁術麾下效命的原因。魯肅家族是淮南豪強,官位不及周瑜家族,但是資產遠超周瑜。魯肅青少年時代就能聚集上千小弟跟著自己練武,也能一下子就送給周瑜大量糧食,魯肅家是超級土豪。而陸遜家族一度是孫權家族的死對頭,是孫家征服江東的主要障礙之一,在圍城戰中被孫策殺幹掉了100多號人。孫權為了解除兩家的怨仇,自作主張將孫策的女兒嫁給了陸遜,因此陸遜也算是孫家的女婿。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我們小時候就學過 吳下阿蒙 這個典故。

    說明 呂蒙是一個虛心求教的人。

    呂蒙由於家境貧寒,從小就跟姐夫外出打仗。十六歲的他抱的看法是家裡這麼窮,說不準立下大功還能脫離貧窮。他的母親拗不過他,就只好讓他去打仗了。他沒有讀過書,卻憑著自己的膽識和過人之處贏得了孫策的器重。孫策勸他多讀書,他認為周易是書中精品,就從周易開始讀。孫策擺酒宴請大家喝酒,他喝醉了還做了個夢,把周易背了一遍。醒來後自稱和伏羲、文王等談論國家興衰的事情,其實大家都知道我把書背了一遍。

    呂蒙雖然沒有讀過書,但並不是個大老粗,遇事有自己的見解,孫策死後他很快又得到孫權的器重。魯肅外出打仗有一陣子沒有回來了,這段時間裡他聽從孫權的勸告勤奮讀書。魯肅回來後與他談事情,沒想到幾日不見他就能談笑風生,魯肅大驚他在短時間內變化之大。他笑說,士別三日,應當另眼相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