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包裹遺體的被子,拍出了1.3億,為何值如此天價?

暈暈的Honeybaby


乾隆皇帝包裹遺體的被子,拍出了1.3億,為何值如此天價?(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2008年的一次拍賣會上,一位持168號牌的男士,以1.3億元人民幣,拍走了清東陵乾隆帝御用“陀羅尼經被”。而就在三年前的一場拍賣會上,這件被子8萬元起拍價,竟然無人問津,導致流拍。

這到底是一床什麼樣的被子,竟然在三年間價格翻了1625倍,號稱東陵珍寶之首,究竟有什麼價值呢?

今天我們就聊聊這一床充滿傳奇的被子!

1928年,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跑到薊縣遵化一帶剿滅土匪馬福田,他知道馬福田要幹什麼,攆走了馬福田,他好繼續幹馬福田沒幹成的事兒。

遵化馬蘭峪是清東陵所在地,從順治18年(1661年)開始建,這裡埋了5位皇上、15位皇后、136位嬪妃、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和不計其數的陪葬品,對任何一個軍閥和土匪來說,這都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1928年7月,孫殿英以演習為名,把護陵人都趕跑,派工兵炸開了慈禧的定陵和乾隆的裕陵。斧子劈開慈禧的棺槨,扒光衣服,撬開嘴巴拿走夜明珠,珍寶洗劫一空,定陵禍害的不成樣子,裕陵比定陵還慘,把乾隆的屍骨扔出來,開始蒐羅寶貝,乾隆喜愛字畫,陪葬了很多稀世名畫,大老粗孫殿英看不懂,一把火全燒了,只要金銀珠寶,看著大火,孫殿英還罵乾隆“媽的,死了還給老子裝清高!”

金銀珠寶裝了四五十箱,用幾輛大卡車給拉走了,剩下的都是孫殿英看不上眼的,破破爛爛扔了一地,其中就包括這件“陀羅尼經被”,這件不起眼的裹屍被怎能入了孫殿英的法眼,就扔在棺材裡,不知所蹤。

這件被子的價值在哪裡?

首先是材料稀有、技術精湛,它是用黃緞、金線、混藏羚羊絨、獐子絨採用雙面緙絲織成的,其中緙絲是“織中聖品”,普通老百姓一輩子都見不到,代表了我國數千年來絲織工藝的最高水平,故宮博物院的專家說“一寸緙絲一寸金”。

而藏羚羊絨也是極其珍貴的,素有軟黃金之稱,據說一整張藏羚羊皮能從一枚戒指裡穿過去,由於大量盜獵,已經瀕臨滅絕了,所以,國際市場上價格極高。

用這些極其珍貴的材料,手工雙面織出來一床被子,在那個沒有機械的年代裡,都是能工巧匠一針一線織出來的,要耗時數年。

其次是意義非凡。陀羅尼經被上繡的是佛教梵文、蒙文及漢文陀羅尼經,從不同角度下看,會呈現五中不同色彩,又稱為五彩被,每件被子都是按照主人的身材量身定製的,據《大清會典》記載,只有親王以上的人才有資格覆蓋經被,而且規定非常嚴格,皇帝是正黃色,皇后是明黃色,貴人以下,非恩賜不可使用。

由於這是專屬皇上的私人用品,所以每個皇上只此一件,清朝入關以後的皇帝,除了溥儀外,正黃色的經被只有9套,現存的只有兩套,慈禧的明黃色經被收藏在清東陵博物館,乾隆帝的正黃色經被流落在民間。

陀羅尼經被驚豔問世

2005年,北京拍賣會上,一件清代袈裟起拍價8萬,無人舉牌而流拍,參會的業餘收藏家秦先生產生了興趣,湊了9萬買了下來。

買回來後,秦先生把袈裟鋪在床上欣賞,仔細觀看後,感覺袈裟裡面有夾層,想拆開看看,畢竟是九萬塊的東西怕拆壞了,就打開大了一個小口,看到裡面是一個黃色絲織物,繡有文字,思考半天,終於鼓起勇氣拆開了袈裟。

一件完整的正黃色陀羅尼經被面世了,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是何物,於是,秦先生找到了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張淑芬,她見到後立即就震驚了,大家都只是在《大清會典》中看到過記載,也見過慈禧的明黃色經被,但是,正黃色皇帝經被還是第一次見到實物,經過專家組的堅定,最終確定經被的主人是乾隆帝,從這件被子的尺寸,還得出了乾隆帝的身高應該是一米八。

三年後,這件陀羅尼經被進行拍賣,作為壓軸拍品,最終被一位女士以6550萬拍走,9萬到6550萬,秦先生撿了一個大漏,這個價位高嗎?不高,當年,再次拍賣時,被文章開頭的168號男士以1.3億拍走了。

乾隆帝的陀羅尼經被幾經轉手,從丟棄物變成價值連城,可以說充滿了曲折和傳奇,當年,它是如何保存下來,流落民間的,恐怕誰也說不清了。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讀有趣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