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極力推薦蓋碗泡茶而不是大瓷杯(二)

泡茶的蓋碗≠喝茶的蓋碗

要知道泡茶的蓋碗和喝茶的蓋碗是不一樣的。泡茶的蓋碗沿口寬大、蓋鈕接觸面較小、容量也一般偏大。

為什麼極力推薦蓋碗泡茶而不是大瓷杯(二)

外沿寬大的功能是不那麼燙手,外沿離茶湯較遠,熱能在傳遞過程中得到釋放;

泡茶蓋碗的蓋鈕很多都是呈倒三角形,同樣是為了減少熱能的傳遞,以及方便使用過程中的抓拿;

容量偏大就很容易理解了,泡茶用的蓋碗經常都是一個蓋碗泡茶,三五個好友一起喝,容量小了泡起來會特別慢。

選擇適合自己的材質

蓋碗的材質一般是陶、瓷、玻璃這三大類,其中以瓷料居多。考慮到一般情況下我們一隻蓋碗會泡多種茶葉,所以我們建議選擇瓷料的蓋碗。


為什麼極力推薦蓋碗泡茶而不是大瓷杯(二)

陶質的優點是質感豐富,且選擇頗多,如紫砂、黑陶、粗陶…,但因為陶器本身胎質粗疏,斷面吸水率高,會一定程度上影響茶葉的味道。

玻璃蓋碗因碗身全透明,不太方便觀看湯色以及葉底,所以使用玻璃蓋碗的人群並不多見。

瓷器蓋碗因為經過1300的高溫燒製,胎質堅固緊密,完全不用擔心吸味的發生。且若是白色的瓷器蓋碗不論是湯色、還是葉底都能得到更客觀的表現。

怎樣才能不燙手

隨著功夫茶的傳播,用蓋碗泡茶的也越來越多,但燙手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即便一些喝了幾十年的老茶客,也偶爾燙手(親眼所見),但注意以下幾點,可以大大降低燙手的概率。

為什麼極力推薦蓋碗泡茶而不是大瓷杯(二)

注意手法,既要避免手指大面積接觸蓋碗,同時還要能夠控制好蓋碗不能滑落;

注水別太滿,水位離邊沿越近,邊沿部分溫度越高,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物理現象;

天下武功無快不破,抓杯、出湯、放下,行雲流水別磨嘰,很多燙手的發生都是因為速度不夠快。

關於其他

蓋碗的杯蓋、杯身、杯託有天地人一說。其中杯託部分的功能是防止茶水滴在桌上,但如今的蓋碗很多是用於泡茶而不是喝茶,若自己備有茶盤置放蓋碗,那麼有無杯託皆可。但若沒有茶盤,還是建議選擇帶有杯託的蓋碗。

為什麼極力推薦蓋碗泡茶而不是大瓷杯(二)

為了把出水效果做得更好,部分蓋碗做了專門的出水口。優點是確實方便出水,缺點是需要犧牲蓋碗能夠過濾茶渣的功能。

為什麼極力推薦蓋碗泡茶而不是大瓷杯(二)

說到出水問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蓋碗的杯身和杯蓋都能嚴絲合縫。但同時也有部分蓋碗杯蓋和杯身存在一定的縫隙,有縫隙的蓋碗商家一般都會說是手工產品,且故意設計如此。如若真是手工製作,有一定的瑕疵屬於正常現象,且有縫隙也確實方便出湯。但若是量產的蓋碗有縫隙,一般情況下那都是瑕疵產品。

為什麼極力推薦蓋碗泡茶而不是大瓷杯(二)

關於蓋碗是否應該有縫隙,各說不一,但絕大部分是支持蓋碗不應該有縫隙。購買蓋碗的時候記得問清楚這一點~

另外還有一些蓋碗上附加了一些東西,比如竹編蓋碗,為了解決燙手問題,杯蓋和杯身有竹編隔熱。以及一些蓋碗的外沿部分纏有絲線,目的同樣是防燙隔熱。但不論是竹編還是絲線,購買時都需考慮到是否方便清洗,是否容易損壞,是否容易積塵~

為什麼極力推薦蓋碗泡茶而不是大瓷杯(二)

蓋碗產品還有很多比較“出眾”的外形,比如高大型、細腰型、方正型…。考慮到出湯效果,受力點和重心,建議選擇扁平型和細腰型,因為只有這兩種外形的蓋碗重心最接近杯口,在倒茶的時候不會太吃力。而高大型的蓋碗,重心明顯低於其他,相比之下使用過程中需要的力度會更大。

為什麼極力推薦蓋碗泡茶而不是大瓷杯(二)

經常喝茶,且並不侷限於某一種茶的茶客一般使用蓋碗居多。但若是隻喝那麼一兩種茶的茶客朋友,可以考慮一下用陶質茶具或者鑄鐵壺了,後面有機會我們對其進行詳細講解。

另外蓋碗歷史悠久,且每一個地方對蓋碗的使用也不盡相同,本文定有遺漏之處,大家可以在留言區進行補充~

|想找到好喝的茶

|想知道更多好玩的茶知識

|歡迎私信勾搭我

|我 茶界小可愛林寶釵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