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大棚里种出好日子

3月24日,记者在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翔新村见到万贵生时,他正在大棚里为西红柿浇水施肥。“多亏了乡里为我们建起了扶贫大棚,让我靠种植大棚蔬菜挣钱,有了份可靠、稳定的收入。这棚西红柿长得也挺好,过几天就可以卖了,又会有一笔收入了。”万贵生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万贵生是红翔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然而前几年他可没这么乐呵。红翔新村是自治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的移民新村,2009年从泾源、隆德、海源、原州区四个县12个行政村搬迁移民组成,全村共有568户2465人,万贵生就是其中一个。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大棚里种出好日子

为了使搬迁户脱贫致富,平罗县于2018年建设了红崖子乡红翔新村瓜菜基地。该基地占地90亩,共建28座高标准节能日光大棚及配套基础设施,每栋建筑面积85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898平方米,总投资近869万元。该项目一期建成8栋并投产,带动6户移民参与种植,户均增收4万元;二期建设占地面积63.6亩、20座大棚,带动20户农户参与种植。

据万贵生介绍,他现在是28个棚区的技术员,自己还经营了2个大棚,每年能为家里带来10万元左右的收入。产业扶贫为农户带来的甜头,在万贵生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大棚里种出好日子

红崖子乡红翔新村瓜菜基地由红翔新村村民委员会管理,依托红翔沙漠甜瓜专业合作社进行运营。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平罗县红翔沙漠甜瓜专业合作社进行种苗培育、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为农户免费提供育苗、技术指导等服务,对农产品统一收购,每个设施温棚年收入达到5万元左右。

“从2009年人均收入900元到2019年年底人均收入7500元,与搬迁前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年底我们已整村脱贫出列,到现在我们村有500户村民建成了新房,还有好多户自己买了小轿车,日子是一天比一天有奔头了!种大棚蔬菜,让村民有了持续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大这一产业,动员更多移民加入,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共同走上致富路。”红翔新村党支部书记朱成学介绍道。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大棚里种出好日子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是增强造血功能的有效途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年以来,平罗县红崖子乡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加大力度、细化措施,形成以劳务产业、“一村一品”特色板块、“扶贫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格局,全年发放产业补贴190万元、扶贫贷款5311万元,红翔新村和红瑞村产业到户率和贷款覆盖面分别达到55.4%、64.5%,为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制作:中共平罗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大棚里种出好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