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縣強化措施抓落實 織密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網

郯城縣化工園區涉及重點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12家,一般化工生產企業9家,存在重大危險源26處,危化品從業人員近3600人。近年來,郯城縣應急局嚴格落實部門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責任,全面提升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水平。

郯城縣強化措施抓落實 織密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網

郯城縣強化措施抓落實 織密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網

郯城縣強化措施抓落實 織密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網

一是嚴格安全准入。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確定化工產業發展定位,建立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和應急管理等部門參與的化工產業發展規劃、協調溝通機制。凡涉及“兩重點一重大”(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必須建立安全風險協商、聯控會商機制。


二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結合山東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縣政府依法淘汰不符合國家政策標準、行業標準條件的產能,從源頭有效防控高風險和危險源。目前已依法關閉郯城全新化工有限公司等2家高風險企業。


三是深入開展安全風險排查。堅持每季度開展一次安全風險排查和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實行分級建立完善安全風險數據庫和信息化管理系統,將化工園區風險逐級劃分為“紅、橙、黃、藍”四級安全風險標準,重點突出一、二級重大危險源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工企業監管;建全和完善“一園一策”、“一企一策”制度及檔案,實施最嚴格的預警、管控措施。


四是提升信息化監管水平。郯城縣綜合利用好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強化對生產、貯存、經營等各環節進行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實現危險化學品“來源可循,現場可查,狀態可控”,實行全過程監管。推進化工園區安全生產信息化智能化平臺建設,實現對轄區內化工生產企業、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重大危險源實時風險監控預警。


五是加強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統籌消防救援大隊、化工園區危化品專業救援隊力量,建設立足園區、覆蓋主要貯存區域的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體系和專業隊伍,確保“聞警必動,有警必出”。加強應急救援裝備配備,健全應急救援預案,適時開展實訓演練,全力提高協同救援能力和防範危化品事故能力。


六是強化專業執法力量。郯城縣應急局加大專業人才引進,依靠第三方機構專家力量參與執法監管全過程,真正實現“專家查隱患、企業負主責、執法促整改”工作格局。運用“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模式進行重點抽查、突擊檢查。嚴厲打擊非法建設和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推動“互聯網+監管”、“執法+專家”監管模式,及時發現風險隱患,及早預警、及時防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