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敞开了,能摘口罩了吗?

蓝天白云128195813


国家说现在在一些低风险地区人少的地方可以摘下口罩的,现在还是注意不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戴口罩。



牛牛爱学习


口罩还要戴多久?什么时候可以摘口罩?什么情况下能摘口罩?相信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那么花姐今天带带大家来分析分析这个热门话题。

根据多地出台的条例,我们可以看到:

一、可不戴口罩的情形

下列情形,可不戴口罩:

1、公共场所。处于户外、田间地头、公园景区、街道、小区等空旷通风且人员不密集的地方;居家且家庭成员没有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个人独处,或与少量熟知的健康人员共处;非群体性的室内体育运动;与熟知健康人员一起进行户外体育运动。

2、会议、活动等工作场所。按规定进行会场消毒、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体温检测正常、会场通风良好、参会人数控制在适当规模、座席间隔不少于1米的会场;在户外空旷地带举行的小规模公务活动;个人独居一室办公,或与健康的同事同处一室办公;在通风良好、人员间隔大于1米的隔断式办公区办公。特殊行业另有规定的除外。

3、车间、工地等生产场所。通风良好、员工身体健康、作业间距适宜的车间;开放式建筑工地、高空作业、道路施工等户外工地;符合防控要求的工厂(工地)员工宿舍。特殊行业另有规定的除外。具体执行由企业视情决定。

4、其他符合防控要求不需要戴口罩的情形,可不戴口罩。

二、必须戴口罩的情形

下列情形,应按规范要求佩戴口罩:

1、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有发热、咳嗽、打喷嚏等感冒症状或自我感觉不适者;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及与其共同生活者;职业暴露人员;餐饮从业人员和单位食堂工作人员等。

2、重点场所。医院、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机场、大中型超市商场、宾馆公共空间、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监狱、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图书馆、演艺、网吧、理发店、美容院等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场所;其他通风不良的密闭公共场所等。

公众外出时宜随身携带口罩,视情况佩戴。

最后花姐祝愿每一个人,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花姐发现美


根据当前防控形势和全面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需要,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组织编制了《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本指引从普通公众、特定场所人员、重点人员以及职业暴露人员进行分类,并对不同场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学建议。

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

科学戴口罩,对于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既保护自己,又有益于公众健康。目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为引导公众科学戴口罩,有效防控疫情,保护公众健康,特提出以下指引。

一、普通公众

(一)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

防护建议:不戴口罩。

(二)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等;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

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在高风险地区,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三)对于咳嗽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者。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四)对于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二、特定场所人员

(一)处于人员密集的医院、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机场、超市、餐馆、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区和单位进出口等场所。

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高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二)在监狱、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以及学校的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

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日常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人员聚集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在高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其他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三、重点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从入境开始到隔离结束)。

防护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气阀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四、职业暴露人员

(一)普通门诊、病房等医务人员;低风险地区医疗机构急诊医务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警察、保安、保洁等。

防护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

(二)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患者的病房、ICU工作的人员;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中、高风险地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医务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环境消毒人员;转运确诊和疑似病例人员。

防护建议:戴医用防护口罩。

(三)从事呼吸道标本采集的操作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管镜检查、吸痰、心肺复苏操作,或肺移植手术、病理解剖的工作人员。

防护建议:头罩式(或全面型)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防护器,或半面型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防护器加戴护目镜或全面屏;两种呼吸防护器均需选用P100防颗粒物过滤元件,过滤元件不可重复使用,防护器具消毒后使用。

五、使用注意事项

(一)呼吸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和面具,佩戴前、脱除后应洗手。

(二)佩戴口罩时注意正反和上下,口罩应遮盖口鼻,调整鼻夹至贴合面部。

(三)佩戴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内外侧,应通过摘取两端线绳脱去口罩。

(四)佩戴多个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密合性。

(五)各种对口罩的清洗、消毒等措施均无证据证明其有效性。

(六)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不超过4小时,不可重复使用。


红安八卦萌


交通逐步恢复,各地大多开放通行,企业一批一批复工,憋坏的各位同胞们,都迫不及待的想出门享受春日时光!大多数人在心底松了口气,感觉疫情已经离我们远去。

但我们还没有到放松警惕的时候,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2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超过40万例,达到407485,全球死亡病例达到了18227例,出我国外,确诊过万的国家包括意大利、美国、西班牙、德国、伊朗跟发过。疫情已经波及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个数据令人痛心,更因让人警醒!全球如此大规模的疫情爆发,相当的可怕!我们感谢党与政府还有疫情工作者的努力,让疫情得到良好的控制,让我们逐步远离疫情,能够正常生活!但是,每天仍有输入确诊病例,我们不能就此掉以轻心!我们只是在享受国家为我们创造的桃园般的世界,但是疫情还没有真正平息!

出行带口罩,仍旧是最基本的防范,直到疫情真正远去!保护自己,爱护他人,健康第一,安全第一!


元磷狗尾草


不全能,空旷没人的地方可以不带,在家可以不带,但是上班、乘车、去逛商场超市、去医院还是要带口罩,解禁不等于疫情结束,还没结束。


以马内利-岩石


公共场所最好还是戴好口罩。保护好自已的同时也保护他人,要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