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錯保險了,可以退掉嗎?

有一些朋友看到新出的產品,保障各種好。瞬間自己手裡那款就越看越不順眼了,心裡盤算著是不是換一款。

小七建議,退保還是要慎重些,裡面牽涉到不少問題,今天來給大家說說:


  • 退保會有什麼風險?
  • 什麼情況下應該考慮退保?
  • 退了值不值?做個計算題
  • 決定退保了要注意什麼?


退保會有什麼風險?


1、經濟上的損失

保單一旦過了猶豫期,如果想退保,就只能拿回保單的現金價值。可能前幾年交了幾萬塊錢,就只能拿回幾千元。

具體可以自己投保產品的電子或紙質保單,找到現金價值一頁,便可查看對應的現金價值。

給大家看個示例圖,年保費1500元,對應的現金價值表:

買錯保險了,可以退掉嗎?

用這張圖舉個例子:如果在交了第2年保費後、交第3年保費前退保,能退還1200元,能拿回接近一半,算是很良心了。

那還有一半多的保費去哪了?其實是用來支付保險公司一些損失了:

  • 渠道成本:在投保的第一年,保險公司會向銷售渠道(如代理人、線上渠道等)支付佣金。退保後,支付的佣金是無法收回的;
  • 人力成本:簽約、退保等操作,都需要公司相應人員來完成,其中的成本也會核算到保費裡面;
  • 保障成本:在退保前的這2年裡面,已經提供了風險保障,所以這部分的成本費用也要扣除。

由於運營成本一般在前兩年扣除,所以越早退保,扣除的錢越多。


2、失去原有保障

退保之後,原有的保障就沒有了。如果想著投保新的產品,一定要注意產品直接的交接。


3、重新投保可能面臨拒保等風險

如果身體的健康狀況不如之前,不一定能夠通過新產品的健康告知,或需要加費、除外才能投保。


什麼情況下應該考慮退保?


1、保費佔用過多家庭收入

家庭保障上的預算,一般建議家庭的年收入10%,可根據家庭負債和經濟壓力適當調節,控制在5%-15%比較合理。

比如:月薪4000元,買了返還型重疾+終身壽險,每年保費28000元。年保費超過了年收入的60%,由於保費是長期交費,這種情況比較給日常生活也會帶來很大壓力。


2、買錯了產品

這是一開始接觸保險的人很容易犯的,自己不瞭解,再加上銷售人員一頓誇,然後就買了不適合的產品。

比如想給孩子買個疾病保障,結果卻買了個“全家桶”,保費貴不說,大多都是理財險,重疾保障的保額卻只有幾萬。


但是,有些情況,小七是不建議退保的:


情況一

持有的產品保障全面,只是新出的產品做了一些升級創新,二者保費差別也不大。

這種情況完全沒有必要退保。市場總是在不斷進步,現在回頭看幾年前的產品,也覺得被現在的產品碾壓,追新總是沒有止境的。

只要核心保障是全面、足夠的,保費也在預算之內,就不用換。


情況二

自己的身體狀況出現變化,也要慎重退保。

小七之前遇到一個用戶Z,2年前投保的平安福,1年前確診的抑鬱症。

Z本身換產品的意願很強,但小七還是建議她不要輕易更換,因為精神類疾病一般都很難投保,如果把現有的產品退了,很有可能出現買不了其他產品的情況。


退還是不退?做個算術題


如果是買錯了產品的情況,還是建議退保的。長痛不如短痛,果斷“忍痛割肉”。

如果是保額過低的情況,產品本身沒有坑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購買一份消費型重疾進行加保。

如果是保費過高的情況,就要算一算,換了到底值不值。舉個例子:


28歲的L女士在18年投保平安福2018,50萬保額30年交保終身,年交保費12150元。


交了2年保費,後來慢慢看了一些產品測評,覺得這個價格太高,想換成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又不知換了值不值。


小七教大家用4步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1步:新舊方案對比

下圖中是小七列舉的3種方案,方案一就是現有的保障,而方案二和方案三分別是不同的思路:

  • 方案二投保含身故責任的產品,好處是有一定的儲蓄作用。因為重疾和身故總會賠一種;
  • 方案三投保消費型的重疾、搭配定期壽險,是我們一直推薦的最高效的解決方案;退休了之後,我們大部分人的家庭責任(房貸、車貸、子女撫養費等)都較小了,此時沒有身故保障也沒有關係。
買錯保險了,可以退掉嗎?


第2步:計算新方案替代舊方案,能夠節省多少錢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選擇方案二,可節省11.22萬元;選擇方案三,則可節省17.62萬元。

可見新的兩種方案都能節省不少錢。


第3步:查看現金價值表,看退保能夠拿回多少錢

現金價值表在紙質或電子保單中可找到。

在我們這個例子裡,L女士繳納了2年保費,共22433.04元;保單年度2年時,現金價值2700元。


第4步:計算退保的損失

退保共損失22433.04-2700=1.97萬元。

而兩個新方案實際節省了:

  • 方案二:11.22萬-1.97萬=9.25萬
  • 方案三:17.62萬-1.97萬=15.65萬

雖然會挺心疼損失,但是能省下的錢更多,同時獲得的保障也更全面。

這裡舉的例子是一個思路示範,如果你心儀別的產品,也可以像小七一樣,把產品保障梳理出來,替代表格中的產品。


決定退保了要注意什麼?


1、提前規劃,先買好新的產品

要確保新的保險已經買好,等過了等待期再退舊的保險,這樣我們的保障才能“無縫對接”。


2、有兩種情況可100%退還保費

①猶豫期內:購買重疾、醫療和壽險都是有猶豫期的,猶豫期就是留給我們的後悔藥,期內退保可以全額返還保費;

②代簽名:有一些業務人員進行不規範操作,代替用戶簽名。這種情況有機會申請全額退保,不過過程可能要經歷一些波折。


關於退保,小七一直建議大家要謹慎再謹慎。因為退保肯定會有損失,更重要的是不確定是否能夠順利買到新的保障。

如果已經萌生了退保想法的朋友,建議反覆看一下文章前2部分。身體已經出現一些小毛病的朋友,最好諮詢一下規劃師。


更多保險知識,歡迎私信小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