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太平軍控制過的區域裡,百姓對他們的印象和評價是怎樣的?

駐足小站看歷史


太平軍前期基本是邊打邊走,很少有控制的區域,到後期定都天京之後,才有了所謂的控制區,但一直在佔領與丟失之間轉換。

所以要具體找出當時控制區的農民對太平軍統一的言論比較困難,我們只能從下面幾個方面一窺究竟:


  1. 太平天國從起兵到滅亡歷經14年,從最開始的廣西、廣東到江蘇、浙江,搞得民不聊生。最後戰火擴大到十八個省,有一個數字記載,開始的太平軍打過一個地區,本來這個地區有8萬人,太平軍走後,只剩下不到4萬人,有被戰火波及死掉了,有被太平軍強行拉走起義的。據說很多人都是被起義軍燒燬了房子,迫不得已才跟著走的。
  2. 1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使當時人口銳減了一億左右。太平軍所到之處是一片焦土,傳統文化被焚燒殆盡。頒佈的《天朝田畝制度》根本沒有實行,而是成了忽悠老百姓的工具,老百姓的一切物品都歸了公,成了上層的私人物品。

  3. 太平天國的統治階層混亂不堪,天王洪秀全為了滿足一己私慾,賴政怠政,盡情享樂,奢靡淫亂。幾個有權勢的王之間勾心鬥角、爭權奪利,死傷無數。

所以說,太平軍前期用中西文化的結合,特別是披著基督教的外衣,絡了一批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然而,它並沒有把百姓們拯救出來,而是把他們拖入戰爭的泥潭,從一個深坑掉入了另一個深坑。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相當的不好!燒殺搶掠盡幹壞事!我們老家就是鐵證!

我老家在江西上饒一個叫佛母的南宋千年古村,我們王家的宗祠就是被長毛所燒!清政府固然腐敗,長毛一樣的不是東西!

只為一己之私的洪賊長毛黨羽禍害國人久矣!乾的那些個壞事已經是罄竹難書,此處不必贅述!


王飛品牌心理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是南京人,這裡就是太平天國的首都。

我從小聽老人說太平軍的一些事情,然而反面佔百分之九十九。

總體來說,至少蘇南一帶的人,對太平軍沒有任何好感,通常蔑稱為長毛。

總結起來,主要是幾點。

主要的在於,太平軍殺人太多。

中後期太平軍殺人相對少了一些,但初期是很多的。


蘇南到處都有太平軍亂殺人的故事。

浙江也差不多,連魯迅都寫過:

她(長媽媽)說得長毛非常可怕,他們的話就聽不懂(多是廣西、湖南、湖北人)。她說先前長毛進城的時候,我家全都逃到海邊去了,只留一個門房和年老的煮飯老媽子看家。後來長毛果然進門來了,那老媽子便叫他們“大王”,——據說對長毛就應該這樣叫,——訴說自己的飢餓。長毛笑道:“那麼,這東西就給你吃了罷!”將一個圓圓的東西擲了過來,還帶著一條小辮子,正是那門房的頭。煮飯老媽子從此就駭破了膽,後來一提起,還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輕輕地拍著胸脯道:“阿呀,駭死我了,駭死我了……。”

  我那時似乎倒並不怕,因為我覺得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個門房。但她大概也即覺到了,說道:“像你似的小孩子,長毛也要擄的,擄去做小長毛。還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擄。”

  “那麼,你是不要緊的。”我以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門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況且頸子上還有許多灸瘡疤。

  “那裡的話?!”她嚴肅地說。“我們就沒有用麼?我們也要被擄去。城外有兵來攻的時候,長毛就叫我們脫下褲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牆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來;再要放,就炸了!”

以上的話,其實並不是胡說。

人民最怕的,其實就是魯迅保姆長媽媽說的:像你似的小孩子,長毛也要擄的,擄去做小長毛。還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擄。

事實上,太平軍佔領南京以後,強行將幾十萬市民分為男營和女營。

男營都是男人,平時主要做工,一旦前線吃緊就強迫從軍。

這些人,說通俗就是炮灰。

很多人驚奇,太平軍起家時候才二三千戰士,能夠從廣西一直殺到南京,無人能敵。

然而,後期經常數倍兵力去打湘軍、淮軍,卻總是贏不了。

其實,這個數倍兵力就是這些炮灰,拼湊起來的民夫。這些人根本不想為太平天國送死,怎麼可能打的贏。

另外,就是長媽媽說的:還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擄。

確實也是這樣。

太平天國的高級官員和軍官們,都會從女營中挑選漂亮的少女,強行作為自己的妻妾。

僅僅洪秀全一個人,妻子就有88人之多,其他王爺也是不少。

其實,太平軍的故事還有很多,但魯迅這短短几句話,就已經說得不錯了。


薩沙


蘇州是太平軍曾經佔領三年多的城市。

1860年6月初,李秀成打下蘇州,1863年12月,太平軍投降。據道光年間統計,蘇州人口將近600萬,同治年間統計180多萬。蘇州城區,在1860年前有130萬,1863年底僅剩三萬。

北宋末年,金兵曾將蘇州燒燬,自此幾百年,經南宋、明、清,蘇州成為“紅塵中一二等風流富貴之地”(《紅樓夢》語),蘇州城西大片地方,聚集二十萬家商戶,閶門至楓橋十里長街是全國首屈一指的楓橋米豆市場,從此消失的無影無蹤。

蘇州,“城內半亭園”,幾百座園林僅剩網師園及閶門外的留園,滄浪亭成了一片白地。20年後,城裡仍是瓦礫場,元和縣(清代從吳縣分出)令李超瓊在當地遭災後向富紳募捐從城內收集瓦礫,運至金雞湖築堤,使災民有飯吃,利於城內恢復,減少了航運風險,一舉三得,長堤稱為“李公堤”,可見蘇州城遭受了多大苦難。

遍佈城鄉的寺廟、古蹟,除玄妙觀的三清殿一殿外,全部燒光。虎丘景區五千間屋宇只有斷梁殿一間倖存,虎丘塔幸是磚塔,飛簷燒了,磚體猶存。

這70%的人口損失,不全是被太平軍所殺,打下蘇州城後,一船一船的糧食、財寶運往天京。後期天京缺糧,太平軍大肆收集糧食,農民大批餓死。

太平軍一直被蘇州百姓稱為“長毛”,“長毛”一詞從此用來嚇唬孩子,直至我們教科書將太平軍稱為革命隊伍為止。


寧儉堂徐


歷史上的太平軍怎麼樣呢?

有洋人的資料記載,有清政府的資料記載。還有一些民間的說法。

從客觀性來說,自是洋人的資料記載準確一些。


因為百姓的說法,一般是受到了清政府的宣傳影響,清政府的記載則更是偏向於摸黑。

在洋人的記載中,太平天國控制的地方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地區之一。

首先哪裡的農民都很勤勞的種地,都是面帶喜色,商人也是可以很愉快的經商。

但是奇怪的是這裡沒有學校,且對讀書人很不友好(儒生)。

根據洋人的記載,太平天國裡邊處決過寫文章汙衊天王的儒生,並且下令將很多書籍列為禁書。

並且洋人認為太平天國缺乏合理的市場秩序,缺乏管理經驗,一切都很粗獷,可負責的官員大多都很清廉。

在太平天國的管理體系中,包括軍隊體系中,都沒有體現出近代資本主義管理的理念。

所以最後一些洋人記者得出結論,認為太平天國同清政府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我認為洋人的記載還是挺客觀恰當,因為太平天國起義,還是針對地主階級,還是以捍衛農民的權力為主。

太平軍所到之處,他們殺哪些不服他們的讀書人,殺掉哪些貪官汙吏和地主,然後又建立他們的治理體系。

這套體系又是延續了以往的這種土地關係,簡而言之就是他們把其他地主趕走了,然後把土地又分給哪些傭農。

而太平天國就靠著土地的稅收來滿足他們的財政支出,這同以往的農民起義沒有什麼區別。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也在於此,因為當時面臨的環境已經變了,有了列強的加入。

清政府因為有了列強的幫助,其財政和軍火供給都是有保證的,所以太平天國面對清政府,持久下去必然失敗。

所以對於太平天國運動,有其侷限的一面,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根本上還是一句話,那就是官逼民反!


小司馬遷論史


百姓對太平天國和太平軍的評價非常低,認為他們是為禍天下,事實也確實如此。太平天國和太平軍對百姓非常殘酷,慘無人道,百姓當然痛恨他們。

1853年太平軍進入南京後的屠殺,恐怕僅次於1938年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殺:凡是滿清官員、滿族的百姓、知識分子、僧尼道士、商人,不分男女老幼統統殺頭,許多人不堪凌辱被殺,就舉家自殺。一次,楊秀清手下的邏查人員(即密探)大肆搜捕了一千四百多“反叛”,非刑拷打投入大牢,幾天就把這些人全部斬首,不少人被冤殺。整個南京城一片血腥,老百姓嚇得戰戰兢兢。不但如此,歷代古都的文物古蹟還被嚴重毀壞,諸子百家、歷代書籍都遭禁止、焚燬,比秦始皇還要徹底。這不僅是對生命的屠戮,也是對文化與文明的毀滅。

天國的法令森嚴,刑律慘酷,凡犯天條者,一律處死刑。天條以外之罪,也非杖即死。死刑中又有“點天燈”“五馬分屍”“割肉”“抽腸”等非刑。所謂“點天燈”,是一種極殘酷的刑罰:把犯人扒光衣服,用麻布包裹,再放進油缸裡浸泡,入夜後,將犯人頭下腳上拴在一根挺高的木杆上,從腳上點燃,令犯人痛苦不堪遭焚而死。行刑之前,往往先鳴鑼聚眾,講說道理,宣佈罪狀,然後當眾行刑,令觀者驚心怵目,自然俯首聽命,而造成一種恐怖氣氛。這種恐怖統治,完全違背了當初革命救世的人道宗旨,自然要歸於失敗。

當時太平軍上下,群眾反映最為強烈、影響政局穩定最迫切的是婦女問題,太平軍早期佔領大城市後嚴厲施行的“女館”制度以及強行勞動的制度,使得昔日弱不禁風的廣大城鎮鄉村好人家的婦女,個個變成了挖溝、砌牆、搬運的“勞改犯”,嚴重摧殘了太平軍佔領區的婦女身心健康。細細思之,令人髮指。

當時天京城內,從侯以下所有軍政官員至平民百姓,全部家人離散,分居在男營女館,男人入營當兵,婦女住女館參加勞動。當時天京大興土木,婦女參加天王府建設。有一首詠歎老年婦女從明故宮拆城取磚石運料苦況的樂府詩說:“老人城上搖,旋向城下拋;女人城裡拾,旋向城外挑。老人一失足,翻身身必壞;女人一失手,觸頭頭必碎。”洪秀全驅使成千上萬婦女修建天王府,並親自監工督迫,風雨寒雪不停,致使不女人女病倒,並有打人殺人事情發生。

一次,洪秀全曾親自責罵修天王府的婦女,並把挖湖的女監工楊長妹踹得吐血,然後逼迫她們在冰冷的季節必須完工,完不成就要斬首。她們和家人久久分離,了無期限,十分悲慘。楊秀清於1854年9月29日假託天父下凡,正式要求“排鋪爾一班小弟小妹團聚成家”,才把實行了一年半、喪盡人心的女館解散,恢復了臣民的家庭,但已付出慘重的代價。

至於被居於厚望的《天朝田畝制度》,雖然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感。《天朝田畝制度》由於嚴重缺乏可操作性而被束之高閣,從未被實施。


袁衛宇


太平軍又被百姓稱為“長毛”或者“長毛賊”。面對太平天國開出的一張張空頭支票,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好起來,由原來的擁戴到對其的評價越來越差。



太平天國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農民戰爭,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是其時代侷限性也是極大的。

綜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大多數都是披著宗教的外衣,卻沒有一個完整的綱領,所以很難去突破時代的侷限性。大部分農民起義的領袖在有了一些成就後,就會忘了起義的初衷,重蹈歷史的覆轍,太平天國也不例外。

起義之初,軍紀嚴明,對部隊的約束性很大,不允許騷擾百姓,但是後期軍紀漸漸鬆散,經常有士兵闖入百姓家搶奪東西,家中有女兒的,還要躲起來,以防遭難。



《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宣佈一切土地和財富都屬於皇上帝所有。確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則,“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這一制度一度吸引了很多人,但是並沒有實行起來,放了百姓的鴿子,這樣又失去普通百姓的民心。

最奇葩的是,太平天國前前後後封了兩千多個王,基本等於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王的總和,每個王都要有自己的王府,有自己的後宮,這對佔領區的百姓而言是沉重的負擔。



現在流傳下來的民間說法還有跑長毛一說,將其跟日本人相比起來,不得不說,後期的太平軍不只有內亂,還有對百姓的壓榨,不得人心啊。


南山一偏翁


既然問到了太平軍控制過的區域裡,老百姓的印象和評價,那麼,就是誰最有發言權的問題!

我仔細翻閱了相關資料,艾米認為,最有發言權的非《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不可!

而能接觸到這本書,更是艾米研究太平天國以來最大的收穫,細節是那樣真實,人物栩栩如生,此前,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還能這麼真實地看到那群義無反顧的戰士能在我的眼前“復活”。

但這本書實現了我的這個基本的願望。

我如同看到了一部為反抗列強、為推翻滿清,那些英勇戰鬥的普通人,完成了一部史詩般偉大的鴻篇鉅製的電影一樣既享受又感動!



(原版的《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存世數量極少,屈指可數,史料價值不可估量。)

為英雄立傳,憑藉“一手資料(文獻檔案)”,呤唎為我們呈現出了太平天國人們的真實面貌。

為了拿到第一手資料,這個堅強的外國戰士,親臨百姓中走訪,瞭解人們對太平天國管理者的真實評價。所以,在書中你可以看到,這本書對太平天國佔領區和滿清統治區的百姓面貌進行了全面對比的分析。


對比結果簡單地說,前者是,欣欣向榮的,充滿生機的,充滿熱情的;而後者是一片頹廢的,萎靡不振的,麻木的,冷漠的,死氣沉沉的!

原來是兩重天的差別!天壤之別,何以有如此大的差異呢?

說起來,《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這本書是非常非常可信的,靠譜!作者是一個英國人,呤唎。他是少有的同情中國革命的外國人,並始終以此為榮的一個外國正義的進步人士。

在整個太平天國運動中,先後有三百多個外國人參加太平軍。他們英勇頑強地打擊清軍和外國洋槍隊,如同一個普通的中國戰士一樣在戰鬥。除了少數人倖存外,多數人都在戰鬥中光榮犧牲,這裡面也包括了呤唎的妻子。

為什麼他們這麼熱衷於中國的“革命”運動呢?把太平天國運動稱為革命,最早的並不是我們中國人,反而是外國人!當呤唎寫出了第一本關於太平天國的revolutionary(革命的)著作後,他的親身經歷迅速把太平天國山呼海嘯般地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當太平天國的敵對方——滿清政權忙於絞殺和全面封鎖、醜化太平天國的時候,世界上很多人已經開始逐漸被呤唎那熱情洋溢地介紹所感染,當他們略有所知的時候,當此時,太平天國卻已經失敗了!


那麼,呤唎究竟是如何介紹太平天國的?為什麼會有如此異乎尋常般的、強烈的感染力呢?

眾所周知,由於太平天國失敗後,太平天國刊印的史書典籍被付之一炬,其本身的史書幾乎被毀滅殆盡,少數流傳下的也多經過大量篡改,這本書已成為現存的唯一一份未經他人篡改的親歷者見聞錄,書內詳細記載了太平天國的“起義宗旨、政策、婚姻、稅收、法庭、戰鬥歷程、作戰陣法”等實況,以及太平天國的“人物群像”等,另外“還援引了包括英國官方等政府媒體的大量文件”,可以說是難能可貴的“第一手史料”。

艾米之所以如此青睞於本書,不僅僅是書中所載“太平軍之守紀律己”,更重要的是“太平天國治下,百姓之安居樂業”,為正史所少見。

很多人從網上相信那些刻意的篡改抹黑,尤其是滿清政權的敵對宣傳——以訛傳訛的謠言,但是當我們看到戰爭親歷者的講述後,當我們獲得事件的真相後,不能不對那些汙衊太平天國的言論,嗤之以鼻!也更增加了我們對太平天國運動先行者們充滿極高的敬意!

事實上,呤唎加入太平軍後,受到了忠王李秀成的賞識和重用。他先是幫助太平軍訓練炮手和槍手,並幫助太平軍和英國人做軍火生意,採購了大量的洋槍洋炮。當他最後一次受派遣回國採購武器之際,太平天國運動已經告於失敗。

遠在英國的呤唎得知英國政府對太平軍的瘋狂鎮壓行為後,表現出了極大的憤慨。他多次勸說政府放棄對滿清政權的傾斜,但沒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是什麼原因,讓呤唎對太平天國一往情深、如此熱愛有加呢?

用了很多時間,艾米試圖從他的著作中尋求答案!

下面,我們來看看呤裡是怎麼樣看待太平天國和滿清統治區的人存在“顯著差異”的!

首先,艾米驚訝於呤唎上校在152年前,就已經能夠告訴我們,太平天國的英雄們為什麼“不怕死”。

他們的英雄氣概從哪裡來?


成書於1866年的《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在書中,呤唎對太平軍的印象概括地總結評價為一句話就是,“太平軍是聰敏的、直率的、英武的,尤其是他們的自由風度特別具有吸引力。你可以看見被韃靼人所征服的中國人的奴顏婢膝;但是太平軍縱使面對死亡,也都無不表現出了自由人的莊嚴不屈的風度。”

“自由人”,是呤唎一再強調的!這說明,只有從長期被奴役狀態下獲得解放的人,才能表現出這麼英勇無謂的氣概!事實上,我們曾經不止一次地謳歌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林鳳祥、李開芳等那些致力於推翻滿清而披肝瀝膽的英雄豪傑們,總是苦於沒有一手資料,去剖析探究他們內心的堅強來自於哪裡?而呤唎的親歷記用鮮活而生動的事實表明,太平天國的正義性,對人性的解放,才是團結勞苦大眾的致勝利器;這也證明,內訌前,他們的政策是多麼深入人心的!

呤唎調查了哪些城市?他們對滿清是什麼態度?

呤唎調查的城市包括江浙廣東福建等省,“汕頭、廈門、福州、上海等地”。他說,“每到一地,我總是儘量跟本地人相處在一起。我發現他們都深深痛惡清朝的統治者。一般人都把殘酷、兇狠、口是心非歸之於中國人的天性,其實這多半是由於邪惡的清廷政府所造成的。”

網上總有人說,長毛把江浙禍害了,如何如何,真相呢?當呤唎為我們揭開那段塵封的歷史,你還敢說,你爺爺老一輩說的就是真的?

太平天國治理區的人們,究竟有多美好呢?

對於太平天國區域和清朝統治區域,人們的精神面貌差異有多大?同樣,呤唎為我們做了詳盡而細緻的描述。

呤唎最深的感受,莫過於服飾變化對人的精神面貌的改變,服飾必然能改變人的精神面貌:“中國最俊美的男人和女人只能在太平軍行列中看到,這是奇怪的事實。這也許是由於他們不同的服裝和髮式。”

他同時還對婦女纏足的解放、男子去辮的做法,讚歎不已。“婦女擺脫了纏足的惡習,男子擺脫了剃髮垂辮的奴隸標記,這是太平天國最顯著、最富有特色的兩大改革,使他們在外貌上大為改善,和在韃靼統治下的中國人顯出了巨大區別。”

“尤其使我感動的是他們(農民)都樂於留髮,這是太平和自由的標記,跟滿洲人及其強加在漢人身上的剃頭蓄辮的奴隸標記恰成對照。”

“在農村,村民們同樣蓄了長髮,在新政體下生活的非常愉快。”

這些描述,讓我們對太平天國區域內人們的狀態有了真實的印象。

面對太平天國的失敗,呤唎曾經在他的書中預言,“太平軍雖遭打倒而未被消滅,“將會像‘不死之鳥’一樣從他們以前的光榮的灰燼中復活起來”。

他又斷定:“儘管有些國家會為它們政策的表面勝利而欣喜,為高貴的太平天國的領袖的殉道而無動於衷,但是星火燎原的時刻終會來臨。那時候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止!”

今天,一切都印證了一個外國“洋兄弟”的預言!

“正義從來不會缺席,我們專注於它何時到來”,太平天國拉開了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動搖了滿清的根基,促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讓民主與進步的思想光芒照耀多災多難的祖國。對太平天國的評價公正與否,關乎對辛亥革命的認識和對滿清必須滅亡的深刻總結,這是不容質疑的根本原則。

大家好,我是艾米,如果喜歡我贊同我的觀點,請點擊“關注+點贊”我!你的“關注+點贊”,是我前進的助推動力,你的“轉發+評論”是我進步的堅實後盾!

“感恩有你,有你更精彩!”2019讓我們超越夢想,向著朝陽,一起飛!


卓爾艾米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的領導集團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反抗清廷的武裝起義,後建立“太平天國”,並於1853年3月攻下南京,定都於此,改稱天京。

早期的太平天國紀律十分嚴明,在對待佔領區的老百姓上面還不錯,尤其是當時建立的是漢族政權,這使得他們在當時佔領區很受擁戴,很多老百姓自願加入太平軍,然後他們的家屬也就成了軍屬。太平天國打下一個地方後就會搶佔衙門,攻佔糧倉,然後給每個士兵分派戰利品,因此那些軍屬們還是可以分得一些福利的。


太平天國對於投身於自己的農民會分派戰利品,可對於被攻佔城池內的百姓卻毫不手軟。太平天國攻下一座城就洗劫一座城,城內百姓叫苦不迭。不僅如此,太平天國軍隊並無嚴格的制度規範,士兵可以隨意姦汙城內女性,更有甚者,則強搶有夫之婦,丈夫如若反抗則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

當洪秀全開始定都南京之後,就開始過上了驕奢淫逸的生活,不僅把農民房子拆毀以便修建他的宮殿,而且廣納嬪妃,整日飲酒作樂,完全沒有剛開始一心為民的的那種作為。與此同時,內部權力鬥爭,軍隊燒殺掠奪,整個太平天國開始逐漸腐爛,甚至一度比清政府都要兇殘,一度讓百姓苦不堪言,曾經的救世主變成了大惡魔,這讓老百姓直接改變了對他們的態度。對他們深惡痛絕!

除了太平軍上層開始腐敗,下面的部隊也開始亂來。由於籌集不到糧草他們便開始搶老百姓,連老百姓留種用的種子都搶,這使得整個太平天國更加雪上加霜,老百姓大量出走,逃離太平天國控制區。

在太平天國最鼎盛時,它的武裝力量先後發展到廣西、湖南、河南、山東等十八個省份,攻克過600餘座城市。客觀的講,在大部分太平天國統治過的地區裡,百姓們對太平軍都沒有什麼好印象,上海、浙江等地百姓甚至將太平軍蔑稱為“長毛”,即亂匪的意思。



百姓們對於太平軍的敵視,不是因為他們忠於清廷,而是太平天國令他們太過失望。太平天國宣揚基督教,提出人人平等,田地均分,這讓不滿清朝腐敗統治的百姓們十分激動,大量農民擁護太平天國。可是,洪秀全等人在定都天京以後,失去進取之心,奢侈無度。上行下效,太平軍的軍紀逐漸鬆弛,許多地區的太平軍開始燒殺搶掠,侵犯百姓,引起百姓敵視。

太平天國從起兵到滅亡歷經14年,從最開始的廣西、廣東到江蘇、浙江,搞得民不聊生。最後戰火擴大到十八個省,有一個數字記載,開始的太平軍打過一個地區,本來這個地區有8萬人,太平軍走後,只剩下不到4萬人,有被戰火波及死掉了,有被太平軍強行拉走起義的。據說很多人都是被起義軍燒燬了房子,迫不得已才跟著走的。

無論任何時候,一支紀律不言明,整天禍害百姓的軍隊,是不可能長久的存在的。所以,太平軍最終被湘軍打敗,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了。


獨秀文苑


答:在太平軍所控制的區域裡,百姓對他們的印象是怎麼樣的呢?

首先,沒什麼好懷疑的,天京(南京)的百姓對他們的印象是很差的,畢竟,城中殺戮太嚴重了。

但在其他區域,就有好有壞了。

比如,石達開脫離天京控制後,曾一度盤桓在廣西,他在廣西的口碑就很好。

老實說,石達開本身是廣西人,而太平天國事業發肇於廣西,如果據廣西而興王業,在地理上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廣西窮山惡水,貧瘠缺糧,難以維繫大軍生存。

石達開在慶遠停駐了八月之久,一直為糧事而焦心,最終不得不踐行離攻閩浙失利後就謀劃過的入川之策,致有大渡河之恨。

又比如,英王陳玉成治下的民眾對他所帶領的太平軍也非常擁護。

當時,有一個時年十七歲、名叫趙雨村的河南商城農莊讀書人曾被裹脅在陳玉成的軍隊之中。他以中立者的身份,把自己的親身見聞寫在錄《被擄紀略》(又名《刀口餘生》)中。

《被擄紀略》裡有提到,沒接觸太平軍之前,只聽人家說太平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接觸到了太平軍,才知道“賊兵(趙雨村站在清廷的立場誣衊太平軍為賊後)內部有軍規,很嚴”,不敢行姦淫事。

趙雨村還特別註明:“沒和賊兵接觸過的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也由此可見,太平軍是遭受了極其嚴重的妖魔化的。

有趣的是,趙雨村在軍中結識了一個來自老河口的進士,姓戴名鶴齡,號松喬,此人有功名,絕對是站位清廷的人,他出京到四川至湖南,被太平軍所擄,他居然對英王陳玉成萬分敬仰。

趙雨村稀裡糊塗被太平軍劫持,卻不知道這支太平軍是英王的部隊,甚至不知英王是什麼人,他悄悄問戴鶴齡:英王是何人?

戴鶴齡吃驚得下巴差點跌下地面,回答說:英王這樣的大人物你猶不知道?你亦知湖北省會,安徽省會,浙江、江蘇省會,都是誰攻破的嗎?全都是此人所破。此人威名震天地,是天朝第一個好角色!

在廬州府,趙雨村在人群中遠遠見到騎白馬、著黃衣的英王陳玉成,情不自禁地寫“我始知英雄自有真也。”

有一個名叫黃秋江的醫生,也在人群裡,悄聲說英王生平有三樣好處:第一愛讀書的人,第二愛百姓,第三不好色。

再有,李秀成的口碑也不錯。

太平天國史專家簡又文曾在1936年春,到蘇州觀摩“吳中文獻展覽會”時,意外見到了一個碑拓本,其內容記載的是太平軍治下地區“軍民頌德糜崖,黎庶歌功無盡”的人民安居樂業繁榮景象。

這塊碑,後來經過大力鉤沉、尋訪,最後終於找到了這塊高1.61米,寬0.8米,厚0.24米的石碑,碑文首行為“報恩牌坊碑序”6字,全文共391字,內容為歌頌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在常熟的政績。

簡又文後來查相關文獻,確證當時在太平天國領域下的江蘇、浙江兩省的商業都很繁盛。

其中,英商怡和洋行上海支店負責人惠濤(Whittale) 在公元1863年春與香港僕希佛爾信的大量通信,也說明當時在太平天國領域內生產力發展遠遠超過清朝統治時期。

當時的蘇州人王韜對於江蘇一帶商業繁盛的評價是:“盛於未亂時倍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