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帶狗的女人》:情起雅爾塔,無結尾,小說被納博科夫狂贊

談到世界著名短篇小說家,大家一定對俄國短篇小說大師契訶夫並不陌生,《套中人》等為大家所熟悉,然而,同樣是大師的納博對另一篇短篇小說《帶狗的女人》卻評價很高。《帶狗的女人》講什麼?為什麼納博科夫對這篇小說高度讚賞?

故事的背景地:著名的雅爾塔

短篇小說《帶狗的女人》,由契訶夫發表於一八九九年,那年契訶夫39歲,自從1880年開始創作算起,他從事小說創作已經19年,契訶夫小說創作技巧已經是爐火純青。

《帶狗的女人》主要講述發生黑海旁的名城雅爾塔的一個婚外情故事。雅爾塔有兩點很有名,一是作為二戰期間著名的雅爾塔會議所在地。1944年底,二戰進入了最後結束的階段,美國、蘇聯、英國三大國想結束戰爭和安排戰後世界一系列政治問題。會議地點選在尚未遭到德國戰火破壞的雅爾塔。當時,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三大巨頭,於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間,在雅爾塔皇宮內舉行的一次首腦會議。會議形成的雅爾塔體系,奠定戰後世界格局。


契訶夫《帶狗的女人》:情起雅爾塔,無結尾,小說被納博科夫狂贊

雅爾塔會議場景

二是雅爾塔作為黑海旁歷史古城、海濱休假勝地。雅爾塔位於克里米亞半島南部,是重要港口和海濱度假勝地,也是聞名遐邇的歷史古城。雅爾塔,當時屬於俄羅斯,其中較有名的是裡瓦幾亞宮,位於雅爾塔市西南的黑海岸邊,1862年至1866年建成沙皇莊園,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成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夏宮。雅爾塔,更是長期以來作為作為俄羅斯貴族的療養度假勝地,也就不難理解小說中的男主人公古羅夫從莫斯科跑到雅爾塔度假,而帶白毛獅子狗的安娜·謝爾蓋耶芙娜,對生活並不怎麼滿意,也在寂寞無聊中來到這裡散心。

契訶夫《帶狗的女人》:情起雅爾塔,無結尾,小說被納博科夫狂贊

雅爾塔:博物館燕巢

更奇妙的是,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於1886年8月至1890年4月居住雅爾塔這個地方。難怪大師契訶夫,對風光優美、浪漫迷人雅爾塔這麼熟悉,對雅爾塔的自然風光描寫得這麼貼切,這麼令人如痴如醉,令人著迷!

現在,雅爾塔城還建有契訶夫故居博物館,來紀念這位俄國偉大小說家、戲劇家,還保留有契訶夫的臥室、書房,契訶夫的相關資料、契訶夫旅行照片和主要作品等。

雅爾塔海濱邊上,還有一組紀念銅像,就是小說《契訶夫:帶狗的女人》男女主人公在海濱相遇的場景,這也為雅爾塔作為契訶夫居住地,增添文化氣息。

故事:男主古羅夫,風流倜儻,迷失在情感的幽暗泥淖中

小說《帶狗的女人》男主人公古羅夫,妻子和兒女都在莫斯科。對妻子不怎麼滿意的古羅夫風流倜儻,跑到雅爾塔度假,不禁接觸一個寂寞無聊的帶狗的金髮女郎。抱著遊戲人生態度的古羅夫,偷偷約會上這帶狗的迷人女人,兩人陷入短暫的甜蜜。不料,女子因丈夫眼疾匆匆離去。

古羅夫回到莫斯科家時,仍像往常一樣生活,一種強烈的願望折磨他,他找了藉口,找到女子所在的城市。但找不到與這個女子見面機會,古羅夫通過公演歌劇的海報猜測女子可能會去看戲劇,在劇場古羅夫巧妙與女子相遇,女子只得離席,並約好去莫斯科找他。

女子去莫斯科偷偷找古羅夫,古羅夫一邊把女兒送學校,一邊偷偷地約會,但此時,古羅夫卻有不耐煩地對待女子。發現自己原本是遊戲人生,沒有想到有點愛上這個女子。故事在三個“應該怎麼做?”的疑問中結束。

是維持這段幽暗的婚外情,還是遵從內心,尋找所謂真正的愛情?慾望和愛情,在混沌不清中,在幽幽暗暗間,古羅夫迷失了情感的泥淖中。何從何去,又似乎是無言的結局。

契訶夫《帶狗的女人》:情起雅爾塔,無結尾,小說被納博科夫狂贊

雅爾塔:海濱區帶狗的女人銅質雕塑

納博科夫的評價: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納博科夫,全名是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著名小說家,公認的大師級人物。最有名的作品,是“洛麗塔”等多部小說。

納博科夫一八九九年四月出生於聖彼得堡,巧的是,契訶夫的小說《帶狗的女人》,就在這一年發表。俄國十月革命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家於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國,而後他在劍橋三一學院學習,接著幾經曲折,於一九四O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斯坦福、哈佛大學等多個大學執教,其中主講俄羅斯文學。納博科夫回憶:

“不厭其煩地寫了一百份有關俄羅斯文學的講稿--大約兩千頁,此舉甚可慶幸。使我得以在衛斯理大學和康奈爾大學逍遙了二十年“。

俄羅斯文學對於納博科夫來說輕車熟路,納博科夫對俄羅斯文學進行系統研究,講稿達兩千頁,按照他的講法,這簡直是混飯吃的利器,使他逍遙了二十年!後來,根據講稿整理出版了《俄羅斯文學講稿》,其中對安東·契訶夫的這篇小說高度讚賞:

在這二十頁左右的精彩的短篇小說中,所有傳統的法則都被打們。沒有問題,沒有常規的高潮,沒有結尾的點題,但它卻是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在《俄羅斯文學講稿》中對這篇小說,納博科夫認為,似乎描寫的是瑣碎的日常,並沒有強烈的激烈的情節衝突,但在閱讀中,情感體驗會隨著情節發展而波瀾起伏,看起來沒有高潮,也沒有明顯的結尾,卻是一部偉大的小說,評價不能不說較高。


契訶夫《帶狗的女人》:情起雅爾塔,無結尾,小說被納博科夫狂贊

雅爾塔遠眺圖


小說有哪些精妙的技巧

契訶夫的小說《帶狗的女人》,充分地體現契訶夫短篇小說的特徵,體現大師級水準。難怪納博科夫稱讚有加。

其中,精到的細節描寫值得學習納博科夫稱讚契訶夫具有一種本領,通過精選的細節,以及對細微而明顯特徵的分類,對人物進行準確的描寫。契訶夫選擇細節,往往剋制而簡練,在一段的描寫中,用上幾個精到的細節,“照亮整個背景”。

舉幾個例子:

(1)古羅夫妻子細節描寫

小說開頭,就介紹了古羅夫不到四十歲,有十二歲的女兒和兩個兒子。他結婚很早,妻子卻看起來比他大一倍似上,而且他認為妻子淺薄而不懂風情,為自己的不忠和風流成性尋找理由。

接下來,契訶夫通過精選的細節,描繪了古羅夫眼中的妻子:兩道黑眉毛;信上不寫硬音符號;叫丈夫吉米特里。總之,妻子似乎是個硬梆梆的女漢子:

他妻子高高的身架,生著兩道黑眉毛,直率,尊嚴,莊重,按她對自己的說法,她是個有思想的女人。 她讀過很多書,在信上不寫“ъ”這個硬音符號,不叫她的丈夫德米特里而叫吉米特里……

(2)對雅爾塔浪漫風情的精到描寫

契訶夫,對海濱城市雅爾塔自然風光,用最簡潔的細節,來烘托氣氛,看了以後,令人心馳神往。他們一起散步,海水淡紫色,月光盪漾……

“他們一面散步,一面談到海面奇怪的閃光,海水現出淡紫的顏色,那麼柔和而溫暖,月光下,水面盪漾幾條金黃色有長帶”

他們在雅爾塔短暫的幾天,相互約會,剛開始帶狗女郎安娜·謝爾蓋耶芙娜覺得自責,覺得自己鬼迷心竅,古羅夫使出渾身解數安慰她,兩人又有說有笑。這時,契訶夫寫道:

“後來,等他們走出去,堤岸上已經一個人影也沒有了,這座城市以及那些柏樹顯得寂靜無聲,然而海水還在嘩嘩地響,拍打海岸,一條汽艇在海浪上搖晃,汽艇上的燈光睡意朦朧地閃爍著”

(3)古羅夫與帶狗女郎安娜·謝爾蓋耶芙娜約會,吃西瓜的細節

古羅夫搭上帶狗女郎安娜·謝爾蓋耶芙娜,回到她的旅館,但古羅夫發現可是眼前這個女人並不是浮浪女子。如果寫成浮浪女子,就成庸俗小說了。安娜有些靦腆,侷促不安的神情和彆彆扭扭的心態,而且垂頭喪氣,無精打采,憂傷且帶著沮喪的樣。

女子安娜驚恐而自責,而作為風流倜儻成性的古羅夫,卻不以為然,悠閒地吃起西瓜。完全,一副漫不經心的“吃瓜群眾”樣子。契訶夫描寫道:

房間裡的桌子上有一隻西瓜,古羅夫給自己切了一塊,慢慢吃起來。在沉默中至少過了半個鐘頭。

(4)古羅夫跑到劇場,想方設法與帶狗女郎安娜·謝爾蓋耶芙娜見面,安娜丈夫外貌細節

古羅夫回到莫斯科,茶飯不思,相思銷骨,然而對安娜的思念也沒有辦法跟別人說。終於在一天,古羅夫找了藉口,跑到安娜的居住地,但找了好幾天,沒有見到安娜。人們都說,愛情中的女人最笨,其實愛情中的男人卻最聰明。古羅地後來在報紙上見到戲劇公演的消息,居然推測出安娜會去看。也真是湊巧,還真側面見到安娜和丈夫,古羅夫借安娜丈夫不在,見到安娜。安娜把他支到樓梯口,安娜嚇壞了。

而在劇場中,契科夫把古羅夫見到安娜丈夫外貌,作生動描寫。

跟安娜·謝爾蓋耶芙娜一同走進來、坐在她旁邊的是一個身材高挑的年輕人,留著小小的絡腮鬍子,背有點駝。他每走一步路就搖一下頭,彷彿在不住地點頭致意。這人大概就是她的丈夫,也就是以前在雅爾塔,她在痛苦的心情中稱之為奴才的那個人吧。果然,他那細長的身材、那絡腮鬍子、那一小片禿頂,都有一種奴才般的奴顏婢膝的神態,他的笑容甜得膩人,他的紐釦眼上有個什麼閃閃發亮的學術證章,活像是聽差的號碼牌子。

契訶夫通過精心挑選幾個細節,作精到描寫:如絡腮鬍子,年輕、駝背、禿頂,走路搖頭紐扣上閃亮的證章,甜膩的笑容…集中反映安娜丈夫“他是個奴才”的平庸沉悶性格。


契訶夫《帶狗的女人》:情起雅爾塔,無結尾,小說被納博科夫狂贊

契訶夫:小說手稿


小結:

契訶夫小說 《帶狗的女人》講述主人公古羅夫一段糾結的婚外情,小說沒有明顯的結尾,情節看起來似乎描寫的是瑣碎的日常,並沒有強烈的激烈的情節衝突,看起來沒有高潮。

但總體描繪冷靜、簡練、客觀,契訶夫通過精到細節描繪,也沒有作過多的道德評判,但描寫出複雜的人性、反而顯得客觀真實,是一部與眾不同的小說


契訶夫《帶狗的女人》:情起雅爾塔,無結尾,小說被納博科夫狂贊

契訶夫小說 《帶狗的女人》紀念像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