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很多已經報廢的車輛還在使用,對此你有什麼想法?

毛驢講三農


我是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小伊,看到農村還有很多已經報廢的車輛在使用的現象,心中還是會隱隱作痛,若非親身經歷,又怎麼能相信,小概率的意外也會發生在自己身邊。

我有一個遠房叔叔在上海做堅果生意,前兩年生意做的順風順水,換了新車。2017年過年前,看到很久以前做生意用麵包車停在停車場很久了,因為達到了車輛報廢的條件,在上海是不能開,想著還能開扔掉也浪費,就想著開回老家農村給家人開。
剛好過年,17歲妹妹就想著順便坐車回老家,出發的時候並沒有問題,就在快要到農村老家的時候,車子冒煙瞭然後不到一分鐘就自燃,妹妹坐在後面,根本來不及逃生,救出來的時候身體燒傷面積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八十,送到上海的醫院,花了近百萬保住了命,但一個花季少女在美好的年紀失去了女孩子視為生命的美麗。
叔叔在一夜之間白了頭髮,後期的治療更是花完了家中的積蓄,賣了兩家店、兩套房,親戚朋友也捐了一些,但無論怎樣都不能挽回了。雖然請了好的醫生,治療恢復效果也還不錯,但是後遺症也很多,比如下雨天傷口癢。

一、車輛為什麼強制報廢

  1. 車輛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和里程數的增加,車上的每一個零件都會有損耗,就算更換組件,也不能保證車輛的安全,所以就需要強制報廢。

  2. 還有一些車出現過大的交通事故或者本身就存在質量問題,就算修好或者換零件還是會存在安全隱患。

  3. 車型已經停產,車的配件已經都沒有了,不配套的零件也會對車輛埋下隱患。

車輛報廢都是有依據的,都是為了人們的安全著想,我們應該理解和支持。

二、農村人為什麼要買報廢車輛?

  1. 為了省錢。很多農村老人,一輩子養車了節儉的習慣,覺著有車能開就行,辛辛苦苦掙錢不容易,買新車挺貴的,好好地車說扔就扔了,多浪費啊,有車就湊合著開吧!

  2. 僥倖心理。農村人很多就覺得哪有那麼巧,“萬一”就恰巧發生在我身上呢,你看鄰村的張三、李四的車都是買的報廢車,都開幾年了也沒事。

三、我們該怎麼做?

  1. 農村的年輕人要認識到報廢車輛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可能出現的後果,不僅自己不買也不開報廢車輛,也要給身邊的老人說明報廢車輛存在的危險,也不能將自己的報廢車賣給別人。

  2. 相關部門加強對農村報廢車輛的購買以及使用,一方法加大對無證駕駛以及駕駛報廢車輛的處罰力度,另一方面增加對報廢車輛的補貼。

  3. 作為老人,我們應該聽取子女的意見,有問題及時溝通,報廢車輛規定肯定是未來大家的安全著想,不可固執己見,心存僥倖心理。

結語:報廢車輛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我們自己要重視起來,千萬不能覺得概率小就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有句老話說的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意外來臨,將是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一輩子的痛,以往的教訓千萬要引起重視。農村人也不要因為報廢車在農村沒人管,就購買、使用報廢車輛,既是對自己不負責任,也是對他人的不負責任。

我是農村土生土長的伊人間,看完點贊轉發讓更多人看到吧!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留言補充。


伊人間


咋天村裡二狗開的店,整了一個很大的廣告牌子,這個廣告牌子很高大,是插在地上的那種,使用的是方剛和角鐵製成,重量是非常的重,不得已二狗從鄰村找來了一輛吊車,把這個廣告牌子給吊起來之後在進行固定。大家對於吊車、挖掘機都是天生感興趣,閒著沒事的都圍在二狗那裡看吊車操作。這吊車是一輛相當破舊的車,大家紛紛猜測這吊車的年限,有的說是八十年代的,也有說是九十年代的。當然最後有人按耐不住好奇心,上前去問了個明白,這破舊的吊車還真的是八十年代的老物件。

八十年代的吊車,現在居然還能夠使用,還能夠掙錢,這樣的情景在農村還非常的多見,其實不止是吊車,還有其他很多破舊的已經過期、報廢的車輛,經過改裝之後,在農村還有用武之地。像一些專門從事拉土方的改造車輛,有的是好多車輛配在一起之後製作而成。堅固結實耐用,不怕哪些坑坑窪窪的路段,也有一些其他的報廢車輛,每天依然穿梭在農村的道路上,啥證也沒有啥也不怕,一副混不吝的模樣,這些報廢車為啥在農村很有市場,不是應該被淘汰掉的嗎?

從城市到縣城最後到農村,這樣的階段化在車輛上面,是提現的淋漓盡致。很多在城市之中的車輛淘汰之後,會首先進入到縣城,磕磕絆絆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又會轉手的賣到農村,在農村一般情況下就會使用到壽終正寢。這跟實用性有很大的關係,像一些農用機械,或者是一些特種行業的車輛,尤其是在農村有廣闊市場的車,還是用途很廣的,不用上路,基本上都是在附近幾個村裡轉悠,不外出、不上路,自然也就不怕被逮住。

農村存在的這些報廢車,雖然使用年限上是已經到來報廢的時候,但很多車輛並沒有因為年限而失去應用的作用,很多車輛的機動性和其他各個方面,還具有很好的使用作用,在農村這個特殊的地帶,完全可以發揮餘熱。創造自身的價值。而且這些車輛作為報廢車,是啥也不用買、啥也不用辦理的,什麼年檢、保險統統沒有,只要能開就行。而且足不出鄉鎮的特性,也讓這些車輛在農村廣泛的存在。

但這些車輛是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的。即便還有不錯的機動性,但由於年限已久,很多零部件也都會出現老化,隱患是相當大的。隨著汽車的普及,價格也不在高不可攀,像作為交通工具的小汽車,在農村已久很少有人在買報廢車使用了,這些報廢車那裡也不能去,只能當作三輪車在附近轉悠,適應性不強也成為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在農村比較多的報廢車,很多都是一些工程、特種車輛。和一些農機車輛為主。而像代步的小汽車,報廢車輛變得也越來越少了。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棒奔霸


周老冒今年剛剛六十歲,大概五十多歲時老伴去世,那會兒的他為了再找老伴搭夥過日子,於是買了一輛表面看起來很光鮮、價格卻才一萬出頭的二手車。

周老冒自從買了車後,直接去駕校學習,考取了駕駛證,於是每天上下班開著自己的二手車到十幾裡之外的礦山打工,還別說,真就比摩托車拉風,很快老冒就把礦山上一個比他小六歲的開卷揚的離異娘們給忽悠到手,從此兩人住在一起,每天開車上班、下班。

誰知道車開了才一年,對車沒有認知概念的老冒才從朋友口中得知:車輛行駛超過60萬公里屬於報廢車輛。原來他在買這輛車的時候,車即將報廢了,再加上自己一整年天天開車,除了上班還開著到處得瑟,經常拉著比自己年輕好幾歲的新老伴出去浪漫,於是車到了報廢的里程。

既然車報廢了,但它的性能都還不廢啊,還是可以開著上下班的,只不過再也不敢拉著新老伴去城裡玩耍就是了,村裡其實有很多人開著二手車上班下班,反正礦山道路是山路,只有一截是公路,為了躲避在那一截公路上被交警抓到,村民們會選擇早出晚歸的方式,基本上都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然而報廢車輛買不了保險,少了風險保障,開車需要非常謹慎。只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道理啊,周老冒有一天下班時,在下坡路拐彎處一不小心把騎電動車的一個上夜班的女工人給颳倒了,還好大家都認識,老冒求人家受害者不要報警,兩人協商私了,結果把人家送醫院檢查後發現腳踝裂縫,這下子治療加務工費,周老冒賠償了有兩三萬。

結果周老冒新老伴看到這種情況後,第二天便搬出了周老冒的家,致使老冒又成了孤家寡人,失財又失人。

所以農民開報廢車的安全係數太低了,一是車有可能出現故障,給自身和他人帶來安全隱患,二是如果在路上被交警抓到,不僅僅沒收車輛,還要進行罰款,三是買不了保險,萬一出什麼事的話,沒有保險兜底,自己損失太大難以承擔。

不建議農民開報廢車,那是一種變相賭博,萬一賭輸了就會有很大的損失。


悠然見東山


在我們農村確實有很多人在使用報廢車輛,而在使用這種車輛的都是些沒有駕照的人。因為只要有駕照的人都知道,駕駛報廢車輛的嚴重後果。

農村人都很樸實,節儉,特別是60後,他們都認車輛能發動就行,安全意識淡溥,都抱著狡幸的心理。

不用看,在農村只要你聽見比拖拉機還響的聲音就都是報廢車輛。沒有了消聲器的麼託車那聲音確實不捂耳朵不行。只有喇叭不響渾身都響的四輪時常也在汙染農村的環境。

我開車在村道上行駛,只要看見有報廢車輛駛來我都心驚肉跳的,生怕自已的車輛被吻一下。

農村人生活節儉是好事,要讓他們自覺放棄使用報廢車輛並不現實。解決這難題的辦法只有政府職能部門在對農村加強宣傳安全教育的同時對所有報廢車輛強行清除。


還沒轉過磨來


危險,該立即整頓!

這是我的感受,也是明確的想法。其實,這種現象在農村實在太普遍了,因為農村面積較大,管理出現了漏洞,也就形成了這樣的局面。對於那些還在使用報廢車輛的村民來說,他們不會把報廢車輛開出村子,只是在村裡使用。但是可以想象這些報廢車在村裡道路上行駛是非常危險的。

在我們村裡,我就見到一兩特別特別老的農用貨車。那輛車給我的印象特別的深,我記得我還才十歲左右的時候,就看到過那輛車在我們村裡跑進跑出。這輛車主要是拉磚塊、砂石料、水泥等建房用的材料,而且這輛車一拉就是二十多年。前陣子看到那輛車的時候,已經是鏽跡斑斑,整個車身已經看不到整塊明顯的油漆了。汽車的前保都已經坑坑窪窪的,甚至鏽出一個個大洞。即使這樣了,這輛車還是在路上飛奔著。

其實,如果大家也看到那輛車,也覺得有必要報廢掉,不能再開了。其實,這輛車看似破破爛爛,但是確實一輛紅車,至少他有保險。反而有一些小汽車,看著像新的一樣,但是很多都是黑車,明目張膽的在大街上穿行。農村這樣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呢?

一、圖便宜,為省錢。雖然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裡有一輛小車,還是非常方便的。不管是你處於攀比,還是為了實用。家裡有小車,肯定是很方便的。在這樣的原因下,很多農村就開始打聽這種二手車,甚至一些黑車、報廢車。因為這些車便宜,只需要花幾千塊錢,就可以買一到一輛車,而報廢車有些只有幾百、千把塊錢就可以買到。這樣的車買來,就把它當牛一般使。只要能開動,就將就著開。而且這樣的報廢車,肯定是買不到保險的,所以都是一些黑車,甚至都是一些無駕照的年紀大的人開。

那麼為什麼要整頓呢?

一、安全考慮。現在的農村,雖然比不上以前熱鬧,但是街上還是有不少的行人走動。可以設想,這些沒有任何保證,不經過年檢的報廢車。它們可能出現的剎車失靈等各種故障是最多的,而且開報廢車的人,甚至連駕照都沒有,各種駕駛技術不正確,非常容易出現事故。這些人開著報廢車在村裡橫行,就是對他人安全的無視。萬一出了什麼,很可能也是擔不起責任的。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一、遠離、勸誡,或舉報。在村裡,我們要遠離這樣的黑車。一般來說,村裡誰誰來著報廢車,大家都是知道的。平日,就遠離這樣的車,並且好心的進行勸告,將報廢車正常處理掉。若不聽勸阻,就直接舉報掉。


著迷大鄉村


我覺得使用報廢車輛對自身跟他人都造成了潛在的危害,而且一旦出事還非常的被動!就拿我身邊的真實例子來說吧,前兩天我們村上的一個人開著報廢的三馬車去買化肥,結果不小心撞到了別人的車上。人家車主不願意了,雖然車買時是二手的,自己還開了一年多,知道他開的三馬是報廢的,而且還沒有駕駛證,人家車主死活就是不要被撞的車了,還要一萬塊錢。我們村這個人呢比較老實,正好又跟妻子鬧彆扭分居,妻子在縣城裡不回家,他則在家裡陪伴老母親,出事後既不想讓妻子知道,怕更加瞧不起自己,又害怕老母親為自己擔心,就乾脆拿出了一萬塊買下了那輛被自己撞壞的二手車!結果這一買車不要緊,當時被撞的車上還有另外一個人,人家見他花錢買了車,覺得他傻而且又是開的報廢車,還沒有駕駛證,又訛上他了,就說自己被撞後身體不舒服,也要錢去看病,不拿錢的話就去告他。我們村上這位老實人實在沒辦法,只好找人去疏通處理!所以奉勸大家,千萬不要開報廢車出門了,真要出了事,那可真的就麻煩了,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鄉村小西媽


在農村,有很多已經報廢的車輛還在使用,對此你有什麼想法?

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的,報廢的車輛再此使用的話,不管是在城裡還是在農村都是有很大的危險的,風險等級很高的。


我們知道報廢的車輛一般是車輛時間年限已經到了,或者有的車輛本身是事故車,發動機損壞返修等等。報廢車輛最大的危險就是車輛安全性能大大降低,什麼剎車系統、油門系統、傳感系統、車身、電器、車子線路老化等等,報廢車輛行駛在路上就像一顆不定時ZD,可能隨時會有風險的。

報廢車輛嚴格來說是不準上路的,農村人以為在在農村開沒有交警抓,就認為在農村開報廢車輛是安全的,但是我告訴你,你最要擔心的是發生車禍。對於報廢車輛是不能買交強險也不能買第三者商業險,這樣萬一出了車禍,你拿什麼賠償和治病呢?

真的,不要因為農村缺少監管你就去開報廢黑戶車輛,這樣對於你家庭和對於其他農民群眾也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不要有僥倖的心理,不要玩火自焚。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在農村使用報廢的車輛,都習以為常了,因為農村人對保險意識淡薄,對將報廢的車輛還在使用中,農村道路寬敞,如果不上到國道去,在本屯子裡或者串屯走動,基本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農村人買輛車也不容易,使個十年八年的就報廢了,也是覺得可惜,所以大部分都在使用中。

使用報廢的車輛,這種車輛上不了保險,只是養車有各種費用,油錢,修車的費用,這就萬事大吉,開這樣的車根本上不了道,如果想上道就得早晚出去,躲避警察。其實報廢的車使用,車輛車的各種零部件,已經造成一定的磨損,還有發動機的各種功能,已經磨損到極限,報廢的車輛,修車也是難題,如果哪個零件壞了,都得直接換零件,根本修不了的,報廢的車開起來稀里嘩啦,渾身上下沒有好地方。

有一點農民這塊沒整明白,如換一臺新車,雖然每年交保險,按照車的價格交保險的,比如花10萬塊錢買的車,一年交4000塊錢保險,如果買便宜點的車,一年也能少交點,交保險的車隨便上路了,也不會躲避交警的追查。但是新車有一點好處呢,那就是一年的修車費用基本是沒有的,最起碼三年不用修車,這樣能省下一筆錢,再說有保險以後,如果真的出現刮刮碰碰,那就由保險公司負責任,那個時候你才知道交保險的重要性。

如果沒有保險,出了事故,把人刮壞以,都得自己承擔一切費用,如果出現大的交通事故,那會把自己家弄得傾家蕩產,一輩子都翻不了身了,還在使用報廢車輛的人們,要三思而後行,不要有僥倖的心理,一旦出了事故,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三農剛子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我看了這個問題以後,馬上就有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看法,下面把我的看法分享給大家。

第一、如果你說的報廢車輛是指無法通過年檢,屬於已經到達國家強制報廢年限的一類,那麼如果這種車輛上路的話是屬於違法的,而且是及其危險的。因為已經到達強制報廢年限的車輛,車況一般都比較差,車輛機械性能下降嚴重;而且這類車輛不能上保險。所以一旦上路的話吧,不管是對司乘人員還是路上人員都是毫無保障的。所以如果農村有親朋好友在開這種車輛的話,還是趕緊勸他不要開了。

第二、如果你說的報廢車輛是‘’偽報廢‘’,那麼這種車輛確實可以上路,而且不存在第一種說的違法情況。那麼什麼是‘’偽報廢呢‘’?我是這樣理解的。

在農村,現在私家車保有量也不低,所以駕駛員也非常多。期中不乏新手,平時難得開,技術很不熟練,這就導致事故率也比較高。所以經常會看到節假日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故,有些還被撞的面目全非。那麼,這其中撞的比較厲害的車在很多農村人看來就成了報廢車。當然這其中是有撞報廢的,但是大部分是修好還能繼續使用的,這就是我認為的‘’偽報廢車‘’。因為農村人家庭經濟條件都比較普通,不可能一出事故就報廢,而且這類車如果修復得好的話基本上不影響使用,也能正常上保險,所以這類車在農村確實挺多的。

綜上所述,我覺得這個車子要是涉及第一點的,那麼要堅決抵制;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麼可以考慮自身綜合因素,決定是否繼續使用。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小島坤哥


大家好我是二笨!

在農村,有很多已經報廢的車輛還在使用,對此你有什麼想法?我的想法是:

第一 農民節省樸實捨不得或者沒有錢來換車,農村人普遍經濟條件較落後,生活貧窮而節省,換一輛車對農民來說開支也不小,買了車時間長了又捨不得報廢,他們只知道車子能發動起就可以開,其他不管。

第二 報廢車輛對環境的汙染,報廢車輛排放已經不達標了,車的響聲比拖拉機的聲音都大,排放的都是大量黑色煙霧,這樣對農村的莊稼環境影響也很大。

第三 車輛的安全隱患,報廢車輛隱患多,其操作靈活性、穩定性、制動性能等大大降低,隱患處處存在,嚴重威脅著過往車輛和行人的安全。

第四 報廢車輛肇事無保障,一旦發生事故,因無牌無證,車輛不值錢,又沒有保險,所以交警很難處理。

最後希望朋友們,報廢車輛堅決不能開,也希望政府部門在對農村加強宣傳安全教育的同時對所有報廢車輛強行清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