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链计划会不会终结5G和移动运营商?

实话实说不吐不快


星链计划会不会终结5G和运营商,取决于一些前提条件:

一,星链计划如期完成,可以为全球任何一个国家提供全球无死角的通讯信号,速度高于现有5G的理论数据,

二,收费标准,落实到用户个人时,收费标准是普通消费者能接受得了,消费得起,最高与现有5G收费持平,没有门坎,

三,接入星链的操作流程简单易行,可以在网上完成申请接入、交款等全部操作。

如果星链能做到这些,5G将很快退出市场,运营商就该关门大吉了。


修道之谓教


相反,马斯克的星链建设完成之后,说不定马斯克还会和中国运营商达成协议,用于星链和传统的运营商网络互通结算的技术。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理解马斯克的星链网络就是一个全球性质的移动运营商好了,只不过这个运营商的“基站”是在天上的部署的。


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本身并不是要摧毁全球的运营商,而是希望能够在运营商无法建设网络的地方也可以提供网络信号。因为不管是4G还是5G,移动上网都依赖于地面的基站,因此移动上网的范围是有限的

例如我们经常在一些偏远的区域会发现没有4G信号的情况,例如在一些深山老林、汪洋大海,基站的建设是需要条件的,基站的覆盖也是有限的,但是天空是无限的,因此通过更高的天空来传递网络信号,的确是一个很棒的主意。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是马斯克独创,而是很早就有了,之前在公海上邮轮就可以支持卫星上网,星链计划只是拓展了原来的方式。


不过,以星链这种方式提供互联网依然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主要的卫星和地面之间存在着厚厚的大气层,大气层传输是人类不可控制的,复杂的天气情况会对卫星信号造成比较大的干扰,所以上网的带宽可能不会太大

其次,如果是市内的情况使用星链上网也不可行,每一栋大楼就像一个屏蔽场,会屏蔽卫星的信号,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室内GPS几乎就不能使用,所以通过卫星上网也不是没有场景上的缺陷。不过4G或者未来的5G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时延可能也是问题,使用过卫星上网的同学应该都清楚,卫星上网的时延还是比较大的,并不像传说中的理论数值那么完美。对于低时延的工业物联网应用,星链的卫星信号需要从地面到卫星再从卫星回地面两次穿越大气层,这个时延肯定是要比5G大的多,所以对于5G的uRLLC应用,星链计划也不能弥补。

最后就是,星链计划的所提供的上网服务的价格会很贵,毕竟马斯克投入了那么多资金,未来的维护资金更大,这些都是需要收回成本的,所以即使通过星链来上网,这个上网的价格我觉得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


所以,我更倾向于星链计划可以说是对运营商4G/5G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在陆地基站可以覆盖的地方,5G提供高速的上网,在5G覆盖不到的地方,星链提供准高速的上网,陆地和天空结合,最终是万物互联的世界。


IT老菜鸟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星链其实和5G不会发生冲突,和现在的基础运营商也没有太大的冲突,会受到星链计划比较大的影响的会是一些卫星通信运营商。

星链计划和5G并没有冲突。

星链计划是否会成功,以及实际体验速率如何,暂且不论。就应用场景和用户对象而言,和传统的基础运营商(比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并不会有什么什么冲突。


马克斯的星链计划是计划发射1.2万颗卫星,计划提供全球性的卫星接入宽带。但是就应用场景而言,星链计划主要还是给一些地理位置无法建设基站的区域提供卫星接入的宽带。现在我们提到的基站,其实是陆地公众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部分,基站建设和地理位置息息相关。一些区域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无法建设基站,或者是成本过高运营商不愿意建设基站。这些区域包括山区、草原、沙漠、海洋等地区,而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运营商由于不愿意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所以一些农村区域也没有基站覆盖。

在这些无法由基站提供宽带接入的地区,可以使用卫星进行接入。传统的卫星通信的成本比较高,价格也比较昂贵,马克斯的星链计划主要是面对这样的场景。

在城市区域,由于建筑物密集、建筑物本身的阻挡,卫星通信这种高频的、几乎是直线传播的通信技术,就不是很适合了。

这里其实可以参考5G之中的毫米波和厘米波的区别,星链计划基于卫星通信,是完全毫米波的技术。

星链计划不管如何,成本都会高于非卫星传统运营商。

现在运营商的宽带网络建设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网(光纤、电话线等),一部分是无线通信网络(2G、3G、4G、5G)。

还有一些卫星通信的运营商,使用卫星给用户提供语音和数据业务。

现在就组网成本、运维成本,每字节成本来看,固网最低、移动通信通信网络则比较高,而卫星通信则会更高。

成本决定了价格,即使是星链计划降低了卫星本身的成本、卫星发射的成本,单位字节的成本也会高于基站的成本。

就价格来说,马克斯的星链计划注定无法提供廉价的宽带接入,这是它无法取代传统意义上的直接原因。

即使是马克斯的星链计划,也必须和传统的运营商的网络进行连接,而不是取代。

现在的互联网上的服务提供商,他们的数据中心也好,还有运营商的idc机房托管也好,主要还是基于大大的小小的运营商的物理网络而存在的。

马克斯的卫星通信,并没有互联网的资源,所以也必须要和各个运营商之间进行连接,因为服务器都是在运营商的网络之中。

对于这点,其实大家也可以参考开始的时候的中国移动的固网,就知道运营商之间互通的成本如何了。马克斯的卫星通信网络,必须向各个运营商之间,支付高额的网间结算成本,而且由于也属于跨网络访问,时延也会比较高。

总而言之,马克斯的星链计划,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运营商,没有什么大的冲突,也谈不上取代,对于整个星链计划而言,主要还是给一些基础运营商无法提供服务的区域以及用户使用,价格也必然比传统的运营商的宽带接入费用要高,象一些天真的用户想象的,马克斯的星链计划来了,上网就不要钱了,这完全是梦想。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通信一小兵


首先先交代下背景。2015年1月,马斯克宣布SpaceX计划将约1.2万颗通信卫星发射到轨道,这一项目被命名为“星链”(Starlink)。

星链计划是对SpaceX公司的starlink计划的直译,顾名思义,就是借助卫星的链接计划。

用一句话来总结这个计划就是:

通过一个由太空中能够相互链接的卫星组成的星座为全球提供5G级别的高速互联网服务。

这里的链接,指的是星地互联和星星互联。结合目前遍布全球的地面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未来以高空气球和无人机为代表的中继平台,覆盖全球且速度超快的网络成为了很多人的梦想。

通过一个由太空中能够相互链接的卫星组成的星座为全球提供5G级别的高速互联网服务。

我认为星链短期内不会对5G产生什么影响,会与5g共存,因为在民用通信领域,我们普通人根本用不到。

星链可以说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我国的近地轨道通信卫星星座计划(虹云、鸿雁等)也应该提速了!


你听好我来说


会,目前的技术来说,国内5G如果全覆盖的话,相对4G基站来说,5G基站要更加密集…建设成本将会空前巨大…而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是在建立空天网络…直接跳过5G建立6G网络…在这方面,美国已经远远的把我们甩开了…


让黑科技改变生活


马斯科星链计划是卫星是全球覆盖,初始发射12000颗卫星低密度覆盖,最终要发射50000颗才能真正全区域信号,发射成本(天文数字),卫星成本(天文),维护成本(天文),那庞大的规模最起码全球国家都跟上去统一建设,关键是,中俄铁定不会参加并网,欧洲有自己地上组网能力再有也怕绫镜门也难参加,非洲穷不会参加,五万颗卫星只服务美国,让全部美国电信公司资产加起来够发射几颗?或者产生费用要破产多少电信公司?美国最迫切的技术应该是怎么把卫星象汽球一样固定住只在美国上空飞。不然五万颗卫星飞在别国上空别人不鸟你不给你钱啊!这个计划很象讲个美景套融资的硅谷梦!还有马斯克是画蓝图的高手?甚至把美国的高铁梦画得无影无踪了!美国不会算账吗?


下一次旅行


百度下我们国家有多少家公司发射过卫星吧[捂脸]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基本被中美两国瓜分殆尽


绕池游88


写故事,上市圈钱。然后破产。跑路。如果可以美国会怕华为,早就吹出地球了


永纯de


马自己说了,5g适合高密度地区。而低密度地区5g的部署成本太高,甚至根本没法部署,比如海上。


用户76916521490


现在已经发射 了60颗,通过专业相机就能看见天空一排小亮点,我在想的是发射1.2万颗小卫星,会不会对之后的航天发射产生影响,毕竟全球都是卫星,一不留神撞上就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