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的防控服務是提升基層治理的契機

為了加強疫情防控,北京市對社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加上部分人員居家隔離觀察,不可避免地會給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影響,朝陽區大屯街道盛興物業黨支部和相關社區黨支部聯合起來,只要居民提前微信下單,就能為居民定期送菜,解決群眾的後顧之憂。(3月25日《北京青年報》)

利用先進技術實行“點面結合”的服務,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間並不鮮見,既達到了管理的目的,又提高了服務的能效。比如在北京一些社區,通過採購和運用智能可視門鈴,第一時間安裝在轄內每戶居家隔離人員家門口。這種門鈴集身份識別、移動偵測、逗留報警、強拆報警、可視通話等功能於一體,利用Wi-Fi遠程連線,與工作人員手機綁定,使用起來十分方便,既可以在不侵犯隱私的情況下,對居家隔離的人員進行很好的管控,又可以即時提供包括購置生活用品等點對點的服務。

智能服務,部分地方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嘗試,但受惠的對象極其有限。比如針對空巢老人居家醫養的難題,一些街道和社區為出行不便的老人免費試點安裝了“一鍵呼叫”智慧系統,老年人通過此係統,不但可以接打電話,還可實現一鍵呼叫急救、一鍵呼叫家醫、一鍵呼叫便民服務等功能,也能通過隨身攜帶的便攜器,遇到走失、摔倒等突發事件,也可以及時獲得救助。技術改變生活,提高了服務與管理的效率,讓管理更加高效,也讓服務更加快捷,既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實現了服務的精準。

有了技術的輔助,對人力的需求量就會得到下降,之前需要大量人員做的事情,現在可能一兩個人就能完成。以此次防控為例,如果沒有采取可視門鈴等技術手段,人防的成本既高且存在很大的漏洞。除了要求被隔離的對象高度自覺,安排專人值守的空檔期潛伏著失控的風險,無法像可視門鈴那樣確保無縫銜接。在對象數較少的情況下,人海戰術還能應付,若是受眾較多而任務繁重,幾乎很難勝任,同時還會漏洞百出,顧此失彼。

技術支撐下,大量的人力資源就可以得到更為專業而精準的運用,一臺電腦就可以連接千家萬戶,及時收集和反饋各類訴求和需求,並根據網格管理的模式,及時調配和使用人力資源,在第一時間把服務送到家門口。這個時候,基層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優化和升級服務上,比如可以通過聘請志願者,或者委託第三方服務公司來完成。讓專業人幹專業的事,把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既提高了為民服務的效率,又減少了疫情感染的風險,同時又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配合,可謂一舉多得。

智能化所帶來的便利,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對傳統的社區服務和基層治理,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作為疫情防控中最基礎和重要的兩條戰線之一,社區防控的能效度是對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檢驗,也決定著疫情防控最終的成效。在封閉化管理的模式下,無論是微信下單式分類服務,還是“一鍵呼叫”智慧系統,抑或全覆蓋式的可視門鈴技術,這種模式都可以複製,也應當得到延續。有了這些分類分層和精細化的服務模式,諸如“空巢老人無人問津”的社會悲劇不會重演,每個家庭的個性化需求也能得到滿足。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必須從基礎和基層做起,從點滴和細節落實。顯而易見,無論是針對空巢或者獨居老人的“一鍵呼叫”系統,還是疫情防控期更高級的可視系統,都是優化和升級基層治理的有效嘗試,並取得了突出的成效。當務之急,就是把疫情防控的特殊之舉常態化,借好“智力”,用好“智慧”,以人為本走好群眾路線,基層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就會不斷提升。(四川省營山縣綏安街道辦事處 唐偉)


“智”化的防控服務是提升基層治理的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