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见经传的“小飞机厂”,阿拉多飞机公司和它的飞机们

说起阿拉多公司,在德国众多名声赫赫的飞机大厂面前,这只是一个卑微的小飞机工厂,殊不知这也是一个在一战时期就已经建厂制造飞机的工厂,在一战时期专门为德国海军生产水上飞机,一战结束后众所周知德国输掉了这场战争,随之而来的《凡尔赛条约》将整个德国的航空工业连根拔起,军用航空工业的发展是被禁止的。而作为军用飞机的制造商,工厂陷入了困境,一直到1921年工厂被海因里希·吕贝收购,正式恢复了水上飞机的设计,并在1924年取得了民用飞机的制造与出口许可。1925年,工厂改名为阿拉多贸易公司;当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蓬勃的野心让他试图重振德国航空工业,德国的军用飞机设计也就按部就班的开始进行准备,但当时还没有撕毁《凡尔赛条约》,所以德国的军用飞机设计只能在暗地里进行,阿拉多制造厂明面上还是进行民用飞机的设计并改名为“阿拉多飞机制造厂”。

很快阿拉多飞机制造厂向德国空军交出了第一份满意的答卷,阿拉多Ar.65是第一次大战结束,德国空军开始重建后所装备的第一款在当时称得上是“现代战机”的战斗机,阿拉多Ar.65战斗机近似于其前身Ar.64的放大版。使用了功率更大的宝马6型V型发动机,能够提供750匹马力。于1931年机型了首飞。最初制造的A、B、C三种型号只有轻微的结构差异。

名不见经传的“小飞机厂”,阿拉多飞机公司和它的飞机们

Ar.65型双翼战斗机,是一战后德国空军装备的第一种较为先进的双翼战斗机,是德国空军第一种主力战机


从D型开始的量产机在1933年进行了改进设计,而E型和F型都取消了原先具有的能够垂直放置6枚炸弹的功能设计。

名不见经传的“小飞机厂”,阿拉多飞机公司和它的飞机们

进入德国空军服役的Ar.65型战斗机,这型飞机虽然很快就被取代,但仍有很大的意义,有些飞机甚至服役到二战


Ar.65同之前推出的Ar.64都在德国空军中被装备和使用。除了作为主力战斗机,Ar.65还被作为教练机所使用。在1935年德国宣布军备重整宣言时,Ar.65已在德国空军中只占到很小的一部分,并且很快被更为先进的He.51所替代。有一小部分的Ar.65一直服役到二战时期作为滑翔机的拖拽机使用。

Ar.80是阿拉多公司设计制造的一款下单翼战斗机,与梅塞施密特公司的Bf109一起竞争德军新一代战斗机的合同,但飞机设计趋于保守,飞机虽采用单翼机,但起落架为固定式 。在飞行速度,和机动性上也不如Bf109。

名不见经传的“小飞机厂”,阿拉多飞机公司和它的飞机们

Ar.80战斗机,采用了下单翼,固定式起落架,发动机采用了英国罗罗公司的茶隼发动机,在项目争夺上败下阵来


Ar.80制造出了三架原型机,但很快在经过一系列的对比飞行过后,Bf109拿到了德国空军的订单,Ar.80的计划也就被终止了。

在战斗机项目失败之后,心灰意冷的阿拉多公司开始研制自己最拿手的水上飞机于1936年开始设计Ar196飞机,计划用于取代当时仍在德国舰队中服役的已经过时的亨克尔He50水上侦察飞机。不同手当时大多数国家的海军的水上飞机,Ar196拥有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大部分采用金属框架结构。该机生产型采用BMW(宝马)123K星型9缸960马力发动机,空重量2990千克,满载重量3730,属于轻型水上飞机。以往带着双浮筒的水上飞机在飞行中都有很大阻力,机动性能也不高,但Ar 196受益于流线造型和强劲的发动机,造就了其出色的推重比!标准高度4000米时的最大航速310千米/小时,让同等级别舰载水上侦察机望尘莫及Ar196还具强大的攻击能力,1941年,两架Ar196飞机以航炮和机枪攻击一艘皇家海军潜艇,使其被德国海军俘获。其出色的性能得到了德国海军的青睐,装备在了德国海军的各种大型战舰上。主要负责侦查,以及反舰等任务。

名不见经传的“小飞机厂”,阿拉多飞机公司和它的飞机们

服役后的Ar196型水上飞机


战争开始时,Ar196飞机刚好完成其所有试验而正式服役。第一艘装备该型飞机出海的军舰是“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随后纳粹德国的军的所有其他主力舰和重型巡洋舰都配备了Ar196,包括“俾斯麦”号战列舰。福克公司和SNCA公司也曾为德国生产了几种Ar196飞机的改型。Ar 196其火力也不弱,其装备了两门20毫米机炮,已超出了一般水上侦察机的范畴,在天上和钱来的英国轰炸机进行一下狗斗也是没有问题,对舰对商船袭击也得心应手,具备一定反潜作战能力,执行舰队周围侦查警戒任务,最危险的任务莫过于在两舰“对刚”之时,为“母舰”指引火炮锁定目标。

名不见经传的“小飞机厂”,阿拉多飞机公司和它的飞机们

正在进行试飞的Ar196水上飞机,飞机上的代号为民用代号,设计仍采用三筒设计,后期使用中改为双筒设计


小型的阿拉多196飞机是非常成功的设计,是德国海军的“眼睛”。它不仅担负着舰队火炮确定目标位置的危险任务,而且还履行着在英吉利海峡的海上营救和在比斯开湾上空独自海岸巡逻等各种任务。Ar196飞机配备在德国的主力战舰上,效力于欧洲各个海上战场。这是同期最好的水上飞机之一。

Ar.197是为了专门在德国海军的格拉夫-齐柏林号航母(该航母在二战之前已经完成了70%,但为什么没能完成一直众说纷纭,也有说是戈林的干预,这倒和意大利的航母命运何其相似。)上作为舰载战斗机使用而要求设计的。阿拉多公司以Ar.68H的机体并改使用全封闭式座舱为基础进行设计。


名不见经传的“小飞机厂”,阿拉多飞机公司和它的飞机们

Ar 197的初号原型机V1以Ar 68H为基础,采用全封闭式驾驶舱和三桨叶设计,并装备了戴姆勒-奔驰DB600A倒V形发动机,但还没有安装作为舰上战斗机的相关设备。而第二架原型机Ar 197 V2改为使用BMW 132Dc星形发动机并加装了弹射器插槽、拦阻钩等舰上起降装置。V1和V2在1937年春进行了试飞,而第三架原型机也在同年夏季制造完成,V3继续采用动力输出更高的宝马星形发动机,并配备了2挺7.92mm机枪和1门20mm机关炮等武器,同时机体下方还可以加挂4枚50kg炸弹或副油箱或烟幕散布装置。

名不见经传的“小飞机厂”,阿拉多飞机公司和它的飞机们

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已经几乎完成,但知道二战中也没有加入到德国海军中,其配套的舰载也就统统废止了


Ar.197在完成性能测试后没有被选择为标准量产型战机,当时海军认为当齐柏林航母建造完成时,双翼的Ar.197的性能已经不能达到作为先进舰载战斗机的要求,所以在1939年时准备转而采用Me.109T型或Ar.197的后继型号。

在这之后阿拉多公司研制了Ar.232运输机。Ar.232运输机大约仅生产了30架,而且服役时限也很短。根据最初的设计要求,Ar232V1和V2型原型机安装的是两台BMW801式星形发动机。然而,随着使用同样发动机的Fw190战斗机的投产,发动机明显短缺。阿拉多公司改用四台动力较小的BMW-Bramo323R发动机来完善其V3型和后续的飞机。

名不见经传的“小飞机厂”,阿拉多飞机公司和它的飞机们

Ar.232运输机,阿拉多公司制造的飞机颇有超前意识。


Ar.232运输机的一个独特特征就是它设计了两套起落架装置。普通的作业微用前三点式主起落架,但在崎岖不平的地面上装载和滑行时,主起落架向上收起,降低机身,使飞机能够直接从货车装卸货物,并使用机身下方的11对小机轮进行移动。共有8架Ar.232B-0预生产型飞机服役,其中的第一架也被称为Ar.232V4型,1944年有4架B-0型飞机加入了苏联上空执行特殊任务的Ar.232A型飞机的行列,它们从位于芬兰和挪威的基地起飞执行任务。其中的一架B-0飞机在莫斯科附近执行一项隐秘任务时坠毁。

名不见经传的“小飞机厂”,阿拉多飞机公司和它的飞机们

例如中央翼盒结构的上单翼、尾部的货物装载坡道尾门已经成为了现代军用运输机的标准设计


Ar.240飞机是一种很先进的设计,安装新型武器系统,利用最新的安全动力研究成果,拥有良好的座舱增压设备和一个独特的安装在尾部的制动装置。阿拉多公司早在1938年就开始了研制。最初的实验飞行是由Ar.240V1和V2飞机实施的。设计师改进了前两架飞机极不稳定的飞行特性。该飞机在没有完全改进完毕之时,就执行了一些侦察任务。其中有几次任务是在英国上空进行的高空高速飞行。紧随其后的Ar.240V4飞机,准备作为俯冲轰炸机,而且恢复安装了俯冲制动器,V3飞机上曾去除了这个制动器。V4飞机的各种试验都比较成功,公司认为侦察飞机还是最重要的。V5和V6原型机作为Ar240A-01和-02预生产型飞机进入德国空军执行任务,并实战检验,该项目计划却于1942年12月停止。阿拉多公司后来继续其研发工作,并于1943年测试了其Ar.240C型飞机。

名不见经传的“小飞机厂”,阿拉多飞机公司和它的飞机们

阿拉多公司设计的Ar.240双发重型战斗侦察机

Ar.240在飞行速度、升限、航程都十分先进,但在操纵性能上有严重缺陷。虽然耗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仅生产了15架,全部由驻芬兰的德军装备,未参加过实战。

名不见经传的“小飞机厂”,阿拉多飞机公司和它的飞机们

正在使用火箭辅助推进进行起飞的Ar.234喷气式轰炸机,火箭推进器在起飞后就会被抛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拉多公司生产的Ar.234型“闪电”轰炸机是唯一达到战备状态的涡轮喷气式轰炸机,也是军事航空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943年6月,原型机开始实施了首次飞行试验。1944年3月,Ar.234B系列轰炸机第一架原型机进行了首次试飞。1944年6月,第一架预生产飞机进行首次飞行。但就在飞行前两天,盟军已经在法国西北部登陆,此时盟军攻击的对象已经集中在德国上,因此,德国当局赋予了Ar.234型轰炸机超高优先发展权。1944年7月,德国应用Ar.234-V5和Ar.234-V7原型机进行了作战评估测试。尽管这些原型机依靠的是最初机型的车载起飞、滑橇着陆设置,但在试验过程中,两架原型机可以轻易地在遭到盟军战斗机拦截时逃脱。

名不见经传的“小飞机厂”,阿拉多飞机公司和它的飞机们

两架Ar.234的原型机


名不见经传的“小飞机厂”,阿拉多飞机公司和它的飞机们

Ar.234原型机起飞时用到的起飞车,升空过程中抛弃,降落时采用机腹的滑橇进行降落


在首批投产机型交付之前,Ar.234B-0型试生产机型已经投入作战。此后,两种首批投产机型问世,分别为Ar.234B-1与Ar.234B-2型,其中,Ar.234B-1型“闪电”飞机携带了副油箱,主要用来实施侦察任务;而Ar.234B-2“闪电”轰炸机具备了实施双重侦察与轰炸导航任务的能力。该两种机型共生产了210架.并于1944年9月装备德国特种战略侦察部队特遣分队。

1945年3月,德军计划摧毁撤退时没有来得及炸掉的鲁登道夫大桥。当时盟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德国空军普通的螺旋桨轰炸机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即使只是靠近这片空域就会被击落。德军派遣Me262护送8架Ar.234轰炸机执行炸毁鲁登道夫大桥的任务,每架都挂载一枚500千克重的炸弹。

名不见经传的“小飞机厂”,阿拉多飞机公司和它的飞机们

正在向鲁登道夫大桥投弹的Ar.234喷气式轰炸机,这种先进武器的出现实在是太晚了没能挽救第三帝国的覆灭


直至战争结束,德国共制造了224架这种轰炸机,这些轰炸机一直到1945年4月底还在执行作战任务,只有4架被击落。

阿拉多公司作为德国众多飞机制造巨头中一颗不起眼的“小厂子”,但他的技术和制造水平却完全不输给他们,设计出了如Ar.234、Ar.196这样的明星飞机,Ar.234更是创造了人类的历史。只可惜二战结束之后,阿拉多公司也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公司于1945年正式解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