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肉”字裡面兩個人?

  

為何“肉”字裡面兩個人?

   “門”字框裡兩個“人”,“一個”是出頭的人,“一個”是沒出頭的人;我們現在作人了,雞鴨豬狗等眾生是沒有出頭還沒有做人的“人”!

   人們常說“狗通人性”,那“狗”軀殼裡的神識和人是一樣的!狗雖然“披”著一張狗皮, 其實狗也有語言、情感,開心快樂,恐懼害怕,也有後代,它的語言、情感、跟人是一模一樣的,不過是因緣福報的關係披了張狗皮、做了狗!

  佛法因果律告訴我們:人與畜生同為輪迴六道中的一分子,畜生並不永遠為畜生,惡報盡時仍可轉生為人。

   佛經裡記載琉璃王滅釋迦族的故事,可為“殺業招感戰爭兵禍”的最佳證明:佛在世時,佛的族人—釋迦族住於迦毗羅衛城。某日琉璃王率兵攻打迦毗羅衛城。佛有神通,知道釋迦族過去世集體造作的殺業已經因緣會合,果報成熟,定業難轉。但為盡一番心,曾先後三次預先等候於琉璃王經過的路上,勸退琉璃王大軍。但是琉璃王到最後卻經不起臣下的再三慫恿,終於揮軍入城,大舉屠殺。佛弟子目連尊者,不忍釋迦族人盡遭誅滅,運用神通將釋迦族人五百攝藏在缽中救出來,不料五百人在缽中全部化為血水,營救不成,便向佛請示這事的前因後果。

  佛陀慈悲地告訴目犍連尊者:“久遠以前,有一個村落,村中有個大池塘,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魚。一天,村裡人決定將池中的魚撈盡吃掉,所以全村不分男女老幼都聚集於池邊捕捉。有一個小孩,本性善良,雖不吃肉,但見到活蹦亂跳的魚兒,便頑皮地拿著棒子朝最大的那條魚頭上敲了三下。當時的大魚就是現在的琉璃王,他所帶領的軍隊就是當時的魚群,捕魚的村人就是現在的釋迦族,而那個頑皮的小孩就是佛陀的前世,雖未吃魚,卻也因敲魚頭的果報而頭痛三天。”說完這段前世因緣,佛陀告訴大眾:“生、老、病、死、罪、福和因緣這七件事,即使是佛陀、菩薩聖眾,隱形分身也都無法逃脫。”並說偈言:“非空非海中,非隱山石間,莫能於此處,避免宿惡殃。眾生有苦惱,不得免老死,唯有仁智者,不念人非惡。”

  世尊說完此偈,座上無數聽眾,因聽聞佛所說之無常法要,深感悲慼,個個專心思惟佛陀的開示,不久即證得須陀洹果。

  《地藏經》雲:“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從無始劫來,眾生因一念不覺,起欲愛染著之心,所造罪業多如恆沙,故於六道之中輪迴不已,無法超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