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海教育:科技推動教育!“5G+互聯網”引領職業教育新生態

5G超高速率、超低時延、超密連接的特點,為破除不同社會子系統之間的障礙提供了可能,開啟了“萬物互聯”的大門,同時也將重構職業教育的內部和外部生態。北京深海教育負責人表示,“科技推動教育發展!“5G+互聯網”的到來,讓我國職業教育生態的發展又有了新的可能。”

北京深海教育:科技推動教育!“5G+互聯網”引領職業教育新生態

5G+互聯網開啟製造業和職業教育新時代

2017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全面佈局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5部門印發《關於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工信部出臺《“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培育形成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疊加、互促共進、倍增發展的態勢,促進了產業界內部新生態系統的建立,為形成產業與社會和諧共生的社會生態大系統提供了路徑。

在現有政策和社會條件下,企業和學校分屬不同的社會生態子系統,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試圖在職業教育和產業界這兩個社會生態子系統之間進行“橋接”。而在5G時代,人與物、物與物的高效連接將破除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之間的障礙,兩者的融合發展將得以實現。在這樣的前景中,職業教育的辦學模式、課程與教材形態、教學組織形式、學生學習方式以及學生評價體系等將發生革命性變化。職業院校和教師唯有在思想、組織、制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充分準備,有意識地推動和主導教育內部生態的重塑與優化,才能提高院校的綜合競爭力和辦學效益,才能為學生適應新型生活場景和工作場景、追求人生幸福和勝任職業工作充分賦能,才能在產業界乃至整個社會生態環境中不斷適應、勝任、出彩,最終引領整個社會生態環境的進化。

5G+互聯網重塑職業教育外部和內部生態

藉助5G+互聯網技術,未來大批量信息的超低時延傳輸、場景或過程的高仿真模擬將變得普遍,教學的時空界限將被打破,不同地域的院校與院校、院校與企業、院校與社會之間的邊界將被打破,不同領域的專業與專業、班級與班級、課程與課程的邊界將被打破,課堂與生活、課堂與實訓、課堂與工作現場的邊界將被打破……學生中心、結果導向的學習得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持續開展。職業教育與其他社會子系統之間的聯繫將空前緊密。

在這樣的生態系統中,職業院校、企業、資本、教育和培訓機構等主體之間的競爭與共生關係的格局將不斷被重構。院校、企業及其他社會組織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係將被重塑,新的職業教育生態環境將會形成。

5G+互聯網還將深刻改變職業教育課程、教學和教材形態。由於學生接收新信息、提升職業能力的渠道急速擴展,教師的教學活動將變得更有挑戰,傳統的教學方法將被迫轉變,“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必須轉變為“學生成長中心、職業素養中心、學習效果中心”,新型的師生關係和教與學生態系統將得以確立。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將與真實工作場景相融合,產教融合將向更高一級的產教一體化發展,校企共生的社會生態子系統將得以建立,職業教育和產業界組成的“職業教育—產業”生態系統也將在此基礎上逐步確立,和諧共生的狀態將水到渠成。

北京深海教育負責人表示,“深海教育作為一家面向全國的新銳互聯網職業教育企業,願始終秉承著“終生教育,人才大國”的立業使命,重視科技賦能教育,深耕職業教育,利用好“5G+互聯網”為社會整體經濟發展而服務,努力為實現祖國“人人可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奮鬥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