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考研期间的学习与放松,为什么有人三个月考名校?

范东臣


我觉得这个问题,我自己还算有发言权,我是2019年8月底开始买资料准备,2019年9月初正式开始复习,在复习中间还穿插着各种毕业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最后成功上岸西大。

为什么有人3个月可以考名校?对于这个我想说研究生选择比努力重要,复习三个月我分数也不高,勉强能够进复试,因为报名这个专业的人很少,然后就成功上岸。

同样的如果你说我三个月考清华,谁信?如果你说三个月考兰州大学,我信。清华大学、兰州大学两者都是属于985高校,但是两者的要求完全是天差地别。2019年工科国家线270,因为兰州大学属于34所自划线高校,去年兰州大学部分工科专业国家线260比国家线还要低。三个月上名校是完全有可能,选择的学校报名热度相对较差,根据往年情况来看这个专业招不满,精心准备两三个月保证自己能够上国家线,最后成功考上名校那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想要三个月考上热门专业和热门高校,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分数高得离谱,三个月所复习的内容很难考到这么高的分数,如果题主仅仅是想要三个月考上名校,选择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等这样的学校,考上的几率还是挺高的,如果是其他学校,题主还是早些准备,多一点准备多一点上岸的机会。


五胡斋


一、关于如何平衡考研期间的学习与放松

考研之间的学习与放松按部就班就行,早睡早起,不熬夜,该学习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学习,每1-2个小时学习之后应该放下书本出去放松一下,放松的方式可以是跑步、做眼保健操、拿水杯去打个水喝、远眺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一定要到安静的学习环境去学,例如图书馆、空教室、未到饭点的食堂等等,不建议在宿舍学习,因为宿舍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大家都懂的。考研是一件非常考验人意志力的事情,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成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大忌。考研学习期间作息规律是最重要的,不点灯熬夜和按时吃饭也算是放松的一种方式,在每天紧张的学习中抽出一到俩小时来跑步是最好的放松方式。

二、为什么有的人三个月考名校?这其中绝非偶然和运气,而是多重因素成就了这样的人。

1.自律是前提。考研人自律性强的的一般选择自己复习,独来独往,自律的学习安排及作息规律为复习打下结实的基础,让复习有了基本的保证;自律性不强的同学有的会选择结伴而行,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监督;条件好的同学会报班学习,一些好的考研机构会安排老师和教室,每天有规律复习。

2.正确的学习方法。很多时候,方法比努力更重要。考研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会让人的复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个月考名校的同学,一般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至于是怎样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凭一身蛮力,考研之路会辛苦很多。

3.结实的底子。三个月考研名校,结实的基础也会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大一大二大三认真学习的同学,基础会很牢,基础课专业课复习起来会很得心应手,而大三以前没有好好学习,一直都是划水的同学底子自然不好,就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弥补基础,当基础好的已经复习完一章了,基础弱的可能才复习了一小节;基础好的复习那叫复习,基础弱的那真的只能说是预习。

不管怎样,平衡考研期间的学习与放松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的,考研期间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而短时间考名校的同学每年都有,或许是你,或许是别人,考研何尝不是一场考验天时地利人和的考试?祝所有考研人都能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



我的名字叫优秀


在这里不单只是强调效率,选择也很重要。考研🐶说一下过来人的想法:

1.学习能力与天赋

有些人就是有学习的天赋,上课只要听一遍就能理解并且记得住,平时各种社团活动创业比赛也不落下,而且还能跳舞唱歌弹琴样样通,像这种上天眷顾的人,有的很努力,也有的很懈怠,但是不要只看那一群懈怠的人,既有天赋又肯努力的人才是最强势的劲敌。他们只需要花平常人一半的时间就能达到两倍的成效,三个月考入名校不是空谈。



2.心态

有一部分人一紧张脑子就会短路,本应该能理解的却理解不了,本应该能学会的就是学不会,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一紧张,虽然能提高做题速度,但是做题正确率却会直线下降。这种情况调节心态最重要,日夜苦熬勤奋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强身健体,宣泄情绪,做到劳逸结合,松弛有度。脑子呈放松的状态,就像一块干瘪的海绵亟待吸水,汲取知识的速度也会比平时快很多。



更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考场虽然不说超常发挥,但也应该能把该拿的分拿下。经常考试对完答案后很多同学都发现自己本不应该丢的分再考场上一分不落的还给了出题老头,这种时候正常心态很重要。

3.选择

题目说的是名校,但却没说明专业。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在竞争比较激烈的就属经管法,计算机医学等稍微热门的科目排在第二梯度。想要考名校的这些专业,只准备三个月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别的一些冷门的科目,往年勉勉强强才能招满的,精心准备三个月还是很有考上的可能的。有些人可能认为,读这些冷门专业出来不容易找工作,但我觉得这些想法是落伍的。现在都提倡交叉学科人才,经管法更欢迎理工科同学跨考,因为他们有较强的逻辑思维,编程能力,还有了解实体行业的发展;



此外,其实现在真正从事自己专业工作的人不多,我同事理工科的,干了五年移动就跳槽来保险了,还有一个学师范的,也是做了投资顾问十多年。如果你真的想学,完全可以上网去图书馆找资料自学,没必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不妨把自己的眼界开阔些,感受更多的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