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线”的工厂,搬的搬,荒的荒,大山中只留下片片遗迹!

湖南道县仙子脚乡都庞岭脚下,原来有个军工单位,叫跃进兵工厂,后来改名跃进机械厂。2000年后搬迁出道县大山脚下,落户冷水滩。

其实这个不太有名的厂子和贵州黎明飞机制造厂等工厂一样,都是老“三线”建设的军工单位。

老“三线”的工厂,搬的搬,荒的荒,大山中只留下片片遗迹!

那么什么是老“三线”呢?

上世纪60年代前后,随着和北方大国关系交恶,该国在中国北面陈兵百万,严重压迫我们的北部边防,危胁首都的安全,甚至扬言要打核战争。东面,小岛的人也在上窜下跳,积蓄力量,扬言反攻大陆。西南是得到超级大国支持的另一大国,野心膨胀,频频犯边,制造事端。

国内呢?我们刚经历了逼债后,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59年与西南大国之间打了一仗。当时各种不利因素汇集,敌人的围困,国内经济形势也非常严峻!

综合国内国际两个形势,统帅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打一场恶仗”的号召,于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响彻天南海北,妇孺皆知。同时国家启动了“三线”建设的伟大战略,将云集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涉及国计民生及战备建设的大企业,有规划、有计划地向内陆腹地搬迁,形成象道县跃进兵工厂那样的一大批“三线”工业。

老“三线”的工厂,搬的搬,荒的荒,大山中只留下片片遗迹!

统帅的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是: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战略后方,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和大三线。

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

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 、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

老“三线”的工厂,搬的搬,荒的荒,大山中只留下片片遗迹!

“三线”建设,在当时的外部环境下,是十分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举措!同时也是对我国工业重新布局,以求各地均衡发展的一次伟大偿试!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以现在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综合国力,我们还需要“三线建设”吗?

众所周知,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加之我们改变了以意识形态划线站队的外交策略,我国的外部安全形势和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都是史无前例的!虽然说现在国富民强,但工业及经济重心云集于东部地区的局面没有大的变化!一旦发生战争,隐忧是很大的!所以当下讨论“三线”建设这样的话题,还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