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指挥官为何人手一把军刀?

我是余小鱼


大家平时看抗日片的时候,都会发现日军军官都会有一把军刀,而抗日的官兵们在缴获日军军刀时也会十分高兴,把它作为纪念品甚至是送给友军的礼品。那么,在冷兵器已经快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二战时期,日本人为什么要佩戴军刀呢?


首先对日本历史有点了解的人都会联想到日本的武士道,还有日本的剑道。的确和这有很大关系,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武士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每一个上战场的军官,毫无疑问都是最杰出的武士。让军官们佩戴上军刀,不仅能象征着无上的指挥权力,更能够向敌人展示伟大的武士道精神。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会经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日本军官在命令士兵冲锋时,往往都是拿起军刀来发号施令的。

但事实上不仅仅有自身文化的原因,给指挥官配刀也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结果。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致力于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而且是哪个国家强大就学习哪个国家。比如日本海军,就是全面模仿了英国海军的制度;而陆军方面,日本则是模仿了当时世界上名声最大的法国陆军。由于法国陆军军官往往都会佩戴西洋刀,因此日本也将这一特点模仿了过来。并且为了郑重其事,他们几乎给每个军官都准备了一把。

(日本陆军大学校每一届的前6名还能获得天皇御赐军刀,史称军刀组)


其实二战时期日军指挥刀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都是一样的,日本陆军佩戴使用的指挥刀、战刀和海军佩剑与佩刀。日本陆军制式军刀采用传统“阵太刀”的形制,刀柄部分基本上与传统日本刀相同,木质外裹珍珠鱼皮,上缠卷绫,通常为单目钉。目贯为并排排列的三朵樱花,中间留有刀绪环。刀绪棉质或皮质,刀绪是军刀的重要标志,通常以刀绪来区分军衔等级,将官刀绪为金黄色、佐官为红色、尉官为青色。二战时陆军配备的军刀主要有以下几个型号: 94式、95式、98式。海军则为太刀型军刀。

然而日本军刀除了成为日本武士道和指挥权的象征,在战场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随着武器的发展,肉搏战越来也少,而且本来军刀也不见得比上了刺刀的步枪好用。更多的是用来切腹来表示对天皇的愚忠,以及成为日军残杀百姓和俘虏的侵略铁证。


战斗机解说家


二战时期的日军从将官、佐官到尉官再到军曹(士官)都配有制式军刀,而区别主要就是在刀把上的丝带颜色,金色、红色和蓝色对应的也就是将官、佐官和尉官。如下图所示。


日军对于军刀的青睐主要是源自其军国主义思维和武士道精神,说白了佩戴军刀的日本军人更能体现出日本的武士情怀。日本的武士刀来源于我国的唐刀,可谓是我大国的嫡系后代!


1933年2月,荒川五郎、栗厚彦三郎等在东京下议院向政府提出复兴日本刀剑的建议案,以提倡日本精神及固有文化,获得一致通过。这也为日本武士刀快速大量的装备到日军部队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


冰雹蓝天


日本军刀源自我国唐朝时期的唐刀,从形状上看,日本军刀也称日本武士刀比唐刀更长,具有一定的弯度,适合劈、砍、挑等各种方式。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其先进技术,而西方军官特备是法国有佩刀的传统,而这一点日本也学习和继承了过来。日本军刀代表着日本剑道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可惜的是在二战中,这几种文化被沦为战争宣传工具,而且将其中剑道精神和所谓的皇国精神混为一谈。

在日本,很多军人以佩戴军刀为荣,视军刀为生命一般的存在,日本的军刀不仅是军人的象征,而且极具实战意义。日俄战争以后,日本意识到在阵地战时,光依靠枪炮的火力有时候并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力,于是开始重视起白刃战,并改良了军刀术,提高了军刀的战术地位。同时在日本,天皇还会为优秀的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颁发御赐军刀。

在二战时期,日本武士刀的佩戴更为讲究,不同等级的军人拥有不同等级的军刀,特别是将军一级的高级将领的军刀会有名贵的装饰品,如金银、玉器等,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如果剿灭了日本的高级将官,一定要找到他的军刀,一般情况下,刀在人在,而军刀丢失,也意味着这名军人已经阵亡。

综上所述,在二战时期的日本军人佩戴军刀即是战争的需要,也是他们国家的武士道精神的传统,但是这种文化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春秋乱舞


兔哥回答;二战中日本军官人手一把指挥刀,打仗时指挥官手举指挥刀哇哇乱叫。别看日本二战时的武器不咋滴,指挥官的阵势到是挺吓人的,其实他也就是欺负咱们穷,落后,否则早把他打海里喂王八去了。日本军官配指挥刀原自于武士道传统。而且按照当时日本军队的规定,只要是下士官以上的人员都要配带指挥刀,这也是武士道的像征。

日本二战中的指挥刀的配带是非常有讲究的,从低级到高级,指挥刀都有等级规定,从指挥刀的刀柄和饰带(刀绪)都是不一样的。二战中日本军人带长字的都配指挥刀,例如,日本军队中的下士官,这些人都是曹长、伍长什么的都配指挥刀。指挥刀的刀绪(刀穗)是指挥刀区别等级的重要一条,采用双面色编织,内侧有金色、红色、蓝色三种颜色,分别代表将官、佐官、尉官军阶的标志。指挥刀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下士官刀,尉官刀,佐官刀和将官刀,无论是小鬼子还是老鬼子当官的人手一刀。下面兔兔哥就说说这些鬼子刀的区别。

下士官刀是最低级的指挥刀,由军队统一定制配发给士官用,不收费。质量一般,按照要求刀把是金属的,用铝压成丝质缠花状,饰带就是一个绳子,这个级别给你个刀就不错了,要什么饰带,下士官刀上有血槽,干坏事用。尉官刀就属于入流了,刀把有缠绳,刀柄用铜压制成丝质缠花状,刀绪(刀穗)里面是蓝色的,代表尉官用,这个刀也是军队配发的,不收费用,属于批量生产的,不是纯手工的,和下士官刀一样,机器制造。如果嫌不好,也可以把祖宗留下的刀带上。尉官刀和下士官刀一样有血槽。



佐官刀,日本的佐官相当于校级,佐官刀需要自己花钱买,这些人能通过受贿捞钱,看来日本人到是挺明智的,佐官刀都是自己到刀铺去定做,钱多就定好的,钱少就定差点的,或者是用祖宗留下的也可以,随便。刀绪部队给你配发,佐官刀的刀柄颜色是白色的,通常都是银质的,压成丝质缠花状,外面用鮫鱼皮缠花。刀绪里面是红色,代表佐官。


将官刀,这个也是需要自己定制,通常到了这个级别都是天皇赠予,将官刀的刀柄很讲究,颜色为白色,有说是象牙的,但兔哥的了解象牙的刀柄通常都是天皇的亲戚,什么天皇他表兄表弟的都是象牙柄。将官是不是象牙的就不太懂了,管他呢,反正是白色的,将官刀柄上会用樱花图案点缀,其它官刀也有这样的点缀。将官刀绪里面的颜色是金色的丝线。

二战日本将官、佐官的指挥刀主要起到象征身份的作用,这些人通常不会去冲锋陷阵,只有被包围全歼才轮到他们送死。指挥刀的配带是日本对武士道的你信的产物,但指挥刀和武士刀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总之,仅管二战中指挥官挥刀哇哇乱嚎最后还是被打败投降。




兔哥42928


日军的军刀能够残留在军队中是受到19世纪初西方军队的影响,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全国上下各个方面开始向西方靠拢,就连贵族们的社交礼仪也全面学习西方。加之明治之前的日本贵族就有配刀显示身份的传统,日军在学习西方的时候也发现西方军中军官们也有在各种场合配刀的传统。




于是军官配刀也就在军中保留下来,作为军官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军中激励士气的手段之一。德川幕府末期,日本陆军采用法国式的训练方法。普法战争后,日本改向德国学习军事。1885年,以麦克尔少校为代表的德国军官来日本陆军大学任教,日本陆军的战术和军制从此师从德国,海军则为英国制。指挥刀也从东洋传统形制开始逐步西洋化。

1933年2月,荒川五郎、栗厚彦三郎等在东京下议院向政府提出复兴日本刀剑的建议案,以提倡日本精神及固有文化,获得一致通过。同年3月,关东军第6、8师团和混成第14、第33旅团等部在长城抗战中被中国军队迎头痛击,此战不是这里要说的重点,按下不表。日军在此战中发现西洋指挥刀除了好看之外,在白刃战中一碰即断,根本不实用。于是军务局参照日本古代武士刀的样式设计出了新式指挥刀。



在陆军大臣荒木贞夫等皇道派头面人物的倡导下,日军遂于1934年彻底废弃华而不实的西洋式指挥刀,军官一律改佩日本式军刀。



粗略来说,二战日本军刀等级从低至高为:95式士官刀(工厂量产机制,配发)→98式(94式)将佐刀(98式比94式少了第二挂环,需要自费购买)→家传古刀(祖传,一般为古代名家制作),还有32骑兵刀、炮兵刀等等。

以日本配发的95式军刀为例,采用传统的“阵太刀”即长刀的形式,连刀鞘总长101厘米,装配制式的刀柄与刀刃比例为1:2.36。刀柄双手持握,劈刺凶狠有力。



还有就是刀穗,丝带内侧的色彩,以金、红、蓝为区分将、佐(校)、尉军阶的标志。军刀刀鞘有与刀带挂钩连接的环,陆军为单环,海军为双环。


历史讲解的人


我是99随便,我来给您解答。

1871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派遣右大臣岩仓具率领使节团,并选派留学生,前往欧洲考察,历时20个月,耗资百万日元,占明治政府1872年财政收入2%以上。

当时,明治政府决定组建一支西化的新式军队,其中军官指挥刀和士兵佩刀,仿效的是法国和英国军队的陆,海军军刀。

(日本军神乃木希典和他的将校军刀)

早期日本军刀具有明显西式风格,镀铬外鞘和镀金刀柄,刀条和刀柄是一体的不开刃洋铁片,只可以刺击不能劈砍,实际上更像一种礼刀,不适合战斗。



(早期日本仿西式军刀)

日本明治维新组建的西式军队,刚开始仿效法国和英国,因为那时候法兰西第二帝国实力强大,但很快在普法战争中,法国败给了普鲁士,日本立刻转向德国,开始学习德国的战术。

日本指挥官为何人手一把军刀?

1-日本武士有佩刀的习惯,2-,当时的西方军队指挥官都佩戴军刀,3-,日本土地狭小资源不足,需要使用军刀弥补武器的不足,4-前线军官和士官使用军刀,有利于提振部队士气。

(三十二年式军刀,日本第一种制式军刀)

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官佩戴西式军刀,但那毕竟是一种礼仪性质的军刀,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不实用。

明治32年,即1899年,日本第一种制式军刀出现,分为甲乙两种型号,甲型是骑兵军刀,乙型为步兵军刀。

三十二式军刀,一般为不开刃或半开刃军刀。

(喜峰口战役29军大刀队砍死3000日本兵!)

1933年3月,第29军共4个团兵力,人手一把大刀,夜袭喜峰口,凌晨3点战斗打响,在近距离贴身拼杀中,砍死日本兵3000人,缴获坦克11辆,装甲车6辆,大炮18门,机枪36挺,飞机一架!

喜峰口战役后,不少日本兵晚上睡觉,脖子上要套上一个自制铁护圈!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自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之外,而遭60年来未有之侮辱。”



(日本臭名昭著的94式将佐军刀,即阵太刀)

喜峰口之战后,日本意识到,西式军刀好看不中用,于是从1934年开始停止装备西式指挥刀,开始装备94式,98式军刀。

94式全面放弃西洋刀式样,取消了碍事的护手,改回更有利于劈砍的日本武士刀式样,也就是二战中日本的军刀。

(95式士官军刀)

1935年之前,日本陆军下士一直使用三十二式乙型军刀,直到95式军刀出现,这把刀没有那么华丽,但却是一款实战型军刀。

二战中,95式军刀是出现在战场上最多的日本军刀,使用者是冲锋在一线的士官军曹,用意是发扬武士道精神,提振士气。

实际上,我们印象中日本军官人手一把指挥刀,可能指的不是真正的军官刀,而是95式士官刀,这款刀在日本军队中产量极高,也最常见。


99随便


首先要纠正一下,旧日本军队中有军刀的并不只是指挥官,军官乃至士官(军曹)等,以及一些特殊兵种的士兵(骑兵),也都配有相应的军刀。

之所以配用军刀,与日本学习西方建立近代化的海、陆军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后,模仿欧洲式的制度改革军制,从军服、操典、制度、装备全面学习欧洲,而军刀就是从欧洲学来的舶来品。至于其用途,则分为两类,一类是穿着礼服时佩戴的仪仗用具,另外一类则是实战的冷兵器。

下面以近代的日本陆军为例,略说一下日本军刀的发展。

日本德川幕府时代采用西法练兵开始,军队中的军官即配有军刀,但是样式五花八门,到了明治维新后,最先于1875年(明治8年)开始颁定制式化的军刀规范。

明治8年正剑

1875年,日本陆军颁行了第一种制式化的“军刀”,实际上属于法国式的西洋重剑(剑身狭长、双刃),称为“正剑”(Full dress sabre),分为将、佐、尉不同等级,用于穿着礼服(正装)时佩戴,属于一种礼仪刀剑。


明治19年军刀

1886年颁定的制式军刀,为西洋刀式样,在着礼服、常服时均可配用,能用于实战,分为将佐、尉官、准士官和下副官三种等级,一直沿用到1930年代。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日本军官所用的就是这种军刀。(除上述外,另有骑兵专用军刀,造型和上述略同,刀身较直,刀体较长,刀鞘上只有1个吊环,分为佐官、尉官、下副官、士兵四种级,其中军官刀的刀柄采用水牛角材质,士兵刀的刀柄木质)


三二年军刀

(仿造日本三二年式的人民解放军65式骑兵军刀)

1899年颁定,即明治三十二年颁定,因此得名。属于普通士兵用的军刀,和明治19年军刀类似的西洋刀造型,分为甲、乙两种。甲种为骑兵用,刀身较长,乙种为辎重兵、宪兵等使用。人民解放军的65式骑兵军刀即是模仿了旧日本军队的三二年甲型军刀。


三二年改军刀

日本俗称为曹长刀,属于士官军刀,采用日本太刀造型,刀鞘上1个吊环。


昭和9年军刀(九四式)

1934年颁行,因为当年按照日本传统纪年是2594年,又称为“九四”式军刀,属于军官用军刀,其特点是不采用西洋式,而使用日本传统的太刀式造型,刀鞘多为绿色。


九五式军刀

属于普通的士官军刀,1935年颁行,因为属于日本纪年2595年而得名。可以视作是一种简化的三二年改型军刀,采用日本太刀式,但是简化了刀鞘和刀柄的工艺,刀柄采取一体模压成型。


昭和13年军刀(九八式)

1938年颁行,因日本纪年为2598年得名,属于九四式的改进型,刀鞘上的吊环改为1个,刀鞘颜色采用褐色。


昭和18年军刀(三式)

1943年投产,因日本纪年为2603年,又称“三”式军刀,总体上属于在“九四”“九八”式基础上“偷工减料”的军刀。为了增强刀柄的牢固度,在刀柄上涂漆。


海研会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在日本武士佩刀的传统悠久,虽然武士阶层已经消失但武士道精神尚存,日本军官仍然

自认为是为天皇忠勇作战的武士。

1937年抗战初期,日本的兵源好,大部分日军士兵的身高在一米六左右,属于日本军方

征兵标准中的“甲种”(身高一米55以上)。而到了抗战后期,伤亡惨重的日本国内开

始大幅降低新兵的年龄和体格标准,很多“丙种”(身高一米五以上)甚至“丁

种”(身高一米五以下)的少年新兵被征招入伍,所有我们在老照片中看到很多侏儒一

般的超矮日军俘虏。

日本军官的矮小,更是有传承。甲午战争中,不少外国军官和记者和日军随行,在他们

眼中,“日本军官大多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而在二战中,留仁丹胡、挎军刀挥王八

盒子、矮壮的日本佐级军官,更是最为中国人熟悉。

那么,“矮人国”的日本军官,为何偏偏喜欢人手挎一把长长的日本军刀,刀柄长,刀

身垂地,吊在胯间晃晃荡荡,难道不嫌累赘吗?

没办法,挎刀是日本人的传统。


日本古代的武士,个头更矮小,但他们还挎双刀呢!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男性,平均身高

只有1米55。挎上双刀的感觉,实在离威严甚远,离滑稽甚近。见下面两张图,均为明

治维新前的日本武士真实老照片。

二战时,日本军方出自恢复“武士道”传统的激励,以及实战中的经验,抛弃了一度使

用的西洋指挥刀,把军队中的制式刀全部改成按照武士刀样式改制的军刀。时间从1934

年开始,直到二战结束。

这里纠正一下,日本军刀和武士刀不是一回事。武士刀是纯手工打制的日本古代利刃,

放之世界也算是名刀。而军刀则是机制,材质、工艺、完成时间迥然不同。武士刀放到

今天价值连城,而日本军刀却绝大多数都很粗糙,算是战争纪念品。

日军的制式军刀,先后搞了很多批次,比较出名的有骑兵主要用的32年式军刀、陆军将

校用的94式军刀、陆军士官用的95式军刀,以及海军用的海军太刀。


最臭名昭著的就是95式士官刀,虽然这把刀用材和工艺较低,但它大量配备在日军部队

中。当时,日本军方规定,曹长、军曹、伍长等下级军官都人手一把95式军刀,我们中

国人最熟悉、最痛恨的也是这把刀,因为无数老百姓曾经死于使用这种刀的鬼子小队长

手下。

日本军刀,在现代战争中基本没多少实际用处,战场上的日军中下级指挥官,挥舞军刀

是用于指挥士兵,相当于指挥旗。至于白刃战中,风哥可以负责任的说:军刀远远不如

刺刀厉害。千万别相信什么一击杀敌的日本刀法,挥舞这种被日本人称为“铁棒”的刀

条,和对手拼刺刀,刀才举起来,就必定被刺刀捅个透心凉。

这么一说,难道堂堂”皇军“军刀就没有其他作用?当然有,还不止一种。先说海军

的。


海军军刀算是日本军刀里的高级货。除了仿制太刀样式,刀装、刀鞘也比较精致考究,

但是军舰对战中有啥用处呢?海军大将山东五十六被美军空中狙击坠机身亡后,日军搜

索队找到他尸体的时候,发现他”威严“的坐在飞机座椅上,手按军刀——当然,他人

坠机后就挂了,这是当时侥幸没死的一个日本军官,为了大将的“死后威仪“而摆成这

样的。明白了吗?军刀,在海军军官死后,可以当增加威风的摆设。

那么,最奇葩的来了:日军飞行员为何也要带把军刀上飞机?

因为,日军没有单独军种的空军,飞行部队是隶属于陆军和海军的,所以,飞行员中的

军官,如上图的少尉,都是有佩带军刀资格的。只不过,为何要带毫无实际用途的军刀

上飞机?风哥猜想其用意,大约是充当提升战意的吉祥物。不过,狭小的机舱里放这么

个累赘家伙,一旦作战时飞机俯冲、爬升、翻滚时,那画面太美不敢想。日本军刀还有

第三个用途:充当投降道具。

日本人1945年投降时,各个战区的日军指挥官们,按照盟军收缴军刀的规定,在投降仪

式上都老老实实献上指挥刀。

不过,说来遗憾,中国战区的南京受降仪式上,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却没有当场将

军刀献给主持受降仪式的何应钦。有两个说法:一、国民党方面担心日本人现场做出过

激行为,故将冈村宁次军刀事先收缴;二、冈村宁次不愿献刀,故意没带刀去现场——

无论哪一个理由,这都是一件不该发生的蠢事!

日本军刀的第四个用途:极大满足了盟军士兵的战利品收藏需求。


江水趣谈


日本人在明治维新后,重新改编的萨长海陆军种,收回幕府将军的权力,以天皇为最高统帅,陆军学习拿破仑的法国陆军,海军学习海上霸主英国🇬🇧,但陆校建设好了后,德国第二帝国的普鲁士陆军打垮了拿破仑的侄子波拿巴三世,跟着感觉走的日本陆军马上就又重新请德军总部的梅克尔少校当陆大总教官。欧洲人的军官讲绅士风度,骑士精神,马靴要亮,军刀不离身后,日本的陆军士官学校和随后建成的陆大每年毕业季的前三名是要天皇奖赠军刀,又被称为“军刀组j。

加上日本人的战国幕府将军时期的武士吃香,武士制度世袭,武世刀深受日本人的推崇,有不少刀被炒的价值连城。明治维新后,武士的最佳归宿是参加了皇军,所以说日军军官每个人都有佩刀的习惯和欲望,象征着天皇亲赐的军刀更别说了,加上日本人军国主义气氛浓重,家族群里有个考了军事院校的弟子是当地人的荣耀,如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本人的原名是高野五十六,就是为了被海军学校录取了,长岗当地人都兴奋了,族群长老合议后让高野五十六过继给武士贵族山本家族,山本家又资助了高野家一笔钱,才有了以后山本五十六少尉的步步高升。

日本人是最讲门第,论资排辈分的,但也有战斗中的好处,上期生指挥下期生,军刀组指挥普通生。


user4210272105487


这是一种精神文明象征!日本崇尚武士道,每个军人都以成为一名武士感到荣誉,所以配备战刀也就成了所有日本军人的文明象征,即便指挥官不需要亲自上战场,但是他们仍然以配备战刀为荣。

日本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个国家虽然采用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但是在政治统治上却是封建的帝国主义,在军队建制上自然沿用着封建时期的建军方式。比如,日军当中冷兵器的比例还是挺大的,拼刺刀也是每名日军士兵必备的技能。

其次,日军将佐获得指挥刀是一种荣誉!一般来说,日本佐官以上的军刀都是由天皇钦赐的,将级以上指挥刀更是要有天皇亲自颁发,这种荣誉不是普通人可以享受得到的,每个日军军官都会引以为豪的。

日军指挥刀上雕刻有日本皇室的图腾,一般日本最高统帅部会要求日军指挥官人在刀在刀亡人亡,不允许日军军官投降或者被俘,一旦作战失败必须用指挥刀自尽。所以我们才会在抗日剧里看到我们的将士以获得日军指挥刀为荣,因为这不可能是半路上捡的,而是击败日军后获得的战利品,且该刀的主人已经战死或者自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