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之前苏联还没有核武器,北约为什么当时不趁机对苏联开战?

Hxiam


1945年到1949年,美国独家拥有原子弹,足以威慑苏联,这期间并没有北约,它产生于1949年4月4日,最初的功能也不是防御苏联的单一性,而是“拉来美国人,摁住德国人,提防俄国人”。

二战后局势初定的数年里,西方有能力对付苏联吗?

回答是否定的。

战争的巨大创伤让欧洲乃至世界总结反思和疗伤止痛

二战造成的死亡人数在4000万-5500万人之间,其中苏联军人就有1000万,德国军民650万,波兰400多万,南斯拉夫150万,犹太人600万。还有难以详尽统计的物质损失,巨大的灾难之下,再有战争爆发将是对人类的极大犯罪,没有哪国的政治家敢冒开战的风险。

美苏英三巨头在战后初期尚有信任关系,特别是罗斯福和斯大林

战争中大国间虽有不和与猜忌,但彻底消灭法西斯,惩治战犯,恢复建设,保卫和平的愿望是一致的。而且经过德黑兰、开罗和雅尔塔等数次峰会,三巨头的信任关系在提升,从另一角度看,两大阵营基本划定势力范围,需要消化吸收稳定,而不是开战。

从各方面回忆和资料看,罗斯福一直是个开明人士,对世界和平有着执着的追求,对苏联没有敌意。而斯大林在1945年之前也是抱着信任西方的态度行事。只有丘吉尔城府最深且“慧眼独具”,早早做出“铁幕”论断,为冷战奠定理论基础和最初实践。

战后有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成立运作,各国需要在新形势下和平、合作,战争违背历史潮流

战胜国主导了联合国的创立,并占据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席位,不管从哪方面看,国际协调、合作都在战后初期压倒一切,国际环境决不允许再发战争。


ruixuezhaofeng


北约对苏联开战?除非北约疯了,惟恐毛熊的钢铁洪流不会分分钟把欧洲踏平。

苏联至1945年初,拥有作战部队等940万人(鼎盛时期苏军军队数量达到了120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4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5万余辆、作战飞机2.2万余架。要知道美国才1050万。区别在于,苏联这几百万人就是趴在欧洲大陆上的,美军的一千多万要坐船漂洋过海,还要登陆,还要物资运输,还要后勤保障,等你搞完了,红军士兵端着波波沙骑着斯大林-II,已经把欧洲这些城市碾成渣渣了。

二战末期,欧洲疲敝,意大利、德国基本上已经被炸平了,波罗的海三国、波兰、捷克、被苏联吞并占领,唯一有一点实力的法国刚刚光复,西班牙又玩自己的,并且经济十分落后,英国除了海军强大,陆军乏善可陈。而北约1949年才刚刚成立,可以说当时苏联就是欧洲大陆上唯一的霸主。即便是在今天,整个西欧11国的陆军装甲部队才拥有一千多辆主战坦克。而俄罗斯一个集团军就是上千辆。

苏联驻德集群(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构成,正式成立于1945年7月9日)就是苏联在二战中实力达到鼎盛的军队的代表。

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为例,50年代下辖:

第61军

波兰第1军

第47军

第3打击军

第5打击军

第8亲卫军团

第69军

第33军

第16空军

第18空军

第1近卫坦克军

第2近卫坦克军

第3军

其中近卫坦克第1军即顿河坦克军,又名顿河坦克军,荣获列宁勋章、苏沃洛夫勋章等,1942年7月在莫斯科州组建,番号为坦克第26军。编有坦克第19、第157、第216旅、摩托化步兵第14旅和其他部队。

当时苏军的坦克,主要是T34, 斯大林-II, III, 二战后期的斯大林III,在防御力,攻击力,机动性上已经可以和德国最强的坦克虎式、豹式一分高下,那时候英国和美国还在用五辆才能单挑一辆虎式坦克的谢尔曼。

到1994年红军撤离东德时,留下了一个由1500多个军事设施构成的庞大网络,撤退人数高达50万,带走大约4300辆坦克和10万辆机动车,3600门火炮和180套导弹系统,苏联人的坦克压在欧洲大陆,北约一点也不感动,只要一动,西欧立刻就被碾平,美国有本事朝巴黎、罗马、柏林扔原子弹么?没有,还是只有派小伙子们登陆,当年打一个德国就够呛,现在要面对苏联,用脚趾头也想得到结果。

而且一旦北约主动开战,外交上便失去了主动权,苏联正好磨刀霍霍嫌一个东德还不够,趁机打到诺曼底甚至加莱都不在话下。

北约的将军们,想想地上的天启和头顶上的基洛夫,核弹算什么?No作No die,还是算了。


HannibalLecter


二战结束后,西方还真有人认真考虑过立即进攻苏联,彻底消灭这个红色威胁,但是在权衡了利弊之后,这个计划无果而终,化为几十年的冷战和若干场局部战争。

当时进攻苏联的一个有力理由是:

苏联在卫国战争中伤亡巨大,军民伤亡高达2000万人,如果此时进攻苏联,苏联恐怕没有多少预备队了,所以说,趁他病,要他命!

西方阵营里最热心于此的莫过于英国首相丘吉尔,根据1998年的公布的档案,丘吉尔命令英国武装力量联合参谋部制定了名叫“不可思议行动”的计划,将使用英美联军、英国装备训练的波兰流亡军队,再从二战德军老兵中招募至少10万军队进攻苏联。

丘吉尔不仅仅地用如此作战计划鼓动西方阵营备战,1946年3月5日,他还跑到美国去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鼓动美苏对抗。

下图为后世重现的兵棋推演:

然而,相信美国决策层中的理智人士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是不愿意进攻苏联的,除了丘吉尔这个积极鼓动者是外国人之外,原因可能有怎么几点:

1.美国持类似看法的著名人物是二战名将巴顿将军,他在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就在美苏军队的官方会面中以非常不友好的态度对待苏联军官,发表过重新武装德军,然后去进攻苏军的言论。但是巴顿与1945年12月21日在离奇的车祸中重伤不治而死,不管车祸真的是意外还是“被安排”,总之美军中少了一个进攻苏联的热心鼓动者。

2.而苏联方面,显然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西方的种种动向。为此,进攻柏林的大部分精锐部队都编入了驻德集群,并以驻营人民警察的名义组织亲苏的德国军队,在双方的边境摩擦中,双方互有得失,让美国意识到与苏联冲突并不容易。

下图是苏联向西方展示的斯大林-3坦克,让西方倍感压力

然而下面两点可能更重要:

3.从法国在大战中的表现来看,不尽如人意,英国的陆军规模不大,美国在二战后实际上已经是西方诸国的盟主。那么进攻主力也只能是美军。

如果美国全力以赴征服了苏联,势必两败俱伤。那么实力略逊一筹的英法肯定会恢复一战前的强国地位,美国不划算。

如果苏联在战争中获胜,美国元气大伤,法国这个40年迅速向德国投降的国家恐怕会“眼疾手快”地再次投降。

而英国更是纵横捭阖的高手,战前反苏,而苏德战争爆发后宣布和苏联联合,斯大林战役结束后,丘吉尔更是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向斯大林赠送斯大林格勒之剑以示庆祝,二战后又积极反苏,这个国家对于美国来说,其实并不可靠。美国还是不划算。

丘吉尔向斯大林赠送斯大林格勒之剑,证明此公也是个变色龙:

所以美国何必要放弃西方诸国的盟主地位,去追求有很大风险的未来?

4.美苏在战后利益分割方面存在着某种默契,那就是用不流血的手段去瓜分英法的海外殖民地。在亚非拉各个摆脱殖民统治的新生国家中,美苏迫不及待地送来援助,培养代理人,赶走英法的影响。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事件是其中影响重大,表现明显的事件之一。

所以,西方的盟主美国不愿意进攻苏联,开战就无从谈起。

而且,49年苏联的首颗原子弹爆炸,苏联的原子弹技术有很多来自美国的线人提供的资料。后来就有说法指出,有很多线人并不是处于信仰或者喜欢苏联而交出这些资料,而是因为他们担忧美苏开战,觉得原子弹能阻止世界大战再次爆发,所以主动向苏联透露这些信息的。

阅读更多军事内容,请关注 近卫步兵师


近卫步兵师


这个问题有点扯,1949年之前苏联的确没有核武器,但同样也没有北约。北约正式成立是在1949年8月25号,而苏联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是在1949年8月29号,也就是说北约刚成立苏联就给北约送来了成功试爆原子弹的见面礼,北约的核武器垄断优势已经被苏联打破,北约又怎么敢贸然对苏联开战呢?

▲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

苏联的核武器研究早在1938年就已经开始了,只是由于二战苏德战争的爆发而被迫中断了。但苏联并没有彻底放弃核武器的研究,而是想方设法的从多种渠道来获得对于核武器的相关技术和原料。这其中就包括二战胜利后苏联从德国运走的大量铀材料,以及通过间谍获取到的美国“曼哈顿计划”中的原子弹的相关技术。

▲原子弹爆炸

对于苏联秘密研究核武器,美国情报部门是有所察觉的,美国虽然第一个制造出了原子弹,并核平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但美国也明白这种核垄断并不会维持多久,苏联肯定会迎头赶上的。

▲氢弹爆炸

原子弹虽然威力巨大,但并非就是战无不胜的法宝,尤其是苏联这种领土广袤又拥有极大战略纵深的国家来说,区区几颗原子弹并不能把苏联彻底打垮,刚刚经历了苏德战争洗礼的苏联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对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是心知肚明的。

从常规军力来说成立伊始的北约对苏联并不占优势,即便有美国的原子弹加持,也不能保证对苏联开战就稳操胜券,北约默许苏联把东欧划为势力范围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北约与苏联既不能和平相处,也不能撕破脸开战,冷战式对抗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因此英国首相丘吉尔著名的“铁幕演说”就成了冷战开始的信号。


那年那月那兵说


其实在二战时期,美国一共为苏俄提供了一百三十多亿美元的物资,大量的飞机,坦克,火炮,是苏俄在德国面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失败,而没有停止抵抗,仍然有能力反击的根本原因,没有美国的帮助,苏俄已然败了,当然从当时的情况看,为了不让德国取得胜利,这样的援助是必须的,但是在苏俄在取得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以后,这样的援助就应该停止或者减少,让德国和苏俄死磕,到了1943年,苏军开始了战略反攻,在哈尔科夫,遇到了德国的战神曼斯坦因,苏俄遭受了巨大的失败,以一对一,苏军还真不是德军的对手,只要美国退迟一年发动诺曼底登陆,在后来的库尔斯克会战中,曼斯坦因肯定能再现辉煌,再一次有力的消灭苏俄的有生力量,但是由于西线吃紧,德军面临两线作战,大量的坦克,飞机,部队被调到西线,导致失败!美国没有这样做,主要是罗斯福身体出毛病了,急于结束战争,而成就其丰功伟业,所以才有了在雅尔塔会议上,出卖东欧人民和中国的利益,才有了战后苏俄的疯狂,势力迅速发展到东德,而罗斯福死了以后,上台的杜鲁门就是一个白左,更不愿意和斯大林作战了,当年只有邱吉尔,巴顿将军认清苏俄的面目,准备和苏俄一战,而邱吉尔战后下台,巴顿将军莫名其妙身死,对苏作战也就不了了之了,其实以当年美军一千零八十万的兵力,几万辆坦克,几万架飞机,一百多艘航空母舰,直接可以灭亡了苏俄,也就没有后来的冷战,二战消灭了邪恶的德意日,却让更加邪恶的苏俄更加强大,也算是一个失败吧!


勿以善小而不为144


核武器可以制约战争,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没有核武器,就会受到核打击。1949年以前的苏联,虽然没有核武器,但是,美国没有打它!我觉得有如下几个原因。

1.根本原因是,二战后,美国和北约不愿意卷入新的全面的大战!北约当时的定位是防御性军事组织,不富有进攻性。

2.虽然苏联当时没有核武器,但是苏联拥有庞大的强大的武装力量,特别是陆军!苏联拥有几万辆坦克,钢铁洪流啊!欧洲和北约闻风丧胆!它们害怕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敢进攻苏联。

3.虽然美国和西欧对苏联恨之入骨,但他们没有实力对付苏联,西欧需要从二战中恢复元气,美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它们都承担不起,挑起和苏联军事冲突的后果和代价。

4.苏联在二战中,打败了强大的纳粹德国,越打越强大,德国首都柏林是苏军攻克的。如果当时的美国和英国没有及时开辟第二战场,那么苏军就有可能解放德国全境和法国,比利时,荷兰,到时,整个西欧都会被苏联染成红色!


高中数学邓老师


一是没有料到苏联会这么快掌握核技术,因为中情局曾经估计苏联按照当时的国力要把曼哈顿计划走一遍需要二十年,没有料到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奥本海默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犹太人自己的网络送给斯大林。

二是战后欧洲局势不允许。战争结束后迫于各国议会的压力,西线盟军大多进行了撤军和复员工作,在西德仅保留少量驻军甚至是形式上的驻军基地,而红军几乎只减员而不撤建制,以致于铁幕沿线两侧军力对比极端不平衡,西欧迫于压力与美国建立北约以防备红军进攻,更别提主动进攻苏联。

三是没料到中国会这么快翻天,而且中国的革命成功刺激了东南亚和非洲殖民地的独立运动,英法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而且国内的共产党运动也风起云涌,顶着列强的招牌其实已自顾不暇,说白了就是从战略上围剿苏联没有现实上的可能。



大胃李家徒


二战后期,苏联的进攻力量彻底展示出来了,而盟国只不过投机捡了个空子还打的十分狼狈,所以二战后盟国(北约)对苏联(华约)提心吊胆,他们根据力量对比制定了相关核政策。

按照他们的设想,在华约几万辆坦克突破一线国家(比如西德)后,北约国家开始使用小件战术核武器拦截华约的集群坦克,在消耗足够的华约坦克后开始反击直至占领苏联。

可见他们的核武器是多是小件(小型化)的战术核武器,因为是在自己的国土(比如西德)上使用,所以有很多约束条件,同时要占领苏联,就很难使用战略核武器,战略核武器都是数百万吨级的核武器,这个摧毁还可以,但是占领不行,强烈的放射性污染不但会阻止占领,甚至连路过都不可以,而且还会招致核报复,所以像这种大家抱团一起死的战略核武器基本只是用来恐吓对方,不到自己已经活不下去了是不能使用的(防卫)力量,而不是进攻力量。

可见当时北约尽管有核武器,但是使用上是有各种约束条件的,抗美援朝的时候杜鲁门刚一放风说要使用核武器,结果没吓到毛主席,反而把他的盟国吓了半死。


观上灵云


北约以美国为主,看整个欧洲在二战的表现,试问有那一个国家能够与希特勒的军队相比,能够挡着希特勤,真的没有,更何况是比德国更强的前苏联。如果当时北约发起挑衅,那么只能是美英联军自己参与作战了,说实话美英的军队作战如真要与苏联军队相比差远了,在二战中苏联消灭希特勒的军队无论数量与质量都胜于美英联军,只不过战后媒体的话语权都在西方手中,集体无视苏联和中国在二战中的战绩,将所有的功劳都归功于美英而已。但说归说他们自己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开战欧洲各国会很快重新投降的,只不过这一次是投降苏联吧了。如果是这样剩下的美英联军敢不敢战应该是成问题了,因为毕境他们也是异国领土作战,为他人的领土而大量牺牲自己的士兵,值得与不值得?说到原子弹以当时的生产能力二,三年间是生产出来不会多的,主要是提炼的铀不多,需要大量电力,所以只能生产少量,而一枚原子弹的威力如在平原对付那些作战集团能够杀死的人不多,主要是用于人口密集的城市,才能起到威胁的作用。但对于苏联地大而人口不多的城市,一枚根本不起作用,如果是多枚一个城市就可能用光所有原子弹,那么对战争影响不大,但随后苏联肯定会报复,同样学美国那样将英国作为原子弹试验基地,只要一枚在英国暴炸,美英两国的人民和军队还敢再战吗?恐怕到那个时候欧洲就会成为单一的国家,他的名字叫苏联。


何义575


1949年之前,苏联没有核武器,欧美同盟就有可能打击苏联吗?怎么一直都在问小孩子话呢?打仗不是游戏,那是生命的代价。

战争未起,大家都是好朋友,即使争吵,也是有底线的。只要战争起来,都是无限战争,战争打起来是没有规则的,杀红了眼,以胜利为唯一目的,个人和国家是一样的,所以世界上有句俗话,冲动是魔鬼。

苏联当时是没有核武器,但其他战争资源呢?数量很充分。比如滚滚铁流,这就是欧洲的噩梦。即使常规武器不济,打急了眼,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在生死存亡的时候,也可能打化学武器战争,生物武器战争。

现在强大的美军,面在现在的伊朗,只能强力施压,而不是真打,美国知道真打起来,对谁都没有好处。美国应该永远记住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危害。

最重要的是,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战争不是为战争而战争,那是正在玩的游戏。战争是相处的最后阶段,目的还是为了利益。利用和平手段得到的利益,何必去用战争?人类都是这样想的,没有例外!

就像很多人张嘴闭嘴,就说实战。有些像看到大街上的人打架,有人在背后穿梭,打呀,打呀。自己去打打试试?遇到这种情况,他跑的比谁都快。呵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