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雲上庭審調解“e”起來

“原告被告都能看到畫面嗎?能聽到聲音嗎?”

“可以的,能看到也能聽到”

“一切都是正常的,畫質很清晰”

“那現在開庭!”

2月20日上午,廣德市人民法院第四法庭裡一場特殊的庭審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除了法官和書記員以外,原告、被告、旁聽席上空無一人。此次庭審是該院首次利用“雲上法庭”視頻審判系統實現法官與當事人的“隔空對話”。

【基層動態】雲上庭審調解“e”起來

這場別開生面的庭審源於一起民間借貸糾紛,因被告應某某身處寧波,受疫情影響,無法及時返回廣德參加庭審。開庭前,承辦法官和書記員多次通過電話、微信聯繫雙方當事人對接網上開庭事宜,並在技術人員的支持下進行了庭前調試。當日雙方當事人通過出庭小程序碼,順利登錄並連通了法庭在線直播視頻。在法官主導下,雙方進行了訴辯陳述、舉證質證、法庭辯論、最後陳述。庭審結束後,雙方當事人通過手機端獲取庭審筆錄,並在庭審筆錄上進行了電子簽章確認。


“雲上庭審”智能高效,“雲上調解”也不甘示弱。2月21日上午,另一例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利用“雲上法庭”系統調解成功。該案的原告在浙江嘉興,被告遠在吉林長春,根據庭前掌握的信息和當事人表達的調解意願,法官決定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庭前調解。經調解一致達成協議後,利用“雲上法庭”發起筆錄確認,雙方當事人在手機端確認並簽字。全過程不到10分鐘便順利完成,同步錄音錄像系統記錄下整個過程,全程畫面流暢、語音清晰。

【基層動態】雲上庭審調解“e”起來

【基層動態】雲上庭審調解“e”起來


人民有所需,司法有所為,該院突破庭審業務空間限制,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及時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讓當事人相隔千里也能“對薄公堂”,真正做到疫情防控和執法辦案兩不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