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用工之初相識——萬紫千紅別樣春

靈活用工之初相識——萬紫千紅別樣春


某蒙寫寫微信文章,火了,一篇文章賣幾十萬都是小數;


某醬發發牢騷視頻,火了,一個貼片廣告拍出2000多萬;


某磊讀讀金庸武俠,火了,各種出席活動成文化名人;


某莫直播起家C位出道,火了,直線殺入頂尖明星陣列;


……


他們只是靈活就業群體的一個縮影,藉助零工經濟的東風,這些有才有藝者成為時代弄潮兒。

互聯網時代,如果你還想著一輩子端著“鐵飯碗”,你就OUT了!

回到我們身邊,不知何時起,出現了這樣一群人:他們在電商旺季做快遞員、閒時在網約車平臺當司機、抽空開直播當網紅;一個人開工作室,幾個人合夥接項目……


靈活用工之初相識——萬紫千紅別樣春


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威客、創客、斜槓青年,他們不滿足朝九晚五、困拘格子間,他們追逐星辰大海的爛漫、不時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他們標榜自由主義、以U盤化生存自居。


不論行業,不分職業,男女老少,各顯其能。

靈活就業者成為當今的朝陽群體,從側面也反應出用人單位對靈活用工模式的青睞與日俱增。


以“零工”人員替代全職人員,對企業而言可以節省運營及人力成本。而對在互聯網環境下成長的新一代勞動力而言,他們也渴求擁有更多選擇和自由。


頂尖互聯網企業,一紙號令,全球英才齊聚,大家奔著一個專案、一段代碼、一個app去,以項目目標驅動,自發協作,交付產品領取佣金後,各自離場。

靈活用工之初相識——萬紫千紅別樣春


今天,企業組織越來越呈現去中介、去邊界、去中心化、扁平化、網絡化的特點,更加具有活力和創造力的“平臺+分佈式”組織管理模式迅速蔓延。


組織與人的關係,由僱傭關係轉變為合作伙伴關係,由傳統的資本僱傭勞動關係,轉變為貨幣資本與人力資本相互僱傭的合作伙伴關係。

每個人都有幸成為生態經濟的中心。可以說,只要不偷懶,任何人都能創造出自己的新天地。


知識型個體,在知識付費平臺賣課程;


資源型個體,做金融、房產的居間、經紀服務;


技能型個體,在眾包網站接項目;


才藝型個體,成網紅、主播;


勞動型個體,做外賣騎手、代駕司機。


靈活用工之初相識——萬紫千紅別樣春


平臺經濟、零工模式已催生出規模巨大的靈活就業群體。

據統計,在一些中小城市,超過80%的勞動力都是自由職業者,在一二線城市,靈活就業人數也在大幅增長。


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勞動人口(16 - 59 歲)為 8.97 億人;其中,在共享經濟市場中提供服務的人數達到 7500 萬人,同比增長 7.1% 。


也就是說,大概每 12 個勞動力中就有一個人是這種新經濟模式下的“個體戶”。

在人人當老闆的時代,在“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的零工經濟時代,你落伍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