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講講當兵的神奇;沒有當兵經歷,您感到遺憾嗎?

江軍精舍


當兵不叫神奇,軍人的職業是神聖的。關於軍營內的事,不方便說出,就說說從武裝部到軍營的門口的一些雞毛蒜皮事:

在縣武裝部,被應徵入伍的青年需要學會打揹包,揹帶三橫兩豎。需要換裝,一般是作訓服。同入伍的李志華動作賊溜溜的快,三下五除二就穿上了橄欖綠。他把地方服裝在一個綠色的口袋裡,繫好繩釦,拎著就走,嘩啦啦幾聲,他的地方服全掉地上了。咋回事啊?我也湊了過去,忍不住笑了。原來他把軍用內褲當作了手提袋。

第三天,我們到達到了內蒙古赤峰市火車站。站外是一溜兒的141軍用汽車,車旁各有一兵,心中特激動。排隊上車,車呈一字排開,因在夜睌,因在冬天,喜悅還是壓不住北方到冷。到營房大院,下車,鑼鼓聲讓我再次激動。被新兵班長領進宿舍,先來的新兵忙前忙後,鋪床打水等等。我們則上廚房用飯,飯後睡覺,閉上眼,感覺還在坐火車,特困。

當我醒來,是班長叫醒的。我想應該是吃早飯了,也要休息幾天緩緩神。班長卻說:“起床,出操,動作要快”。就這樣在1994年的1月,我開始了軍旅生涯。關於後面的我就不說了,免得嚮往軍營的您眼饞!


用戶油鹽醬醋各來一點


我八一建軍節出生,所以父母取名字裡面有個“軍”字,當初父母沒想讓我當兵,好好讀書,最後發覺溺愛帶來了我生活都難自理,家裡當過兵的舅舅和兩個姨夫,都勸父母讓我去部隊,第一次考兵發現我是扁平足,不符合當兵,我被淘汰,自尊心強的我不要去當兵,要讀大學去,但第二年徵兵,應為意見分歧,我離家出走,那時候出走在夜晚,步行,去鄉下爺爺奶奶家,半路上被舅舅的戰友看見,通知我舅舅和爸,他們追上了我,當時已經走了18公里了,被抓回來了,我爸沒像往常一樣抽皮帶揍我,而是語重心長跟我談心了,我舅說這膽量和耐力,應該去當兵,第二次考兵很順利,我爸提前做好了準備,沒辦法,這就是關係!

那天我走的頭晚,送走了親朋好友,爸媽跟我談心一次,讓我無論多苦多累都要忍,不準懦弱無能,而且我是扁平足,更要忍!

就這樣我踏上了軍旅生活,差點兒錯過人生最好的大學!

新兵連第一天起床就被班長罵拖沓,訓練也被罵,還要“加餐”,部隊的複檢結束後,我爸媽才安心,怕退兵,認識五湖四海的戰友,第一次洗衣服是班長教的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天被子沒疊好,被班長扔了出去,讓抱著跑五公里,跑回來再疊,所以沒有吃早飯,中午又被扔了一次,中飯也沒吃,繼續疊,到了晚上晚飯時間,我只吃了兩口青菜,晚上可以打電話給家裡了,五分鐘時間,跟父母說吃的好飽,連隊伙食好,早上還吃了兩個雞蛋,掛完電話,跑到衛生間默默哭了一下,又要去晚間體能訓練了!

當授銜授槍的那天,大家好興奮,終於可以戴上軍銜帽徽領花可,而且可以實彈射擊了,大禮堂裡大家宣誓誓詞洪亮而有力,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那天班長給我們戴軍銜領花帽徽,一個一個來,待到我時,完畢,我退後一步給班長敬了一個禮,班長回禮,那天大家都在興奮中!

過後訓練更是抓緊,有自己班長和戰友們幫助,我進步了很多,被子也被授予連嘉獎一次,第一次實彈射擊,我的子彈穿過報靶牌直接到十環,還有人生第一次轟轟烈烈的手榴彈投擲,四百米障礙,單槓雙槓練習,戰術,徒步行軍,武裝五公里,都好回憶,有汗水有歡笑,有嚴肅有活潑,新兵連的三個月,難忘記!

最後考核結束,我們下連隊,告別班長和我的好兄弟們,我被分到了通信站,成為一名通信兵,又認識了新的戰友,還有新的班長和連長指導員排長們!

通信站有線連是男女混編連,所以就有了很多兄弟姐妹們,大家同訓練同學習,同吃一鍋飯,紀律嚴明,浩然正氣!

而且還有我的班長,連長是我人生最好的老師,教會了我為人處事,吃苦耐勞,通信站的日子很美好,那是個大家庭,很多回憶,很多往事!

五年軍旅生涯,回憶那天,我真的卸下軍銜領花帽徽時,抱著遲遲不肯鬆手,那一刻我失去了最珍貴的東西,人生最美是軍旅!

雖然我是體檢不合格的人,但我真正做到當一名合格軍人!

感謝部隊,永生難忘的日子,人生的大學!來世我還要去!不悔!




簡萬軍


我當兵時有點神奇。我是上海六九屆初中一片紅,下鄉在美麗但卻十分艱苦的雲南西雙版納建設兵團種橡膠樹,二年多後農埸徵兵,幸運入伍,但神奇的是當兵還是在建設兵團的一師師部警衛排,從未進入新兵連集訓。一九七四年十月,建設兵團改回農埸體制,被調到曲靖軍分區獨立營七連,一切從新開始。為了不想再回到那苦難的知青生活,苦練軍事技能,讓農村兵對我吃苦精神刮目相看。當了班長後,帶出全營拔尖的尖子班。提升為排長,後被部隊選送到昆明軍區步兵學校參訓隊學習一年半。嘿,不到一年,邊境形勢緊張,在開戰前夕被抽調至雲南軍區獨立師二團任作訓參謀,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全過程,榮立三等功。回國後,本應在部隊大展身手,再努力幾年,當個營長、團長應該沒啥問題。曲靖軍分區作訓科的老科長王祖訓,後來官至軍科院院長,上將軍銜。就在那段時期,全國知青大返城開始了,我的思想也起了轉變。仗也打了,功也立了,沒有戰死已很幸運。知青都回老家,我還留在雲南部隊幹啥?接下來嘛,就是想方設法轉業復員啦。


阿拉上海寧


當兵的神奇,這句話問的非常好,

在我新兵第一年四月份底,

早上沙灘五公里,成績不好就被折磨,

吃完早飯就開始游泳,一上午就休息了十分鐘呀,十一點上岸,

下午三點又開始游泳,五點半上岸,

晚上七點開始訓練體能,白天訓練好了班長不生氣晚上就是正常體能,白天沒訓練好扛圓木鴨子步走圈一個班一組一晚上,

晚點名講評就開始被打被罵被懲罰,九點點名能搞到熄燈前,五分鐘洗漱,一天就過去了。

一直這樣三個月,有時候想過被折磨的不如死在水裡,

當我第三年當班長的時候在想,人呀!真神奇,越經歷過大苦大難,越能往上走,

“勇者無懼,強者無敵!”

現在文明帶兵也沒有我說的這樣了,14年以後的兵也體會不到這些了。

當兵從來不後悔,後悔只是自己無能,能幹幹部的活,缺不是個幹部。




一切塵埃落地便是晴天


個人的當兵經歷到也沒什麼神奇的,不過三年時間到是挺累。當然與什麼偏遠邊防部隊相比肯定沒那麼苦,畢竟還是在東部沿海地區,生活條件還是可以的。說累是因為當年部隊改制,老營房需要重新建設,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翻新工作。

結果,這三年來除了訓練就是幹活。駐地的活兒完了還要時不時的幫助地方進行助民勞動。比如,當地修路我們去平路基,下大雪時要幫著除雪,還要幫下挖自來水管,幫駐地鎮大掃除啊,協助退耕還林上山挖樹坑啊,反正幾年下來,什麼活都幹過了基本上。

其實,相對比起來幫地方出公差已經相當幸福了。比如除雪都是地方政府安排午晚飯,那指定比在部隊吃得好多了~~~都是十八九的小青年們就愛吃,雖然部隊那時已經是四菜一湯兩葷兩素,但是能下館子依然是非常讓人高興的事兒~~因為平時一到發津貼的日子,當天晚上軍人服務社就是會塞滿人,全是福滿多方便麵加個蛋加個腸的節奏,津貼多的就又上檔次了,直接軍人餐廳餃子大盤上的節奏。

除了幫助地方義務勞動之外,本部隊自己的活兒也是相當多的。因為新部隊新建,頭一年基本就是拆房建樓,蓋樓這種技術活肯定是外人找人來幹,可是雜活全都由每個下面連輪流來幹了,省錢又能防止大小夥子們沒事幹惹事生非。打地基時需要石塊,團部直接決定各連下午體能訓練改成搬石塊,誰搬的大口頭嘉獎~~~結果,幾乎全團的戰鬥連都徒手跑到3公里外的採石場,每人搬一塊大石頭走回營區~~將訓練與勞動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這招兒真是高~~ 當然,只限於下午的體能訓練,平時的正常操課時都是由汽車連專門派幾輛卡車和每個連臨時出的公差人員來解決。

要說最累的還是要數在部隊的農場插秧,原部隊有近8000畝水田,97年之後全部重新歸部隊自己管理,原來都租出去了。全軍禁商嘛那時,結果就需要我們自己去種大米了,當然收也是自己去。然後每年端午節之前,要出去一個營去種大米時間為半個月。那是真累,每天天一矇矇亮就起床,不少人困的走路都是閉眼走,一個拉著一個,就最前面那個是睜眼的。走著走著摔掉也不是稀奇事兒。然後,帶回時也是天黑了才回來。幸虧都是年輕人,不然這活真幹不了,每天彎腰超過10小時,鐵人也受不了。我們的標準還要求比地方人要高得多,我記得是 抽查時要求每10米 拋秧盤的秧 不能少於8-9株;地膜秧不能少於9-10株,每株要控制在6-8顆秧苗;條件相當苛刻了。最開始個人只能插7分地,連插兩年後,第三年我能一人一天插1畝3分地,換地方賺錢的話,當時能賺100塊吧,一畝70塊錢的標準。

也就是每年半個月把腰給累壞了,現在天變就難受。而最累的還不是插而是收。要割、要打捆,要挑到地頭裝車。要知道那地都是大長條,一塊地30米長30寬,一長條快10塊地了,加一起長就300多米,從最裡面挑出來到地頭,那距離能挑得你生無可戀~~~~ 我雖然沒收過,但是插秧時,可是挑過秧盤的,得為插的戰友補充“彈藥”不是,一挑上百斤,走300多米,還是那種田梗路,我挑一天就直接廢了踏踏實實的去插秧了~

每年這半個月都讓我們這幫大小夥子心裡顫抖,不過堅持下來也就不覺得累了。當時,完成任務時團長曾給我們講話,說在和平時期沒有戰爭,但是你們現在能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也就表明你們有戰鬥力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能打硬仗,也相信你們到地方後也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三年說慢真慢,說快也真快。對部隊的生活,我只能說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當兵後悔3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當然,現在很多人就不愛當兵也不去當兵,那也就不存在什麼後悔了!


陶德中士


本人當兵五年,2018年九月退役,關於部隊工作都是保密,所以大部分人都很好奇,不知道他們每天干什麼,只是聽別人說當兵很苦,能鍛鍊一個人,其實很多當過幾年兵的同學,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真實的學到了什麼,鍛鍊到了什麼,我記得我帶過一屆新兵,我在和他們做思想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被班長問到一個問題,就是你為什麼來當兵,普遍回答有以下幾種,1.我是看了士兵突擊,我是特種兵等等之類的電視,受到了需要感悟,覺得當兵很有意義,2.我是來部隊鍛鍊兩年的,3.我是被父母強行送來的,4.我從小就崇拜兵哥哥,從小在軍營長大的等等,但是很多同志在新兵3個月基礎訓練中,往往就開始後悔了,你會發現現實中的軍營和電視裡面的完全不一樣,甚至過的很難受,很壓抑,最重要的是苦,你就像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會,什麼也不懂,做什麼都要打報告,包括吃喝拉撒睡,也有很多人承受不住三個月的煎熬,中途退出,也許有人認為,也就苦三個月,咬咬牙就過去了,其實這只是一個開始,整整這一年都是苦的,三個月結束後分配各個崗位,你不懂,得慢慢學,這個過程只有經歷過的才懂,


MK鵬哥


我是1964年應徵的1965年的兵,我們那批兵是部隊大換血。也就是說大批老兵復員退役,大批新兵入伍,到了老連隊一看,我們班九個人,班長是60年兵,付班長是64年兵還有一位是63年兵,再就是六個65年的新兵了。

因為全軍大換血,所以我們當時發的軍裝都是五花八門的,棉軍帽有抗美援朝時志願軍的尖頂帽,也有建國初期的,也有當時的,一個新兵班就有幾種帽子。棉大衣就純是志願軍的棉大衣,棉服也是如軍帽一樣,分好幾種。維一能統一的就是大頭鞋。

我們是在1965年春節之後的農曆正月十三登上軍列奔赴軍營,當時的軍列就是拉貨用的悶灌車。因為是東北,所以車上很冷,就在車底板上鋪上稻草。在正月十四的半夜在遼寧省瓦房店的老虎屯下車,下車又夜行軍,在正月十五的早上來到了軍營,開始了四年的軍旅生活。


清風6704915380848


我不知道你對神奇的經歷是怎樣定義的!我覺得當兵就是一種奉獻!是一種非常棒的體驗!是一種非常好的鍛鍊和成長經歷!作為一名從普通士兵成長為海軍軍官的我來分享一下,當海軍艦艇兵的幾點體會。

一、當兵能解決生計問題。部隊2018年7月又大幅漲工資了!現在一名剛轉的海軍士官(服役第三年)每個人的工資都有六七千(不交稅、純收入),這還不包括執行海上訓練任務的補助(一天有近幾百塊,具體數字保密),免費的六菜一湯,免費的被裝,免費的醫療,每年一次的三四十天的探親路費報銷,免費遊覽全國所有景區景點,免費乘坐部分城市(如武漢等)的公用交通...好處太多,不勝枚舉!當兵十二年退役後,國家包安排工作,人生沒有後顧之憂...

二、當兵能拓寬你的人生軌跡。隨著海軍使命任務的拓展,艦艇出訪的頻率越來越高,這能讓你代表國家出訪他國,乘坐軍艦前往世界各地,環球旅行真的不是說說的..讓你領略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品嚐各種美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真正體會到中國快速發展給我們帶來的無比自豪感...我原單位的艦艇足跡遍佈中國香港、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沙特、摩洛哥、南非、吉布提、埃及、美國、阿根廷、智利、巴西、俄羅斯、英國、法國、芬蘭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海的地方都是你將要到達的地方!

三、當兵能把你變成一個有擔當、有血性、有品格的真正男人。軍營是一所培養人才的大學校,是一座鍛鍊人才的大熔爐。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戰備教育、日常管理教育...全面系統的思想道德教育,形成系統正面的“三觀”;吃喝拉撒睡、洗衣縫被,樣樣都得學會-----讓你獨立,養成自立自強的良好習慣;紀律條令、內務條令、隊列條令、士官管理實施細則、***十條禁令、***八不準...鍛鍊品性,培養強大的自制力和法紀意識;三千米、五千米長跑、俯臥撐、仰臥起坐、單雙槓、游泳...都得達標-----嚴格的軍事訓練,練就強健的體魄;與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相處,領悟與人交往的基本原則,培育強烈的團隊意識;接受各種困難與挑戰的錘鍊,培育出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和堅韌陽剛的陽光氣質...當兵既是磨礪人生、實現理想抱負的重要途徑,更是熱愛祖國的高尚行為。當兵的歷史是一筆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當然,當兵也有它的遺憾之處,如長時間在單一、枯燥的環境中可能導致你與社會脫節;長期在高溼、高鹽、高噪音、電磁輻射的艦艇環境下,對你的身心是極大地考驗;部隊所學操槍弄炮在地方沒有通用性,假如你在沒有什麼特殊技能情況下,過早離開部隊,將會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

人生就是一趟單程旅行,所有都是最好的安排,沒什麼後悔的,我為我的軍旅生涯感到自豪!一身戎裝一生情!











老牛南海彈琴


當兵是我的夢想,可惜兵檢的時候身體不行,未能實現當兵夢,是一生的憾事。


蕉坑老農


我沒有當兵,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去當兵,但是沒有去。感覺特別遺憾,畢竟每個人都有一顆保家衛國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