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中贡献力量

内容摘要:清晨,阳光透过树枝洒在册亨县坡妹镇纳福村办公楼二楼的房间,我洗漱完毕,拿上装备——一个文件袋、一支笔和一顶草帽,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脱贫攻坚中贡献力量

刘权到群众家里开展遍访工作

我叫刘权,2018年3月受超高压公司天生桥局指派,到册亨县坡妹镇纳福村任第一书记。

册亨县是贵州省14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之一,而纳福村又是册亨县的深度贫困村,地质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全村共有贫困人口201户857人,占总数的34%。

刚到纳福村,我就碰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特别对于纳福村这样的少数民族村寨来说,搬迁是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斩穷根的关键举措。纳福村下有八个组,有三个组要整体搬迁,约200户人家,其中少数民族占了99.9%。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我有一丝犹豫。

为有效劝导村民搬迁,我一家一户走访,一个一个解答村民的疑虑。一开始,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村民对我也不那么热情。但我没有轻易放弃,依旧热情地和大家打招呼、耐心地走访讲解政策,慢慢地,村民会主动和我打招呼了。因为我常常戴着草帽走访,大家都叫我“草帽书记”,我也和村民们逐渐熟悉热络起来。

通过多次进村入户走访,我了解到,多数群众不愿搬的原因是没有能力购置新家具。于是,我努力协调资金16.8万元为搬迁的110户贫困户购买了床、桌子、椅子等家具,让他们能够没有顾虑地开启新生活。

要想实现2020年脱贫的目标,只有“标本兼治”才能根除贫穷。经过实地调查,我确定了实施产业扶贫的思路,并书写《关于坡妹镇纳福村发展产业脱贫的初步思考》呈交给册亨县相关负责人,得到了肯定和支持。

确定了思路,接着就是带领大家撸起袖子干。我通过与其他村干部商议,建立了种养合作社,规划了种植油茶果、养殖二元母猪的“一种一养”格局,并协调资金为村民购买了油茶树苗和二元母猪。通过努力,完成了230余亩的油茶示范种植,存活率在80%以上;经过一个季度的养殖,二元母猪均重达220斤,陆续达到配种条件,按照目前10元一斤的市场价格,日后也将为村民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紧接着就是完善基础设施。我四处奔走,积极联系协调资金,修建15口“联建水池”小水窖,解决贫困户的饮水困难;落实五小工程资金等,完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切实改善了村两委生活工作条件。

为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向“娘家”求助,联系天生桥局输电管理所党支部与纳福村党支部开展了党支部联建。在天生桥局党委的帮助下,通过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确保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并组织定期召开每月的村两委会议,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严肃党组织生活。我也尝试着为大家讲党课、讲扶贫政策。为便于随时学习,我整理了扶贫政策便签,打印好夹在手机壳中,一有闲暇时间就拿出来学习背诵。经过不断努力,我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宣传好党的政策,让乡亲们从中真正得到实惠;和其他村干部劝说适龄青年到贵阳参加专业培训;针对村内5名贫困户学生考取大学情况,努力为他们争取每人2000元的助学金。

经过不懈努力,纳福村村民的发展意愿越来越高,精神面貌涣然一新。近期,我又组织起草了《纳福村村民公约》,希望通过村民自制的方式改善纳福村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在村民大会上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当初,在扛起脱贫攻坚这份大旗面前,我曾犹豫过。如今,一栏栏茁壮成长的优质猪崽、一张张真诚的笑脸……都是对我工作的认可和支持,这让我越加坚定,能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是我无上的光荣;我一定要在脱贫攻坚战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