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憑“綠碼”下地幹活,蔡甸最偏遠村“碼”上恢復生產

村民憑“綠碼”下地幹活,蔡甸最偏遠村“碼”上恢復生產

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26日訊(記者張衡 張勇軍 通訊員李卓超)3月26日中午,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來到蔡甸區消泗鄉七壕村,只見一座藍色帳篷支在村口。這是進出該村的唯一通道,已在田裡勞作了一上午的村民秦海兵,騎著一輛農用三輪車經該崗口。在崗口前,秦海兵掏出手機向村口值守人員出示了健康碼,經掃描後才回到家中。

蔡甸區消泗鄉七壕村是蔡甸最偏遠的鄉村之一,記者在臨近村灣的武漢沉湖七壕生態發展有限公司的果園大棚內看到,40餘位村民戴著口罩,保持著間距,有序地開展農業生產。

村民憑“綠碼”下地幹活,蔡甸最偏遠村“碼”上恢復生產

(圖為村民出示健康碼,值守人員掃碼後放行進村。 記者張勇軍 攝)

七壕村是無疫情村,有117戶365名村民。該村黨支部書記李長龍介紹,村裡每天早晚上門排查體溫,併為村民免費發放體溫計和口罩。從3月20日開始,村民可有序在村灣內活動,村裡同時加強了巡查,嚴禁人員聚集。

目前,健康“綠碼”是七壕村村民的出行憑證。李長龍說,農資由村委會統一採購,村民憑“綠碼”下地幹活。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村民,由其子女或村幹部代為進行登記掃碼。

消泗鄉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鄉已對全鄉717戶貧困戶進行了覆蓋式摸底排查,瞭解外出務工意願、就業服務和產業發展需求情況。提前部署扶貧項目,確保扶貧項目順利開工,準時完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