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少年如何進化為電競選手

近年來,電競話題很熱。電子競技成為亞運會表演項目,中國隊收穫2金1銀,中國電競戰隊IG、FPX接連獲得“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轟動輿論。電競、網遊、手遊……在很多國人還很難從專業角度區分這些名詞的時候,難免有人驚訝:一幫“網癮少年”怎麼就能為國爭了光?


網癮少年如何進化為電競選手


大多數中國家長並不支持他們走向“網遊”的道路。在他們的觀念裡,一箇中學生把遊戲當做主業,就是玩物喪志、不務正業。籃球足球最開始也是一種遊戲,憑什麼電子競技就要被貼上玩物喪志的標籤?


不過,變化也在出現。2016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增補“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以來,已有多所高校先後開設電子競技專業。而社會上,除了對選手的培訓外,各類主播、裁判、解說類的培訓班同樣開展得如火如荼。這有助於社會更好地認識職業電競,為大家消除對電競的誤解,提供更好的氛圍。


選擇電競,但也要認清電競


真正的職業選手,職業生涯往往比較短暫。超過25歲,反應速度、判斷能力甚至體能狀況的退化,都會導致選手操作水平下滑。所以一位職業選手的黃金年齡通常在20歲上下,而這個時間段,正是一個青年求學的關鍵時期。這也是許多孩子和家長面臨兩難選擇的原因。


網癮少年如何進化為電競選手


想要進入職業電競,僅靠喜愛完全不夠,和其他體育項目一樣,天賦和努力至關重要。很多孩子來學校的初衷,是把電競當做一種逃避學習、逃避社會的手段。但電競作為一種體育項目,對選手的體能要求很高。一場系列賽打下來,動輒四五個小時,需要選手精力高度集中,快速反應。同時,選手的肩頸、腰部、手指也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傷病,也是電競選手必須面對的問題。俱樂部選手都要有固定的訓練,所有俱樂部都會配套相應的健身措施以及心理輔導康復體系。同時行業也在思考,如何幫助選手更好的溝通職業,進行更好的教育深造。


電競行業現在的人才缺口較大,但專業才是關鍵


對於很多電競選手來說,電競是一場“青春的狂歡”。不過,隨著中國電競職業化的發展,他們的出路也越發明晰。教練、解說、電競運營、網絡主播……電競人才的巨大缺口,也在為選手未來的職業生涯提供更多選擇。


網癮少年如何進化為電競選手


電競行業現在的人才缺口較大,所以薪資較高,吸引了許多家長目光,也是電競專業現在風評呈現兩極分化的原因。另一方面來看,電競專業需要的人才要求也較高,並不容易加入頂級的能和其他世界級戰隊抗衡的隊伍,所以電競學院的教育核心是培養學員的不可替代性,增加日後的競爭力。如果有學院宣傳說自己培養出來的每個學員都能得到頂級世界隊伍的賞識,多半也是不可信的,百分百就業在電競行業是不可能的。


樂動體育有著樂觀向上,永不言棄的品牌文化。電競學習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正確的選擇電競培訓學校,學習先進的電競理念才能更好的朝著世界級俱樂部的方向發展,創造更加美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