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小古文学习之:郑人买履


小学生小古文学习之: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置之其坐,至之市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解释:

1、履:读lǚ,鞋子。

2、置:置办,买。

3、者:……的人。

4、度:衡量。

5、置:安放,搁。

6、之:代词,指量好的尺码。

7、其:代词,指郑人的。

8、坐:通“座”,座位。

9、操:拿。

10、持:拿。

11、度:量好的尺码。

12、反:通“返”,返回。

13、罢:结束、停止,文中指散集。

14、无:不。

翻译

郑国有一个人要去买鞋,他先衡量了一下自已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当他到集市时才发现记拿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拿到了鞋子,才想起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了。”于是他赶紧回去拿尺码。等他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结果他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寓意:

郑人买履: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实事求是,灵活变通,注重客观现实,从实际出发,不要死守教条。

小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从前郑国有一个人,他的鞋子穿破了,于是他想要到集市上买双鞋。

出发前,他想到了自己没有买鞋子的尺寸,他很苦恼,忽然他灵机一动,我可以自己量一个尺寸呀!他这么想也就这么做了。他找到一条绳子,认真地量好了自己的脚,把量好尺寸的绳子放在凳子上,打算赶集的时候一起带去。然而走的时候过于匆忙,把量好的尺寸给忘家里了。

到了集市上,来到鞋摊前,他左挑一双,右选一双,高兴得眉开眼笑。老板说:“我的鞋码一应俱全,请问你相中了哪双鞋子?试试吧,保管有合你脚的。”这人故作斯文地说:“试什么试,我有尺寸,以尺寸为准。”

可他在怀里摸了半天,才发现尺寸忘带了。于是他尴尬地说:“不好意思,老板,我把尺寸忘在家了,您等等,我这就回家去取。”说完,转身就往家里跑去。鞋摊老板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不屑地说:“不想买就不买,何必找借口”。

等这人气喘吁吁地跑回家拿来尺码,集市早已经散了,鞋店老板已经回家了,只有三三两两的路人在街上闲逛。

正巧碰上一起赶集的同乡,他的同乡好奇地问他:“你不是回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他喘着粗气说:“我鞋子的尺寸忘带了,回家去拿尺寸的。”

同乡又问:“那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呢?”这人急忙争辩道:“我们要相信分毫不差的尺度,怎能相信自己的脚呢?”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哈哈大笑起来。

喜欢小古文的小伙伴们多多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