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身影,總是出現在山河智能“抗疫”的每一個關鍵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安全就是底線。”嘹亮的口號不停留在紙面上,山河智能環境安全辦將這一份責任扛上了肩。從開始的應急預案制定到執行細節的檢查,再到奔赴抗疫的一線,他們的身影,總是出現在山河智能“抗疫”的每一個關鍵點。

他們的身影,總是出現在山河智能“抗疫”的每一個關鍵點

山河智能環境安全辦進行復工細節檢查工作


極速到位,保障公司順利復工

2月5日,山河智能完成了備案手續,拿到復工復產的“通行證”。而山河智能獲批“通行證”,《山河智能新型肺炎防疫應急預案》和《山河智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總體方案》就是重要依據。這兩份文件的出現,意味著山河智能公司在複雜的防控工作面前,已有章法可循。

他們的身影,總是出現在山河智能“抗疫”的每一個關鍵點

山河智能環境安全辦進行復工細節檢查工作


為了起草這兩份文件,實際上,環境安全辦主任舒棟早在年前就開始了工作。“我們也是第一次做這樣的預案,不僅要和其他大型企業取經,也要結合山河的情況自己琢磨。”舒棟回憶,兩份文件在正式公佈前,總共進行了9次修改,除了部門內部的反覆修訂,山河智能公司高管和相關部門也參與其中,共同出謀劃策。

他們的身影,總是出現在山河智能“抗疫”的每一個關鍵點

山河智能環境安全辦進行復工細節檢查工作


《預案》、《方案》的制定,自然是為了將其貫徹執行,只有通過政府相關責任部門的反覆審查,備案手續獲得批准,企業才能復工復產。為此,環境安全辦全體人員按計劃開始不間斷的排查防控工作中的疏漏。“都是第一次面對複雜情況,出現了不少狀況,比如之前倉儲那邊84消毒液和酒精就放在了一起,我們就立即要求進行整改。”舒棟說,除了檢查外,那段時間環境安全辦還必須承接政府責任部門的檢查,每人每天平均就要接待2次檢查。

就這樣不停的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硬生生的讓山河智能復工前的防控工作挑不出毛病,山河智能也得以在2月6日正式開工,成為了長沙經開區範圍內除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外,最早復工的一批大型企業,也為山河智能實現“三年大增長”的目標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全線作戰,確保防控工作落在實處

機器上馬,人員到位,對於防控工作而言,正式復工才意味著挑戰的真正到來。

復工的第一天,環境安全辦全體人員就去往了廠區各個關鍵出入口,對測量員工體溫的工作進行監督。不僅如此,他們還需要檢查員工是否出現“三違”現象,個人防護、現場消毒等方面也在他們的檢查範圍之內。

他們的身影,總是出現在山河智能“抗疫”的每一個關鍵點

現場消毒工作


“我們7個人每天都在外面跑,這麼大的廠房,巡邏一圈都不容易,直到現在,每人每天的步數都在2萬步以上。”舒棟說。

值得一提的是,環境安全部除了檢查外,還組織了復工的疫情防控和安全意識培訓。只不過以前是集中培訓,今年他們不得不採取新的方案,先對車間主任進行培訓再分層級培訓,降低人員聚集風險。新員工培訓也同樣沒有丟下,他們採取了“O2O”的方案,線上講理論,線下講實操,確保了新員工順利入職,成為山河智能發展的新生力量。

他們的身影,總是出現在山河智能“抗疫”的每一個關鍵點

山河智能環境安全辦進行復工細節檢查工作


“ 自復工復產以來,環境安全辦多次接待上級部門的各項檢查,山河智能在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方面所做的工作,多次受到各級領導的肯定。”舒棟表示,如今疫情雖有好轉,但防控工作卻還不能鬆懈,環境安全辦將繼續執行各項防控工作要求,為公司的發展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