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四大美女,那四大美男又是谁?为什么?

家在浔阳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个成语大家想必都听说过。是形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分别对应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成语和她们的名字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她们各自的离奇故事也已经被演绎得家喻户晓。然而,你知道中国古代也有四大美男吗?他们都是什么样的美男子,又有着怎样惊世的颜值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揭晓。

潘安

我们形容男人的容貌俊朗,也是有成语的,头一句就是“貌比潘安”。潘安俨然就是古代美男子的代言人啊。那么潘安到底是谁?他有着怎样的颜值呢?

潘安,也叫潘岳,字安仁,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史书上对潘安的容貌之美只是惜字如金地用了三个字:美、姿、仪。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形象好,气质佳。虽然我们找不到对潘安五官容貌,身高体重的详细记载。但是他的美貌却从另外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来。那就是潘安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拥有了一大批死忠粉了。《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门,都会有大批少女追随。对他又是献花,又是献果。潘安每次回家,都是带着粉丝们的礼物满载而归。这阵势,就是放在今天,也是妥妥的流量明星小鲜肉的待遇啊。

潘安虽然有着众多为他着迷的女粉丝追星,但是他却对妻子一往情深。在妻子去世后,还专门写了《悼亡诗》悼念自己的亡妻。在今天看来,这也许没有什么。但是在那个妇女地位低下的年代,潘安差不多算是第一个写文章悼念妻子的人。可谓是石破天惊。可惜的是,一个如此美貌,多才且感情专一的男人在事业上却长期郁郁不得志。不仅仕途坎坷,长期不受重用。后期还卷入到了谋反阴谋的政治漩涡当中。最终不得善果,被夷灭三族。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又名子渊。相传为屈原的学生。和屈原并称“屈宋”,是屈原之后名动一时的辞赋家。“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这几个成语典故都跟宋玉有关。同样是一个颜值和才华双双爆表的绝世美男。古代小说戏剧当中常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俊美。

然而宋玉貌美之说虽流传千古,但是他到底是怎么样的美却一直是个谜。也许他的美早已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我们只能从一篇《登徒子好色赋》中的记载,来意会一下宋玉的美貌。文中所载,登徒子跟楚王汇报说,宋玉虽是个美男子,但是也是个好色之人,千万不能让宋玉到后宫。宋玉一听不乐意了。反击说,请楚王来做公证人,我说一件事,看看到底我和登徒子到底哪个更好色。宋玉首先说,天下的美女都在楚国,而我的家乡我隔壁的一个邻居更是个绝色大美女。然而这样的绝色佳人趴在墙头看了我三年,我都丝毫没有动心。而登徒子呢?他的老婆丑陋无比,不仅丑而且还是驼背加瘸子,但是登徒子却跟他老婆生了五个孩子。可见只要是个女人登徒子都会喜欢,所以显然他比我更好色啊。其实以我们今天的观点看,登徒子对妻子不离不弃,是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但是被口才非凡的宋玉这么一忽悠,楚王竟然被宋玉说晕了,把登徒子判作是好色之人,从此登徒子就背上了好色之名,成为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词。

宋玉不仅貌美,其文学才能也同样卓越。他是第一个写悲秋的,也是第一个写女性的。他的《神女赋》给后世文人墨客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源泉。他的《九辩》与屈原的《离骚》同为楚辞中的经典之作。不过宋玉虽有满腔才华,在政治上却也是不善为,不合于时。最终远离朝堂,归隐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卫玠,字叔宝。两晋时期著名的玄学家。其祖上世代为官。传说卫玠五岁时神态就异于常人。其年少时乘羊车过市,街市上的人都以为看到的是玉人。卫玠的舅舅王济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但是每次见到卫玠却总是自惭形秽,自叹弗如。他还对别人说,与卫玠一同出游,就像有光亮在珠玉在身边,光彩照人。

卫玠好清谈玄理。这也是当时的风潮。但是其体弱多病。因此家人让他少说话。每每有天气好的日子,亲友们请他说几句。卫玠开口,总能引来一片赞叹。认为其字字珠玑,说到了精妙之处。当时的名士们也都对卫玠推崇备至。卫玠声名鹊起后,朝廷多次征召卫玠入朝为官,但卫玠都不赴任。多次之后,才入朝做官。而且卫玠对当时的政治形势也是看得相当透彻,早就看到西晋朝廷已经危如累卵,早早就准备南渡。可惜因为其本就体弱多病,加之劳累过度而加重了病情。在永嘉六年去世了。年仅二十七岁。

时人都言卫玠是被看死的。因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时,人们纷纷慕名而来,看他的人围得水泄不通。卫玠本来身体就虚弱,在众人的拥挤和推搡下,最终病重而死。所以当时的人都说卫玠是被看死的。所以有个成语叫“看杀卫玠”,典故就是由此而来。但实际上,卫玠的死更多是和魏晋时期清谈玄学的风潮有关的。卫玠避乱南渡之初,去拜见大将军王敦。与王敦、谢幼舆等夜坐清谈。其实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聊通宵。卫玠体质虚弱。根本扛不住熬夜。这一夜突然感到疲乏,从此病情加重,最终去世。

兰陵王名高长恭,是北齐战神,骁勇善战。而且还经常戴着一副神秘的面具。可以说是文武双全的绝世美男子。他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宗室,出身高贵,被封爵为兰陵王。

兰陵王的貌美甚至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因为他的相貌过于柔美,不足以威慑敌人,因此其每上战场必戴面具。邙山之战,北周进攻北齐洛阳一带地区,兰陵王高长恭和其他将领一起受命前往救援。他带着五百骑兵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到达城墙之下。但是因为高长恭戴着面具,守城的北齐官兵无法分辨敌我,于是高长恭解下面具,露出一张美貌绝伦的脸,军心振奋,于是大捷。

兰陵王半生戎马,战功赫赫,然而这在给他带来荣耀和威望的同时,也带来了厄运。因为战功卓著,引来了皇帝的猜忌,加之其宗室身份,让皇帝高纬更加忌惮。虽然兰陵王小心谨慎,甚至以收受贿赂来希望躲过皇帝的猜忌。然而最终还是没能躲过被赐死的命运。武平四年五月,高纬赐毒酒给兰陵王。兰陵王悲愤之极,万念俱灰地扔下一句“天颜何由可见”,端起毒酒,一饮而尽。一代男神悄然陨落。

这四大美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才貌双全。或文学、音乐、哲学修养极高,或是战功彪炳,威震华夏。而且他们出行之时都是万人空巷,争相一睹为快。即便是今天的那些流量明星,小鲜肉们,恐怕也没有他们的粉丝多。而且这四大美男不只是容颜出类拔萃,更是文治武功,各有所长。这恐怕也是当今那些明星小鲜肉们远远所不能及的。

只可惜他们跟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的结局也是如出一辙。不仅事业不得意,更有死于非命,堕于红尘。他们尽管在文学和其他领域都颇有建树。然而让他们千古留名的,却始终是他们视作负担的绝世美颜。这也许就是他们最大的悲哀吧。






杨旭亮


四大美男评论不一,但是个人认为要评的话这几位必有位子:潘安,夏侯湛,卫玠,慕容冲。

自古以来不乏风流貌美之人,然而魏晋时期最为出众。当时盛行清谈之风,文人雅士们都活得洒脱不羁。当时的男人还有化妆,女装的癖好,这是由曹操的儿子兼女婿何晏开创而来。而我要说的潘岳,夏侯湛和卫玠都出自这个时期。

潘岳,公认的中国古代第一美男子,风姿绰约,有掷果盈车典故流传至今。潘岳长得特别帅,年轻时候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都将车都丢满了。潘安做河阳县令时,在当地种满了桃花,潘岳花样美男的称号也就此而来。

夏侯湛,当时与潘岳合成“双璧”。夏侯氏自古出风流人物,东晋开国君主司马睿的母亲就是夏侯氏,长得美且与牛氏私通,所以东晋的皇族有“牛继马后”,并非司马氏的传言。夏侯湛能和潘岳齐名,可想而知他也是难得的大帅哥。

卫玠,年少出众,小时候乘坐羊车上街,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玉人,全都跑出去争相观看。东晋大臣王济,是卫玠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风度姿容,但是每次见到卫玠,就叹息说珠玉在旁,自惭形秽。还跟别人说,与卫玠一同出游,就像有光亮的珠子在旁边,光彩照人。王济是清谈领袖,与王澄,王玄都有盛名,但却都在卫玠之下,世人不禁评论:“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

卫玠长大后,体弱多病,后来遇到变故搬家到京都,人们早就听闻他的才气和美貌,都出来看他,来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劳累,最终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这就是“看杀卫玠”的由来。

慕容冲,前燕皇族之后。前燕被前秦苻坚灭了以后,慕容冲和姐姐清河公主一并为苻坚没入后宫。慕容冲虽为男性,但是天生容貌俊美,具有龙阳之姿。前燕被灭时,慕容冲12岁,苻坚将他和14岁的姐姐清河公主一同纳入后宫,独宠二人。长安城内曾有歌谣言:“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苻坚的大臣王猛担心苻坚被美色迷惑误国,极力劝说把慕容冲送走。苻坚忍痛把他送到了阿房城。因为慕容冲的小名叫凤皇,百姓唱言,凤凰凤凰飞入阿房。苻坚认为凤凰不是梧桐不会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会食,因此特意在阿房城中种了数以十万株的梧桐和竹子。

后来,苻坚淝水之战大败,慕容冲率军逼近长安。苻坚派人送了一领锦袍给慕容冲,望其感念过去的情分放过自己。慕容冲不念锦袍之恩,围困苻坚,后称帝建立了北燕政权。

其实还有很多长得美的人,比如刚提到的何晏,就是个长得白白嫩嫩的大帅哥,他爷爷何进也是帅哥,北齐的兰陵王,因为长得美,担心上战场不够威严,史书记载他都要带上面具,风流之韵可见一斑了。





历史里的女人


四大美男之一:潘安

在中国的众多文学作品里,经常出现貌若潘安的字眼,来形容男生相貌的好看,由此可见。潘安可以说是世界上少有的美男子。关于潘安大家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掷果盈车”。

身世

接下来咱们就先来说一说潘安的身世。潘安在那个时候该结婚的时候,与与一位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结了婚,当时他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幸福美满。但是因为潘安的仕途在某些方面没有顺风顺水,所以,潘安为了自己的仕途在将来可以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方就走了捷径,就是一时想歪了加入当朝有权有势的贾氏集团,还胆大的加入了贾氏集团谋害太子的阴谋之中。

结局

潘安擅自改动了当朝太子的祭神文章,导致皇后被杀,太子被废。在数年后,赵王司马伦继位,贾氏集团被铲除,潘安被处死,并被诛灭三族。

结论

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被人夸几句就膨胀了,想站队也没有好眼光,死的不算冤枉

四大美男之二:宋玉

“美如宋玉”是常常用来形容男士俊美的词。不过宋玉不仅仅只有俊美,他的才气和他的俊美是成正比的,诗词歌赋自然不在话下。

遭遇

简单的说是一个嫉妒宋玉长相的人,散播谣言说宋玉是好色之徒,这样的传言让女子对宋玉不再靠近。之后才华横溢、笔尖成锋的才子宋玉写了一篇《登徒子好色赋》的檄文,把瘸腿驼背,耳畸唇翻、牙齿翻露、鼻孔朝天、满身疥疮这些比较恶心的词全都甩到登徒子身上,还把登徒子写成了一个好色之徒。这也是后来为什么人们用登徒子来形容色鬼的称号。

历史上确实有登徒子此人,但绝对不是宋玉所描写的那样。

结局

宋玉虽然文采不错,但仕途却是坎坷,当时做过楚王身边的文学侍从,只是没有遇见他的伯乐。最后宋玉辞职回家,终老病死,不过和潘安相比也可以说是善终。

结论

千万不要得罪那些文采好的人,尤其是各种作家,学中文出身的人,因为,你会不知道被他们写多惨。

四大美男之三:高长恭

身世

高长恭又称为兰陵王,是北宋时期的名将,因为封地在兰陵所以又叫兰陵王。都知道兰陵王打仗的时候常常带着面具,原因是兰陵王太美了,怕影响士兵们的注意力。所以兰陵王才会常常带着面具。

结局

兰陵王的死因是四个字功高盖主。死法:饮鸩而亡

四大美男之四:卫玠

卫玠是魏晋时期的人,年幼的时候就聪慧过人,可能当时人们夸人的语言有点匮乏,所以就有了卫玠长得像个玉人似的,这句话。随着年龄的增长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卫玠相貌也更加英俊。

结局

卫玠身体不好,常常患病。至于卫玠的死法,因为有一天,卫玠要去京都办事,前来看她的人太多,再加上卫玠的病情加重所以,卫玠就这样死了。

结论

美人活的时间都短





春天的猎鹰


一:潘安:天下第一美男

人们常用“貌似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潘安俨然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言人。

潘安史书上直接说潘安长得漂亮的就三个字———“美姿仪”。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气质又好。在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批死忠的“粉丝”了。《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大批少女追着他,虽说有那么多美女成天追着他,潘安却一点都不为所动。在对待妻子这一点上,潘安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好男儿。潘安的妻子出身名门望族,比潘安家的门第要高,两人算不上门当户对。因为潘安既是美男又是才子,潘安的妻子倒也愿意下嫁给他。潘安对他老婆是痴情得很,非但老婆在世的时候绝不出去拈花惹草,老婆死后,他还念念不忘。在妻子过世了一年之后,他写了三首《悼亡诗》。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三首《悼亡诗》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因为当时妇女的地位很低,在潘安的《悼亡诗》之前,几乎没有出现过怀念妻子的作品。潘安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喜欢写哀诔之文,可以说是个忧郁的美男作家。

第二:宋玉:大才子

宋玉,又名子渊,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汉族,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古代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当中,往往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俊美,潘安和宋玉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两位大帅哥了。宋玉不但漂亮,而且才华卓越,让许多女性心驰神往。

第三:兰陵王:面具后的悲情王子

北朝时期的兰陵王也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时的含冤而死。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

兰陵王是北齐的一员名将。他的名字叫高长恭,因为封地在徐州附近的兰陵,所以叫他兰陵王。北齐的始祖是高欢,高欢的大儿子就是兰陵王的父亲。兰陵王是他的第四个孩子。兰陵王这样的出身可算显赫。兰陵王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北齐和北周在芒山这个地方曾经有过一场恶战。北齐名将兰陵王率领500铁骑两次冲入敌阵,杀敌无数。一直打到洛阳西北面的金墉城下,被敌人团团围住。城上北齐守将只见来者戴着面具,不知是敌是友,正在犹豫之际,兰陵王突然脱下了他的面具,露出一美丽绝伦的脸来。上面的人就认出了是兰陵王,群情激愤,万箭齐发,射向了北周的军队。下面的500将士在兰陵王的带领下更是越战越勇敢,结果北周的军队在这上下夹击之下溃败而归。兰陵王打仗自不在话下,问题是他打仗的时候为什么总戴着面具呢?这恐怕还是漂亮惹的祸。史书上说他貌柔心壮,白得像个美妇人。他的美貌不是历来崇尚的力量之美,而是非常女性化的美。这样征战沙场,自是怕别人瞧不起他。所以戴上个面目狰狞的面具(或说以铁甲遮面),就能起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可惜的是,历史上并没有他的画像流传下来,这倒也给了我们更多想象的空间。

兰陵王英年早逝,北齐失去了军事支柱。四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

第四:卫玠:看死

出生地不详,西晋人。生得“花一般娇,粉一般嫩”,他常坐在白羊车上在洛阳的街上游玩。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壁人”。

一年他到下都城游玩,不料被无数艳丽女子争相围观,使他一连几天无法好好休息。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见《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卫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这位帅哥大概是四大美男中死得最搞笑的一位。他是魏晋时期人士,长得极美,美如珠玉,粉丝多得可以组建一个正规师,这不是吹牛。有一次他一外出,就被“粉丝”们包围了,“观者如堵墙”,看他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卫玠可能当场就晕过去了,回到家后不久就死了,这就是典故“看杀卫玠”的由来。这场由美丽导致的悲剧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可怜卫大帅哥就这么香消玉殒了,不能不令人扼腕。


90后杰琴


既然有四大美女就肯定有四大美男,但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男有两种版本:第一版四大美男是宋玉、潘安、卫玠、高长恭。第二版是潘安、嵇康、卫玠、高长恭。这两个版本人物基本都差不多,唯独不一样的就是宋玉和嵇康。

在这五个人物里除了宋玉是战国时期人物以外,其他四人基本都是三国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所以我认为四大美男说法应该是潘安、嵇康、卫玠、高长恭四人,因为他们时代比较接近,而且前三人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擅长口谈玄学高谈阔论的帅哥。而宋玉应该是后来民间认为他历史上美姿容的名气太大,所以把他替代了嵇康。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五个人都是史书里明确记载相貌俊美美姿容的美男子,给你浅谈一下这五位大帅哥吧。

按出生时间来介绍吧。

宋玉

宋玉是战国时期宋国人,后来因家庭矛盾出走楚国,在楚国宋玉师从楚辞第一大辞赋家屈原,宋玉非常有才华,是屈原得意门生,屈原之后宋玉为楚辞第一大家,他与老师屈原被后世并称为“屈宋”。

宋玉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口若悬河,他最出名的就是《登徒子好色赋》,登徒子是楚国的一位大臣,他见宋玉长相俊美,就劝告楚王,千万不要让宋玉来楚国后宫,否则会勾引走后宫佳丽,言下之意就是说宋玉是好色之徒。

宋玉知道后立刻就面见楚王,宋玉说自己邻居有个叫东邻之女,貌比西施,美艳绝伦。她天天爬墙头偷看宋玉,但是宋玉毫不动心。

而登徒子家有一丑妻,两耳畸形,嘴唇外翻,牙齿凹凸不平,走路一瘸一瘸,再加上驼背,又满身是疥疮。登徒子却很喜欢她,跟她一连生了五个孩子。登徒子只要是个女人就会喜欢,所以他比宋玉更好色。

这登徒子不弃糟糠之妻,本是一个道德模范,在宋玉这么口若悬河之下竟成了好色之徒,而楚王也被宋玉忽悠蒙了,立刻判定了登徒子为好色之徒。因此登徒子也成了几千年来色狼的代名词。

从这则故事里我们看出宋玉不仅美姿容,而且还口若悬河,才华横溢,但是真实历史上的宋玉就可怜了,虽然口若悬河又才华横溢,可惜不善于为官,不合于时,最后还是离开了中央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嵇康

嵇康是三国末年魏晋时期人,嵇康是历史文献中有明文记载其身高长相的人,《晋书·嵇康传》言:“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这句话里就说出嵇康身高和长相,七尺八寸相当于现在的1.89米-1.91米之间(三国时期魏国尺度无明确换算标准,可能介于汉尺和晋尺之间,故此估算),仪容俊美,声音悦耳,文采斐然。虽然不刻意装扮自己,却能通过超脱的气度流露出自然的美感。

嵇康是我国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同时嵇康还和魏武帝曹操有关系,嵇康之妻是曹操之子曹林的孙女,也就是说嵇康是曹操的曾孙女婿。

嵇康为人气度恢弘,恬静寡欲,为后世所推崇,但是其为人还有些简傲,他也因此得罪了当时曹魏权臣司马昭身边的大红人钟会。

嵇康后来被钟会诬陷,最终被曹魏权臣大将军司马昭处死。嵇康临死时曾感叹《广陵散》从此成绝响了,他在临死前弹奏一曲《广陵散》,然后从容就义。嵇康死时海内名士无不为其惋惜感慨,司马昭后来也是追悔莫及。

潘安

潘安原名叫做潘岳,字安仁,因为杜甫在诗作《花底》写的名句“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人便以潘安相称。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潘安素有西晋文坛盟主之称,也是历史上公认的第一美男子。

潘安相貌之俊美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年轻时期每次出去游玩,都会有大批少女追着他。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所以故此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够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典故的由来。

潘安不仅长得帅,更难得的是痴心专一,他应该是现代美女理想择偶对象,有家世,有内涵,有文采,还专一痴情。

潘安之妻杨容姬是三国末期魏国名将杨肇之女,那个时代论门第高低,杨容姬的门第远高于潘安的家庭,潘安之父潘芘不过是地方小吏,在当时算是下嫁,但是杨肇与潘芘是布衣之交,所以十二岁时就为二人定下了婚约,二十四岁两人完婚。

与杨氏结婚后潘安从不正眼看其他女人,夫妻恩爱甚笃,感情深厚,以至于五十岁时潘安丧妻,潘安为丧妻服丧一年,并且丧偶之后潘安也未再娶,这份痴情和专一在古代男子中是非常少见的,其实就包括现代人也是很少见,现代也没人会为妻子服丧。

在妻子去世后潘安还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诗歌题材的一大先河,那就是悼亡诗,以悼念亡妻为主题,在当时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背景下,潘安无异是逆流而上,也说明了潘安与妻子二十六年感情深厚,对妻子始终痴情专一。

潘安的美仪容是帅的没得说,而且也算得上是个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但他的人生道路却并不像他的外貌一样令人艳羡,反而带有些悲剧色彩。他的政治道路还很坎坷,早年才华遭人嫉妒而不被重用,后期只得投靠了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

那个时期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想废掉太子司马遹,潘安也不幸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囚禁,后被贾南风暗杀,太子的生母被处死。

潘安虽不是策划者,但他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这次奸计得逞,但潘安终也不得善终。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诛杀了贾南风和贾谧,随即立刻抓了潘安,并诛灭潘安三族。

纵观潘安这一生,他集才情、美貌、专情和政治上的罪恶于一身, 是一个复杂矛盾的生命个体。如若后人只记得他的美貌,那无疑是把他简单化了。在灿若星辰的芸芸美男当中,潘安能够在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仍然作为一个美男子的符号被现代人所熟知,他英俊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都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美男想不做昙花,内外兼修才是硬道理。

卫玠

卫玠是西晋初年的人,比潘安和嵇康晚了几十年,算是他们的晚辈,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玄学家,才华横溢的大才子。

卫玠祖父是卫瓘,这个卫瓘可是历史上的一号人物,当年辅佐邓艾、钟会灭蜀,后来借机杀死邓艾父子,钟会拥兵造反最终自取灭亡。而卫瓘则成为了灭蜀第一大功臣。

在卫玠五岁之时卫瓘就看出卫玠与众不同,但是卫瓘长叹可惜自己年事已高,见不到卫玠出人头地的那一天了。卫玠口才出众,擅长玄学,经常喜好与人高谈阔论,但是他向来身体虚弱,故此其母经常劝他少与人交谈,休养身体为主。

卫玠在二十七岁的年纪就英年早逝,卫玠之死也为后世之谜,有说法说是因为卫玠长得太过于帅气,很多美女都争相观看卫玠,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劳累,最终形成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成语看杀卫玠由此而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卫玠避乱渡江之初,去拜见大将军王敦。由于夜坐清谈,王敦便邀来谢幼舆。卫玠见到谢幼舆就非常喜欢他,再也不理会王敦,两人便一直清谈到第二天早晨,王敦整夜也插不上嘴,卫玠向来有气血虚弱的毛病,这一夜突然感到疲乏,从此病情加重,最终去世。

兰陵王高长恭

兰陵王高长恭是五人之中时代最晚的人,他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皇亲宗室也是北齐著名的军事家,北齐奠基人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之子。

高长恭原名高肃,字长恭以字行世,史书上称其为北齐战神。后世传言高长恭长相太过于仪容优美,不够有军人的凶狠戾气,他故意带上凶狠的面具以在战场突显自己凶狠之面。当然这只是传说,从历史记载来看,南北朝时期还从未有上阵打仗带着面具的将军,不过兰陵王的美貌是不容置疑的。

《北齐书》、《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美类妇人”。

说明了历史上的兰陵王肤白貌美,会玩音乐,还骁勇善战,而且还是标准的高富帅,所以这种帅哥怎么能不招女人喜欢。

兰陵王作为军事将军半生戎马,战功赫赫。可这给他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厄运,因为兰陵王太过于完美。

邙山大捷后,北齐后主高纬问他:“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高纬猜忌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国事”变成“家事”,开始有所忌讳。

兰陵王察觉皇上对他的敌意,便开始收受他人贿赂希望以此保全性命(爱财的人不爱权),后又听从别人建议称病对朝政退避三舍。

可就是如此小心谨慎,兰陵王依然没有躲过被赐死的命运。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皇兄兰陵王高肃,送来的礼物竟是一杯毒酒。

兰陵王悲愤至极,对自己的爱妃郑氏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郑妃劝他说:“何不求见天颜?”天真的郑妃以为可能只是兄弟之间的一场误会,只要兰陵王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讨回性命。

而兰陵王自己心里明白,向后主高纬讨个说法根本没有用。年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将斛律光,不也是无辜被引诱入宫、用弓弦残忍勒死的吗?

万念俱灰的兰陵王,扔下一句“天颜何由可见”,遂将鸩酒一饮而尽,死前烧掉所有债券,终年三十二岁。

这五位帅哥都是著名的美男子,他们不光长相俊美,而且都身负绝世才华,是真正内外兼修的美男子。

其实历史上关于美男子流传的版本还有很多,比如曾有人把战国时期的邹忌,统一中国的秦始皇,蜀汉丞相诸葛亮,曹操之子曹植,唐太宗李世民,诗仙李白等都冠以美男子的称号,但是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贡献相对长相来说要突出的多,所以他们所被后世铭记更多的是他们的历史影响和贡献。


小岛知风


安 兰陵王 宋玉 郭子健


追剧控and兰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指的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和卫玠。他们都是才貌双全的绝世美男子,不管是容貌才学,还是文治武功,他们都是人中龙凤,尤其是像兰陵王这样的,战功赫赫,文武双全,堪称完美。

 现在我们习惯于用“貌比潘安,颜如宋玉”这样的词来形容一个人的容貌,这放在古代,大概是对一个人长相上的最高褒奖了,因为在古代,潘安和宋玉都是因为长相而青史留名的人间绝色。

  古代四大美男中,潘安名列首位,是当之无愧的古代第一美男。而且潘安不光长得好看,还是个对妻子痴情专一的男人。

  除了潘安之外,卫玠,宋玉这两者也都是因为容貌上的风采而为世人所仰慕的。传说卫玠因为长得好看,每次出门都会被爱慕者围的水泄不通,再加上卫玠身体原本就虚弱,最后年纪轻轻就病死了。以至于现在还有人打趣说卫玠是被那些仰慕者给看死的。

  兰陵王自是不用多说了,他在四大美男中算是最全才的一个,论文治武功兰陵王均不在话下。据说兰陵王因为长得容貌俊美,上战场打仗,都要戴上面具,因为不戴面具,那样漂亮的脸蛋儿根本震慑不到敌人。


初酒


同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一样,众说纷纭。他们分别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

史书上直接说潘安长得漂亮的就三个字———“美、姿、仪”。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气质又好。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潘安在当时已经拥有一大批死忠的“粉丝”了。《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都会有大批少女追着他。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够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

兰陵王高长恭(541年―573年),原名高孝瓘,又名高肃,字长恭,北齐都城安阳(今河南安阳)人,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北齐战神,面具下的悲情美男子,这两个词语都是用来形容兰陵王的,可见兰陵王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即是战神又是美男,可谓是文武双全的绝世美男子啊,可正是这样的一个男人最后却因太过完美,而惨遭嫉妒,含冤而死。

宋玉(约公元前322年-约公元前298年),又名子渊,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汉族,出生于战国时期的宋国都城(今河南商丘),为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其祖父卫瓘,晋惠帝时位至太尉,父亲卫恒,官至尚书郎,著名书法家。卫玠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冼马。永嘉四年(310年),迁移南方。 永嘉六年(312年),卫玠去世,时年二十七岁。


尘观


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

1.

潘安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他性轻躁,趋于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等并为...

2.

兰陵王 兰陵王高长恭(541年—573年),本名高肃,族名高孝瓘,字长恭,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齐王朝宗室将领,神武帝高欢...

3.

宋玉 宋玉,字子渊(约公元前298年-约前222年),战国时期鄢(今湖北襄阳宜城)卫玠

4,卫玠生地不详,西晋人。生得“花一般娇,粉一般嫩”,他常坐在白羊车上在洛阳的街上游玩。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璧人”


大语小琪


唯我剑仙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