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創新造林機制 提升綠化成效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3月26日訊(記者 黃筱菁 通訊員 陳天長 丘嘉瑞) 3月25日,在長汀縣策武鎮長嶺寨山場,前一天剛剛通過2442畝整地挖穴工序驗收,施工方福建武夷海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就組織240多人進場種植木荷、楓香、泡桐等苗木。

近年來,長汀縣深入實施水土流失深層治理精準治理,創新機制,探索公司化運作模式,成立國有專業生態治理公司——長汀縣林業發展公司,委託林發公司作為項目業主,負責全縣植樹造林的施工招投標和管理等業務,實行項目統一管理、統一設計、統一組織、統一施工,通過招投標引進專業化施工隊伍,開展專業化植樹造林。

一邊專業植樹有序,一邊日常監管得力。在馬蘭山金融生態示範林現場,80多名工人在整地挖穴,種植木荷、楓香、千年桐、烏桕、玉蘭等景觀闊葉樹種,開展林分改造。與此同時,長汀縣精準辦、林業局、大同林業站的技術人員,每天進行跟班作業,檢查種植質量和進度。

長汀縣林發公司總經理黃鵬翔介紹,當地建立縣林業局、林業發展公司、林業站護林員、監理單位四家質量管理監督機制,深入施工現場,包片跟班作業,實際工作在一線推動、問題難點在一線解決、技術指導在一線落實,嚴把工序質量關。

對此,負責李田、黃館、南坑片區的護林員謝成金對此深有感觸,“總共有林地清理、整地挖穴、回土施基肥、苗木栽植四道驗收工序,後期還要進行撫育施肥及成活率、生長量的總驗收,每一道工序要四家單位參加,簽字後方可驗收完成。”

創新造林機制,就是實行公司運作、專業種管、把關驗收,施工合同一定三年,做到包種、包活、包管、包生長量。”長汀縣林業局副局長李華慶說。

造林機制活,綠化成效顯。截至3月25日,長汀縣已完成造林面積45737畝,完成省市任務的101%,至3月底將完成5.11萬畝造林綠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