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介绍几首适合睡觉前听的音乐吗?

阿尔法音乐


NO.1水边的阿狄丽娜

所有的经典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或感人或浪漫美丽的动人故事。静静的聆听着,就如甜而清新的空气流入胸肺那般舒畅,日久芬芳。在音符讲述的故事里,阿迪利娜在水边撩起的不是水波,而似乎是轻纱

NO.2雨的印记

这首曲子,跳跃的优美,吟唱的动情,适合背诵时听,适合失恋时听。它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丽,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不同的人都会从这首曲子里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NO.3寂静山林

的确是非常的安静,没有过多的渲染层次,没有过多的音乐角度,淡淡的音乐,自然的氛围,迎面而来得却是如此的熟悉的旋律,感觉相识,却又是如此的不一样,都是我们最喜欢的歌曲,但是经bandari的全新的诠释后,是给我们一种纯音乐角度的美感。

NO.4秋日私语

《秋日私语》带给我们一种唯美的感觉,对于音乐来说,这是美的享受,对于思想来说,这是心灵的升华。描述秋天里的童话,秋天里的温馨烂漫。

NO.5清晨

萨克斯名曲《清晨》,清新优雅,犹如春天明媚的早上,阳光温柔,鸟语花香,如沐春风。

NO.6雨中漫步

在雨中漫步 是一种心情 也是一种怀念!

最喜欢雨中漫步,看,雨点落在地上溅起的水花;听,雨敲打地面的刷刷声;闻,那清新的湿润的雨的气息。

NO.7童年的记忆

最美不过儿时的记忆,最甜也是儿时的记忆,用钢琴的方式把儿时的画面一幅幅的显示出来,闭上眼睛,你就回到了童年。

NO.8夜的钢琴曲

给不了你需要的爱,还不清我欠你的情。这支曲子像水,像诗,像梦,更像是一个奇迹;此时此刻,能让我知道,在世间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人,数着来临的岁月和逝去的韶华,伤似乎是求之不得,忆起当年还是这首始终动听的歌。

NO.9爱的纪念

浪漫是一种美好的情怀,它是情意缠绵的春池荡漾,也是令人心醉的美丽忧伤,是温馨一刻的忘情微笑,又是投向未来的期盼目光…

NO.10天空之城

人们总是误以为天空之城是一首悲伤的情歌,其实错了,天空之城表达的是对消失的天空的城市的伤悲之情。人们为了自己的贪欲,不惜涂炭生灵,天空之城的人民为了保护家园,最终自己亲手毁了那个美丽的天空城市。


城南大表叔


推荐Dan Gibson,毕生以录制大自然声音为职业的Dan Gibson,走遍了世界各地。

他的大部分音乐除了有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如热带雨林、瀑布、海浪、雨声等等,还伴有轻松的音乐,非常之疗愈,像钢琴曲、小提琴、大提琴等等,都是非常有助于睡眠的。

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是睡眠质量不太好,我就开始在睡前听Dan的音乐,非常的有效果,总之很让人放空,曲子里都是自然的声音,还有乐器声,没有人声或者激烈的音乐声,睡前听再适合不过了。




sadadam


强烈推荐:班得瑞的轻音乐《静静的雪》

这首音乐整体上给人感觉非常的宁静、祥和,它会牵动人无数的思绪,这些思绪只有在宁静时才能产生。音乐让人能感受到无数的雪花在沙沙飘落,雪儿伴着你的故事不停的下,我愿能和洁白的雪儿一起飞舞,尽情的放松的自己的情绪,把世间的一切忘去。雪,洁白如灵魂,每一个灵魂都是纯净而又神圣的,每颗心灵都充实着美好与温暖。

若心温暖,即便是冬天的冰雪也会变得温柔如酥。在心烦的时候,听着《静静的雪》,仿佛雪花飘飘洒洒落在你的头顶,如同爱人,亲吻你的脸颊、亲吻你的眼睛、亲吻你的热唇......张开双手,雪,飘落在掌、融化在心,世界安静了,人安静了,心安静了......

睡前,单曲循环这首歌,设定播放时间为15分钟左右,慢慢的你的思绪会变得模糊,然后,你就安然入睡了!






中国好破嗓


大脑作为人体中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组织,是掌管人类语言、思维、感觉、情绪、运动等的指挥部,也是人体中工作最辛勤的器官。大脑的休息依赖于良好的睡眠。睡眠不仅能清除脑内“垃圾(代谢废物)”,还具有保存能量、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学习记忆等重要作用。

英国睡眠协会(The Sleep Council)推荐不同年龄的最佳睡眠时间

人体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复杂系统需要睡眠,没有睡眠,系统则会失去平衡,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美国知名科技网站“商业内幕”曾刊登弗里德曼的文章,列出了多国研究得出的睡眠不足的20个危害如下:

2018年2月,PHILIP公司对美国、英国、中国等13个国家的15000余人进行调查,发现全球成年人中,超过六成(61%)存在某种影响睡眠的医学问题,1/4的成年人报告失眠(26%)和1/5的人打鼾(21%)。受调查者超过一半在过去3个月中晚上存在忧虑(58%)及外部干扰因素(26%)而影响睡眠。

《2018中国睡眠指数》提示,中国90后的睡眠质量堪忧,普遍睡在“苦涩区”,呈现出“需要辗转反侧,才能安然入睡”的状态。

睡眠障碍中,失眠障碍是导致睡眠质量欠佳的重要类型之一。其以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睡眠维持障碍、总睡眠时间短以及日间残留效应(疲乏、精神不振等)为主要表现。

目前被广泛认可的解释慢性失眠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是Spielman于1987年提出来的“3P”模型,即易感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促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和维持因素(Perpetuating factor)。

易感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

生物学因素:基础代谢率增高、高反应性情绪、睡眠与觉醒相关性神经递质改变等;

心理因素:易紧张或过度沉思、默想等。

促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

一般社会因素:如与床伴作息时间不一致、因育儿或倒班等造成不合理的作息时间睡眠、偶尔的一次熬夜或饮浓茶、咖啡等;

生活应激事件:如家庭或婚姻变故、与人争吵等;

疾病诱发:如内外科或神经系统及精神系统疾病等。

维持因素(Perpetuating factor)

在寝室或床上从事非睡眠活动、醒着长时间待床的倾向、不规律的作息、长时间午睡和反复日间打盹等。

易感因素与促发因素相互作用,会导致暂时的睡眠紊乱,而维持因素则使得个体的失眠症状持续存在。Spielman还指出,失眠治疗主要应该聚焦于改变或消除维持因素。

音乐能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轻焦虑、调节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且通过肌肉放松及注意力分散等作用,可能对改善睡眠有良好的作用(Harmat, et al, 2008)。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集音乐、心理学及医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通过运用各种不同音乐互动和人际互动方式来满足个体的生理、情绪、心理和社会等需求,能帮助改善治疗对象的健康并提高其幸福感(澳大利亚音乐治疗协会,2015)。

音乐治疗在睡眠障碍中的研究与应用,已有一定研究基础与成效,且近年来备受关注。

Kamioka等(2014)对1995-2012年期间所发表的与音乐干预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发现,音乐治疗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和/或严重心理疾病患者的整体和社会功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及相关活动障碍、改善抑郁症状以及睡眠质量等多种疾病的症状。并且,音乐治疗对患者无任何特殊的副作用或害处,几乎所有的患者均乐于接受此疗法。

Jespersen等(2015)关于音乐治疗对失眠障碍成人的研究表明,睡前聆听25-60min预先录制好的音乐,3天至5周后,根据Pittsburgh睡眠质量指数等客观睡眠质量评估结果,受试者的主观睡眠质量显著改善,且部分受试者的入睡时间较前缩短、睡眠总时间增加,觉醒次数减少以及睡眠总效率均有提高。

沙永生等(2013)对音乐干预与ICU患者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发现,个体化音乐干预能改善肺癌患者术后ICU期间的睡眠质量,促进伤口的修复、预防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音乐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促进睡眠。其在干预过程的准备、导入语、音乐介入以及导出语各个阶段,融合了个人专属放松音乐库与音乐肌肉渐进放松技术,以达到身心放松、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较为常见的两种音乐治疗方法如下:

个人专属放松音乐库包含多组时长约30min的放松音乐,共约4-6首曲目。放松音乐的选择以自己喜欢的音乐为前提,其对音乐元素有一定的要求。通常,中速到慢速、温柔、流畅、旋律在特定的音区内、呈阶梯式旋律走向以及和声和谐、句子长度平均的音乐适合作为放松音乐。部分推荐曲目(Grocke & Wigram, 2010)如下:

音乐肌肉渐进放松技术,是指在治疗师的语言引导下,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到身体不同的部位,使身体达到平衡放松的状态。这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即虽然头脑清醒地听着治疗师的指导语,但身体却在深度放松的状态中。其通过音乐营造了一种舒服安全的环境,起到了缓解紧张焦虑、支持的作用(高天,2011)。

值得关注的是,倘若你时常受到睡眠问题的困扰,在日常生活中掌握音乐放松训练的应用技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上文提及的音乐建议,预先在播放器上选择4-6首合适的音乐,也可将持续播放设置在15-30分钟内。

(2)灯光调暗或关闭,将室温调整到适宜的温度。

(3)把播放器放在床边,开始播放音乐,音量舒适低柔即可。

(4)调整到一个舒服的姿势,闭上双眼,做2-3次深呼吸,并把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上。

(5)放松全身,让您的思绪飘逸,尽情享受音乐。

(6)把聆听音乐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每天睡前重复以上步骤。

愿放松音乐与音乐治疗能为您的睡眠问题提供更多的帮助!







音乐聆听人


海浪 黄品源

羞答答的玫瑰 孟庭苇



半蹲大叔


《wonderful U》

这首歌是由江海迦演唱,她本身就是一个混血儿,只不过是在香港发展。所以她创作的音乐一般都是比较具有新时代风格。

这首歌讲的是一个女生对于爱情的沉迷,但是却却感受不到男生对她的爱,所以处于迷茫,纠结当中。其实这整首歌曲风还是比较欢快明朗,估计喜欢这首歌的人,心里都会有一个小故事吧。



梦想有间录音室


Dan Gibson(丹·吉布森),1922年1月19日生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自然录音大师。从小生长在尼加拉瀑布附近的农庄里的Dan Gibson,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用影像记录周围的自然景观。1946年他成立Dan Gibson制作公司,专门从事自然音乐的录制和后期加工制作。

我是偶然间听见老先生的其中一个作品,然后深深的沉醉其中。

这是发行与2004年3月9日的专辑《Foreat Celle》。森林大提琴曲中的《Cool Forest Rain》森林微凉雨。

伴随着低沉忧郁的大提琴声,潺潺的流水声萦绕耳旁。宁静中透着些许忧伤,仿佛一双慈爱母亲的手,在抚平不安人的心灵,让你在舒缓的大自然与大提琴声中,缓缓走入梦乡。

同一专辑的《自然小径》也不错。

当然,丹.布吉森好的作品还有很多。喜欢的朋友可以试着去听一下。





南风过境风微凉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音乐分很多种类型,有安静,有摇滚,有舒缓。在晚上睡觉前,一首安静的歌曲就能将你带入梦想。今天分享三首适合晚上听的歌曲,来听一下吧。

第一首:《landing guy》

这首歌属于一首民谣,作曲演唱者都是刘昊霖。这首歌的旋律很清新欢乐,节奏感很好,加上刘浩然那浑然天成的嗓音让人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循环播放。

这首歌倒不像是在唱歌而是像在低声呢喃,很符合民谣的特点。民谣本来就是因为故事而产生的歌曲类型,而这首歌恰恰也是这样的,很适合在雨天听。

第二首:《If》

这首歌的演唱者是丁可,他是属于那种比较古典的音乐作词作曲家,从小深受古典音乐熏陶的他,在作词作曲方面运用古典氛围的音乐元素,能将一首歌深刻的唱进人们的心里。

这首歌曲运用单纯的钢琴等乐器来表现这首歌的含义。而他的声音又是那种比较迷离,缓慢的风格,让人听后感觉这不是一首歌,而是一个故事。

第三首:《wonderful U》

这首歌是由江海迦演唱,这首歌讲的是一个女生对于爱情的沉迷,但是却却感受不到男生对她的爱,所以处于迷茫,纠结当中。其实这整首歌曲风还是比较欢快明朗,估计喜欢这首歌的人,心里都会有一个小故事吧。


执着1023l


下面这些歌曲都很放松,适合睡觉的时候听。



李亚平 路


睡前多听古典音乐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听古典音乐有益身心健康,近年得到了来自西方学界的诸多佐证,研究发现,它能激活大脑、改善睡眠、减轻压力,并增强免疫力。

1.它能使大脑更好地运作

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研究小组,在放维瓦尔第的《春天协奏曲》给学生听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大脑功能测试,发现他们答题的速度比听哀婉的《秋天协奏曲》时更快、更准确。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国孩子做作业时,喜欢戴着耳机听音乐,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结论是,听令人愉悦、格调向上的乐曲会改善大脑的活跃性。

如果您有亲友罹患失智症(如阿兹海默氏症),那么这项研究值得注意:音乐可以帮助这些患者重拾回忆、极大地提高生活质量。当我在身患阿兹海默氏症多年的母亲情绪失控时,唱唱她喜欢的老歌,比如《小小竹排》《红星闪闪》等歌曲,发现可以有效地调控母亲情绪,转移她的注意力,从而控制失控局面。母亲也藉由聆听过去的音乐重获活力。学界认为,音乐可以发挥唤醒大脑多个部位的效力--当乐曲与特定的事件或记忆相关时尤其如此。已故神经内科医师奥利弗.萨克斯(OliverSacks)在其著作《脑袋装了2000出歌剧的人》(Musicophilia:TalesofMusicand the Brain)中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当其它事物对阿兹海默氏症和其它类型失智症患者不起作用时,音乐会让他们作出反应。阿兹海默氏症可以彻底摧毁对家庭成员或生活经历的记忆,而他们对音乐的记忆却可以不被病魔毁掉,即便是罹患深度失智症的人,音乐往往也能为所不能为,唤起个人记忆和联想。--奥利弗.萨克斯.

3.它可以帮你睡得更好

关于古典音乐提升睡眠质量,已经有很多研究了。近期一项研究表明,听放松的古典音乐的学生比听有声书的学生睡得更好。研究人员认为,音乐比帮人睡前放松或催眠的言语刺激效果更好。

下面这些古典名曲就有助于听者安然入梦: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贝多芬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第一乐章

肖邦《降D大调摇篮曲》

德彪西《月光》

马勒《第五交响曲》小柔板

莫扎特《C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开车时,它可使你平静

你有抢行当路霸的时候吗?德国政府对该国每年240万起的高速公路事故很担心,许多事故都是冲动抢行和路霸行为酿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交通部给司机人手发了一张莫扎特《第21号钢琴协奏曲》的音碟,由交通部长本人亲自演奏。他希望舒缓的音乐可以让司机们冷静下来。(有趣事实:德语中没有路霸一词。但愿他们不需要造这个词。)

4.它可以帮助减轻疼痛

多方研究表明,听音乐可以缓解术后疼痛和慢性疼痛,也会减轻因残疾和疼痛导致的抑郁焦虑。学界的解释是,音乐会增强人内心的喜悦,使人如被调频一般,远离感受疼痛的波段。

5.它可以帮助你抒发情感

假如音乐是爱情的食粮,那么奏下去吧,尽量地奏下去......――莎士比亚《第十二夜》

音乐可以让我们表达用语言永远不能传达的东西。我们常常在愤怒、爱、抑郁和许多其它情绪中挣扎。当我们与古典音乐连通,我们就可以开始消化它们。音乐帮助我们回归真实的自己。

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的研究显示,听古典音乐时,本科生更愿意敞开心扉交流。

每个学生在恋爱、犯懒或疲惫时,都有他们自己喜欢听的一套音乐。听古典音乐能以独特的方式帮你纾解情绪。

6.它可以调节血压

心脏病专家们惊喜地发现,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会作用于人的血压。包括其它许多古典音乐作品,都与我们身体的自然节律是同步的,有助于将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

7.它还可以促进健康饮食

现在人要不紧不慢地吃上一餐饭,好好咀嚼品味,已经不那么容易了。而播放轻柔的音乐,调暗用餐区的灯光,可以帮助人们更加享受食物,还吃得更少!这是美国康奈尔大学一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另一方面,快餐店则会通过加强照明、播放快节奏流行乐来鼓励客人快速进餐,以完成更多业务。可见,调整进餐的方式,包括在席间播放轻柔的音乐,可以让我们获得不同的饮食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