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炙手可熱 7家公募搶報相關主題ETF

 公募基金一向嗅覺靈敏。隨著“新基建”發展提速,多家基金公司迅速申報了相關主題產品。

  7家公募佈局“新基建”

  證監會官網顯示,截至3月25日,本月已有7家公募申報了“基建”主題基金。從產品名稱來看,嘉實和鵬華申報的是“中證基建ETF”,博時、招商和南方申報的是“中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50ETF”,華安和華夏申報的是“中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題ETF”。

“新基建”炙手可熱 7家公募搶報相關主題ETF

  儘管名稱略有不同,但是產品類型都是ETF。博時基金經理楊振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之所以採用ETF方式運作,主要是出於四方面的優勢考慮:

  一是ETF作為指數基金,具有分散投資的特點,可以讓投資者在分享新基建的長期投資價值的同時,降低個股投資風險;

  二是ETF由於採用一籃子股票申贖機制,其跟蹤誤差也會小些,工具性較好;

  三是ETF的交易相對比較靈活,門檻較低,適合普通投資者;

  四是ETF的費率也是屬於市場上較低的基金,更適合長期持有。

  嘉實是最早行動的基金公司,3月9日就提交了申請。但從審批進度來看,7只基金均處於“接收材料”階段。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現在證監會對熱點板塊的ETF審批非常謹慎,所以對新基建ETF只是接收了材料,並沒有受理。

  瞄準經濟轉型紅利

  2020年可謂新基建“大年”,政策面暖風頻吹,相關支持政策密集落地。國家發改委近期多次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3月24日,工信部印發《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提出加快5G網絡建設進度、加大基站站址資源支持等十八條舉措。2月底,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支持智能交通及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5個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新基建。

  “不同於傳統基建僅僅具有逆週期對沖經濟下滑作用,新基建還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楊振建提到,新基建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如特高壓、高鐵、軌交等之前已經計入基建投資範圍內,主要的新增部分在於5G基站為代表的偏科技的基礎設施投資。

  2020年,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預算合計3348億元,與5G相關的資本開支預算為1803億元。“2008年的4萬億主要是在經濟下行壓力背景下,給經濟打的一劑強心針,後遺症也較為嚴重。但新基建作為未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基礎,具有長期性和持續性,更具有長期投資價值。”楊振建表示。

  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院副院長楊軼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疫情的衝擊下,新基建是一個相對有投資價值的板塊。因為中國需要一個新的且比較龐大的產業來拉動經濟增長,目前放眼望去,市場上能滿足這一要求,可以替代消費、出口和房地產的板塊,似乎只有新基建。(國際金融報)


原文標題:“新基建”炙手可熱 7家公募搶報相關主題ET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