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文言文写一篇读后感,读《中庸》,与众不同的读后感

戊戌之春,兴之所至,泛阅《中庸》,有感,故,做此杂记,省之。

“中”者,胸怀也、境界也,不苛求、不厌弃、不厚此、亦不薄彼。

“庸”者,自在也、宽舒也,不否定、不干扰、不偏东,亦不溺西。

凡世间之造化,皆视同一律。


如何用文言文写一篇读后感,读《中庸》,与众不同的读后感


邻家有女,奇。其翁骤逝,遗叔妹未嫁娶,夫妇受之不能,恐其分家也、恶其性之不和也。心怀忧虑,日夜难恕。吾与奇姊妹之谊,往昔每提及小叔,谓今者幼、来者忧;更念及小姑岁不及、理不明。吾知其不易,亦劝其容之、恕之。

平凡之岁月,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安之福之所至?翁秀于前,亦逝,得与失何妨哉!所谓“君子之道,费而隐”,大道之于心,以爱己之心爱人,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则家人和睦、姑嫂谦让,挽时过境迁之憾,享平凡岁月之福。

人生之路,败可救,失诚则难转。此所以诚信之则不可妥变、凡事不可“强不知以为知”之理。吾之闺中密友,皆诚实、能干、友善、尽职之人,遂吾爱之。论事业之精细、工作之尽责吾当学于庆、姝,论待人宽厚、赤诚吾当学于峰、菲,论生活之精致、屋舍之规整吾当学于新、霞,余皆相知、相信、相扶、相携,多则十载,少亦七夕。


如何用文言文写一篇读后感,读《中庸》,与众不同的读后感


吾于职业之涯,孑孓独行,叹前路,茫茫然。幸得欢脱闺蜜,督我以晨起之英文,促我以暮落之读书。诚如老子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亦若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渐或前路渺渺,必以此理明志“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则生活肫肫然,神采藐藐然。经济以经济之规,为人以为人之则,处世以处世之方与圆,唯“诚”不变,此所谓人必先自爱而后人爱之,人必先自助而后人助之。

寐月之初,三省至此,吾有一言以自醒:“中”之境常在,“庸”之情长存,“诚”之心不改,践之行之。幸甚至哉,言以明心。

举报/反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