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你要出去吃飯,這麼做可太有面兒了!

最近,天津很多火鍋店、燒烤店都可以堂食啦!


天津39家烤串店恢復堂食,戳詳細名單→


天津這67家火鍋店恢復堂食啦!戳詳細名單→


如何吃得健康安全,人們想盡了辦法。


比如在單位食堂吃出一種期末考試的既視感:


@天津人:你要出去吃飯,這麼做可太有面兒了!


在天津,堂食服務有這樣的規範:


1、堂食服務要明確顧客座位點。


2、餐桌間距不小於1米。


3、大堂顧客應同向相坐,避免面對面用餐;如面對面就坐,應錯位相坐,兩人距離不得小於1.5米。


除了這些,我們還能做的是——分餐+公筷!


分餐

@天津人:你要出去吃飯,這麼做可太有面兒了!


自疫情以來,公筷制、分餐制等倡議再次進入公眾視野,並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在17年前“非典”暴發後,社會上就有不少人曾呼籲推廣使用公筷,但遺憾的是“雷聲響雨點小”。 中國“分餐制”歷史非常久遠。在西周和唐宋時期,人們多是分餐而食。


@天津人:你要出去吃飯,這麼做可太有面兒了!


“分餐制”+公筷,可不是瞎講究!


其實,歸根到底就兩個字:


衛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疾病的各類傳播途徑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徑之一。


比如幽門螺桿菌:


這種“長”在胃黏膜上的螺旋形細菌,是人類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的主要病因。


它非常容易通過唾液、食物和餐具進行傳播。感染者如果跟別人合餐,很可能不知不覺間就把健康人傳染了。


@天津人:你要出去吃飯,這麼做可太有面兒了!


共餐下的接觸傳播,更多的是增加了疾病潛在的傳染風險。


唾液口腔直接接觸筷子,相互夾菜,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疾病。


分餐,除了減少唾液接觸,還有一優點是,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食量。


比如健身愛好者就會採用分餐制,按照一定的蛋白質、碳水比進行搭配,與沒有健身需求的家人區分食物。


分餐難?那先從公筷做起吧!

@天津人:你要出去吃飯,這麼做可太有面兒了!


分餐難,那我們可以從公筷公勺開始行動!


天津消協也發出健康飲食的倡議,採用公筷公勺制或雙筷制。


@天津人,消協喊你用公筷了!


@天津人:你要出去吃飯,這麼做可太有面兒了!


長期以來形成的合餐習慣,讓目前全面推行分餐制存在一定難度,不過採用公筷公勺的形式,則是一種簡便易行又易被接受的健康就餐方式。


@天津人:你要出去吃飯,這麼做可太有面兒了!


“公筷公勺”既不會破壞就餐者的親密氛圍,又可以避免相互越界所帶來的巨大風險,是兩全其美的行動策略。


或者每個人備兩雙外形區分明顯筷子,一雙用於取菜,一雙用於入口。


為了健康,我們只需要做出一點習慣的改變就好。疫情會過去,習慣,還請留下。


記得!


勤 洗 手!


@天津人:你要出去吃飯,這麼做可太有面兒了!


用 公 筷!


@天津人:你要出去吃飯,這麼做可太有面兒了!


筷子一頭連著嘴巴,另一頭連著的可能不是珍饈美味,而是病毒和疾病。我們和文明飲食的距離,也許就差一雙公筷。


答應我,週末出去吃飯,

一定要用公筷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