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为什么我们看不惯英国的“群体免疫”计划?

长文预警,本篇共计3316字,阅读需要8分钟,该文也是兑现公众号之前《苍天大树和苟延野草》一篇中所提到系列文里的一篇独立文章。如果大家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岛刊会继续更新。

01

深度分析:为什么我们看不惯英国的“群体免疫”计划?

3 月 12 日,英国首相带着首席医疗官和首席科学官集体亮相。之后英国首相鲍里斯宣布:

英国政府从今天起,正式放弃主动抗疫,并听从专家意见,通过英国60%的人口“群体感染”,使英国民众获得“群体免疫”。

消息一出,全球哗然,各路崇洋公知也傻了眼,而这对于刚刚从疫情恐怖中脱离的中国民众来说,更是暴击。

然而,面对如此高的感染比例, 英国民调机构YouGov的最新民调显示:民众比之前更加“担心接触到新冠疫情”,不过,大部分受访者认可英国政府目前抗疫举措。

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观点差异?

为什么在中国人眼里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个也不能落下”必须成为政府的施政美德?

而西方媒体政府就可以宣扬“佛系抗疫”“民主抗疫”“自由抗疫”?

这可能与东西方不同的文明属性有关。


02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文明由大大小小两百多个城邦组成,各个城邦之间由海洋山脉分隔,交流基本靠船。

深度分析:为什么我们看不惯英国的“群体免疫”计划?

这种地理条件下诞生的海洋文明,特点是个体孤立,注重联系;管理难度大,崇尚自由风气。

这些都与我国这个传统的大陆文明截然相反。华夏民族发迹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农耕发达,对外相对闭塞,所以更注重内部团结,易形成强力的中央管理机构。

举个例子,古希腊时期的贸易交流非常发达,各地物产呈现明显的区分。

深度分析:为什么我们看不惯英国的“群体免疫”计划?

产自埃及的小麦和小亚细亚的木材,经由科林斯船只运输,换取米利都的纺织品和头盔,转运到迦太基贩卖,再采购一批当地出产的彩色靠垫,还有从利比亚运送至此的象牙制品,最后返回中东地区。

可以看出,粮产区,原材料区,纺织区,军工区,甚至连奢侈品区都纳入在航线内。

是不是和当今世界分工,环球贸易很相似?

在那时候,古希腊商船遍布整个地中海,只要进入港口,就要向所属城邦纳关税,然而,凡是商业贸易存在的地方,必然出现垄断霸权。

公元前430年前后,古希腊民主政体典范——雅典,逐渐演变为寡头政治的巢穴,执政官在少数精英阶层的鼓动下,利用关税霸权,打压其他城邦,为了谋取更多利益,雅典甚至不惜发动伯罗奔尼撒战争,二十七年的战乱,反而摧毁了雅典引以为豪的民主政治。

深度分析:为什么我们看不惯英国的“群体免疫”计划?

如今哈佛大学的经典入学读物,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对雅典民主政体的描述十分详细,甚至对寡头政治的形成也有细致分析。

直到一千八百年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旅行,孤立的世界重新联结在一起,这种基于海洋文明的民主政体理论,才重新被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挖掘,革新一番拿出来用,并对后世格局影响至深。

所以说,最近几年,每当欧美等国挥舞关税大棒,设置关税壁垒,挑起贸易纠纷时,我们总是惊讶其手段熟练,双标很溜。

不要感到陌生,这些都是西方世界两千多年前就玩剩下的基本操作。


03

纵观当今世界,只有极少数国家不属于这种海洋民主政体,而其对应的话语体系越来越成熟,理论也比文艺复兴那老一套要精致的多,只要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听了都觉得“先进”。

深度分析:为什么我们看不惯英国的“群体免疫”计划?

在原本的海洋政体中,由于“雅典”这个失败的例子在先,“寡头政治”就成了海洋文明政体的原罪,自启蒙运动以来,先哲们都在竭尽全力都在试图在制度层面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当代海洋文明政体中,政府都是邪恶的,是有原罪的,是必须要时时刻刻被怀疑的,是要被关进牢子里的,如果谁认可政府,就个人也一定是政府无耻走狗。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这个笼子四周插着五根栅栏,那就是选票,言论自由、司法独立、军队国家化和三权分立。”

以上节选自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公开讲话。

是不是看起来无懈可击?

深度分析:为什么我们看不惯英国的“群体免疫”计划?

实际上就是鼓励所有民众对政府保持高度不信任,哪怕这个政府是民众自己选出来的,也要防止政府滥用权力。
但防止滥用权力过度,也会让政府不敢作为。

2019年2月14日,美国佛州帕克兰的道格拉斯高中校园发生枪击案,造成17名学生和教职工死亡,在12月12日的一项判决中,联邦法官布鲁姆(Beth Bloom)指出,在大规模枪击发生时,学校所在的学区和当地警局没有宪法义务保护学生。

警察没有义务保护学生?这骚操作中国人看到一定是觉得自己出现幻觉了。

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新奥尔良,并引发大规模骚乱,暴徒们放火抢劫商铺,经营者去找警察时,警察居然说:“Go to hell,It’s every man for himself。”

深度分析:为什么我们看不惯英国的“群体免疫”计划?

最不可思议的是有6000名新奥尔良难民逃向格雷特纳市时,格雷特纳设置路障关闭该桥,警察举枪指着过来的难民叫他们滚回到新奥尔良,否则开枪射击。

这事要是发生在中国,人们能在微博,贴吧,知乎上把政府喷成筛子。

你能想像四川省地震了,四川人逃到贵州时,贵州警察拿枪叫四川人滚回去么?

这种情形在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


04

事实就是这样,海洋政体中,民众有权力对政府保持高度怀疑,相应的,政府机构就没有义务对民众的安全负责。

深度分析:为什么我们看不惯英国的“群体免疫”计划?

这一点和我们的体制恰恰相反:人民把一部分权利移交给政府机构,政府机构也有义务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

比如中国1998年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都出动了军队,军队在迎战天灾瘟疫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大作用,高强度执行力有效控制了灾难的蔓延

深度分析:为什么我们看不惯英国的“群体免疫”计划?

美国军队如果去灾区主要是带着武器防止灾民暴动,中国军队去灾区主要是带着铁锨帐篷压缩饼干救助灾民百姓的。

这种差异,在消灭贫富差距的态度上,也有体现

如果在美国,穷就穷呗,你放荡不羁爱自由,就爱过苦日子你就过呗,你没养老金就没有呗,这是自由竞争的正常结果。

但中国不行,中国要一手包办,彻底消灭贫困,住在大山里没吃没喝没办法读书的我们得想办法让他搬出来。

深度分析:为什么我们看不惯英国的“群体免疫”计划?

不仅让他搬出来,还给他建好安置房,安置房还得搞好水电网络,这还不够,还得铺好一条产业链,让他有工作,能解决后面的生存生活问题。

这对欧美民众来说不可思议的,在海洋文明体系下,民众能随心自由生活很幸福。

中国的大陆文明想法就不一样,政府必须扶老爱幼,大家才会感觉社会在进步,说白了就是:他人的幸福,对我来说一样重要。

05

经过对比大家就能认识到,英国“群体免疫”的做法就属于海洋文明的常规操作,平时大家都自由散漫惯了,对政府爱搭不理,那么疫情来了,也别指望政府能出多大力。

深度分析:为什么我们看不惯英国的“群体免疫”计划?

而中国这边呢,典型的大陆文明操作,说封城就封城,说戴口罩大家就戴口罩,高速公路出口全面检查,各省劝返,湖北直接封了一个省不让流动,4.3万名医护人员从全国驰援湖北,火神山雷神山能飞快建起来。

当然大陆文明的管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它要做到始终保持自我更新,自我杀毒,否则烂的很快。

2008年秋天,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学,北京奥运会还没结束,突然就传出三聚氰胺的事情,当时我十分气愤,我对同学说,如果我们国家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下半辈子一定努力学习,早点移民出去,我绝不会让我的孩子每天喝着毒奶粉长大。

结果这件事很快就被处理了,三鹿倒闭,大量奶制品下架,国家痛定思痛,还推动了整个食品行业的卫生进步,这件事让我觉得,国家还是有一定的杀毒机制,还是有希望的。

深度分析:为什么我们看不惯英国的“群体免疫”计划?

而海洋政体其实也有它的好,当今世界西方国家能够发展的这么好,当然离不开海洋政体下贸易自由度,资本灵活自由的特点。

人类发展了几千年,也只搞出了这两套理论,两种文明此消彼长,谁也无法完全说服对方,所以二者一直在默默地发展竞争,而且还会齐肩并行好长一段时间。

但两者都不能过火,要时刻警醒自己,作为大陆文明代表的中国,思想上更要及时消毒更新,香港就是被海洋政体那套理论给祸害了,私人资本肆无忌惮,连改善民生的“填海造陆”计划都被搞死了。

最后借罗素在《中国人的性格》中所说的一段话结尾吧:

“古老的中国本土文化与艺术已不像过去那样具有生机,孔子的儒教已不再能满足现代中国人的需求了。他们需要外来的新因素来振兴他们的传统文化,因而,他们开始转向西方文明,渴望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新的活力。

但是,他们并不希望创建一种类似我们的文明。他们希望开拓一条更为理想的文明之路。

这种新文明将比我们西方人现在所能创造出的任何文明更令人神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