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变自己,是先从思想上改变自己,还是先从行为上改变自己?

初夏的彩虹


想要改变自己,其实也要看你想改变的是什么。

是改变自己的动手能力?还是改变自己的思维能力?还是想过上更好的生活?还是想改变得更加有魅力?……

改变自己只是一个手段,关键在于改变自己之后你想怎样。


1如果是想改变自己去养成一种习惯,那就先改变行为

在《微习惯》这本书里说到,任何微小的行动改变只要坚持,动作形成习惯就能够产生巨大的改变。


像本来不锻炼的人,开始只是一天锻炼5分钟,但坚持做了一个月之后,也养成了每天运动的习惯。像本来英语成绩不太好的同学,每天多背5个单词,坚持下去一年的词汇量也会多很多,改变很多。


因为人在改变的时候会觉得不习惯和不舒服,但是如果这个改变比较小,小到你不可能做不到的时候,你就能慢慢培养出新的习惯。


这个时候从最简单的行为开始,比动用意志力或者说改变思想要更容易实现一点。因为它直接改变了你的行为习惯,能让你容易坚持下去并且获得改变。




2如果是想改变自己更长远的发展,那就先改变思想

“思路决定出路”,从长远来说,如果你的行动从一开始就没在点上,那你可能会越走越偏,最后也得不到好的改变。


有个比喻,说人们就像在齿轮上奔跑的老鼠。你以为跑得越快,你就越能够到轮子边上吊着的奶酪,但你没想到跑得越快,齿轮也在跟着动。你无论跑得多快,你都够不到。


有时有些人行为上改变了很多,但好像一直在一个死循环里面,像在齿轮上奔跑的老鼠那样一直停不下来但又跑不出去。



这个时候想要改变就得先从思想上改变。

在你想改变自己的时候,你有问过自己为什么要改变吗?

你有认真地思考过你想要改变的本质是什么吗?

你的改变有必要吗?如果没有必要,为什么要去改变?如果有必要,那应该怎么去改变?


只有当你想清楚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改变的时候,改变的目的和结果是什么的时候,你再去行动,你才能对你要做改变这件事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以最佳的方式去改变。


在改变行动前先思考清楚,从思想上得到转变,从思维方式上改变,从而指导行为上的转变,而以最佳的方式达到最终的目标。


举个例子吧,我之前是个非常咸鱼的人,后来是怎么改变我自己的?就是从改变思想开始的。


因为不满意那种颓废的状态,但是也不知道要怎么改变。我当时就想,我为什么想要改变自己?


因为那样真的太无聊了。我需要的是找到一份我有热情去做的工作,并且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和能学习到东西的。


于是我明白了,我想改变自己,是因为我想脱离那样的工作环境和状态,让自己变回自己想成为的人。


当我在思想上想通后,我找到了新目标,决定要去做一个旅游博主。从那天开始,我就变得非常积极,非常努力,因为我不想再过无聊的日子,我就必须改变。思想改变后,跟着行动也改变了。




最好的改变其实是思想和行为同时改变


人如果从思想上改变,得到一个强大的内驱动力,找到了心中的热情,就能为了让自己能够实现愿望,而像内燃机一样源源不断地改变自己。


思想上直接从思维模式上改变,能改变行动的模式和结果。能够避免无用功,直接从最有效的部分开始行动,让改变的目标能更快速地实现。


但是如果改变思想,行动又跟不上,其实也改变不了现状,反而会让你更加焦虑。比起动用意志力,简单的立马行动更有利帮助养成习惯。而改变往往从改变习惯开始。


所以,最好的改变其实是思想和行为上的改变同时进行。因为当你的思想改变了,你的行为也自然应该跟上你思想的改变。而当你的行为改变了,遇到的问题也会更新,你的思想也应该跟着更新,才能一直越变越好。





斜杠的奇异果


一定要先从行为上改变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呢?

1.你要知道,大部分人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如果你每天都在想着要如何改变自己。比如下定决心要减肥,每天只吃青菜,做饭不加油;要每天读50页的书;又或者是每天学半个小时的吉他。

这样思想上想的很多会造成一种情况就是:感觉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很多,容易让自己灰心丧气,从而自信心下降。

2.你的心智水平会影响你的思想。

你会一直在成长,所以你现在想的和未来想的也许会不一样。就比如2019年你想学习互联网运行。但是到了三年后,你也许会觉得人工智能更好。

将来的你,未必会认同感现在的你的思想。

而如果你先从行为上改变自己呢。你不管怎样首先会忙起来,让自己有成就感,有些事情也许慢慢做着你就知道你想要什么了,你想变成什么样的人了。

这些行动上的经历会反过来帮助你从思想上改变自己。因为你的认知水平会随着行为的改变和时间的流逝而改进。

所以,个人认为从行为上改变自己是最重要的。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达到改变的效果呢?这里有一点点参考建议。

1. 冷启动方法帮助你快速“跃迁”。

你需要找来关于你想改变方向领域的40本专业书籍。用半年多的时间啃下来,相信我,你一定会超越那个领域90%的人。因为这样的冷启动属于刻意练习,别人在很长时间找到的方法和答案,却让你可以在短时间快速吸收消化。

这也会让你的自信心爆棚。从而走进一个正循环,越厉害越想改变,越改变越厉害。

2. 找你希望成为目标领域内的大佬,与他们沟通交流。

有人说,你说的好听,人家大佬都不想理我的,我怎么找他们交流沟通啊。

这就需要你付出一点代价了。

最实用的两个办法:

(1) 买他的产品和课,加他好友。

你买了他的服务,他肯定不会拒绝加你好友,这样就相当于打开了交流的大门。接下来你就可以先从课程入手询问他一些问题,慢慢熟了后便可以多交流,问一些行业话题之类的事情,从而达到效果。

(2) 找他的免费社群平时多露脸,让他知道你很活跃。

这个虽然不花钱,但是相对于第一个来说属于费时间、见效慢的招数了。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是社群里面的一些内容本身对你应该也会有一些帮助。平时逢年过节多发一声问候,也许渐渐地他就会注意到你。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如果有什么想法可以在留言区交流哈。


清茶sjj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思想付诸实践的具体表现,思想与行为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就个人在社会的生活而言,总有些生存短板及不足之处,那么思想认知必须清楚、细致、到位,并着力去改进和完善。如工作业务不熟悉,不精通,就要拜师问教以求解惑;处理事物缺乏统筹规划,就要多条分缕析做到主次分明;工作责任意识不强,需增加规则意识的不断锤炼;协调人际关系方法简单,便弥补人性、人际之间的特点、厌恶及利益各攸关方的侧重不同而分类相处。

当改变自身不足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时,那么就应验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座佑铭。人生的境界就会越走越深远。



手机用户独特视角


最保险的答案一定是二者兼备,但我看来,用思想带动行为,才是最有必要的。


想要改变自己?

为何会有想要改变自己的想法?


首先它就是一个思想上的问题,当你想要改变自己的时候,你的思想已经开始发生改变,是对现有自己的一种不满,或者说是想要更上一层楼。

这也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在你的无意识中,已经悄悄的在改变。“迎接已经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倾听和祈祷其中所蕴含的答案,觉知那些自我呈现的观点、灵感、机会。”


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是我们并不知情,“在做”这件事情。


用大白话来说,首先要找到自我、人生目标、热爱的事业;倾听自己内心的想法,用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任何呈现的想法,承认自己的欲望,并去迎接在未来任何的可能性,积极的去尝试,争取机会。


唯一的前提就是必须发现自我,拥有自我。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再从思想上带动行为。


因为,有时侯你必须在思想上放弃一些事情,来净化自己,无论你为何如此低迷,都请将他清除,当你真正“自由”时,你的创造力以及价值就会呈现出来。

接下来,分享几个人生领域比较关键的思想:

1.拥有个人目标,包括想做哪些事,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拥有什么。

2. 不断有能力输出优质内容。以个人审美、价值观为基础。

3.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自己身上,多关注自己,并不是自私的表现。

4. 成为一个自信、优雅、坚定、善良、聪慧的人。

5. 努力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保持谦逊、温和、快乐、富有同情心。

6. 培养强大的自我意识与专注力,不轻易被他人打扰。

7. 拥有财富、学识、健康和相互陪伴的恋人。

最后,用《吸引力法则》结束,书中提到,能量是不能被创造或是毁灭的,它均匀地分布在所有时空之中,持续运动,永不停歇。且能量转换能量,随思想而动,永远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


所以,不妨,先拥有思想,再去改变。目标会更加明了。


绝美仙贝


这个问题很好。改变自己,就是提高自己,包括个性人格更加完善,能力提升,好习惯养成,思想境界提升,道德品质提高,社会适应性提升等等。思想和行为的改变本身就是自我改变。但思想和行为改变各有自己的规律。

人的行为有自觉行为,有不自觉行为,前者起源于意识,是受思想意识支配指使,后者是受潜意识支配,我们的意识对这类行为并没有觉察到,但潜意识中的想法和情绪主导着它。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是行为的内在根据。打个比方:女人画眉毛这个行为,这是她认为描画后的眉毛会更好看美丽,吸引人,让自己可爱,别人更能喜欢自己。有了这些想法,女人才会不怕麻烦,不惜花费时间和金钱来画眉毛。“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广博地学习,反复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明晰地辨别,然后坚定地实行(行为),这就是思想与行为的逻辑关系。要想改变行为,先得改变思想。变不合理认知为合理认知,变不科学思想为科学思想,变消极思想为积极思想,变落后思想为进步思想,从而建立合适的行为模式。

但人的思想与行之间关系是复杂的,思想与行为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简单对应关系。一方面思想指导行为,是行为发生的基础,但并不是有了思想,就一定会行动,经常会有思想上是巨人,行动上却是侏儒,思想与行为脱节。另一方面行为有其独立性,久而久之行为成了习惯,自动地运行,并不因思想改变而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从行为本身着手,强制性地改变行为。同时,行为的改变,往往也会导致思想的改变。比如讲:一个过去不爱运动的人在他人的带动下也去运动,开始只是行为改变而已,久而久之,身体健康了,心情愉快了,与他人在运动中交往频繁了,结果他的思想意识不自不觉地也发生改变:对他人更友爱,对人生更乐观,对生活更热爱,认识到运动是健康的保障。这就是行为改变导致思想改变的例子。

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于人格整体中,无论是思想的改变,还是行为的改变,其结果都会导致人本身整体上的变化。我们要想改变自己,不要片面地去强调和追求思想或行为谁在先,而是要采用辩证统一的观念,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着手,思想与行为统一,“知行合一”,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诚缘爱心


\r

身心合一,是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不管是伟人还是凡人,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为人处事即是修行,修心行身,不可或缺。但,心为身君,身为心民,君驭民,民养君,所以,君民一体即身心合一。改变自己,即是打破当前身心平衡,向新的平衡变化,因此心和身必定都会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是身是哪个先变,但变化必由一念生起,一念来自内心,但可能是因为身先变引发心生变念。所以结论是,要想改变自己,不管心、身哪个先变,都可以,变化过程一定是身心交错变化,相互激发,相互影响,此谓之: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追求身心合一的过程,就是改变自己。

共勉。\r





顺势行道


最好是知行合一。

思想先行,行动跟上。人类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特别是现在社会,大中小学教育普及之后,一个人一生的头20年都在学校读书,有的人还要读研究生,博士。要学到30多岁,学得一肚子理论思想,把自己读成一个移动硬盘。但是一到现实生活中就无招,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了,成为吊在空中的飞人,飞又飞不起来,落地又不接地气,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飞飞猫说话


思想上的改变:多走走,多关注信息流通,开扩眼界,多与成功人士沟通交流学习下心得,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行为上改变:确定好的方向、目标,给自己寻找到动力源,日积月累,每天进步一点点。

所以,想先改变思维和先改变行为,这并不冲突,可以从思想上致导行为,行为上互补思想!



翟子



茗香苑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