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和许褚的武力谁强谁弱?为何有人说许诸不敢与颜良对阵?

小丸子的囧事儿


许褚和颜良并未交过手,不好直接说谁厉害。如果一定要分出强弱,只能从细节入手,侧面比较两人的强弱。


首先,先看看曹操和曹操非常信赖和器重的谋士程昱对于当时颜良的一番谈话:

程昱曰:“某举一人可敌颜良。”操问是谁。昱曰:“非关公不可。”操曰:“吾恐他立了功便去。”


从这段对话中不难看出,程昱和曹操都觉得曹营中的武将除了关羽之外,没有谁能给稳赢颜良,这其中当然包括许褚。不仅仅是程昱,连曹操对于自己手下的武将能够匹敌颜良的信心并不大。


除了程昱和曹操的对话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徐晃作为参照物来比较两人的强弱。为什么选择徐晃作为参照物呢?因为作为“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实力超强,属于一流武将之列。同时,徐晃分别和许褚、颜良都交过手。


先看一看颜良面对徐晃的战绩:

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


再看看许褚面对徐晃的战绩:

“曹操欲劫驾何住!”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颜良二十回合就打败了徐晃,而徐晃和许褚交战五十多回合打成平手,更何况颜良在和徐晃交手前接连斩杀了宋宪和魏续两名武将。


所以,颜良还是比许褚更厉害一点。


老实人侃历史


许诸号称虎痴,痴在前面加上个虎字,可想而知,意思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按演义讲许诸大战马超几百回合,难道这个颜良还强过马超,最可笑的是许诸怕张飞,尽是前后矛盾扯犊子的话题,许诸的任务是保证老板曹操的安全,这是他的职责,在战埸作为主要军事将帅是负责排兵布阵起指挥作用的,两兵交战先死指挥官,世界上有这样的战争吗?

就曹魏夏侯惇都敢单战吕布,那虎痴的武力不在夏侯惇之下吧,颜良的武艺能与吕布相齐并论吗?

曹操至所以让关羽出战颜良,实是一箭双三鵰之计,一若关羽胜了颜良是为己除去一劲敌,更主要的是袁绍会把仇恨记在刘备头上,即使杀不了刘备,也不能让其合兵一处,本就强大的袁绍加上刘备曹操哪有破袁绍的机会呀!

若关羽被杀刘备早晚一天会找袁绍报仇,曹操要的就是这个目的,若关羽被杀跟他抢江山的刘备也失去一员虎将,曹操真可谓用心良苦,绝对的妙招。

战争前进,后退都是战略的需要,灵活机动,三国这么多能人也没一个要了许诸命,这才算是利害,张飞乘许诸喝醉了酒,许诸骑着无鞍马,张飞也仅是刺伤了许诸的小腿,也就是讲一秒钟就可刺死许诸,张飞没能办到,三国演义不实之处就是军事诸葛如神,关,张,马,黄几乎天下少有,结果呢,起步晚,国最弱,灭亡早,能人不出成绩也是空谈,连东吴《鼠辈》国力远比蜀汉强大得多。

许诸怕颜良,怕这怕那纯属胡扯。




9紫气東来


颜良、许褚的武力孰强孰弱,为啥有人说许褚不敢应战颜良?



要说颜良、许褚的武力谁更强?有点难度,因为这两位从没交过手,不过可以迂回推测。结论是: 颜良可能要强一些,依据是,虽然许褚后来斗张飞、赵云都基本是平局,但在打徐州那次,曹操八面埋伏,赶跑刘备、张飞后,精心设局,令许褚、徐晃左右埋伏,夏侯惇带兵前去诱敌,在下邳城外,夏侯惇发动善骂士兵,不惜重奖激励,不择手段激怒关羽,终于成功引诱关羽打开城门,放下吊桥,杀出城外,夏侯惇暗暗高兴,故意败退,引关羽离城二十多里,关羽自己觉醒,立即返回,在半道上……



许褚、徐晃一左一右,截住去路。关羽心里担忧留在下邳城的两位嫂嫂,刀沉力猛,只几个冲击,就奋力杀退许褚、徐晃二人夹攻……。许褚曾经展现武力的,主要包括 : 一是与典韦恶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二是在穰山之战中,三十合战平赵云;三是与张飞几次交锋,除过酒醉那次,被张飞刺中大腿,翻身落马,有点狼狈外,基本战平;四是裸衣斗马超,双方拼命厮杀,甚至扭断马超枪杆,但最终在别人参与下,曹军大败,许褚、马超仍然平局收场。



从以上事例看,罗先生的设定,许褚、典韦与赵云、马超,以及关羽,其武力最初是基本相当的。但故事具有连续性,虽然也有时间提示,但不明显,容易被忽略,所以,一段长时间之后,猛将的进步变化,需要通过细微末节,予以提示。这段故事说明,在建安五年(200),关羽即将斩颜良、诛文丑前,武力水平已经大幅提升,要略高于其余四虎,以及许褚典韦等。



颜良出场时,关羽已经在曹操那里呆了多半年,天天好吃好喝,受优待,心情好,高官厚禄、美女伺候,赐金给银,嘘寒问暖……把关羽照顾得十分不自在,关羽早就憋足劲,想赶紧给曹丞相干点啥事,报答人家一下,好离开返归刘大哥。然而,这时候的军事形势,对曹操非常不利,袁绍军力强大,将猛兵精,财大气粗,粮多马🐴壮,前部先锋颜良一出马,连斩曹操两员猛将宋宪、魏绪,曾经和许褚战五十合,不分胜负的徐晃,被颜良二十合干败……。



这时候的许褚,是否在战场,是否目睹这些败绩,不得而知。但许褚随侍曹操,既然曹操在现场,许褚应该也在。即使没亲眼看到,那给曹操汇报的,报消息的,许褚也听个八、九不离十,大体情况是知道的。以许褚性格,为啥在宋宪、魏绪被杀、徐晃败阵情况下,不出手呢?有人说许褚不敢应战,还真的说对了。只不过,许褚不敢应战颜良,不完全是怕颜良,而是鉴于当时严峻的安保形势,不敢离开曹操身边,只怕发生意外,这个责任不要说许褚,曹操自己也担不起。



因为,就在不久前,曹操贴身卫士中,一位叫徐他的,受到袁绍檄文、间谍诱惑,想借曹操脑袋发点财、升升官,被警惕性高、责任性强的许褚察觉,及时出手,杀掉徐他,才使曹操转危为安。打颜良时,许褚或许曾手痒痒,但曹操不发话,许褚只好忍耐。自徐他事件后,直到官渡之战胜利前,许褚、曹操本人,以及曹操忠粉,都不敢放松警惕。



如果当时曹操特批,许褚接应二十合败回的徐晃,应战颜良,会是啥结果?估计至少在八十合至一百合,许褚不会明显处于下风,但最终取胜可能比较困难。不过,许褚毫发无损、全身而退,不会受伤,更不会被杀。因为,许褚不仅武力强大,作保镖的都能随机应变,擅长根据实际灵活作为,不会死脑筋,这是基本技能,作到并不难。(515)


流誉后


是的,以武力来说,颜良明显比许褚要高出一筹,最直接对比就是:

许褚对徐晃:



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徐晃对颜良:



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第二十五回》

当然,许褚没有出战,你不能说他就是害怕了或者就是“栗然”中的一份子,但是吃惊绝对是有的。盖因上文提到的,两人都和徐晃交过手,徐晃属于一流水平接近超一,许褚和颜良属于超一流,不过显然颜良的表现优于许褚不少,而且之前还连斩了宋宪,魏续,气势如虹外却也耗费了体力,然后颜良又能二十回合败徐晃,难度不小。所以,很明显,超一流的武将里还是有高低之分,许褚不如颜良也是正常。

那么有朋友会说,许褚是护卫大将,没有曹操的命令,不能轻易出战。固然,这绝对也是许褚没有出战的一个因素,却非主要因素,关键还是实力差距,证据就在官渡之战时:

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邰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第三十回》

许褚插手张辽和张郃的对决,没有迹象表明是曹操授意的,大概率还是许褚自己按捺不住了,特别是曹操暗暗称奇,更是让许褚有出战的欲望。可见许褚也是可以不等命令就出战的例子,再说颜良那次,和这次对阵袁绍,情况没差多少,都是两阵对圆,武将单挑。由此可见,许褚出战,不一定每次要听命行事,没有主动单挑颜良,关键还是信心不足。而且,不但是许褚,就连作为统帅的曹操心里都没有底,我们看曹操每次遇到不容易搞定或者搞不定的武将,是怎么做的?



首先就是许褚自己,当时许褚和典韦大战不知几百回合,曹营中除了典韦,估计也无人能和许褚抗衡。于是,曹操让典韦诈败,再用陷坑擒服之;还有吕布,许褚和吕布打了二十回合,曹操说,吕布非一人可以敌之,便命令典韦上前助战,最终合许典两夏侯李乐六将,这才把吕布打得招架不住退走;还有关羽,先是让夏侯惇,许褚,徐晃不断的围堵关羽军,使其上土山,再由张辽发动“温情攻势”,让关羽进了曹营;最后还有庞德,曹操要让庞德力乏之再擒拿,让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分别战之诱敌,最后再用陷坑擒之。



所以,这些武将再厉害,曹操总有办法应对,当然曹操费了大劲,也有降服对方的意思,而颜良是袁绍心腹大将,收服是不可能的,那也可以用计擒杀或者俘虏嘛。或者,犹如战吕布一样,让许褚,张辽或者几个宗室大将一同助战,可是曹操为什么不这么做呢?有两个可能,第一个可能,曹操和曹营诸将都看出来,颜良实力不在吕布之下,即便合几人之力,最多击退颜良而不能阵斩,所以意义不大。倘若要费一番劲来擒杀颜良,不如请关羽先试试看。第二,作者老罗本来就要突出关羽,这风头谁都不能抢了,所以曹操请关羽时,诸将站着,只有曹操和关羽坐着,无形中已经说明关羽的武力和地位在曹营诸将之上(另外多说一句,正史里颜良确实死于关羽之手,而且关羽在曹营得到偏将军之位,要早于五子良将)。

所以,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许褚武艺不可能胜过颜良,而颜良武艺的上限在哪?在超一流的武将里,上文的前一种可能性,大于或等于吕布;后一种可能,大于许褚,典韦,应该低于吕布,和五虎差距不大。


大飞熊骑士



个人认为,颜良的武艺,与许褚相比,处在伯仲之间;但是如果在白马战役中,许褚敢接战颜良的话,应该是必败的;

说起颜良、许褚,大多会想到白马之围;在白马战役中,颜良三合斩杀宋宪,一合斩杀魏续,二十合击败猛将徐晃,使得曹魏阵营诸将栗然;“栗然”的纸面意思,为“战栗的样子”;也就是说,当颜良打出这一系列战绩之后,曹魏阵营诸将的表现是非常惊恐的,他们压根就不敢与颜良对阵;



曹魏猛将众多,为何无一人敢出战颜良呢?

因为徐晃曾经与许褚单挑,五十合之后,许褚没有占到徐晃任何便宜;要知道,自典韦死后,许褚可是号称曹营第一猛将的;徐晃能与许褚打平,证明其实力在曹魏,肯定能排的上号,甚至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高手;所以曹营诸将见徐晃败阵,而且还败得如此之快,谁还敢自讨没趣,出阵挑战颜良?可以说没人敢这么做,包括拥有暴脾气的“虎痴”许褚在内,同样也是老老实实的待在了自己的阵营中;



那么?如果当初曹操硬要命令许褚出战颜良,结果会怎样呢?

从战绩上讲,许褚是不会败的;虽然颜良能二十合击败徐晃,许褚只能五十合打平徐晃,但凭这一战不足以证明颜良强于许褚;个人认为,此战,顶多能证明颜良在攻击性方面,取胜手段方面强于许褚;为什么呢?因为许褚与颜良不同,颜良与马超有几分相似,并非力量型,通常靠招式取胜对手,所以他们在对战徐晃、张郃等人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优势;许褚不同,许褚是出肉装的,靠力量决胜,招式方面,略逊一筹,所以他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徐晃的破绽;但他的的体力以及防御力,是远高于徐晃的;当年独自单挑第一猛将吕布,许褚都能做到二十合之内不败;在与典韦、马超的对战中,几百合之后,许褚同样能保持不败;所以!他在面对颜良的时候,坚持几百合,应该不是难事;



但从对战状态上分析,许褚必败无疑;颜良在斩杀宋宪、魏续之后,又击败了猛将徐晃,几番溺战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在气势上,颜良应该完胜许褚;反观许褚,深知徐晃的武艺不弱于己,如今徐晃被颜良二十合击败,对许褚的心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今许褚的心态,与文丑被关羽斩杀时基本差不多;未曾交兵,心已自怯,难以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贸然交兵必败无疑;


所以!如果许褚在白马战场与颜良单挑,肯定会被颜良击败;但如果选在其他场合,许褚未必就不能打平颜良;


爱尚文史


许褚嘛,真是三国演义中水份较大的一名武将,为什么这么说?且听细细道来!

许褚是曹营中典韦死后的第一猛将,被曹操用为自己的贴身大保镖。这个大保镖,比前任典韦的确要尽职得多,至少没喝多了酒,误了曹操的性命或让曹操处在危险之中,只有一次喝醉了,差点让自己命丧张飞丈八蛇矛之下。表现最好的一次,是在渭水旁面对马超的偷袭,背起曹操抢了一条小船,手举马鞍挡住马超军如蝗飞箭,(这还真有史载的),这也引起了马超单挑许褚,大战三百余合的人生巅峰。

可是为什么说许褚是水货呢?

首先,许褚就没有过斩杀名将的记录。许褚投奔曹操之后,四处征战,与之交手的名将不少,可许褚却从未有过胜绩。第一场仗,是与典韦大战一天,平手收场。此后与还在杨奉手下的徐晃大战过50余回,平手。在遇吕布时,第一个冲上去与吕布战了二十余回合,曹操就令典韦、夏侯惇兄弟等5将,一拥齐上了,可见20合战吕布已近许褚极限。下邳城下,与夏侯惇、徐晃三人合战关羽,虽阻止了关羽回城,却是被关羽杀退。有人说那是因为曹操要收降关羽,可如果三将合力能活捉了关羽,那用得着土山约三事?此后领铁甲骑兵为先锋,新野城前与赵云交手,没占到丝毫便宜,赵云想战则战,想走则走。赤壁大战曹操败走华容道途中,遇张飞截杀,许褚骑裸马,合张辽、徐晃三人之力战张飞,还落得人带伤而逃。这一系列战斗下来,也就和典韦、马超之战抬高了身价,而典韦和马超也是演义中水份较大的一流武将。

第二是许褚每每在关键时刻“神隐”。第一场是白马坡前,颜良神勇,连杀宋宪、魏续,二十合败徐晃,许褚这个曹营第一猛将无声无息,曹营高挂免战牌,不情不愿的去许昌请关羽。颜良被斩,文丑来复仇,曹营张辽、徐晃出战文丑,许褚又不见踪影,可见其真不如颜良、文丑,这几乎是曹营文武的共识,甚至连出战的勇气都没有。第二场是长板坡前,赵云在曹营中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曹操不识赵云,问周围人等,按理说许褚为曹操保镖,应就在曹操身边,并且许褚与赵云交过手,认得赵云,可许褚却一言不发,可见不敢说与赵云交手感觉。见曹操想活捉赵云,也不主动下场一战,心虚得很啊!赵云罢了,当阳桥头的张飞,许褚同样没敢申请上前,开启的是“隐身”模式。

战平马超后,夏侯渊还不服马超,冲出营与马超单挑,可见夏侯渊认为自己至少不输于许褚,甚至强与许褚,同在一阵营厮混多年,夏侯渊心里应该对许褚的真实水平心中还是有点B数的。

可见,许褚真比不上颜良,颜良20合败徐晃,就算50合与徐晃战成平手的许褚比徐晃强点,30合左右,也得败于颜良之手。许褚更多的是只“纸老虎”!





净月暖阳


许褚跟颜良同属一流武将。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众所周知,许褚,身为继典韦之后曹操的第二任保镖,武艺高强世间少有能比肩者,就算是放在猛将辈出的三国乱世,许褚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人物。刚一出场的许褚就和曹操麾下堪称曹魏第一猛将的典韦大战一天一夜不分胜负;战常山赵子龙三十合不输;战吕布二十合不败;二百余合逼平马超。从战绩上看许褚的武艺完全不输名满天下的五虎上将。



颜良居河北袁绍麾下四大猛将之首,其武艺位列当世绝顶。颜良的武艺毋庸置疑,《荀彧传》中有过记载: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并且能够在河北诸多名将中脱颖而出,地位稳压张郃一筹,必然是有足够的资本。张郃曾大战张飞四五十合,只是略逊张飞一筹,颜良武艺应该跟张飞接近。

颜良跟许褚没有直接交战过,但通过对比,判断颜良比许褚应该略强,但差距不大。


白马之战,颜良三合斩杀宋宪,一合砍杀魏续,二十回合击败徐晃,令曹营“诸将栗然”。徐晃曾经大战许褚五十合不分胜负,(徐晃当先,大叫:“曹操欲劫驾何往!”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仅从字面上看,颜良二十合击败徐晃,许褚五十合战平徐晃,好像颜良比许褚强很多,其实不然。前者是借徐晃来抬高颜良,最终目的是为神化关羽而设置的一个道具;后者是借许褚来抬高徐晃,是为了彰显徐晃的重要性。


演义中,华雄、颜良、文丑三将有一个共同特点,一出场都是轰轰烈烈,连斩数将,无人能敌。接下来便是关羽出场,像天神一般,将他们一个个就跟砍瓜切菜一般,迅速斩杀。

当然曹操派关羽上阵也是一场经过深思熟虑的阴谋,曹操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曹操不知颜良实力,自然不敢,也舍不得再派自己的心腹爱将去挑战颜良。关羽是有实力,却不与他一心的人物,正是最好的选择。第二,借袁绍之手杀掉刘备,让关羽断了寻找刘备的念头,演义第二十六回中写道:“操曰:‘吾恐他立了功便去。’程昱:‘刘备若在,必投袁绍。今若使云长破袁绍之兵,绍必疑刘备而杀之矣。备既死,云长又安往乎?’”也就是说,程昱认为,派关羽出战,不但不会导致他离开,反而可以间接坑死刘备,从而使关羽对曹操死心踏地。而曹操也认可了这一观点,所以派关羽出战。



许褚不是不敢与颜良对阵,许褚是曹操的贴身侍卫,第一保镖。许褚主要以保护曹操的人身安全为重,不会轻易上阵厮杀。


仰望明月754


按《三国演义》的话,颜良应该是比许褚强,理由有二。

第一,通过徐晃做间接比较

曹操奉迎天子时,徐晃作为杨奉的部将,和许褚交锋,五十多个回合,平手:


操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颜良对阵徐晃时,在斩了两员大将的情况下,还是二十回合击败徐晃,并且吓住了曹营众将:

徐晃出马,与良战二十合,败回本阵。诸将栗然。

第二,通过程昱和曹操的态度

程昱推荐关羽出战,强调非关公不可,证明其他人的确不行。不然没有必要去许昌把关羽找来。

程昱曰:“吾举一人,可敌颜良。”操问是谁,昱曰:“非关公不可。”

操请公坐定,叙说:“颜良勇诛二将,连日诸将败者及多,勇不可当,特请云长商议。”


历史都付笑谈中


许褚不敢和颜良一战,主要是因为官渡之战时期的许褚根本打不过颜良。我们先来看一下许褚的战绩,许褚曾经因为喝醉酒被张飞击败过,还曾经战平过不可一世的马超,大部分人都把许褚的武力排在和张飞马超一个级别的。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张飞和关羽以及马超都是水平相当的一流武将,既然许褚能够战平张飞和马超,那么许褚的水平应该不在关羽之下,可是为什么许褚在面对颜良的时候却胆怯了呢?

在《三国演义》中,颜良在击败曹操大将徐晃后,曹操的将领全部都吓得不敢说话,这里面肯定包含了许褚。假如从徐晃被击败这个点来评价的话,许褚害怕颜良,确实是情有可原,因为许褚和徐晃是平手,两个人曾经大战过50多回合都不分胜负。而颜良不到三十回合就轻松击败徐晃,许褚同徐晃水平相当,自然不敢出战。说到这里一些人就要问了,既然许褚水平和徐晃相当,远逊于颜良,那么许褚屋里肯定不如关羽,既然如此,为什么许褚能够战平马超呢?

这个原因其实我们不需要去深究,因为仔细读完《三国演义》就会发现,演义中的一些武将战斗力的发挥总是不稳定,比如关羽和纪灵打成平手,张飞轻松的就斩杀了纪灵。庞德是马超的手下,曾经和魏延打过平手,也奇迹般的战平了关羽。这种情况的出现,和《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有很大的关系。《三国演义》本身就是一个根据民间评书拼凑而成的小说,里面的很多故事都是相对独立的。三国类故事最早推崇的是关羽,所以看《三国演义》前半段的时候,会发现关羽特别的厉害,风头甚至要超过吕布。

为了体现关羽的厉害,关羽的对手颜良和文丑也都被描述得十分强大。然而到了后来的时候,马超和张飞渐渐的抢了关羽的风头,所以很多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赤壁之战后关羽就哑火了,连一个七十岁的老将黄忠都拿不下。而马超和张飞风头无限,甚至连他们的对手许褚和张郃这些人也被抬高了很多。

假如把《三国演义》拆分开来看的话,许褚不敢迎战颜良,就很好解释了。而许褚不敢迎战颜良,发生在《三国演义》前期,这时候关羽是战场的主角,因此关羽的对手颜良的武力也被描述成无人能敌的境地。因此在关羽斩杀颜良的故事中,许褚的武力肯定在颜良之下,只是后来马超和张飞地位的提升,在其他的故事中,许褚的武力被提了上来。


史海泛舟摆渡人


说说我的观点。

我认为颜良的武艺在三国诸位猛将中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吕布和张飞。

而许禇的武艺,如果按照排名,应该在七名以外。



颜良和许禇都曾经有个共同的对手――徐晃,对战交锋中两人的表现大不相同。

许禇大战徐晃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十四回中。

回目: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徐晃以前是杨奉的部下,曹操
率兵拥着汉献帝和文武百官前行,路遇杨奉,杨奉认为曹操这是挟持天子,就派徐晃出战。

这个徐晃身高八尺,威风凛凛,兵器是一柄大斧,说明徐晃是个力量型的猛将。

曹操派许禇迎战,两将交锋,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曹操非常欣赏徐晃的武艺,就起了收服之心。后来,通过满宠招降了徐晃。

而颜良与徐晃的那次交战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五回中。

回目: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袁绍派颜良率十万大军征伐曹操,两军在白马坡对阵。

颜良出阵挑战,曹操先派出宋宪迎敌,这个宋宪是以前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宋宪挺枪出马,直取颜良,却战不三合,就被颜良斩于马下。

和宋宪同为吕布八健将的魏续拍马舞刀,去为宋宪报仇,没想到这次更利索,只一个回合,颜良就“照头一刀”,将魏续斩杀。

徐晃挥大斧出战,与颜良打了二十个回合,败归本阵。看到颜良如此凶猛,曹军众将皆“栗然”。

通过颜良和许禇两人与徐晃的交锋不同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许禇的武艺要和颜良比较起来,还是蛮有差距的。

而且,白马坡一战,颜良连胜三阵,曹军阵营中许禇就在当场。他也和其他众将一样,“栗然”不敢应战。

网上也流传有另外一种观点,说是三国的猛将们除了本身有一身高超的武艺之外,还各有特殊的绝技。

这个颜良的特殊本领是他的装备,穿了一身“眩目黄金甲”,甲叶子都是18K的黄金打造成棱镜形状,由金线连缀而成。遇到强敌,颜良就抖动甲叶,在阳光的眏照下反射出万道金光,亮瞎了敌人的钛金眼,敌人正在眼花缭乱之际,颜良趁机发动致命一击。

凭此绝技,颜良连胜曹军三阵。

而许禇的特殊技能叫“裸体诱惑神功”。如果战场上与劲敌交锋,许禇就脱个精光,袒胸露乳,裸身上阵。敌人被许禇肥白妖娆的肉体迷惑得心旌动摇,难以自持,战斗力锐减。

凭着这一手,许禇二十合战平吕布,三十合战平赵云,数百合战平马超。



但许禇的这项绝技有个缺点,只对小白脸有效,对大胡子没用。所以许禇能顶住吕布、赵云和马超这些小白脸子。对虬髯客张飞、五绺长髯的关羽和络腮胡须颜良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许禇不是颜良的对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