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墓地实拍:一个破败荒凉,一个背山面海绿草如茵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墓地实拍:一个破败荒凉,一个背山面海绿草如茵

照片中就是“东北王”张作霖。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早期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来投身绿林,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只得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土匪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张作霖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他是最有骨气的大军阀,勇敢机敏,逐渐在乱世中站住了脚跟,成为了奉军首领,号称''东北王'',更是中国近代史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墓地实拍:一个破败荒凉,一个背山面海绿草如茵

张作霖做事圆滑,日俄战争时期,他左右帮忙、打击。导致沙俄与日本都不敢得罪他,面对日本军方的挑衅张作霖一点不畏怯。据说,日本人将事先准备的五项要求(允许日本人在东三省和东蒙地区享有居住与经商权利,将间岛地区的行政权让给日本人)让张作霖签字。张作霖知道以后破口大骂:“日本人心肠黑,全是下圈设套骗人。”并对部下说:“绝对不能同意日本人提出的要求,免得东三省父老骂我是卖国贼。”照片中张作霖重伤被抬走。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墓地实拍:一个破败荒凉,一个背山面海绿草如茵

照片中是张作霖墓园门口。由于张作霖的不合作导致日本人对其产生了杀心,1928年6月4日晨5时许,当张作霖乘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墓地实拍:一个破败荒凉,一个背山面海绿草如茵

这张照片中张作霖的坟墓因为年久失修而破损,从照片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在坟墓的周围长满了杂草。一代枭雄的''东北王''张作霖墓在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石山镇南驿马坊村西头的果树林中,墓园的周围是由青砖花墙。由园门到坟前有64米长的青砖甬道,两侧砌起马路边石。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墓地实拍:一个破败荒凉,一个背山面海绿草如茵

照片中是张作霖与原配赵氏夫人的墓葬。1937年,张作霖死后九年,在旧部的不断努力下,日本关东军才同意将张作霖下葬,而此时的张学良则已被蒋介石幽禁。于是,张作霖的棺椁在妹妹和外甥吴廷奎重孝护灵,由沈阳用火车运到羊圈子车站,再由人抬到驿马坊茔地与其妻赵氏合葬。当时张作霖的姐夫吴永恩在驿马坊主持迎灵安葬仪式。迎灵安葬仪式非常隆重,当时的伪报纸报道了这一移灵事件,此后吴廷奎也给张氏看管坟墓。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墓地实拍:一个破败荒凉,一个背山面海绿草如茵

照片中是与东北军将领在一起的“少帅”张学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挑起事端从而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事变当夜,东北军奉张学良的命令“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次日,张学良在记者谈话时中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北大营8000名守军被只有300左右的日军击溃,沈阳沦陷。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墓地实拍:一个破败荒凉,一个背山面海绿草如茵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墓地实拍:一个破败荒凉,一个背山面海绿草如茵

照片中是晚年的张学良。张学良在美国接受采访时,张学良说:“那个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我下的所谓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跟他冲突,他来挑衅,你离开他,躲开他。”当质疑“不抵抗”命令是蒋介石下的时,张学良回答说:“瞎说,瞎说,没有这事情。我这个人说话,咱得正经说话。这种事情,我不能诿过于他人。这是事实,我要声明的。最要紧的就是这一点。这个事不是人家的事情,是我自个儿的事情,是我的责任。”2001年10月15日8时50分,张学良在美国病逝,享年101岁。葬礼结束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神殿之谷”的墓园,与去世的夫人赵一荻合葬在一起。“神殿之谷”位于檀香山岛北,距离市区五六十公里,墓地靠山面海,环境十分优美,被称为全世界最美的墓地。在给棺木填土前,参加葬礼的人们把带去的鲜花扔在棺木上。整个活动持续了四个小时。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墓地实拍:一个破败荒凉,一个背山面海绿草如茵

在给棺木填土前,参加葬礼的人们把带去的鲜花扔在棺木上。整个活动持续了四个小时。这是张学良自己选定的墓园,坐南朝北,名为“中国海景”整个墓园占地200平方米,入口处矮墙上横嵌着一块褐红色大理石,正中刻着"以马内利"四个仿宋汉字。墓园的后方是一个白色的十字架。墓园门口有一个铁门。外人是不能随意靠近墓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