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十招,教你辨別土壤肥力!

1、看土壤顏色

肥土土色較深;而瘦土土色較淺。

土壤顏色與土壤中的土壤、水分含量、腐殖質含量、淺色礦物(如氧化鋁、二氧化硅、碳酸鈣等)含量、暗色礦物(如氧化鐵、黑雲母、氧化錳等)含量緊密相關,因此,土壤顏色是土壤物質組成及其性質的反映,也是判斷和研究成土環境、土壤類型及其肥力特徵的重要依據。

只需十招,教你辨別土壤肥力!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黃土,一些特殊地區也有其它顏色的土壤,如富含營養物質的東北平原的黑土;福建地區的紅土偏酸性,因此適合種植茶葉類的酸性植物;四川地區的紫土等。

2、看土層深淺

肥土土層一般都大於60釐米;而瘦土相對較淺。

土壤質地的好壞關係著土壤肥力高低,含氧量的多少。如梅花、梧桐、核挑等植物喜肥沃深厚的土壤,應栽植在深厚、肥沃和疏鬆的土壤上。如油松、馬尾松等,可在土質稍差的地點種植。當然,耐癖薄的植物種在肥沃的土壤上則長得更好。

3、看土壤適耕性

肥土土層疏鬆,易於耕作;瘦土土層黏犁,耕作費力。

土壤適耕性是指土壤適宜耕作與否的物理性狀,是土壤黏結性、黏著性和可塑性在耕作時的綜合反映。土壤黏結性強,農具不易入土,土塊不易散碎;黏著性大,易黏著農具,耕作阻力大;可塑性強,易成泥條,幹后土壤板結。

黏土的可塑下限含水率低於16%,適耕的含水量範圍小,宜耕期短;砂性土可塑下限值高達23%左右,宜耕的含水量範圍大,宜耕期長;壤土則居於二者之間。

4、看土壤澱漿性及裂紋

肥土不易澱漿,土壤裂紋多而小;瘦土極易澱漿,易板結,土壤裂紋少而大。

5、看土壤保水能力

水分下滲慢,灌1次水可保持6~7天的為肥土地;不下滲或沿裂紋很快下滲的為瘦土。

黏土保水能力最強,但黏土的通透最差;相反沙土的保水能力最差;而壤土的保水能力介於黏土和沙土之間。

6、看水質

水滑膩、黏腳,日照或腳踩時冒大泡的為肥土;水質清淡無色,水田不起泡,或氣泡小而易散的為瘦土。

7、看夜潮現象

有夜潮,幹了又溼,不易曬乾、曬硬的為肥土;無夜潮現象,土質板結硬化的為瘦土。

8、看保肥能力

供肥力強,供肥足而長久,或潛在肥力大的土壤均屬肥土。

土壤在園林植物生長全過程中供給所需養分的性能。由於土壤自身的性狀不同,供肥能力大小和快慢各異。通常是含有機質豐富的土壤,肥勁長而穩,肥力平緩協調;有機質少的砂質土有前勁而後勁不足,黏質土有後勁而前勁不足。土壤供肥性是鑑別土壤肥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

9、看植物

生長紅頭醬、鵝毛草、薺草等的土壤為肥土;生長牛毛草、鴨舌草、三稜草、野蘭花、野蔥等的土壤均為瘦土。

10、看動物

有田螺、泥鰍、蚯蚓、大螞蝗等的為肥土;有小螞蟻、大螞蟻等的為瘦土

只需十招,教你辨別土壤肥力!

土壤中的動物主要通過將植物組織嚼細或撕碎,或在土壤中進行搬遷、攪動,為植物殘體進一步被微生物分解提供條件。土壤動物的活動可增加土壤通透性。土壤中最重要的大動物是蚯蚓,可以把土壤中的有機物質進行消化分解,蚯蚓還能將大量未分解的有機物,搬運到土壤深層,與底層土壤混合,改善底層土壤結構。蚯蚓的糞便是非常好的肥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