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我們很想說真話,但是我們真的不敢!

-------看《天倫之旅》有感

沒有什麼人天生喜歡欺騙自己的父母,但幾乎每個孩子都或多或少對父母撒過謊。其實這根源還是在家長身上。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我推薦你去欣賞一部由羅伯特.德尼羅主演的家庭倫理片,《天倫之旅》(2009)。

該影片很直白的告訴我們,你對孩子煞費苦心的培養和教育,最終得到的結果,往往不像你期望的那麼美好。更令你失望的是:你竟然是最後一個知曉真相的人。

爸媽,我們很想說真話,但是我們真的不敢!


劇情簡介

故事中,弗蘭克是個敬業的電纜包膠工(給電線塗絕緣材料),由於經常加班工作,他和四個孩子相處時間不多。即使在一起的時候,弗蘭克對孩子管得比較緊,要求也比較嚴苛。特別是對愛畫畫的小兒子,大衛。

漸漸的,孩子們有什麼事情都只敢對母親講,而總對父親隱瞞。

孩子成年獨立後,他們打電話回家時,如果是父親接聽的,除了必要的問候,總會馬上問:“媽媽在嗎?”

但無論如何,弗蘭克對自己的培養結果還是滿意的,因為四個孩子都很有出息:大女兒艾米是個廣告公司的合夥人,家庭美滿;大兒子羅伯特是個知名樂隊的指揮,同時也是個作曲家;大衛真的成了畫家;小女兒蘿西是個舞蹈明星。

突然某一天,妻子去世了。

弗蘭克發覺,自己再也得不到孩子的消息了!

他邀請孩子們一起回家聚餐,但是孩子們都找了藉口,沒來。於是,弗蘭克決定自己挨個去拜訪每個孩子,給他們一個驚喜。

但意想不到的是,弗蘭克發現這些孩子並非他想象當中那麼有成就。

艾米雖事業有成,但已和丈夫離婚,為了父親的來訪,還假裝在一起;羅伯特其實在樂隊裡,只是個鼓手;蘿西是個不成功的舞者,連公寓都租不起,並且家裡所謂“幫人照顧的嬰兒”,實際上是自己非婚生的,她的性取向也令父親吃驚。而被弗蘭克寄予厚望的大衛更是不知所蹤。原來,大衛的作品不好賣,自從母親去世後,染上了毒癮。在弗蘭克到訪的時候,大衛去墨西哥買毒品,然後被捕,並死在了獄中。

影片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就是弗蘭克病重昏迷的時候,恍惚間又回到了自家院子裡的餐桌邊。兒女們又變為童年的樣子,忐忑不安的圍坐在一起。弗蘭克非常沮喪,他對孩子們的情況完全不知情。他氣急敗壞的問他們,為什麼都在欺騙他?此時,天下起雨來,孩子一鬨而散,而弗蘭克再也沒有能力命令孩子留在雨中的餐桌旁。。。。。。

爸媽,我們很想說真話,但是我們真的不敢!


教養的悖論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具有學習能力的個體。他們又被賦予一定的自我決策權。具備這些條件,孩子的成長必然會和你的預期產生巨大的偏差,也就是所謂的“失控”。我們人類本身就是大自然,更精確的講,是基因“失控”的產物。

所以,孩子的未來有無限可能性,根本無法預見,也無法按你的藍圖塑造。他們永遠也不會真正成為:你成為不了、卻逼著他們去成為的那個角色。

即使有,也僅僅是一種表象。社會上有“虎媽鷹爸”的成功案例,但那也只是拿金錢、地位、學歷等外部指標來衡量的成功。人生的成就和幸福,顯然無法只通過外部指標來評判。

當你“無微不至”的、像直升機般懸浮在孩子頭上,盯著管著孩子,試圖營造一種“模具”般的氛圍,把他們壓制成你想要的樣子。對不起,你一定會白費心思。最多你也只能看到孩子裝出來、以取悅你的那一面。直到他們不再依靠你為止。孩子裝得越像,你的心理落差將會越大。

雖說,父母管孩子,多數是出於愛,也是出於對孩子的一份責任。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覆轍,希望孩子有一個幸福的未來。

但深入思考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家長們的“不讓孩子這樣、不讓孩子那樣”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逃避責任!

因為,他們害怕面對孩子出問題的後果,害怕處理產生的麻煩,甚至於害怕臉面盡失。

時間一長,一些家長還從中獲得一種掌控的快感。如果孩子在學業上有進步,或是言行舉止上更得體,家長則會覺得自己教子有方,繼而變本加厲。

父母要敢於包容孩子的錯誤,要像“麥田裡的守望者”一樣,讓孩子們在麥田裡盡情玩耍、奔跑,讓他們犯點傻、出點錯,這樣他們才能茁壯成長。只有當孩子跑到了懸崖邊上,“守望者”才應去阻止。

請一定要剋制“無法對孩子的小過失,置之不理”的衝動,更不要把自己的悲喜鎖死在孩子的表現上!

爸媽,我們很想說真話,但是我們真的不敢!


什麼才是父母的成就

回到這部電影,故事的基調還是比較簡單和溫馨的。它告訴你,家庭裡大家表現愛的方式都是不同的,雖然收效並不一定符合自己的預期。父親嚴厲而苛刻,是愛;母親成為感情的紐帶,是愛;兒女用欺瞞和互助也表達了愛。

即使是去世的小兒子大衛,他的作品中就有一幅“電線與電線杆”。對於旁人而言,這幅畫有點另類,但只有弗蘭克能夠理解,這就是大衛對他表達的愛。

其實,父母最大的成就是:孩子們能將你給與的愛回饋與你,也能將愛傳遞下去。

難道還有比此更重要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