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子之手,與子同行

稀裡糊塗的開始,可惜當時太年輕。

我和老公認識的時候,是在同一個單位:是一所農村中學,而且學校還建在一個半坡上,除了校門口有一對修車的老夫妻,方園一里地之外全是桃園,要想吃飯,得到一里之外的街上。因此,學校裡的同事很多都是夫妻。一開始我並不打算在單位裡找,可是那時候剛剛參加工作,一週或者兩週才能回一次家,加上也沒有談過戀愛,心中也沒有什麼設想,感覺有個人對自己好,也不錯,就這樣在一起了。

執子之手,與子同行

一地雞毛的“婚癢”,真正分手談何容易!

就這樣迅速的定婚、結婚、生子。抱著孩子出來的時候,我還有點懵:怎麼就成了XX媽媽,忘不了和未婚的同事一起買衣服時,同事說“你都是小孩娘啦!”時服務員打量我的眼神。

而我閃婚的惡果也顯現出來:我好靜,老公好動;我的朋友不多,交心的能有兩三個,他的朋友無數,見一面就是兄弟;他好玩網遊,我只看小說……總之,我倆就是上半圓和下半圓,只憑一紙婚姻讓我們湊成了一個圓。

人家說結婚後有三年之癢、七年之癢,而我們的婚姻只有第一還好,其他是年年都癢,生子後,我重心在家庭,他依舊如故,這樣子如何能生活和諧?我身心疲憊,他不知所謂。

執子之手,與子同行


人到中年,多年夫妻成朋友。

磕磕碰碰,一地雞毛地走到今天。回首往昔的時候,不止一次後悔過:假如結婚的不是他,我會如何如何。可是,假如真的不是和現任的老公結婚,我就一定會過得更好嗎?

還記得當初感覺不能在一起時,心中泛酸的滋味;也不能忘記吵鬧後說出“離婚吧”的心痛。

那又是什麼讓兩個相愛的人,卻過得互相傷害呢?如今再回頭看我的婚姻:在婚姻的戰爭中,老公固然有其失職的地方,難道我就沒有責任了嗎?

在愛情裡,彼此都是一幅令人驚豔的畫:彼此欣賞,彼此吸引,小缺點會看成小可愛。說得過份點,真得會有“眼瞎心盲”的現象。因此,我建議剛剛談戀愛的人,趁著還沒有無法自拔,多聽聽朋友、親人的建議。有的時候,他們的觀點會更客觀。

錢鍾書說:婚姻像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如果你不再圍城裡,建議還是多觀望一下:看看這座城是否適合你,你想要的,你所期望的,是不是都在城裡?

如果你像我這樣,已經在圍城裡。能進入一座城,也說明曾經是真的想要在一起。那麼也先不要忙著出來。如果沒有原則性的問題,不妨坐下來,開誠佈公地談一談,所以說彼此的想法,告訴對方自己的容忍點在哪裡。

說真的,優秀的夫妻關係都是別人家的。而輪到自己家,就真的是男人和女人來自不同的星球:你不說我我不知道,你說了,我也會試著改,但改成什麼樣,還是需要你再說一說。

執子之手,與子同行

不要相信:你掙錢養家,我貌美如花。

作為過來人,我個人認為舒婷的《致橡樹》值得認真的讀一讀。對於女人來說,美貌只是一項先天優勢,否則就會有英雄遲暮,美人白頭的隱憂。

愛情裡,如果斤斤計較,會少很多情趣。但婚姻的殿堂裡,如果不能彼此理解,彼此包容,彼此欣賞,隨時隨地就可能發起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可惜的是,戰爭的雙方都不會成為贏家。

我希望大家能夠與子之手,攜子同行,一起觀天上雲捲雲舒,一起看庭前花開花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